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龙涎

  南海,龙之都会。古时入水采珠贝者,皆绣身面为龙子,使龙以为己类,不吞噬。在今日,人与龙益习,诸龙户率视之为螈蜓矣。

  新安有龙穴洲,每风雨,即有龙起,去地不数丈。朱鬣金鳞,两目煜煜如电。人与龙相视久之,弗畏也。其精华在浮沫,时喷薄如瀑泉如雨。争承取之,稍缓则入地中矣。是为龙涎。或谓龙涎者,多积于海上枯木,如鸟遗状。其色青黎,其芗腥。杂百花焚之,翠烟千结,蜿蜓蟠空,经时不散。可以剪分香缕,然多不真。从番舶来者,出大秦、波斯。于雨中焚之,腷膊有声则真。又,罗浮多龙潭,尝有人小遗潭中,庵僧见之,使之蒲伏土上,俄有白气千百道从谷中起,迅雷乘风,雨如注,海上舟船已破弱无数矣。人必蒲伏土上乃免,若在木石之间必为龙所掣。又,新兴有天露山,其顶有潭,岁旱以石投之,声震如雷,即雨。又有井干湖,其深莫测,岁旱以土掊击之,亦有雨。又,化州有石龙,其首蟠州廨之左,其尾注于江中。身多窍穴,每为风潮所激,则喷沙如雪,霏霏满空。有时鸣以一岁,鸣以二三岁。其声隐隐,与鹅鹳同。在左如右,在西如东。有探其尾于急湍之下者,皆得古钱。或为五铢,或为开元,或古或近,或缺或全。紫碧交散,青黄杂辉。其为数,歉不八九,盈不二十,虽百十人各有所给。又茂名灵湫山有一龙井,晋时有潘茂名真人者,以金铸五龙,纳井中。自永嘉至今,每遇旱,高凉太守出五金龙祭之,雨立至。

  蜃气

  东莞合兰海,其水漩洄而黝黑,三江之所汇,有龙窟焉。尝有积气如黛,或如白雾,鼓舞吹嘘,倏忽万化。其为城、阙、楼、台、塔、庙诸状,人物车骑错出于层峰迭巘之间,尤极壮丽。舟行其中弗见也。自外望之,变幻斯见。即之辄远,离之复近。虽大风雨不能灭,人以为蛟蜃之气所为云。其气或大或小,晴则大,阴则小,五色光芒不定。或如旌旗戈甲,则兆其地有兵革;如仓廪,则兆其地丰登。居人每候之以知灾祥。岁正月初三四五日必一见,不见则以为怪。或谓此乃海气,春晴始见,非也。此蜃气也。蜃者,千岁之雉所化,其为物最神。

  海市

  海市多见于靖康场。当晦,夜光忽生,水面尽赤,有无数灯火往来,螺蚌鲛人之属,喧喧笑语,闻卖珠鬻锦,数钱量米麦声,至晓方止。则海市也。或曰海上有珊瑚之市,在虎头门西。盖即海市。或曰,其地故有沉洲,每月出,辄有鬼物就海中为市,所谓沉洲夜市也。盖南海蜃气有气而无声,海市有声而无气,以此为别。而靖康海市又与青州不同。靖康海市见于夜,青州见于昼。《番禺杂记》云:海边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始所谓狼<月荒>之民也。《水经注》:狼<月荒>之民,冥夜为市。以鼻嗅金,即知美恶。疑即此种。

