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

  凡水战之具,船阔狭长短大小,载人多少,以米为则。一人重米一石,则人数积而可知也。棹、篙、橹、帆、席、组、绳索、沉石、调度,与常船不殊。船上安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炮车,置垒木、铁汁,状如守城。王伐吴,作大船,长二百四十步,建飞檐阁道,可以奔马驰车。忽遇大风,则人力不能制,甚不便战斗。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张形势。蒙冲,以犀蒙覆船,皆两厢开制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于速进退,战船也。斗舰,舰船舷上设墙,可蔽半身,墙下开制孔。舷内五尺建栅为女墙,重列战格,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金鼓,战船也。走舸,舷上重列女墙、棹篙,多战卒,选骁勇精锐者,奔走往反如飞鸥,乘人不及,旗帜金鼓列之于上,战船也。游艇,小艇船,无女墙,船上置木床,左右随艇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飞,虞候居止之,非战船也。海鹘,头低尾高,前小后大,如鹘之状。左右置浮板,如鹘翅翼。虽风波涨大,无倾倒也。覆背上左右皆张生牛皮为之,建牙旗、金鼓如常法,江海之中战船也。

  水利第四十九

  兵法曰:以水佐攻者强。善用水者,其道有四:一曰因,二曰逆,三曰贼,四曰绝。因水之用,其道有二:或敌绝中流而栅,我得上游,因风之利,可以鼓棹纵火,顺流冲之,栅绝而过,风转则止;又若敌在下,士马逆流,我得上游,可以攻之。此二者,所谓因者也。逆水之用也,则为崇堤以障其下,注溢于内,然后引之以灌,所谓逆者也。贼水之用也,敌所以赖水也,当潜以水攻,审地理,阴为畎浍,导之他处,竭敌所赖,所谓贼也。绝水之用也,或以薪木土石,实舟沈之于上,别为长渠泄之;或为沙囊于上流以壅其水,欲水行则以决囊,所谓绝者也。用水之道,有其地非所用而必用,反为所害,顺则善矣。

  水攻第五十

  先量水之高下,水平水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横阔一寸二分。池间相去一尺五分。间有通水渠,阔二分,深一寸三分。三池各置浮木,阔狭微少于池。箱厚二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为转开,脚高下与眼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到数十里,因目力所及,置照板、度竿,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照板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上二尺,面阔三尺,柄长一尺,大可握。度竿长二丈,克作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内小克。随所向远近高下置竿,以照板映之,眇目视之,三浮木齿及照板以度竿上尺寸为高下,递而往来,尺寸相乘,则山渊水源高下浅深,可以分寸度矣。

  过水第五十一

  罂筏一,凡缚罂瓮为筏,瓮间阔五寸,深受三石米,力胜一。底以勾绳连之,编枪于上,形长而方,前置板头,后置板梢,左右掉之。枪筏:枪十根为一束,力胜一人,四千一百六十根为一筏,去钻刃束为鱼鳞次,横括而缚之。可渡四百一十六人。为三筏,计用一万二千五十根,渡人一千二百五十人。十渡则一军济矣。挟ㄌ,以善水者系小绳于要处,先浮大木,次引大ㄌ。于两岸立大橛及系于树,急定ㄌ使人挟ㄌ浮渡。大军可分为十道渡之。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孔,束于腋下,两浮而渡。

  寻水脉第五十二

  无水之地,择地有黄羊粪者必有水。砂卤甘润者,下有水。细草蒙茸,与无水处不同者,亦如之。

  火利第五十三

  将有火之用,先知其日(日者谓春丙丁、夏戊己、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大风雨故也),次顺其风(我得上风则放火烧,下风一作起马)。攻城寇寨,风助顺,利为飞火(飞火者,谓火炮火箭之类也)。相守不动,利于奸火(奸火者,因其人焚其积聚甲兵也)。两阵相合,御风之便扬(一作枵)尘鼓烟,利为燧牛以俟之。若敌于上风放火,我亦纵火为解火法(敌烧门恐火恐火威,我使积薪以伍外火亦此类也)。凡入敌境,郡邑穷匮,城隍颓靡,山川非设险之地而非敌所恃者,则存之。苟拔敌所恃之邑,皆火之,以绝其望焉。敌境之林木茂草,皆火之。故火为兵之大利也。

