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私静仪高澄囚北 逼琼仙仲密投西

  话说高王怒世子放纵,召其夫妇同归,欲行废黜。犹惜其才美,诸子莫及,为之转辗不乐。一日,偶至仪光楼下,高洋兄弟四人在花荫踢球为戏,见王至,皆进前跪拜。王欲观诸子志量,尚未发言。一内侍捧乱丝数缕而过。

  王问:“何所用?”对曰:“此织作坊弃下者。”王命诸子各取一缕治之。

  高浚、高淹等皆以手分理,洋独拔剑将乱丝斩断,王问:“何为?”对曰:“乱者必斩。”王大奇之。先是高洋内虽明决,外若昏愚,澄甚轻之,且因其貌丑,每嗤曰:“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何由可解?”弟兄常侍王侧,问及时事,世子应答如流,洋默无一语,故王亦不甚爱之。今见其出语不凡,遂加宠 爱,私语娄妃曰:“此儿志量刚强,聪明内蕴,非澄所及,可易而代之也。”妃曰:“澄辅政已久,朝野尽服,责其改过可耳。若竟废之,妾以为不可。”

  未几,世子夫妇至晋陽,欲见王,王不见;见娄妃,妃独召公主入,以静仪事诘之。公主不敢隐。妃曰:“归语尔夫,父怒不可回也。”公主涕泣求解,妃曰:“汝且归府,俟其见父后图之。”公主归语世子,世子知静仪事发,大惧。次日,王坐德陽堂,先召赵道德、张保财责问世子所为:“若一言不实,立死杖下。”二奴惧,遂以实诉。王怒其导主为非,各杖一百,下在狱中。继召世子,历数其罪,杖而幽之,不放入朝。澄知身且见废,忧惧成疾。娄妃为言于王,王曰:“俟能改过,而后复其职。”妃遣使密报,疾渐愈。其后王命杨休之撰定律令,命世子主其事,每日诣崇义堂检校一次,即入德陽堂,侍于王侧。高王天性严急,终日衣冠端坐,威容俨然,人不可犯。以世子多过,不少假颜色。世子朝夕兢兢,唯恐获罪。一日,王昼寝。世子欲进见娄妃,求放还朝。值诸夫人在柏林堂游玩,惧涉嫌疑,不敢前进,背立湖山书院帘幕之下。盖诸夫人每朝谒娄妃,过了七星桥,便下车步行。

  所经湖山书院、芙蓉楼、柏林堂,约百余步方至妃宫。芙蓉楼共七间,梁栋帏幔,皆画芙蓉,故以为名。湖山书院亦有十数间,内有洞庭湖、金芝亭、卧龙山,奇花异草,苍松翠柏,仿佛江 南风景。又有沉香阁,高十余丈,藏度图书之所。柏林堂九间,内有古柏一株、小亭一座,景极幽雅。诸夫人谒退,常在此徘徊。有卢夫人者年尚幼,举止颇轻佻。在院观玩已久,回步走出,不知世子背立帘下,把帘一推,触落世子头上罗巾,见是世子,大惊,忙出帘外谢罪。世子未及回答,高王适至,见与卢夫人对立帘前,疑其相戏以致失帽,大怒曰:“尔在此何干?”诸夫人皆惊散。王将世子挥倒在地,拳打脚踢,无所不至。时陈元康最得王宠 ,适有事欲启,问:“王何在?”

  内侍言:“王在柏林堂毒打世子,恐世子性命不保。”元康闻之,冒禁奔入,果见世子血流遍体,在地乱滚,王犹踢打不已。于是向前跪捧王足,涕泣哀告曰:“父子至情,大王何忍行此?倘失误致死,悔之何及?”王鉴其忠诚,遂止。元康忙扶世子出,随王回至德陽堂。王告以世子之罪,元康曰:“大王误矣。世子近甚畏敬,其入宫者不过入见内主耳。况诸夫人皆在,何敢相戏?失帽定出无心。大王细察,定知臣言不谬。且朝中权贵横行,非世子高才,无以制之,王何逞小忿而乱大谋?”王曰:“卿言良是,吾性严急,不能止也。”元康曰:“王自知严急,今后愿勿复然。”王不语。及入宫访诸众夫人,皆言并无相戏之事,怒乃解,然犹未肯遣其入朝也。娄妃以世子屡触父怒,通信高后,劝帝召之。及帝命下,王遂遣之,仍令辅政。临行,夫妇拜辞,王戒公主曰:“汝夫倘有不谨,必先告我。”又以道德可赦,保财奸巧,必欲杀之。娄妃以保财之妻乃旧婢兰春,从幼贴身服侍,即前此嫁王,兰亦有功,不忍杀其夫。因言之于王,亦赦其死。令每月录府中事以报,隐而不报,必斩主仆。皆凛凛而去。于是世子归朝,绝迹崔氏之门,励精为治,政令一新,朝纲肃然。王闻之大悦。时四方少定,东魏改元武定,大赦天下。