  海鳅

  海鳅出,长亘百里,牡蛎蚌蠃积其背,峍屼如山。舟人误以为岛屿,就之,往往倾覆。昼喷水为潮为汐,夜喷火,海面尽赤,望之如天雨火。

  怪鱼

  近海上之地,怪鱼甚多,其状不一,开洋时随风鼓舞,往往飞入舶中,人不敢取。有一鱼长数十丈,其首有二大孔,喷水上出,遇舶则昂首注水舶中,须臾而满。亟以巨瓮投之,连吞数瓮,则逝。有一鱼嘴长丈许,有龉刻如锯,能与力战而胜,以救海舶。又有鱼长二十余丈,性最良善,或渔人为恶鱼所困,此鱼辄为渔人解围。又,大风雨时,有海怪被发红面,乘鱼而往来。乘鱼者亦鱼也,谓之人鱼。人鱼雄者为海和尚,雌者为海女,能为舶祟。火长有祝云:“毋逢海女,毋见人鱼。”人鱼之种族有卢亭者,新安大鱼山与南亭竹没老万山多有之。其长如人,有牝牡,毛发焦黄而短,眼睛亦黄,面黧黑,尾长寸许,见人则惊怖入水。往往随波飘至,人以为怪,竞逐之。有得其牝者,与之淫,不能言语,惟笑而已。久之,能着衣,食五谷。携至大鱼山,仍没入水,盖人鱼之无害于人者。人鱼长六七尺,体发牝牡亦人,惟背有短鬣微红,知其为鱼。间出沙汭,能媚人。舶行遇者,必作法禳厌。海和尚多人首鳖身,足差长,无甲,亦怪事也。

  (鱼忌)鱼

  (鱼忌)一作暨,鱼之大者。长二丈余,脊若锋刃,尝至南海庙前,谓之来朝。或一年数至,或数十年一至。若来数,则人有疫疾。志称南海岁有风鱼之灾。风,飓风。鱼,谓暨鱼也。有乌白二种。来辄有风,故又曰风鱼。

  潜龙鲨

  南海有巨鱼曰潜龙鲨,盖鱼种而龙者也。有网得者,长五尺许,重百斤。其小鱼从者数千,至不可网。肉甚甘,诸骨柔脆,惟鳞坚不可食。鳞大者如掌,可为带及酒器饰,小者中杂佩。脊一行、肠二行,鳞皆十三。两翅两行,鳞皆三十。

  黄雀鱼

  惠州产黄雀鱼。八月化为黄雀,十月后复化为鱼。

  鼠鲇

  鼠鲇者,产于南海。每暴尾沙际以绐鼠。鼠见之,谓且失水,舐而将食之,被卷入水而去。

  乌贼

  乌贼肠中有墨,吐之以自卫。尝浮水上,鸟见之以为死矣,往啄之,被卷入水。

  

  广州鱼多池塘所畜者。鲢、鳙、鲩、鲮、鲫,皆以鱼秧长之。鳙一名鱮。语曰:“网鱼得鱮,不如啖茹。”言不美也。鲩之美在头,鲤在尾,鲢在腹。语曰:“鲩鱼头,鲤鱼尾,鲢鱼之腹甘且旨。”又曰:“水鲮土鲫,病人宜食。鲮浮鲫沉,可以滋阴。”盖鲫属土,其性沉,长潜水中;鲮属水,中性浮,游长跃水上。鲫食之可以实肠,鲮食之可以行气。鲫守而蛉行,故以为美也。

