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名义

    拼音:míng yì,注音:ㄇ一ㄥˊ 一ˋ,词性:名词、形容词
    反义词: 实质实际形式表面面子

    简解

    ◎ 名义 míng yì
    [name] 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与事物的实际有别的名称
    以革命的名义
    ◎ 名义 míng yì
    (1) [titular]
    (2) 表面上;形式上;仅限于称号或名目上
    享有名义上的主权
    (3) 有 [通常为公职的或荣誉的] 头衔而不履行相应职务、功能、责任
    名义首脑

    详解

    1. 名声与道义。《韩非子·诡使》:“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南史·袁粲传》:“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人生所享厚薄,各有定分。世有以智力取者,自谓己能,往往不顾名义。”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君之智力足以颠倒英豪,激扬权势,独於名义所在,一心专气以必赴之。”
    2. 事物的名称和含义;事物立名的含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自序》:“而《繁露》之书,事物名义,悉所研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今人多诵《高王观世音经》,而莫能详其名义。” 徐特立 《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看事物》:“ 毛主席 对于名义很注意,在 江西 强调说人民是主人,政府官吏是公仆,这把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弄清楚了。”
    3. 名分;身分,资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严子陵 ﹞知 光武 为帝胄之英,名义甚正,所以激发其志气,而导之以除兇剪逆。”《明史·太祖纪赞》:“修人纪,崇风教,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 老舍 《善人》:“ 穆女士 给她的名义是秘书。按说有这个名义,不给钱也满下得去。”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船抵 西雅图 之前一两天,他们曾用全体名义,写一篇勉励 中国 学生为国家争气的话,揭贴在甲板上。”
    4. 形式,表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扫荡报》本来是复兴社的机关报,但在名义上是属于行营政训处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名义上虽说是一个市镇,而居民却不到一百家。”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嫘 - léi 18
荞 - qiáo 15
冹 - fú 16
彬 - bīn 14
肯 - kěn 3
墙 - qiáng 10
慕 - mù 20
盎 - àng 11
屏 - píng 19
砍 - kǎn 6
热门搜索词语
领取 5
气脉 15
东方人 9
枯井 11
离职 4
红桃 13
绵长 8
杀机 1
安民告示 19
宝藏 5
热门搜索成语
逐流忘返 5
东走西顾 4
五彩缤纷 16
黼黻皇猷 1
贻害无穷 10
踨天促地 7
噀玉喷珠 7
老虎头上扑苍蝇 19
拖人落水 5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2
相关搜索
报名
爱国主义
名称
名字
名单
名牌
名录
名人
匿名
签名
阿世盗名
按名责实
榜上无名
背恩负义
背恩弃义
背恩忘义
背信弃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背义忘恩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