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观音寺夫妻重聚面

  话说石生自发身之后,一年捷取,就放了南阳府的刑厅。三年俸满,转升了四川成都府的知府。到任两月,秋英春芳二位夫人因路上经了些险阻,许下在观音堂还愿。先差衙役来对庙中老尼说知。那老尼就打扫了殿宇,预备下茶果。分付翠容道:“闻说这两位太太,俱系妙年。我年迈耳沉,应答恐不利便。一会来时,我只在神前伺候。一切照应,俱托付给你罢。”翠容应过。住不多时,衙役进来说道:“太太的轿已到山门口了。师傅们速出去迎接迎接。”翠容听说整容而出。两位夫人已经下轿。翠容向前禀道:“小尼失误远迎,乞太太见谅。”秋英答道:“俺特来还愿,还要仗托师傅的法力。如何怪你。”翠容陪着两位太太,先到了佛前拜过。然后到观音殿内上了香烛。发了钱箔。老尼诵平安经一卷。两位太太方才磕头起来。向老尼谢道:“有劳师傅祝赞。”老尼答道:“太太到此,理应伺候。但老尼年迈耳沉,叫小徒陪太太禅堂里吃茶罢。”

  翠容陪两位太太,到了禅堂里坐下。把茶果献上,自己却在下面站着相陪。秋英心中打量,暗忖道:“看这个尼姑举动有些官样大方,分明是个宦家的气象。如何落在庙中?”因问道:“师傅贵庚几何了?”翠容答道:“虚度三十岁了。”秋英太太又问道:“你是从小出家的,还是半路里修行的?”翠容答道:“是半路投来的。”秋英又问道:“你系何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翠容道:“说起来话长,恐二位太太厌听。”秋英道:“这却无妨,你说俺才明白哩。”翠容道:“小尼是黄州府罗田县人氏。”秋英又问道:“你曾有丈夫吗?”翠容道:“有。”秋英道:“姓甚名谁,是什么人家?”翠容答道:“拙夫姓石名茂兰,是个廪生。公公石峻峰,系两榜出身,做过长安县知县。后升广西柳州府的知府。”秋英太太便道:“这等说来,你真是个宦家的娘子了。失敬失敬。”就让他在旁边里坐下。春芳听见提起石茂兰三字,心中诧异。两眼不住的向秋英尽觑,秋英只当不睬。又问道:“你为何一个女流就来到这里?”翠容答道:“公婆不幸早逝,后被奸人陷害。因公公在长安居官时,有河一道失误挑修。文提石郎变产修河,一去二年并无音信。后有长安县的关移说石郎已经病故了。对门有个王诠,要娶小尼为妾。暗地着人,把小尼的母亲治死。小尼欲报母仇,因假为应承。幸有观音老母,赐给神药一包,名为催命丹。及至到了他家,把这药向那人面上洒去,那人就立时死了。小尼那时正要逃走,忽被一阵狂风,刮到这里。因此修行,不能回家,已数年了。”这正是:

  诉尽从前艰苦事,渐启后来亨通缘。

  秋英太太道:“你丈夫姓石,我家老爷也姓石。你是黄州罗田县人,我家老爷虽居襄阳,原籍也是黄州罗田县人。你丈夫既然是个秀才,说起来我家老爷未必不认的他。回去向我家老爷说知,如有人上罗田县去,叫他把你丈夫或存或没,再打听个的确。设法送你回籍如何?”翠容谢道:“多蒙二位太太垂怜。”两位夫人各送了二两银子的香资。翠容送出山门,上轿而去。

  两位夫人回到内宅。秋英向春芳道:“今日在庙中见的这个尼姑,定是翠容姐姐无疑了。”春芳道:“若不是他,如何知得这般清楚。”晚间石生归房问道:“你两个还过愿了。”秋英答道:“愿是还过了,俺却见了一桩异事。”石生问道:“什么异事?”秋英道:“今日庙中,见了一个连毛的尼姑。年纪不过三十。问其来历,他丈夫的姓名籍贯却与相公一般。你说前妻翠容姐不知死在何处?据今日看来,还是活在这里哩。何不速去接来,以图完聚。”石生沉吟道:“接是不难,恐未必的确。尤不可造次,下官职到黄堂,属下有多少官员,城中有多少绅衿。突然认一尼姑为妻,恐惹人耻笑。”秋英答道:“相公差矣,夫妇一轮,本诸性天。避小嫌,而忘大轮,何以为人。公祖统驭万民,不认断使不的。你若是信不真,明日权当斋僧,亲去一看。如果然不错,就接来罢了。”石生依允。

  到了次日,石生率领人役,往观音堂内斋僧。进的庙来,先参拜了佛像。惊异道:“这尊佛像,好与襄阳化缘的老僧相似。转入后殿行礼已毕,走到公案前坐下。把庙中几个尼姑叫出来从头点名。点到翠容跟前,石生一看,果然是他前妻房翠容。翠容一见石生,明认的是他的丈夫,却不敢相认。石生问道:“夜日太太回宅,说有一个出家的尼姑,系黄州府罗田县人。就是你吗?”翠容答道:“正是小尼。”石生道:“现今有本府的一个亲戚姓吴。他是罗田县城里人,不久他的家眷回家。本府接你到我衙中,叫他携带你同船回去。你意下如何?”翠容谢道:“多蒙太老爷的恩典。”石生斋僧已过,回到宅中。对秋英、春芳说道:“果然是我前妻房翠容。我已许下,明日去接他。”秋英道:“如此才是。”石生道:“但恐来到,有些不妥,叫下官却作难了。”秋英道:“天下原有定礼,妾虽无知,颇晓得个尊卑上下。接来时,自能使彼此相安。相公无容多虑。”闲言提过。

