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征类·卷七

  ◎张照前生

  轮回之说,说部记载颇多,所闻若张尚书之为断臂和尚、钱中翰之为天童寺僧,尤觉其信而可征也。断臂和尚不知所从来,以钝根求悟,效二祖所为,尚书祖母钱太夫人重之,供养朱家阁指松庵中。时太翁农部家居,宅在秀野桥西,母王恭人方妊。将就蓐,农部饬家人呼乳医,恇扰彻夜,于厅事隐几假寐。曙色朦胧间,恍惚见僧入,即呼之曰:“和尚且上高阁小坐,家有急事,不能偷闲共话也。”僧不答,径入。惊而醒,闻有哄于门者,则舟子与阍者争,阍云:“断臂僧不来,何得索夜航钱?”舟子云:“明明宿我后艄,辨色即起,其伞尚在。”方争证间,而庵中人来报,僧于半夜圆寂矣。遽返,中堂婢已报夫人举雄,乃凿然知宿德再来也。颖慧绝人,五岁时,农部以其多言,名之曰“默”。

  一日闻客呼少马字者,问其义,客曰:“伯名集,析其字成佳成木。”尚书即哗曰:“我必更名,否则异日必字我黑犬耳。”乃易之曰:“照。”即以得天字焉。十四入泮,十七乡举,十八捷南宫,选庶常。时未奉钦点,尚书仰奏云:“臣张照年幼,未娴吏治,恳恩教习,愿尽中秘书。”带领官掖之不起。圣祖顾左右曰:“小蛮童乃颇有胆。”笑而颔之。散馆后,以检讨供奉内廷者十八年。世宗即位后,偶问张文和:“廷臣中有通禅悦者否?”答曰:“族侄照,曾阅内典。”因召对,即问曰:“视朕何人?”对曰:“是佛。”

  “汝自视何人?”对曰:“干屎橛。”

  言下大契,即得放缺,十余年位至卿贰,未必非当年龙华一会中香火因缘也。所著《天瓶诗》二卷,多采释典,题中用字如生老、病死、衣衾、棺椁,及梦幻、泡影、露电等,不离梵策,读者笑此真伽陵集也。后扈从山庄坠马,仍折右臂,得蒙古医疗之而痊。又三年,丁艰归,卒于道。人谓和尚误矣。此福缘,亦孽果也,不如天童僧之能来去自如矣。又见一卷书杜陵苦热诗,大醉后伏地作者,墨沈淋漓,后题款云:“得地居士为稷堂先生备端阳贡”,收入内庭。

  ◎钱中翰前生

  前明钱少马士贵,五十无子,祈嗣天童住山,长老耆宿也,为入定觇之,则曰:“钱宰官有家无子,有子无家。”言下有省,乃归而施舍,蓄资四十万,三年而罄。复往四明住僧,僧曰:“可矣。”乃设斋饭僧。堂头晓众曰:“今有钱宰官无子祈嗣,大众谁愿往?”众皆愕眙,惟担饭僧向钱一笑,堂头曰:“汝亦可。”

  乃下座送钱出,而担饭僧即于烧火凳上坐逝矣。归而生中翰芳标,肩有肉骈起,与担饭僧极肖,初名鼎瑞,字宝汾,更名后乃字葆馚,以康熙丙午孝廉,官中翰,诗号金门,词名湘瑟,多工艳体,绝无蔬荀气语。奏销狱起,镌秩家居,性好弈,方与客对设楸秤,忽阍持信入曰:“天童山寄来。”拆视乃空缄也,恍然大悟,即作偈曰:“来从天童来,去向天童去。笑指天童山,白云最深处。”遂示微疾,数日而逝。其孙长泽,棋入第二品,时已八十余,述之甚悉。

  ◎渔洋先生前生

  《稗勺》述高南阜云:“渔洋先生前身,为高丽国正。将诞之夕,有人止村庙中,见途中羽葆鼓吹,仪卫甚盛,其人骇惧。询之从者,云高丽国王降生新城王家。其人素善封翁,急入城探访,先生已堕生矣。南阜与王氏交好,此说得之于其后嗣,非齐东野人之语也。按清朝名臣,张文端为王敦后身、裘文达为河神感梦,河间、湘乡两相国亦相传灵物降生,此外见之纪载,不可枚举。风节文章如文简,固应生有自来。

  ◎康茂园南游梦

  康茂园先生名基田,山西兴县人。乾隆癸酉乡荐后,曾作南游梦,数十年升沉显晦,了不记忆,惟记舟至太仓州城下,听岸上人语曰:“此太仓西门也。”欣然登岸,进西门流览,逾时出北门而去。丁丑成进士,简发江苏知县,似太仓或有缘矣,凡水陆所经,如梦中所遇。

  补新阳县,东去太仓西门三十里。调昭文,出太仓北门七十里,以为梦兆已验于此,或以升太仓为言,终无验。嗣任岭南,调中州,再至江苏,官职日显,擢任河道总督,年已六十有七矣。因邵工大坝被焚,降太仓州知州,至西门入城,如旧游,旋署松江府知府,州人遮道送别,公避之,由北门登舟,然后知梦征之乃如此也。因作《南游梦记》。

  ◎曾文正公巨蟒转生

  曾文正公硕德重望,伟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折。辛未十月,到上海阅兵,其时供张已备,从者先至,见座后有鸡毛帚,嘱去之,谓公恶见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观察阶告云:“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然喜食鸡肉,而乃畏其毛,为不解耳。”

  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宋文信国公,传为吉安潭中黑龙降生,信国柴市殉难后,是日其乡风雨大作,人见黑龙复归于潭,与公之异将毋同。

  ◎何子贞梦

  何子贞绍基,少年时梦至一处,见案上以盘盂盛馒头甚多,即取一食之。又取其一,忽有人攘臂夺去,遂不得食,视其人不识也。及嘉庆庚辰岁,桂林陈莲史先生,以己卯解元、中式第一名贡士,遂魁天下,子贞见之,则即梦中所见也,怅然曰:“吾其不能与此人争乎?”至道光乙未岁,子贞以第一人领解,而次年成进士,则会状皆非元也。梦兆洵不虚矣。

  ◎其二

  子贞于道光己亥岁,典七闽试,归途于行馆中,梦其仲弟子毅来言别,留之不可,视其服则已僧服矣。觉而泣曰:“吾弟其不幸乎?”于是朝暮哭。及入都,既复命,驰诣其父文安公私第,时子毅果已前卒,家人以其远归,不即告,而子贞已哭失声,遂不能秘。问何以知之,乃言所梦云。

  ◎汤文端安居凶宅

  萧山汤文端公官京师时,居东单牌楼,其屋相传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珅旧第,素称凶宅。及文端居之,了无怪异,惟后有屋七间,颇宏敞,不居人,屋中藏庋书籍,庭下杂莳花木。最西一室,为奉佛之所。文端每日晨起,必至此室礼佛,从者皆止于庭,不入。

  文端至户外辄见一叟,先在室中膜拜,拜已不见,文端乃入拜,日以为常,心知其为狐也,以其不为人害,亦姑听之。及文端薨逝之年,此叟遂出至厅事,客至,见其苍颜皓首,倚隐囊而坐,疑为文端也,将趋问起居,倏已灭迹,乃共骇异。文端薨,妖异大作,桌椅之类,无故自动,或数人方共啜茗,茗碗忽飞至他处。汤氏恶之,不复居此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