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藩司衙师徒再谈心

  却说石生在成都,做知府三年。转升了四川粮道,做道三载。屡有奇绩,选迁了浙江的布政。是时馗儿,已转生十三岁了。石生到任,簿书之暇,行文观风。取的钱塘县首卷就是程覃。石生喜其写作俱佳,赏赐的甚是优厚。一日程覃来谢藩台。石生闻其年幼,有些羡慕。请到内书房里相会。程覃进得书房,向石生行礼已毕,石生让他坐下,着人献茶。石生上下打量,宛然是馗儿的模样。开口问道:“贤契青春几何?”程覃答道:“生员虚度十三岁了。”石生又问道:“入泮几年?”程覃答道:“侥幸五载了。”石生又问道:“贤契如此妙年,佳章居然老手,可是宿构,却出新裁呢?”程覃答道:“生员虽拙于作文,然深耻抄录。”石生道:“文章既系尽出心裁,异日所造,应难相量。贤契的先生果是何人?”程覃答道:“生员幸承庭训,并未曾投师。”石生听其言谈,又毕真像馗儿的声口。心中愈发惊异。程覃细看石生依然是昔日的光景。但身系转生,难以遽认。程覃因说道:“生员年幼无知,陡胆冒渎,敢问大人籍贯何处?”石生答道:“本司原籍黄州,寄居襄阳。”程覃又问道:“住在襄阳那街?”石生答道:“住在太平巷内。”程覃又问道:“太平巷有个胡员外,大人可曾认识他吗?”石生答道:“此人本司的岳丈,贤契你如何知得这般清楚?”程覃答道:“胡员外与家君曾在京中同寓,是以知其端底。”随即又问道:“胡员外有闲宅一处,里面住着一位石先生,大人可曾会过吗?”石生见程覃句句道着自己,便答道:“此人本司却合他甚熟。”就转问道:“我部他有个徒弟名唤馗儿,后来转生钱塘,不知归落谁家了?”说到此处,程覃便不得不认,□道:“大人莫非就是九畹石先生吗?”石生道:“你莫非就是馗儿所转的吗?前世之事还记得否?”程覃答道:“月下赋诗,当堂质讼,为时几何?竟至忘记耶?门生今日,幸得再见先生。但不知二位姐姐,还在彼处否?”石生答道:“他两个已转成人身,与本司结成夫妇了。”程覃道:“门生虽系转世,两位夫人意欲还求一见,不知肯相容否?”石生道:“那有不容之理,但须本司先为说明,以便请你进去。”

  石生说罢,转入内宅。春芳便问道:“听说老爷外边会客,不知会的何客?”石生答道:“下官观风,取中了钱塘的一个廪生,年纪才十三岁。今日特来谢我,下官仔细盘问,方知他就是馗儿所转。问到你姊妹二人,他还要求见一面,不知该怎么样?”秋英说道:“既是这般,就该请进来一会才是。”石生便着家人,把程覃请入内宅。秋英、春芳两位夫人,早在檐下相候。三个见面,彼此落泪。春芳道:“兄弟你转生才几年,就长的怎模大了。”程覃道:“弟已系转世为人,不料与二位姐姐,尚能相会一面。”秋英道:“这是数该如此,你我焉能作主。”秋英春芳领着程覃并参见了翠容夫人。程覃就要告辞。石生道:“今日这样奇逢,那有遽去之理。”就在内宅里设席款待程覃。石生作诗一首,相夸道:

  聚首一堂尚可提,校书灯下仿青□,

  形骸虽变元神在,素□依然一木鸡。

  程覃也作诗一首,相和道:

  天形下覆如张弓,世事百年一梦中。

  桃李公门犹在列,前缘宁敢付东风。

  席终以后,春芳向石生道:“昔年馗儿上学,曾以金如意为许,老爷今日还他的罢。”石生道:“正该还他。”秋英道:“我收着哩。”立时取出,交与程覃。春芳道:“这是你程家传世之宝,你前世上学时,无以为贽,我暗与程太夫人借用。许下十年以后,定去还他。今日带去,务要交个清楚。”说完程覃辞谢石生而归。到了家中,程翰林与夫人问道:“你为何在衙门里就住了一天。”程覃答道:“石大人见孩儿年轻,甚是喜欢。设席款待,所以未能早回。三位太太俱准我见。孩儿临来时,三太太给了一件宝物。叫我回家交给母亲。”夫人道:“是何宝物?”程覃从袖中,取出一个纸包,递与夫人。展开一看,却是金如意一枝。夫人大惊道:“奇怪,奇怪,这金如意是咱家传世之宝。十数年前,梦一女子借去。左右找寻,并无踪影。生你之后,讨得一签,说此物不久还家。今日果然原物还来。但不知这枝如意,缘何落到石太太手中。我将来一定要问个明白。”这且不提。

