晚清西疆大臣金运昌轶事

1111清朝后期,明光津里西北两里左右有个新桥村。村旁有一处晚清高官的墓葬,占地约十亩方圆。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非常壮观。神道前的石柱上有副楹联,上书:功威塞北长城倚,名震神州定国基。此墓主是小金郢的金吾,晚清镇守西疆乌鲁木齐都督金运昌。金运昌是小金郢有史以来出过的最大一位官员,全村及周围老百姓都引以自豪,因金吾是贫苦人家出生,与老百姓有鱼水之情,当老百姓十分敬重他,供奉他为"金吾圣公"。那墓地被称之为"金大人"墓。1111清史记载:金运昌,字景亭,安徽省盱眙县人(当时津里属盱眙),少孤,因遭匪乱流散后经凤阳总兵郭宝昌之母曹氏收为养子,从姓郭。成年时,入伍为守备。从宝昌征讨捻军因屡立战功,由游击、总兵、晋升为提督,复原姓金氏。同治八年,宝昌选派运昌代他率领部下调防绥德,与湘军刘锦棠部围攻金积堡回民军,后经辗转苦战,运昌奋不顾身,终于将回民军击溃,其首领陈林、马化隆先后率众归降。朝廷论功赏赐运昌黄马褂、驻缠金。次以平息甘肃回民军马胜福之乱,而晋封头品官服驻包头。光绪二年,左宗棠派运昌西征,次年夏季,抵达乌鲁木齐,朝廷任命为乌鲁木齐都督,镇守西疆。时值久经战乱之后,民生凋敝。运昌兴修水利,建造桥梁,发展农业生产均以已俸为之,并散发巨金赈济灾民,此皆秉承义母郭曹氏之命。李鸿章为其请于朝廷,特建坊予以表彰。光绪十一年,运昌因病辞官归里,次年卒,抚恤如制,人祀卓隆军昭忠祠。其妻妾王氏、马氏、张氏,先后殉节,均获旌表彰。1111从以上史载可知金运昌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金大人的故事。我这里搜集整理了几则以飨读者;同时也为纪念这位老百姓爱戴的"金大人"。1111金运昌幼时原名金吾,父母先后病故,家里一贫如洗。少年金吾只得靠讨饭度日子。那时村里人日子都不太好过,常常跑遍一个村子都讨不到一口吃的,因为村民们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少年金吾就揣着讨饭碗,拖着根打狗棍跑到几里外的津里镇上讨饭。因为镇上人多,生意人多,大户人家多,遇巧了一天讨得食物两三天吃不完。1111进津里的道口有一个私塾学堂,金吾每天进镇都要经过学堂的门口。学堂几十个孩子都和金吾的年龄差不多,一个个端坐桌前,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地读书,金吾见了心中十分羡慕。金吾在刚记事的年龄,就听父母说过一个人要是不读书,识字就会苦一辈子,"学问是一个刨子,他能刨断人的穷根。"金吾常常梦里做梦,梦到自己也和这些孩子一样坐在宽敞的学堂里跟先生认字、写字、读书。一觉醒来,难免心酸落泪。说来也奇怪,每天金吾走到学堂门口时,腿像是灌了铅,抬不动,迈不开。开始悄悄地蹲在窗下呈先生讲,先生读一句,金吾就在窗外跟着小声读一句,后来干脆趴在窗台上,先生读,他就跟着读,先生写,金吾用讨饭碗装上水用手指蘸水在窗台上写。因金吾不吵不闹,不影响别的孩子,先生以为金吾是一时好奇,也就没在意,任他趴在窗台上。日复一日,一个多月过去,一天先生要个学生背一遍李白的《金陵新亭》,那学生站起急得满头大汗。这时趴在窗台上的金吾忍不住高声吟道:11111111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11111111举目山河异,偏伤周凯情。11111111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11111111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1111金吾吟罢,堂内学生为其鼓掌,先生十分惊讶,便将他领进学堂问:"你是从哪里学得这首《金陵新亭》?"金吾说:"是趴在窗外跟先生学的。"先生又问:"你知道这诗里的意思吗?"金吾点点头说:"这首诗是天宝十五年李白在金陵所作,安史之乱破坏了国家的安定和统一,使中原一带百姓惨遭蹂躏。
上一篇 > 目录 < 下一篇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