  高王出巡晋、肆二州,直至边界。遣使蠕蠕国,诳称:“宇文泰谋杀蠕蠕公主,其下嫁者皆疏属远亲,并非贵主。若肯与吾邦通好,则天子当以亲公主下嫁。”

  你道蠕蠕公主若何身故?先是乙弗后废为尼,降居别院,郁闾后犹怀妒忌。文帝不得已,乃以次子武都王为秦州刺史,后随之而去。帝思念常切,密令蓄发,隐有追还之意。大统六年,忽报蠕蠕举兵来侵,众号百万,前锋已至夏州。声言:故后尚在,新后不安,故以兵来。群臣震恐。帝亦大惧,乃遣中常侍曹宠 赍敕秦州,赐乙弗后自尽。后见敕泣下沾衣,谓宠 曰:“但愿天下常宁,至尊万岁,妾虽死何憾?”遗语皇太子,言极凄楚。左右皆感泣。遂饮鸩酒,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二岁。宠 复命,帝默默伤感,凿陇葬之,号曰寂陵。其后蠕蠕公主怀孕,迁居瑶光殿,宫女侍卫者百余人。忽见一美妇人后妃装束,盛服来前,问宫女曰:“此妇何人?”左右皆言不见,后遂惊迷,如此者数次,人皆知乙弗后为祸也。将产之夕,又见此妇在前,产讫而崩,所生子亦不育。故高王借此离间。蠕蠕果怨西魏,遣使东魏,愿求和亲。王奏之朝,帝乃于诸王宗室中选得常山王元隙之妹,姿容端丽,封为兰陵公主,下嫁蠕蠕。武定元年,蠕蠕遣使来迎,帝厚加赠送。公主过晋陽,欢又赠奁二百余万。以国家大事,亲送之楼烦郡北乃归。

  泰闻之大惧,因思贺拔胜之兄贺拔允在晋陽,可结以图欢,乃私语胜曰:“高欢,国之贼,亦公之仇也。吾闻可泥在彼虽为太尉,亦郁郁不得志,公何不招之西归?倘能乘间诛欢,为国除害,此功不小。公以为然否?”胜曰:“兄之从欢非本心也,以公意结之,断无不从。”泰大喜,胜即写书寄允,嘱其暗害高王,乘乱奔西。允得书,大以胜言为是,遂起图欢之意。一日,王赴平陽游猎,召允同往,允执弓矢以从。王至平陽城外,见青山满目,麋鹿成群,令军士列围而进,亲自射兽。诸将皆四散驰逐。允独乘骑在王后,暗想:“乘此左右无人,若不下手害之,更待何时?”于是拽满雕弓,照定王背射来。那知用得力猛,弓折箭落。左右见者大呼曰:“贺太尉反!”王惊顾,亦大声呼之。允方弃弓,以刃相向。诸将齐上,擒之下马。王问允曰:“贺卿何为反?”允曰:“今日弓折乃天意也,夫复何言?”王囚之,遂归晋陽。议允罪,诸将请戮其全家。王念故情,杀之,而赦其二子。

  时高洋年十五,王为娶妇,右长史李希宗有女祖娥,德容兼备,遂纳为太原公夫人。百僚皆贺。成婚之后,夫人见洋体暗中有光,怪而问之。洋曰:“由来如此,故常独寝。汝勿乱传。”自后,侍女皆令外宿,独与夫人寝处。

  盖洋以次长,父常誉之,恐兄有忌心,故每事谨退,示若无能。人尽笑其愚,唯高王深知之,命为并州刺史,杨遵彦为之副。要晓得高氏诸子皆聪俊。高浚幼时,出游外府,见祭神,而归问其师卢裕曰:“人之祭神,有乎,无乎?”

  裕曰:“有。”浚曰:“既有神,其神安在?”裕不能答。高浟八岁,王使博士韩毅教其学书,毅见浟书不工,因戒之曰:“五郎书法如此,日后尚宜用心。”浟答曰:“我闻甘罗十二即为秦相,未闻能书。何必勤勤笔墨?博士当今能书者,何为不作三公?”毅甚惭。世子于诸弟中尤爱浚,请于父,授职于朝,官为仪同三司,朝夕相随。今且按下不表。

  且说御史中丞高仲密以建义功,身居显职,宠 任用事。其妻为侍郎崔暹之妹,夫妇不睦。邺城李荣有一女年十八,号琼仙,生得容貌无比。仲密闻其美,欲娶之,其家不肯作妾,必为正室方允。仲密乃出其妻,而娶琼仙。