  却说石生得了程覃这个门生,虽系新交,实属故人。不时的请到衙门里来叙谈。是时正当春月,天气清朗,人烟和煦。石生向程覃道:“闻得天台山,雁荡系贵省的名山。同贤契一游何如?”程覃答道:“大人既肯屈驾,门生理应奉陪。”石生于是拣了一个良辰。带得程覃径往天台山去。上的山来,一看,真正是奇峰插天,长溪绕地,名秀之致。与别山大不相同。石生道:“胜地不可空游。你我须各人赋诗一首,以志登赏。石生遂口咏一诗道:

  □茨遗踪不复留,石梁胜景犹堪游。

  飞峰壁立可回雁,激湍奔腾似龙湫。

  华顶宠从胜熊耳,玉宵凿秀喻牛头。

  桃花洞远无人到,误入至今传阮刘。

  程覃也口咏一诗道:

  昙华亭迹至今留,蚤客梯岩时一游。

  玉阁参差堪宿雁,瑶楼层转锁灵湫。

  碧林风动震人耳,瑶草缤纷满岭头。

  寒拾二仙足尝到,一方蒙佑免虔刘。

  吟咏已毕。石生夸道:“贤契此诗,可谓英年之作,倍胜老成。”程答覃道:“门生在大人面前,不揣固陋,何异雷门击鼓。”山上有一座古庙,名为天台神观。观内有道士,听说藩台大人上山,观内打整的甚是干净。就请到里面献茶。石生说道:“此山佳景甚多,一时难以遍览。不知别处还有古迹吗?”道士禀道:“小观东南里半许,有太白金星的行宫。庙门前有石碑一统,上面有长就的律诗一首,风吹日晒,多少年来,字书总不磨灭。这却是此处的一景。大人请屈驾一览。”石生听说,遂同程覃跟定道士,出了观门,直上东南而去。走不多时到了庙前,见山门上挂着“太白金星行宫”六个大字的一面竖匾。门前果然有一统碑,碑上的诗句,真如长就的一般。却又甚是□亮。石生向前读其诗道:

  时运亨通不厌迟,两陰相助尤为奇。

  天台虽异贤孝坊,须忆当年相面时。

  石生念完了诗句,恍然大悟。才知道曹半仙是太白金星变成的,并非俗人。遂进到庙中,礼拜了。游玩一会,石生遂下了山。回入衙中,向三位夫人说知此事。秋英说道:“太白金星既这样的点化老爷,老爷不可不仰答神庥。”遂立时把庙宇盖的焕然一新。这且不题。

  再说程覃,那日同石生上了天台,回到家中,把石生上山的事情,一一告诉他父亲程翰林。说道:“石大人乃当代文人,一生却有这些异事。”苏氏夫人遂接口道:“咱的金如意,多年不见,忽然还家。难道就不是一桩异事吗?恨我不能亲见石太太,问个详细。终叫我心里发闷。”程翰林道:“这也不难,覃儿既是石大人的门生,便与石大人即系通家兄弟般。就彼此来往,也是无妨的。明日下三个请帖,请三位太太过来赴席。你当面问他,便见分晓。次日,程夫人果下启来请。秋英禀知石生。石生道:“门生家不同别人,去也无妨。”

  到了那日,程夫人又着人速请了三次。这三位太太盛饰仪容,午间乘轿过去。到得程宅门首,才落轿时。程夫人早出二门来迎。三位太太,走入内宅。程夫人看这三位太太,真真是个个俊如天仙。又仔细把春芳太太端相,却与当年梦中所见的女子一般。又与程覃的神情相彷,心下更加疑闷。让入中堂,相见叙礼让坐献茶已毕。说话之间,程夫人渐渐言及金如意一事。秋英太太说道:“今日蒙程太太厚爱,正该彼此谈笑。从前已过之事,莫须深究。”程夫人转问春芳,春芳总是笑而不言。席终以后,程夫人把翠容太太让到别处,再三的根问。翠容太太,方把秋英春芳借尸还魂并馗儿投生钱塘的事,一一说了一番。程夫人才知道程覃与秋英春芳原系前世姊妹,合石大人原系师生。平日提起师徒、姊妹四字,程覃不胜怆戚,正是为的这个缘故。自此以后,程夫人与石大人家三位太太,彼此往来不绝。

  但不知石生在浙江后来做官如何?再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