  江海鱼之美者,语有曰:第一(鱼仓),第二(鱼罔),第三第四马膏鲫。”又曰:“黄白二花,味胜南嘉。”又曰:“寒鲚热鲈。”黄者,黄花鱼。白者,白花鱼也。又春曰黄花,秋曰石首也。凡有鳞之鱼皆属火,二花不然。其功补益而味甘,故美。鲚鱼至冬益肥,故曰寒鲚。鲈至夏益肥,故曰热鲈。言一以寒而美,一以热而美也。凡鲈鱼,以冬初从江入海,趋咸水以就暖;以夏初从海入江,趋淡水以就凉,渔者必惟其时取之。语曰“鱼咸产者不入江,淡产者不入海”,未尽然也。白花鱼咸淡之水皆有,黄花鱼惟大澳有之。大澳者,咸水之边也。自十月至十一月,以日昃尽浮出水,渔者必伺暮取之。听其声稚则知未出大澳也。声老,则知将出大澳也。声老者,黄花鱼啸子之候也。其啸子必于大澳,故于大澳取之。取(鱼奥)及黄皮蚬鲚青鳞,亦皆听其声。声齐则开众取之。鲥鱼以孟夏随鲚鱼出,其性喜浮游,网入水数寸即得。或候其白海入江,逆流至浔州之铜鼓滩,触石壁不能西上,则多得。语曰:“黄鱼不上双鱼石,三黧不上铜鼓滩。”三黧者鲥鱼也。黄鱼每新水长则出。嘉鱼以孟冬天大雾始出,出必于端溪高峡间。其性洁,不入浊流,尝居石岩,食苔饮乳,以自养。霜寒江清,潮汐不至,乃出穴嘘吸雪水。凡嘉鱼在蜀中丙穴者,以三月出穴,十月入穴。在粤中、大小湘峡者,以十月出穴。三月入穴,西水未长则四五月犹未入穴。蜀嘉鱼畏寒而喜热,粤嘉鱼不然。白沙诗“两山断处小湘峡,十月嘉鱼出水鲜”是也。(鱼赤)鱼、鰽白,皆以仲春出。大者重数十斤,入自大洋,望之如黑云。至虎门则(鱼赤)鱼之稚者多变为鲥。渔者辄合围取之。又(鱼赤)鱼大至时,其下堆积至数十百丈,不可底极。以枪刺一鱼,取之。次鱼饮其血,复上,复枪刺取之。如是者相连不断,不可胜取。故(鱼赤)鱼时节所在,人民餍饫多糟之,为终岁食。盖(鱼赤)鱼放卵,雄者为雌者含卵口中,卵不分散,故类繁。彼此尾相衔,无一断续,故得其一则千万源源可得。竹鱼产二禺连口。以盛夏出,色如筱叶青翠。鳞下多朱砂点,味甘。马膏鲫以腊月出,至三四月。有马伍者,以九十月出。似鲈而肉厚,为马膏鲫之次,故曰马伍贴沙,一名版鱼,亦曰左魪,身扁,喜贴沙上,故名。市归以贴墙壁,两三日犹鲜,即比目鱼也。一名鲽,一边青绿,一边白。一目在青绿边,亦有两目合而为一者。《吴都赋》云:“双则比目,片则王余。”河纯以番禺茭塘所出者为美。自虎头门至茭塘六七十里许,其河纯小,色黄而味甘,少毒,与产他县大而板牙色白者异,其价贱,土人以当园蔬。秋时竞为河纯之会,以火燔刺以沸汤沃涎,浣至再三,杂肥肉烹之,皮骨脱落,斯可食矣。河鲀终岁皆有,入秋尤宜多食,益胃暖人,可减一衣。产妇每以为补,其腴在腴,即肝也。俗以为八珍之一云。(鱼午)鱼状如鲈,肉松少刺,味甘,大者重数十斤,出海丰。鲟鱼多产端州,以春时出浮阳,见日则眩。渔者辄于阳处取之。一日,鲟龙鱼,长至丈,有甲无鳞,鱼之至贵者也。鲇鱼出流水者,色青白;出止水者,青黄。故以滩濑中者为美。(鱼仓)鱼状如鳊,圆头缩尾,狭鳞,肉厚而细。一脊之外,其刺与骨皆肥美。新安人每以奉客。味甘以平,食之肥健益气。一名镜鱼,以其圆也。鲨有犁头鲨、剑鲨、班点鲨、虎鹿锯鲨。背鬣而腹将,大者丈余,皮有沙,圆细如珠,可以治木发光润。海水将潮,天皮雨毛皆起湿,虽千里外不爽。一名潮鲤。腹中有两洞以贮水。养子子必二,皆从胎生。朝出口,暮则入脐。其肉淡而松,以翅作银丝菜,称珍品。蜡鱼产阳江,似鲫而白,肉柔腻,性喜温暖。腊月时,渔人立水中,鱼争附足,可掇也。红者肉稍粗。(鱼居)鱼一名狼藉笄。鱼如笄,长尺许,与(鱼昔)、鱞二鱼皆惠州出,(鱼昔)鱼大者盈丈,鱞鱼大如指许,长七八寸。脊骨美滑,宜羹。龟鱼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其足三十,如笄簪。章鱼足有八,一名章举。昌黎南食诗其五为章举鱼是也。石冷鱼似虾蟆而黑,生石穴中。倒挂鱼鲜食醉人,宜醢,出万州。凤尾鱼一名马鲚,其子宜醢。葵鲤出罗旁水口,圆如葵扇。已上皆鱼之美者。大率出于海者十之七,出于江者十之三。然皆美于池塘者也。

