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五星统论第一百五十

  岁星之行也,大阴在四仲,则岁行三宿;大阴在四孟及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也。荧惑之行,常十月入大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同无道,出于无常也。太白之行,常以正月甲寅见营室,与荧惑俱晨出东方,二百三十日而入,入二十日而复出西方,二百三十日而入,入二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也。辰星之行也,常以二月春分见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一作西),八月秋分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二旬而入。辰候之东方也,戌候之西方也。镇星之行也,常以甲辰元始建斗,岁镇一宿,二十八宿(一作岁)而周天也。凡四星与镇星合,则为内乱。与星辰合,则为变谋,为饥,为旱。与太白会,则为白衣之会,及为水。荧惑、太白合,则为死丧,用兵者凶。与镇星合,则忧。与辰星合,则军困,先举兵者大败。镇星与辰星合,则有覆军亡师。与太白合,则为疾病,为内乱(一作兵)。辰星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矣。凡岁星、荧惑、镇星、太白与辰星斗,皆大战之象,兵不在外与(一作兴)内,兵构乱。一曰:火与水合为淬,与金合为铄(一作灿),不可举事用兵。土与金合国亡,与木合国饥,与水合为壅沮,不可举事用兵。木与金合斗,国有内乱(同舍为合,相陵为斗)。二星相近者其殃大,二星相远者无伤也(犯者七寸以内光芒相及也,陵者相过也)。凡五宿所聚之宿,其国当亡于下。从岁星以义,从荧惑以礼,从镇星以重(重者,以威重者也),从太白以兵,从辰星以法。二星若合,是为警立绝行,其国内外皆举兵,人民饥馑,改立王公。四星若合,是谓大荡(大荡者,荡涤也),其国兵丧并起。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一作立),王(一作正)者奄有天下,主持泰平。五星大,其事立;五星小,其事不立。凡五星色皆圜白,为丧为兵;赤,为旱;青,为忧,为水;□黑,为多疾;黄,吉。五星皆角而赤,兵大起;黄,有争地之役;角白,丧;角青,亦兴兵;黑,潦。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乐。夫太白主中国,而辰星主胡貉也。凡五星早出为盈,晚为缩。盈为客,缩为主人。五星盈,必有天应。五星入大将军,兴兵吉。五星犯毕,兵起。用兵之道,不能先备五星之休咎,是举其师(一作兵)与敌也。

  木星第一百五十一

  木星者,东方之宿也,木之精也。所临之地,必有(一作施)福。天子布德,人君之象也。其下为太和之神,以逆行为不轨,为贼殃。其木星小则多病,大则喜(一作嘉)。以作之宿为有礼,有福。苟无礼,则无福。所见之分野,不依位而见,其色光芒动摇,谓之怒。此则无礼也,故有殃。其精所居之地,或为妇人或为近臣,扬其殃祸,乱其人民,歌谣异语,兴动盛衰。凡木星出,若非常之处,青黄之色勃勃然有光芒三角者,名曰摄提,亦名应星,亦名重华。若角边见者名重华,久住有灾,过则无灾,兵丧应之。木星所临之国不可伐,伐者受祸;可以征(一作往)伐人。凡木星之行也,进舍为盈,退舍为缩。盈则其国有兵无伤,缩则其国有忧而将死军败。设有所去焉,则失地;所到焉,则得地。亦曰:当居不居国亡,所居(一作到)之国昌。已居之而东西去者凶,不可举事用兵,以安静中度吉。凡木星守亢,则天下兵起。乘昴,阴国有忧,胡王死。入毕,边兵起。犯及附耳,兵亦起。犯参伐,兵起。经柳,兵起。守轸,兵起。入五车,兵起。守羽林,兵起。犯参、旗,兵起。