  火攻第五十四

  月对(一作在)东壁、南箕、轸之夕,则设火候风以焚之(四时亦其火利偏攻)。以骁骑夜衔枚缚马口,人负薪及束,カ火直抵敌营。一时举火,营中惊乱,急而乘之;静而不动,勿攻。火兽,以艾温置瓢中,开四孔,系野猪、獐、鹿项下,针其尾端,望敌营而纵之,奔走入草内,则火起。火禽,以胡桃空中实艾,开两口,复合之,系野鸡项下,针其尾而纵之,飞宿于草上,则火发。

  守城法第五十五

  城不守者:大而人少;小而人众;粮宽而柴水不供;垒薄而攻具不足;土疏地下,溉灌可设;人户疲悴,修缉未就。凡此类者,速徒之。营垒高厚,城坚沟深,粮食众多,地利险阻,所谓无守无不守也。故曰: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筑城第五十六

  凡筑城,下阔与高倍,上阔与下倍。城高五丈,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二尺五寸。高下阔狭,以此为准。料工:上阔下加阔,得三丈七尺五寸;半之,得一丈八尺七寸五分;以高五丈乘之,一尺之城积数(积数一作利)得九十三丈七尺五寸。每一工,旧筑土二丈,计工约四十七人。一步五尺之城,计役二百三十五人。百步之城,计工二万三千五百人。三百六(一作九)十步,计工八万四千六百人。率一里,则十里可知也。其出土负篑,并计之于工内矣。城内面,别穿井四所,置水车大瓮二十口,灶千所。却敌台上建候楼,以跳板出为橹,与四外烽戍昼夜瞻视,以备警急。

  城壕第五十七

  凿壕之法,面阔二丈,深一丈,底阔一丈。以面阔二丈加底阔一丈,积数大半得之,得数一丈五尺。以深一丈乘之,凿壕一丈,得数一十五丈。每工日出三丈,计工五人。一步五尺,计工二十五人。十步,计工二百五十人。百步,计工二千五百人。三百六十步,计工九千人。率一里,则百里可知也。

  防城第五十八

  城上一步(一作里)一甲卒,十步加五人,以备杂供之要。五步有五长,十步有十长,五十步、百步皆有将长。文武相兼,量才授任,而统领精锐骁勇,或十队,或二十队,三十队。大将、副将各(一作为)领队巡城,晓谕激劝赴役。城上分四队,别立四表以为攻城之候焉。若敌欲攻之处,去城五六十步,即举一表;撞梯逼城,举二表;敌若登梯,举三表;欲攀女墙,举四表。夜则举火如表法。城上四队之间,各(一作为)置八旗。若须水В、枋板,举苍旗;须灰炭、铜铁,举赤旗;须田木、樵苇,举黄旗;须砂石、砖瓦,举白旗;须水汤不洁之物,举黑旗;须毛毡、麻索、钅铁、锹镬、斧凿,举双兔旗;须战士锐卒,举熊虎旗;须戈戟矢弓刀剑,举鸷旗。当主之官,随色而供。城内老少妇女除营食外,皆令应役于城上,分为八队,使识文字者点检常旗物与八部也。

  反浸第五十九

  我城若居卑下之地,敌人拥水灌城,速筑墙壅诸门及陷处。更于城内促为周匝,视水高下狭阔,筑墙,外取土高一丈以上。城立,于墙外取土而薄筑之。精兵备守,不得容杂色人。如有泄水之处,则十步为一井,井内潜通引泄漏。城中速造船一二十只,募解舟楫者,载以弓弩锹钅瞿,每三十人自暗门穴衔枚而出,决其堤堰。敌觉,即急于城上鼓噪,以精锐急出助之。

  弩台第六十

  高下与城等,去城百步,每台相去亦如之。下阔四丈,高五丈,上阔二丈。上建女墙,内通暗道,安屈膝梯,人上便卷收之。中设毡幕,置弩手五人,备粮水火。

  烽火台第六十一

  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回平地置之。筑羊马城,高低便常以三十五为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有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讫收之。屋四壁开睹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二口,鼓一面,弩两张,炮石,田木,停水瓮,干粮,麻カ,火钻,火箭,蒿艾,狼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觉,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人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为烽师,知文书符牒转递。

  望楼第六十二

  牙帐前立百尺竿,上置板屋,四面开门,状如斗。令人上望贼,贼有所攻,随其方面以小白旗招之。众贼往来,聚散远近,皆审而观之,以告于下。

  马铺第六十三

  每铺相去三十里,于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设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即报探。设土河于山谷口,当贼路横断,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土填平。每日检行迹,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