  其最微细而美者,曰鱊鱼。春时自岩穴中出,状似初化鱼苗。宜干之,食以姜醋。曰银鱼。以秋九月出,九月有风曰银鱼风。谚云“九月银鱼出水长,银鱼风起水泱泱”是也。其出惠州丰湖之第一桥下者,长二黍许,光滑无鳞,表裹朗澈。以白磁盆浥之,与水无异,惟见两目莹漆,希贵弗多。渔者但量器计值,煮以湖上清醒泉及姚坑水,有味无渣。而出于清明节者尤美。曰鹅毛鱼。取之不以网罟,乘夜张灯火艇中,鹅毛鱼见光辄上艇,须臾而满。多则灭火,否则艇重不能载。其气味绝香,一曰香鱼。外有锦鳞鱼者,大可二指,长寸许,身有横理十二道,鳞如错锦,具五色。尾长于身,如带金彩缕缕。以盘盂畜之,于午日中投花一二瓣,皆争覆阴,不得者忿而相斗。翩反鼓舞,各有态度。斗罢,复比目而游。又有金鱼者,分鲤鲫二种。春深咬子,咬子者,雄以口咬雌者眼,子则出腹。子出腹,宜即取之,否则雌者还食之矣。或不食,则子着(艹犀)藻间,遇雷雨,辄随电光而去。子初出,色黑。繇黑而红,而黄,则钝金矣。以鬣小、三尾、五尾者为贵。谓之虾尾咬子。又名跌子。当跌子时以大虾盖之,则多虾尾尾尾又艾萨克开象木芙蓉叶者为贵,谓之芙蓉尾。此二种则鱼之可玩者。

  鱼花

  鱼花产于西江。粤有三江,惟西江多有鱼花。南海有九江村,其人多以捞鱼花为业,曰鱼花户。取者上自封川水口,下至罗旁水口,凡八十里。其水微缓,为鱼花所聚。过此则鱼花希少矣。鱼花之步,凡数十。步皆有饷,鱼花户承之。岁纳于朝。当鱼“汕”种时,雄者擦雌者之腹,则卵出,卵出多在藻荇间,雄者出其腹中之□覆之,卵乃出子。然见电则子不出矣。土人谓鱼散卵曰“汕”。鳠者,鱼之精也。子曰花者,以其在藻荇之间若生又,方言,凡物之微细者皆曰花也。亦曰鱼苗。

  鱼生

  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鱼臾)、以鰽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鲮、以鲩为上。鲩又以白鲩为上。以初出水泼剌者,去其皮剑,洗其血(鱼生),细刽之为片。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而鲥与嘉鱼尤美。

  

  鳝之族有曰鳗鲡,背有肉鬣连尾,无鳞,口有舌腹白,大者长数尺,脂膏最多。其有黄脉锦纹者,名金丝鳗鲡。善穿深穴。冬时穴热乃出,名走风鱓。有曰白鳝,以产池塘中乌耳者为佳。有曰黄鳝,黄质黑章,多涎沫。大者长二三尺,小者佳。有曰藤鱓。其曰泥鳅,长二三寸,无鳞,以涎沫自染,曰温鱼。与泥鳅相似而多肉,与诸鳝皆喜伏水土之下,味甘,可以滋阴。大抵鳝与鱼相反,鱼属火,可以滋阳。故蛋人多子,以多食鱼。又方书,鱼鳔白为丸,可以种子。鳝属水,滋阴。故患痰火者宜食之。白鳝,或塞箔或装笼取之箔鳝为佳。黄鳝以钓,或于坑田掘取之。凡鳝,畜于盆中,夜以火照之,其腾而抢火,火辄灭者,喷火蛇也,与鳝相类,而颔下有细鳞数片,食之杀人。故凡食鳝者,不可不慎。谚曰:“鱼浮鳝沉,沉者滋阴。虽则滋阴,其毒亦深。”

