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类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封赠父祖易得也,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恩荫子孙易得也,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国家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催科不扰,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刑罚中教化。

  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做官为左右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法。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众贫者之命;天非私贵一人,托以众贱者之身。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贫贱人栉风沐雨,万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鉴察犹恕;富贵人衣税食租,担爵受禄,万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责更严。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则凡有祷于天,无不应矣。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底卿相;士夫徒贪权希宠,竟成有爵底乞儿。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钖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己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世得久长耶?!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未有不贪鄙者。

  念念用之民生,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辄成功;小人苟禄营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动多败事。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一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无禁治之人矣!

  士大夫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以处女之自爱者爱身,以严父之教子者教士。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针芒剌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可使无辜坐之乎?

  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

  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

  无关紧要之票,概不标判,则吏胥无权。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来,则关防自密。

  无辜牵累难堪,非紧要,祗须两造对质,保全多少身家。疑案转移甚大,无确据,便当末减从宽,休养几人性命。

  呆子之患,深于浪子,以其终无转智。昏官之害,甚于贪官,以其狼籍及人。

  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法繁则易犯,更其灭裂之祸。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易风俗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毋强矫其所难。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情有可通,旧有者不必过裁抑,免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旧无者不必妄增设,免开多事之门。

  为前人者,无干誉矫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难后人。为后人者,无矜能露迹,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暴前人。

  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端;事在当革,毋使后人长不救之祸。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用三代以前见识,而不失之迂;就三代以后家数,而不邻于俗。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察吏者何?无求于吏,则吏察矣。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天德只是个无我,王道只是个爱人。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体仁,御臣之要在推诚,用人之要在择言,理财之要在经制,足用之要在薄敛,除寇之要在安民。

  未用兵时,全要虚心用人;既用兵时,全要实心活人。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故夷齐非汤武明臣道也,不然,则乱臣接踵而难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