  崔氏气愤而死,暹由是怨之。又仲密为御史,多私其亲党 ,世子以任非其人,奏请改选。仲密疑暹谗构,亦怨之。先是世子于邺城东山建花庄一座,极宫室之美。内有五六处歌台舞榭,十余处珠馆画桥,四季赏玩,各有去处。燕游堂宜于春,临溪馆宜于夏,叠翠楼宜于秋,藏香阁宜于冬。又有步云桥、玩月台、木稚亭、荼架、鹤庄、鹿坨等名,奇花瑶草,异兽珍禽,充满其中。见者皆叹为人间仙岛,世上蓬瀛。内侍王承恩专司启闭,只有府中姬妾方容进内游玩,外人皆不得入。琼仙未嫁时,素慕园中佳景,苦于无路可入,今为高氏妇,借了丈夫声势,正好到彼游玩。况承恩与仲密又素来相熟,不怕他拦阻。于是带了女从,竟往花庄而来。承恩接进,任其游行。那知是日午后,世子朝罢无聊,亦到园来。承恩大惊,诸女伴只得躲避一边。世子登叠翠楼,凭栏观望,忽见玩月亭中有一群妇女隐身在内,召承恩责之曰:“汝掌园门,职司启闭,何从留闲人在内?”承恩跪告曰:“此非闲人,乃中丞高仲密夫人,欲观园景。奴婢以仲密是王府至亲,不敢峻拒,故容之入园。到尚未久,殿下忽来,故躲避亭中。”世子曰:“既是仲密夫人,请上楼相见。”盖世子亦闻仲密新娶妇甚美,故欲见之。俄而,琼仙上楼,花容月貌,果是国色。世子一见,婬心顿起,向前施礼,殷勤请坐,道:“夫人到此不易,欲观园中景致,稳便游行。吾与中丞本是一家,夫人便为至亲,不必嫌疑。”忙令内侍引路,请夫人遍游各处。其余妇女皆伺候在外。琼仙至此倒不好相却,只得轻移莲步,随内侍而行。过了几处亭台,不觉走入深境。旋至一室,锦帐银屏,罗帏绣幔,似人燕寝之所,忙欲退出。世子已到门口,拦住道:“夫人闲步已久,敢怕足力劳倦,留此小饮三杯,少表敬意。”话未毕,内侍排上宴来。世子执杯相劝,琼仙坚不肯饮。世子曰:“夫人畏仲密耶?或有所嫌耶?”琼仙曰:“妾民家之女,仲密天朝贵臣,焉得不畏?”

  欲夺门走。世子遽执其手,琼仙洒脱,泣曰:“世子婬人妇多矣。我义不受辱,今日有死而已。”见壁有挂剑,拔欲自刎。世子惧其竟死,只得摇手止之,纵使去。琼仙得脱归家,哭诉仲密曰:“妾几不得生还。”备陈世子见逼之状。

  仲密由此深恨世子,遂萌异志。其后崔暹又劾仲密,非才受任,出为北豫州刺史,不授以兵,使之但理民务。仲密益切齿,遂通使宇文泰,以虎牢归西魏,请以兵应。泰大喜,许之。仲密乃杀镇北将军奚寿兴,夺其兵而外叛。反报至京,举朝大骇。高王以仲密之叛皆由崔暹,命世子械至晋陽杀之。世子匿暹府中,为之固请,乞免其罪。王见其哀恳,乃遣元康至邺,谓世子曰:“我丐其命,须与苦手。”世子乃出暹,谓元康曰:“卿使崔暹得杖,勿复相见!”元康执暹至晋陽。王坐德陽堂见之,责其召衅,喝令加杖。暹方解衣就责,元康历阶而上,告于王曰:“大王方以天下付大将军,大将军有一崔暹,不能免其杖,父子尚尔,况于他人?”盖澄为四道行台,故称大将军也。王乃免之,且曰:“若非元康,当杖暹一百。”仲密弟季式镇守永安,仲密反,遣使报之。季式单马奔告高王。王慰之曰:“妆兄弟皆建义功勋,尽忠于吾。敖曹死,吾至今不忘。今仲密无故外叛,深为惋惜,与汝何涉?”

  仍令复职,待之如旧。且表宇文泰知仲密为高氏心腹之臣,一旦来降,机有可乘,豫、洛一路地方,皆可并取。遂起大军十五万,以大将李远为前锋,直趋洛陽;仪同于谨攻破柏壁关,直趋龙门。亲自引兵,进围河桥南城,兵势甚盛。王得报,整集精兵十万,亲临河北拒之。正是:干戈全为蛾眉起,毒患偏从蜂虿生。

  未识此番交 战两下胜负若何,且俟下卷细说。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