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长城

    拼音:cháng chéng,注音:ㄔㄤˊ ㄔㄥˊ,词性:名词

    简解

    ◎ 长城 cháng chéng
    (1) [the Great Wall]∶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impregnable bulwark]∶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详解

    1. 供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城墙。 春秋 战国 时各国出于防御目的,分别在边境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载有“ 楚国 方城 以为城”的话,这是有关 长城 的最早记载。 战国 时 齐 、 楚 、 魏 、 燕 、 赵 、 秦 和 中山 等国相继兴筑。 秦始皇 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 匈奴 的南侵,将 秦 、 赵 、 燕 三国的北边 长城 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城西起 临洮 (今 甘肃省 岷县 ),北傍 阴山 ,东至 辽 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尚有遗迹残存。此后 汉 、 北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 明 代为了防御 鞑靼 、 瓦剌 的侵扰,自 洪武 至 万历 时,前后修筑 长城 达十八次,西起 嘉峪关 ,东至 辽 东,称为“边墙”。 宣化 、 大同 二镇之南, 直隶 、 山西 界上,并筑有内 长城 ,称为“次边”。总长约67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为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
    2. 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宋书·檀道济传》:“ 道济 见收,脱幘投地曰:‘乃復坏汝万里之长城。’”《新唐书·隐逸传·秦系》:“ 长卿 自以为五言长城, 系 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宋 陆游 《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鬢已先斑。” 柳亚子 《寄朱玉阶总司令延安》诗:“武力由来属民众, 中华 民族此长城。”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粱 - liáng 9
効 - xiào 10
蟾 - chán 5
鱜 - xiāng 3
尌 - zhù 9
嗼 - mò 15
苄 - biàn 5
囵 - lún 12
腼 - miǎn 11
酮 - tóng 19
热门搜索词语
初级 4
愁绪 16
表哥 3
戹辱 19
碰头 11
存贮 16
不合时宜 11
圣地 3
叩头 13
花花绿绿 7
热门搜索成语
青天霹雳 20
没精塌彩 6
惶惶不安 2
鱼笺雁书 1
鳏寡茕独 9
高视阔步 19
慕名而来 20
暗室求物 19
蚍蜉戴盆 16
暗中摸索 17
相关搜索
城市
长期
成长
队长
增长
道长
都城
部长
班长
大长
敖不可长
傲不可长
拔苗助长
百城之富
背城借一
背城一战
鞭长不及
鞭长不及马腹
鞭长驾远
鞭长莫及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