  火星第一百五十二

  火星者,南方之宿,火之精也,为执法之星,岁一周天。其形焰,其行速,与诸星迟逆不同。所临之地,主兵饥丧乱,妖孽。常以十月入紫微宫受制,取无道之国,出入常以勾芒为凶。一云,东西南北无有常定,其位下为风伯神,一名罚。罚者,其形类留彗,勃勃赤焰如火,见于分野有忧,国人饥乱,父不父,子不子,甲兵起,征伐不息。其精在无道之国,化为童儿,著赤衣在于厘(一作芦)里,教为歌谣,使国人相惑;或为异鸟,飞入军营。皆有灾异。此星者,五星中最为妖恶,灾异甚于诸星。或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居之三月,所临之分国有灾。五月受兵,七月国叛亡地,九月大败亡。且夫火星之精气也,为乱,为贼,为饥,为丧,为兵,所居之国受殃。角而动者绕环之,及乍前乍后,乍左乍右者,灾愈甚。若火星临敌,我利之,可以力攻之;临我则勿妄动。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旋止散,乃为死丧寇盗也。临其地则亡地,以战则不胜。东行疾则兵聚于东方,西行疾则兵聚于西方,其南为丈夫丧,其北为女子丧。火星,天子理也。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火星所在。凡鹑火之时,宜背午地。他皆仿此。火犯土、木,主大战。金星搏之,亡偏将。火环金星,偏将死。与金星相违而斗,破军杀将。入金中土出者,破军杀将,客胜。火出所在,不利先起。犯左右角及守亢,兵起。入房,马贵。入糠,兵起。犯南斗星,破军杀将。火入女及入危,兵起。守昴,胡人不宁,匈奴破在三年。犯毕左角,大战;右角,小战。犯附耳及角,兵起。犯参,兵起。犯东井一星,将军野战死。犯鬼,兵起。守七星,有外兵起。火乘张及与张合,兵大凶。守张合,大将惊。犯翼,边兵起。入轸,兵起。火行河南界,边兵起。犯大微宫门之右,大将亡;左,小将亡。

  金星第一百五十三

  金星者,西方之宿,金之精也。岁行分方,主义,主将策,主奸谋,主诛伐,将军之象也。其精下为风伯、雨师,所在之宿,止其分野。其芒色摇动,可以随形见灾,以出入不时为凶。其星日不依状,若没色大(一作木)甚光(一作火)。大者,表帝王之德正也。若合伏不伏,合见不见,不以常道者,此主君之失政臣下用权之兆也。或见非常之处,芒角七锋,色多似赤者,名曰七公,亦曰殷公,亦名太公(一作心),表帝王革政大丧之兆也。或出东方,不依伏没,其精名启明,亦名天相,乃在左右大臣不赴(一作附)君心也,万姓苍皇(一作黄),流移异国,兵革伏起。其星凡(一作九)锋色白晕,其精伏于昴酉四十五日。若依位而见,则灾消,名更。见于非常,其名大嚣,亦曰大泽,亦曰爽星。芒角所临之国,其大灾有七:一曰大水,二曰大火,三曰亡散,四曰兵聚,五曰大兵,六曰大饥,七曰诸侯死境、虫兽食人、天下大乱。日南方,金星居其北者曰盈,王侯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北方,金星居其南者曰缩,王侯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亡之兆。一曰:天下偃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兵在外则入。未当入而入,未当出而出,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当期(一作斯)而出,其国昌。出青(一作东)为东方,入黑为北方,出白为西方,入赤为南方。所居久,其国利。疾过,其乡凶。入七日而后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而后复出,相死。入又复出,王者恶之。已出三日而复微(一作没没),入三日而乃复盛出,是谓Й(一作央)伏,其下国有军将死。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师。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出西方失行,夷狄兵败;出东方失行,中国兵败。一曰:出早为月食,出晚为天矢为彗星,将发于无道之国。金星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行迟而下也,正出举目,平正出桑榆上,馀二千里焉)。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分天为三,在戌酉过其一也。金星经天,天下革主。日,阳也;金星,阴星也。日出则星亡。昼见于午,上于经天,是谓乱纪。金星昼与日争明,强国弱,女主昌。金星者,兵象也。出而高,用兵吉;浅,凶。金星庳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有芒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以静,用兵静吉;躁,凶。金星出则兵出,入则兵入。顺之吉,反之凶。赤角,有战。金星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火星从金星,军忧;离之,军舒。出金星之阴,有分军;出金星之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金星还之,破军杀将也。辰星者,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金星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金星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则金星为客,辰星出则金星为主。辰星与金星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若辰星出东方金星出西方,辰星出西方金星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辰星入金中五日乃出,及入而上出者,破军杀将,客胜;下出者,客亡地。辰星抵金不去者,将死军败。正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视其所指,以名破军。水星绕环金星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士死。水星与金斗,可咸剑(咸剑者,其间可容一剑也),小战,客胜。居金星前,三日军罢。出金星左,小战。历金星右,数万人战,主人吏士死。出金右去三尺许,军急约战。凡金星所出、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随地而败向也(郑色黄而未苍小败,宋色黄而赤黑者小败,楚色赤黑小败,燕色黑黄小败,移却则胜之)。金星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左肩黑,比奎。大星色胜位、行胜色(大白行得其度,则胜色也),行其度尽,胜之。凡金星与月相夹,有兵,拔城,偏将战。与月俱出,守城者败。与列宿相犯,小战。与五星相犯,大战。金星在南,南军胜;在北,北军胜;出东方,背之吉,逆之凶。西、南亦如之。金星守南斗,三十日夷狄来侵。入羽林,兵起。食昴及食毕,胡王死。金星之光暗,战败将死。金星变色,随方色战,吉。若青则东克,馀亦如之。入月,客兵败将死。色白而角,可与战。金星之出也,初大后小,兵弱;初小后大,兵强。金星与木星一东一西,害王侯;一南一北,刀兵伏藏。犯毕左角,左将死;右角,大战,将死。陵房色赤,兵起。勾己,大战,不胜,将诛。金星出入而留守于尾,兵起于野,将士满道。入南斗,将战死。犯河鼓,败军杀将。犯牵牛,将失众,守兵作。犯房(一作危),亦兵起。入室,暴兵满道,将死。犯东壁,大兵起。守奎,外国兵入犯塞。守娄,征无功。守胃,兵起,胡王死,四夷多忧惊。犯毕,边兵欲毁。入毕口,马贵,军伤。犯觜,兵起。犯参,边兵起,左右厢大将忧。犯参、伐,兵起。犯井,将军恶之。入井,兵起。犯舆鬼,兵起。入柳,兵起,益地。守柳,大将死。犯星,大将入塞。入翼,天下兵起。犯轸,其国兵大起。

