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吐气

    拼音:tǔ qì,注音:ㄊㄨˇ ㄑ一ˋ,词性:

    简解

    ◎ 吐气 tǔ qì
    (1) [breathe out]∶呼出气
    喘吁吁吐气不齐,战战兢兢惊神未定
    (2) [fell elated after unburdening oneself of resentment]∶发泄委屈或怨恨而觉得舒畅
    (3) [aspirated]∶语音上的送气

    详解

    1. 发出声气。《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唐 成玄英 疏:“发辞吐气,则语及仁义,用兹等法为修身之本。” 汉 班固 《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唐 罗隐 《谗书·序陆生东游》:“一年,遇生於 靖安里 中,相其吐气出词,落然有正人风骨。” 宋 文彦博 《过燕川渡》诗:“诸公共游不知疲,长吟吐气如虹蜺。”
    2. 呼出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喘吁吁吐气不齐,战兢兢惊神未定。”
    3. 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 唐 李白 《梁甫吟》:“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其记污辱宫闈,至不忍读,葢必 宋 人借此吐气耳。” 清 黄景仁 《上朱笥河先生》诗:“十年吟苦霜鬢丝,一编吐气今其时。”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 闽 粤 向多各姓械斗的事,起因多是为这一姓对于那一姓,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凌辱侵占,便不惜牺牲无数金钱生命,求为姓中吐气。”
    4. 散发元气。《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
    5. 显现生机。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启》:“夫以含心之荄,实伺夹钟吐气。”
    6. 散发烟气。 汉 李尤 《薰炉铭》:“上似 蓬莱 ,吐气委虵。”
    7. 语音学上指送气。

    相关阅读《初刻拍案惊奇》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坔 - dì 6
飨 - xiǎng 9
啉 - lín 19
啫 - zē 8
荔 - lì 7
凳 - dèng 15
嵌 - qiàn 18
骐 - qí 12
笪 - dá 2
就 - jiù 20
热门搜索词语
居住 16
贫瘠 9
粗重 17
民夫 13
哀悃 13
慷慨激烈 20
贪杯 5
颈部 20
大个子 16
涂鸦 15
热门搜索成语
脂膏不润 6
变颜变色 4
抚心自问 14
撮科打哄 6
针尖对麦芒 13
韬晦待时 8
山溜穿石 1
食甘寝安 13
遗珥坠簪 1
比物连类 16
相关搜索
空气
口气
客气
呕吐
怄气
呕气
脾气
人气
天气
气氛
哀声叹气
唉声叹气
嗳声叹气
暗气暗恼
半吐半露
半吞半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不声不气
不吐不茹
才短气粗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