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条例

    拼音:tiáo lì,注音:ㄊ一ㄠˊ ㄌ一ˋ,词性:名词

    简解

    ◎ 条例 tiáo lì
    (1) [regulations;ordinance]∶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的法律文件
    安全条例
    (2) [rules]∶也指团体制定的章程
    组织条例

    详解

    1. 著作的义例、体例。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往者略依 胡毋生 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后汉书·郑兴传》:“﹝ 刘歆 ﹞美 兴 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话,及校《三统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 邓璨 《晋纪》,始立条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然不述作者之意,但於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於卷首,盖亦辑略之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予於癸丑秋,奉命视学 山 左,校閲之暇,咨访耆旧,广为搜索。明年冬, 秋帆先生 来抚 齐鲁 ,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成书二十四卷。”
    2. 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的组织、职权等的法律文件。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若纵而不括,以养贼徒, 蜀州 大弊,必是未息。天恩允此请,乞作条例括法。”《宋史·神宗纪一》:“甲子, 陈升之 、 王安石 创置三司条例,议行新法。”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待其敝且变,而急思所以救之,恐异日之破坏条例,将有甚焉者矣。” 浦安修 《赤子之心》:“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国防建设事业上。参加会议,了解情况,参与各种条例、条令的制定和修改。”
    3. 泛指分条订立的章程、规则。《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 真人 见人心信服,乃立为条例……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再犯;若復犯,身当即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文勤》:“ 谢薌泉 巡南漕归,告余曰:‘见公所定条例,每项皆有宽饶餘利,使人乐於从事’。”
    4. 逐条列举。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元贞陈言》:“其言虽泛滥,至其条例时弊处,沉著痛快。”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路 - lù 20
敮 - xiā 12
煷 - liàng 2
鉳 - běi 20
堙 - yīn 11
栶 - yīn 10
遣 - qiǎn 2
晋 - jìn 13
趐 - bì 19
溥 - pǔ 16
热门搜索词语
笔划 1
鞍马劳顿 20
挖掘 4
软脂酸 16
挨延 6
阿拉伯非洲 7
牢房 16
诶笑 6
安适如常 11
安托 6
热门搜索成语
飞米转刍 13
积金累玉 1
使性傍气 1
讲信修睦 12
丰功茂德 4
肥甘轻暖 7
龟冷支床 4
短小精悍 3
枯木逢春 13
引虎入室 2
相关搜索
比例
案例
二十一条
例如
例子
条件
条款
条例
一条
单条
百品千条
百业萧条
不乏先例
倡条冶叶
发凡起例
分条析理
风不鸣条
风雨萧条
格于成例
共贯同条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