  游奕第六十四

  军中选骁勇谙山川泉井者充之,常与土河、烽、铺计会交牌。日夕逻候于亭障之外,捉生事问。其军中虚实体用,勿使游奕人知。其副使子将并用久在军中行人(一作善)骑射者充之。

  守城具第六十五

  杂物,守城之时,其什物、五谷、糗Я、鱼盐、布帛、医药、工巧戎具、锻冶、秸稿、菲、芦苇、灰炭、柴薪、松桦、蒿艾、脂乃、麻皮、毡毯、荆棘、篦篱、釜镬、盆瓮、田木、槌、凿刀、锯、长斧、长刀(一作矛)、长锥、长梯、短梯、大钩、连锁,但人所用之物,一一预备。仍令修缉,不得损坏。杂备,上八队之间安转关小炮(一作仉)二,机关大炮一。云梯撞炮等间。先从城身用木跳出为重女墙,高于土女墙五寸以上,以板覆之,随事缓急而开闭之。敌若以大石击墙楼,石下之处,出跳空中,悬生牛皮或毡毯等袋,以乘其石。城内人家,咸令置水防火,先约(先一作但)失火者斩。火发之处,多恐奸人放火,但令近便主当八部官人领老少妇女救之。火起所部,急白大将,大将亲领信人、左右救火。城中有卒警及杂人,城上不得辄离职掌,乱走街巷。违者斩之。敌若推轮排来攻,先以手炮打,手炮既众,所中伤必多。来者被伤,则力不齐矣。悬门,悬板为门也。铁甘之如栈板,用之悬钟,板绕城于敌栅上,上皆悬板。受敌之时,则板起发矢。突门,于城中对敌营自凿内为暗道,多少临时,入五六寸,力穿。或于中夜,于敌初来营则未定,精骑从突门跃出,击其不意。涂扇,以泥泥城门,可厚三尺,备火。凿门,为敌所逼,先自凿门扇十数孔,出弩射之,长矛剌之,敌且不得近。门栈涂,以泥涂门上大栈,可厚五寸,备火。篦篱战格,于女墙上跳出,椽去墙三尺,横者检。椽安辖,以荆柳编之,长二尺,阔五尺,悬椽端,以遮矢石。布幔,以复布为幔,用弱竿悬倒于女墙外,去墙七八尺,柔石之势,则矢石不复近墙矣。连梃,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人。叉竿,如枪刃,为两歧,用叉飞梯及人。钩竿,如枪刃,偏有曲,可以钩人。长柄钩,城上以木为棚,客兵一队,作长柄铁钩,随安便以为之备。若敌攀女墙踊身,待其身出,众钩齐拾,掣入城中,百刀锥斧助之。若敌以木驴攻城,我用铁蒺藜而入之。其法:以熟铁为之,阔径一尺,四条纵横如蒺藜形,以生铁汁灌其中央,重五十斤,上安鼻索锁直下敦讫,以辘轳拗上。若木驴有牛皮并泥,敦著即速放火炬,灌油烧之。铁菱,状似小铁蒺藜,要路撒之。串环,敌若推撞车攻城,我以粗铁环,并屋乘子为之,用索相连。遇撞头适到,我速以环串撞头,于其次便处,将士牵索则撞车翻倒,弓弩齐射,自然败走。眯敌,石炭、糠比,回风(一作罗)于城上以眯敌人目,因以金汁洒之。转关桥,一梁为桥梁,端著横栝。拔去栝(一作横),桥转关,人马不得渡,皆倾水中。转关墙,凡攻城之兵,御捍矢石,头戴蠡帽,倾视而不便;衣甲重厚,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师逼迫,人众烦闹。我作转关女墙,腾出城外,辘轳坠铁索,索头安鸱脚,当聚闹处掷下。拨大木弩,以黄杨、桑、柘为弓,长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梢三寸,绞车张之,大矢一发,声如雷吼。积木备田木,径一尺小,头六七寸,长五尺,候敌人上城,则掷下田之。积石备炮石,大小随身,下从敌人。地探,于城西隅穿井,各深二丈,令覆新瓮于井上,坐而听之,城外贼到,有孔城地道,并闻瓮中,辨远近矣。天井,于城内八方穿井,各深二丈,以新瓮薄皮皮口如鼓,令聪耳者于井中枕瓮而听,则去城五百步悉知之。既审其处,我则随地凿穴近之,以干艾一石,烧令烟出,乃用板于穴下封之,而令烟泄。更以鞴鼓之,则敌人焦灼矣。警火,每城四面,夜间设有警火。油囊,盛水,于城上掷安火上,囊败火灭。救火,用水筒。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瓮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为袋,令贮水二、三石,将筒纳于袋内,急缚如唧筒,令将士三五人撮水口,急注之救火。每门常置两具。无竹,即以木合筒,漆之而用。井水践筒二十(一作百)具助之,门内常以瓮贮。火炬,用燕尾炬缚苇草为炬,分为两歧,如燕尾状,以油蜡灌之,加火纵坠城下,使骑木驴而烧之。松明炬,以松木为之,烧令明,直坠下随城照之,恐敌人乘暗上城。脂油烛炬,燃脂秉烛于城四隅、要路门下,晨夜不得绝明,用备非常。行轳,熔铁汁轳,舁行于城上以洒敌。游火,铁箱盛火加脂蜡,[TX07]锤下,烧穴孔中人。毒井,守城之时,城外有井先沈以毒药。陷马坑,孔长五尺,阔一丈,深三尺。坑中埋鹿枪、竹戟,沈(一作坑)十字相连,状如钩[TX07],覆以刍草、茆禾,加土种草,令生苗蒙覆其上。军城、田壁、要路皆设之。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时,十字凿孔,纵横安栝,长一丈,锐其端,可用塞城门,要路。木栅,为敌所逼,不及筑城田,或因山河险隘,多石少土,不任板筑,则建立木为棚,方圆高下随时。深埋木棍,弥缝其疏阔。内重柱为阁道,外重柱长出女墙,皆入泥七八寸。又立阁道,内柱上布板为栈,立阑干,行于栅上悬门。拥墙、濠堑、拒马,一如守城法。