  水星第一百五十四

  水星者,北方之宿,水之精也。出于仲月,天下和平。若仲月不见,则灾变生,大饥,阴阳错乱,国家倾危,冬温夏凉,害人伤物。主制五刑,偏将军之象也。其精下为先农之神,以不效为凶。一名纽(一作丑)极。变色出己所见不常之处,其光青白辉辉然者,此帝王之为德及(一作正)也。如此星见,多夜雨昼晴者,臣下用阴谋其上也。至于偏裨地,皆放此。其星若不见四仲见于四孟之月者,其神明名勾星。光芒勃勃然如片云,大如景星灿烂,九月所见,分野人多流亡,迭相啮食,白衣聚会,兵起,吞并九州,十年大荒。其变如此,审详候之。其久而不没,光聚两角,变彗勃勃然者,象海鲸鱼死,易王迎新之象。其神又名爨星,芒急辉辉然,其芒角五锋状如励剑,形于万物者也。早为月食,晚为彗星。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失其时而出(一作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一作以)击,卒兵大起也。与他星遇而斗,天下大乱。凡水星入月,主败兵。与金星合而出,破军杀将,客胜。视旗所指,以命破军。环金星,大战,客胜。守房,胡败。守娄,兵起。犯毕,夷伤主人,客胜。出昴北,胡主死。守毕、昴,边兵起。守参、伐南,胡人入塞。入井,则兵进;出井,则兵退。犯鬼,兵起。入娄,兵起。守柳,牛马贵。守张,兵起。入翼,兵大起。犯五车,兵起。留心,兵起四方。

  土星第一百五十五

  土星者,中央之宿,土之精也。若见于四季,表主之盛衰也。其神隐于大微,或下于人间,为妖异,为艳女起乱,亡破国家,为妖言惑乱人心;或为近臣,间斗忠良。若其星光润鲜明,见井、鬼之间,伏没依常道,则正道不失;不依常道,则三纲错乱。夫此星之色本黄而光明独锋在上,如火焚(一作炎)之状,四面象光细而附上毳然,即土星之本体。土星所居国,吉。未当居而居之,若已去而复还,居之国得土地。当居不居,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失土。居其宿久则福(一作祸)厚,居其宿易则福薄。当居不居为失镇,其下国可伐,得者不可伐。其盈为王不宁,缩有军不复。一曰: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其国凶,兵将乱,不可举事用兵。失次二舍、三舍,有王命不成,不然将有大水。凡犯左角,大将战死。守右角,兵起。守糠,兵大起。入天庙,兵大起。守虚,有客兵至,不过五日自去。守奎,入奎,有边兵起。入娄亦如之。入胃,客兵败,主兵不用。入昴,胡主死。入毕,臣下为乱。入觜,兵起逆行。守参,胡兵起。守井,越兵起。入胃,舍七星,兵起,负海大饥。守张,多盗贼,兴土工,兵起。入轸,兵发事自败。入天库,兵起。守河南界,蛮夷兵起。出东掖门,为将军宝事。出西掖门,为将军受事,西出受刑。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