  

  鲎大者尺余,如覆箕。其甲莹滑而青绿,眼在背,口藏在腹,其头蜣螂而足蟹。足蟹而多其四,尾三棱,长一二尺。其血碧。凡诸血皆赤,惟鲎碧色。碧生于咸,赤生于淡。海之水咸,故色碧。鲎之血与海水同,得咸之气多故也。其子如粒珠,出而为鲎者仅二,余多为蟹、为〈虫宁〉虾、麻虾及诸鱼族。盖淡水之鱼多生于鱼,咸水之鱼多生于鲎,鲎乃诸鱼虾之母也。鲎乃候也,善候风。诸水族亦候之而出,故曰鲎。性喜群游。雌常负雄于背。背有骨如扇,作两截,常张以为帆,乘风而行。雌雄相积虽遇惊涛不解,名曰鲎帆。渔者每望其帆取之。持其雄,则雌者不去。如持其雌,则雄去矣。然失雌亦不能独活,故曰鲎媚。取之又多以夜,凡海中夜行,举棹拨浪,则火花喷射。鲎蟹之属,缘行沙滩,亦一一有火花。水咸成火。渔者每拾一火,则得一鲎蟹之属焉。

  珠鳖

  珠鳖产高州海中,其背隆起者有珠,珠或从口吐出。六足珠鳖,味甚美。

  玳瑁

  玳瑁产廉琼一作瑇瑁龟。夜伏沙汀,注目上视,与月争光,月之精华因入焉。而为文介,渔人捕得之,覆其背,即不能去。比晓,其介文采益鲜明,因厄于沙而磨莹焉。自脊两分,得十四版,以厚而黄、多有物形者为贵。

  毛龟

  毛龟出韶州,大如钱,以水养之,其毛披放,色碧绿。置之几案,可辟蝇。有六目龟,出钦州。本两目,其四目乃金黄花纹,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状似六目,故名。有卜龟出雷州,俯行者灵。有巨龟出惠州,背生树木,望之俨如洲渚,然不常见。有红白二龟,在文昌北石井中。旱、祷之,红出则雨,白出则否,亦龟之神者。

  

  蟹类甚多。有曰小娘蟹,其螯长倍于身。大者青绿如锦,味与诸蟹同。而新安人贱之,惟熟其螯以进客。有拥剑。五色相错,螯长如拥剑然。新安人以献嘉客者,曰“进剑”,为敬之至。有飞蟹,小者如钱,大者倍之。从海面飞越数尺,以螯为翼。网得之,味胜常蟹。此三者,蟹之异者也。寻常以膏蟹为上。蟹之美在膏,而其容善于俯仰。俯以八足之折,故曰跪;仰以二螯之倨,故曰螯。螯者,敖也。以螯敖人,故昔人食蟹尚螯,今则尚膏。

  崖州石蟹

  环琼水咸,独崖州三亚港水淡,故产石蟹。石上有脂如饴膏,蟹食之,粘螯濡足而死。辄化为石,是为石蟹。取时以寸钩出之,故螯足不全。或谓石蟹浮游海中,见风则坚,误也。

  罗浮仙蟹

  仙蟹产罗浮阿耨池旁。形如钱大,色深红,明莹如琥珀。大小数十群行,见人弗畏。以泉水养之,可经数月。见他水则死,相传仙人掷钱所变。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