  攻城具第六十六

  贲せ车,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犀革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木、水、火、石所(一作俱)不能败。飞云梯,一大木为床,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栝,梯长一丈二尺,有四桄,桄相去三尺,势微曲递相栝。飞于云间,以窥城中。其上城,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炮车,以大木为床,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栝,中立独竿,竿首如桔槔状。其竿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竿首以窠盛石,大小多少,随竿力所制。人挽其端而投之。其车推轮,逐便而用之,亦可埋脚著地而用之。其旋风四脚,亦随事而用。车弩,为轴转车,车上定十四石弩弓,以铁钩绳连轴,车行轴转,引弩弓持满弦挂牙上。弩为七衢,中衢大箭一,镞刃长七寸广五寸,长三尺围五寸,以铁叶为羽。左、右各三箭,次小于中箭。其牙一发,诸箭皆起,及七百步,所中城田罔(一作无)不崩溃ソ橹以便颠坠。尖头木驴,以木为脊,长一丈,径一尺五寸,下安六脚。下阔而上尖,头高七尺,内可容六人,用湿牛皮蒙之。蔽人其下,共舁至敌城下,木、石、铁、火皆不能败,用攻其城。土山,于城外起土为山,乘城而上。地道,凿地为道,行于城下,因以攻城。往往建柱,积薪于柱,闲而焚之,柱折而城崩。板屋,以八轮车,上树高竿,竿下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面列布。车可进退,围城而行,于营中远望,谓之巢车,言如鸟巢也。木幔,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帐逼城其间,使し卒蔽之,蚁附而上,矢石亦不能及。发火箭,以小瓢盛油灌矢端,射城楼橹板木上,瓢败油散,因以火箭射油散处,火立燃,复以油瓢续之,则楼橹尽焚。雀杏,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系雀足上,加火,于薄莫群飞入城垒中栖宿,其积聚庐舍须臾火发。蜀铁钅瞿锄,蜀钅瞿短柄,著钢铁錾,以锄其城。将军炮,置四柱,长短为之,其下四面著横栝,半之则前及左右著栝后,其下著其顶上,左右亦顶转轮致卒其竿,随其架所宜为之。其ㄌ索之类,随其炮大小增减。竿稍悬其绳置窠,中盛炮,其架编全竹为衣,以御敌矢石。狗蹲炮,前置两长柱,中著横竿,如前炮状,与衣亦然。旋风炮,左右著二方木,亦如之凿一孔通贯下柱,左右前后皆可运转,埋之于地,其顶转轮著竿如前状。此炮不用衣。

  地听第六十七

  令少睡者枕空葫芦卧,有人行,四十里外,东西南北皆知之。

  失道第六十八

  夜失道,以北斗建为正,以四时定之,然后知四方之路矣。如本路,则放老马以从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