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写呈词代书刁难 凭报单县官准状

  却说地保同管船的上岸,拉到饭馆里先吃得个酒醉饭饱,又到烟馆里开灯吃烟。一面去找了个代书先生,同到烟馆内,叫管船的把原委细说。那代书先生摇头闭眼,叽咕了半天,说:“这个案件非寻常可比。人死在你船上,你便是个凶手,倒反要做原告,这不是太便宜了?要说是地保访闻,把你带到县里,先打夹你一回,下在牢监里,还算委屈你吗?”地保拍手道:“先生到底是老公事,见得到。好在船老哥也不是外人,这张呈子还能照常的老价钱吗?”代书先生道:“谁叫咱们相好,也没有法!管船的,你先拿十块钱出来,少不得我笔下超生。”

  管船的请安作揖的央告,地保从旁又假意的做好做歹,算拿了四块钱。写完呈子,吃完烟,管船的完了账。代书先生别过管船的,跟了地保到衙门,伺候报案。

  转弯抹角到得县前大街。地保叫管船的先上茶馆内坐下,他先进衙门,找了值日的班头,同到茶馆,先将呈子看过,讲好了价钱,又说了许多交情的话,一同来到衙门。却好午堂未退,大老爷正在坐大堂,收呈放告。这位大老爷姓程,名方壶,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官,自到任后,把这石门县治得个吏服民安。这日,从早起坐堂审理案件,到晌午尚未退息。值日班头便将管船的呈子递上。程大老爷接过一看,上写的是:具呈船户张富有,年五十四岁,嘉善县人,以航船为业。本月初二日,由嘉善开往杭州,共有搭客十二人。今日天明,船行本县毛家湾地方,忽见中舱一位客人被杀身死,并头失去。检点行李无失,其余客人未伤,亦并无失物。特此叩求青天大老爷恩赐相验,缉凶伸冤。伏乞宪施行,实为德便。

  程大老爷看完,见还有一张地保的报单,上写道:本县十七都八图地保赵伯良禀报:本日卯刻,有嘉善杭州航船,行到本县毛家湾地方,搭客被人杀死。

  小的当时上船查看,见尸身侧卧无头,身带银洋并行李、衣服无失。谨开具清单呈鉴,附黏单一纸,计开:包袱一个,铺盖一副,银洋三十六元,帖包一个,随身衣服均全。

  看罢,便提笔将呈子批准。该房立刻开了点单,随同原呈报单一起呈案。

  程公便用朱笔在地保赵伯良名上一点,值堂吏役便一叠连声的喊赵伯良上堂跑下,程公问道:“你就是地保赵伯良?”

  回道:“小的十七都八图地保。”程公道:“杭州航船这被杀的客人,是盗是贼?还是谋财害命的?”赵伯良道:“小的上船看过,见船上并无损伤,惟西边篷窗铺钉是用刀削断的,这显见得不是盗。若说是贼,船上货物并无遗失,便是尸身的铺盖、包袱也是原封不动,这又显见得不是贼。若设是谋财害命,尸首身上所带银钱尚在,这又显得不是谋财。”程公道:“这必是有仇故杀。”赵伯良叩头道:“大老爷明鉴。但尸身的首级不知下落。”程公道:“船上客人有偷走的没有?”赵伯良道:“小的着伙计们看守,共是十一个人,一个也不敢放走。”

  程公点头,将手一扬,赵伯良叩头退下。

  程公又将朱笔点张富有的名字,值堂的便将张富有带上跪在案下。程公问道:“你是张富有?”回道:“小的就是。”

  又问道:“你这船是自己的,还是租赁的?”张富有道:“是自己的。”又问道:“你自昨晚开船,路上停船没有?”富有道:“因八里荡地方荒野,晚间不敢走,在那里停了有一个时辰。”又问道:“停船是什么时候?”富有道:“有三更来天,东立发白的时候便开行了。到天亮,走到毛家湾地方,舱中客人都起身洗脸,就说这位客人的脑袋不见了。”程公道:“这位客人的名姓可知道?上船的时候,是一个人来的,还是有朋友伴当送来的?”富有道:“姓名小的不知,今早地保哥看他身边有个摺子,上写着‘李代记’,想必是姓李。上船的时候,并没有人送来。”程公道:“你船上有几个伙计?”富有说道:“共五个,一个是小的兄弟。”程公道:“那四个是旧人还是新上的?”富有道:没有新上的。”程公道:“昨晚一路开来,有同行的船没有?”富有道:“没有。”程公道:“你开这航船有几年了?”富有道:“先前是我哥哥开的,我哥死了,小的接管三年多了。”程公喝道:“你行船多年,这走熟的道路,哪里太平,哪里不太平,难道还不知道?致客人被人杀死,并取去首级!这不问你,还问哪个?来,给我拖下去打!”两旁吏役齐声吆喝,吓得富有魂不附体,磕头不止,哀告道:“我的青天老爷,小的实在冤枉!”程公道:“贼人下手的时候,上船下船,你们船上人难道都没听见?你管船的管的是什么?

  就这一节,还不该打吗?”富有道:“小的该死。伙计们拉了半夜的纤,小的把舵,指望停船歇歇困乏,倒下头睡熟了,竟听不见。求青天爷爷的恩典。”程公将惊堂一拍,说:“本该重责你的不加小心,因你话尚实在,权且宽免。候本县验过尸身再行发落。”值日差便将富有带下,程公吩咐掩门退堂。地保和值日差头赶紧到码头搭盖尸棚,预备公案,伺候相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