  到了次日,石生适值抚台提进省去。秋英便着人役,打着全付执事,抬着四人大轿。差了两个管家婆去接翠容太太。他与春芳姊妹二人,却在宅内整容相候。及至接回来,轿到宅门,翠容方才下轿。秋英、春芳两个向前紧走几步,伏身禀道:“贱妾秋英春芳,迎接太太。”翠容连忙上前,两手拉住。说道:“奴乃出家贱尼,石郎还未知肯相认否?二位太太,如何这等恭敬。”秋英道:“妾等已与老爷说明,那有不认之理。但老爷适值进省,妾等先把太太接进宅来。俟老爷回署,好合家完聚。”就把翠容让到中堂,延之上座。地下铺上毡条。秋英春芳两个转下,并肩而立。让道:“太太请上,受妾等一拜。”房翠容回礼道:“奴家也有一拜。”彼此拜礼已毕。翠容向秋英春芳道:“奴家若非二位妹子引进,何由得见天日,嗣后只以姊妹相称,切莫拘嫡庶形迹。使我心下不安。”秋英道:“尊卑自有定分,何敢差越。”三个从此,彼此相敬相爱。转眼间,不觉数日了。

  石生自省回署,进得后宅,秋英迎着说道:“房氏太太已经接来数日了。老爷进来相认罢。”石生见了翠容抱头大哭,秋英春芳在傍亦为落泪。翠容向石生道:“你为何捎书叫我改嫁?”石生道:“书是假的。”翠容又道:“长安县的来文,说你已经死了。”石生道:“文也是旁人做的。”石生问翠容道:“怎么你能来到这里?”翠容把从前情由,自始至终,说给石生听了。石生也把秋英春芳配合的情由,也说给他听。翠容道:“我只说这两位妹子是你另娶的,却不料世间竟有这等出奇的姻缘。”石生向翠容道:“你为我受尽折磨,他两个的灵魂与我同过患难,情意一也。大小之分,任凭夫人所命罢。”翠容说道:“妾虽妄居□□,幸得离而复合,吾愿足矣。嗣后家中一切大小事务,俱叫他两个执掌。俺总以姊妹相处,讲什么大小嫡庶。”石生道:“夫人既能这样,日后下官定请三付冠诰,封赠尔等。”

  翠容又向石生道:“妾在患难之时,曾蒙菩萨点化,到得此处。又多承老尼照理。曾许下团圆后,重修庙宇,酬谢师恩。望相公先领妾去参拜一番。不知准否?”石生应允。着衙役先去向庙中老尼说知。衙役回来禀道:“观音寺只剩得一座中殿,两边廊房、前面的佛殿、后面的禅堂俱成空地。连老尼也走去杳无踪影了。”翠容方知这老尼就是菩萨变成的。佛殿禅堂俱是菩萨布置的虚景。遂叫人重修庙宇。不题。

  石生一日在衙中无事,与三位夫人坐着闲谈。庭前有老槐一株,石生以此为题。叫三位夫人联句,作诗一首。石生先咏道:

  回忆当年徒奔波(兰),古槐影下堪婆娑(翠)。

  劲枝虽被春光早(英),柔条还沾雨露多(芳)。

  绿作复云叶茂密(兰),黄应秋日气冲和(翠)。

  势成连理有缘定(英),何必诵诗慕伐柯(芳)。

  又一日,石生登峨眉山。到了山上,往下一看,形势崇高,如在半虚空中。又向四下里一望,但见层峦叠峰,袤延八百余里。石生一时兴发,遂拈笔题诗一首道:

  悬崖万丈梯难升,峭壁转回须攀藤。

  一带连冈形险蓿两峰对峙不骞崩。

  白龙日绕池中跃,夜晚遥望放锦灯。

  四蜀固多丛茧处,此较剑阁尤峥嵘。

  题诗已完,往前走到一座古刹前,名叫华林禅院。意欲进去一看,和尚听说,打扫了一座干净禅室。把石生迎到里边去。经过大殿山头旁,有一个小角门。忽闻一阵异香,从中吹出。石生到禅室里坐定,问和尚道:“你前边小门里锁的房子,盛着什么东西,气味如此馨香。”和尚禀道:“无甚东西,内有一座禅堂。相传百余年前,有一位老师傅坐化到里面,至今并未葬他。里外门俱是他亲自叫人锁的,说下不准人开。这些年来,也没人敢动。又相传这位师傅已经成佛。常与观音老母虚设法象,点化愚人。留下四句禅语,并无人解得。石生道:“取来我看。”和尚从柜中,取出一个红纸帖来,递与石生。拆开一看,上写道:

  似我非真我,见我才是我,烦我曾留我,遇我岂负我。

  石生暗想道:“这莫不是襄阳化缘的老僧吗?”叫和尚开了角门,进里一看。见禅堂门上,贴着一道封皮。上写着“门待有缘开”五个字。揭去封皮,开了房门。当门一张大床,床上有一位坐化的老僧。浑身尽是尘土,背后贴着个纸条。写着道:“坐化人即是化缘人。”叫人扫去土尘,仔细一看,就是那化缘的老僧,面貌如生。石生拜道:“此乃罗汉点化我也。”下了山来,就命人立时重修殿宇。把坐化的老僧妆塑金身,送在里面,焚香供养。石生一家团聚不题。

  不知馗儿转生还能相见否?再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