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运神谋进兵元旦 追穷寇逼死深山

  话说高王迷恋美色,把军国大事皆置不问。又将尔朱旧府添设楼台、殿阁,以为游乐之所。因号新府曰北府;旧府曰西府,独让尔朱后居住。一日,娄妃诸眷已近晋陽,文武官员皆郊外迎接。桐花闻知,亦要去接娄妃,正好迁住新府。王谓之曰:“此处事情,你且瞒过娄妃。我已吩咐左右近侍,不许说知。如有泄漏,咎总在你。”桐花含笑而应。又进谓后曰:“今日妃眷都到,我往北府看视一番,卿在此勿伤寂寞。”后曰:“王自去,但我与你妻总要不相闻问,免我羞惭。”王曰:“卿勿忧,各自为尊便了。”王来北府,娄妃车从已到。相见大喜,诸夫人及儿女一一拜见。府中铺设齐备,娄妃居于正宫,诸夫人各居一院。将山东采选的三百名女子皆宫样妆束,拨给各宫伺候。服御、器皿无不工巧华丽。娄妃曰:“妾等今日受此荣华,皆叨大王之福。”高王笑曰:“报卿俊眼能识人耳。”妃亦笑。至晚,排宴后堂,合家聚庆,灯烛辉煌,管弦齐奏,不让天家富贵。酒半,王顾端娥谓娄妃曰:“天子屡次求婚,情难再却,我欲许之,未识卿意若何?”娄妃曰:“昔孕此女,梦月入怀。月本后象,今天子欲纳此女为后,此亦前定之数,妾何敢违?”王大悦。筵毕,王宿正宫,诸夫人各归别院。明日,赵郡、华山二王来贺,说起帝命,欢不复辞。二王大喜,便欲进京复旨。此且不表。

  且说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为。高王纳了尔朱后,不许一人泄漏其事,那知只瞒得北府眷属,外人却都晓得。二王在晋陽担搁数日,早有人报他知道,故一到京中,喧传此事。复命对,言欢已肯纳女,帝大悦,即遣李元忠纳币于晋陽。元忠本欢旧人,今充大婚使,欢敬待有加。尝与之宴,酒酣论及旧事,元忠曰:“昔日建义,轰轰大乐,比来寂寥,无人相问。”欢抚掌笑曰:“此人逼我起兵。”元忠戏曰:“若不与侍中,当更求建义处。”欢曰:“建义不虑无人,止畏如此老翁不可遇耳。”元忠曰:“止畏此翁难遇,所以不去。”因捋欢须大笑。欢悉其意,深重之。斯时天子娶妇,高王嫁女,富贵赫奕,不待言表。端娥临行,牵衣恸哭,举家为之下泪,王亦挥泪不已,惟高澄在旁窃笑。王次日召澄问之,曰:“端娥入宫,终身不得归宁。尔独无姊弟情,而笑于旁乎?”澄曰:“女子得为帝后,富贵极矣,有何不足,而为之戚戚?儿以天下可忧事正多,父不之忧而乃忧此儿,所以笑也。”高王曰:“你且说可忧者何事?”澄曰:“尔朱兆尚在秀容,分兵守隘,出入寇掠,及今不除,酿成遗患。父王屡次出兵,旋又中止,未识何意。”王曰:“尔何知,此兵机也。”澄悟曰:“然则岁终可袭而取也。”王曰:“汝勿言。”澄拜而退。高王自嫁女后,在娄妃前托言军事匆忙,要往营中料理,遂往西府安歇。命尉景为并州刺史,管理万民,厍狄干权管三军。自与尔朱后行坐不离,欢乐宴饮。诸将知之,皆不敢言。时至残冬,告后曰:“吾为国事将东出数日,暂别卿去。”后不敢留。便从数骑来至军营,召集众将听令。又召世子高澄,私语之曰:“吾今夜起兵,去捉万仁。新春诸事,你当代吾为主。西府中元旦亦要贺节。库内有玉如意一只、金凤炉一座,你送去为贺礼,待之一如亲母,倘傲慢失礼,回必重责。但要瞒了你母及众夫人,你归只说吾军行要紧,不暇回府了。”高澄受命,直至大军起行,然后回府。

  细想父王吩咐,不知西府所宠 何人,教我如此。因想恒山夫人曾在西府居住,必知其详。于是将行军之事禀过娄妃,悄步走入桐花宫来,向桐花道:“敢问姨母,西府居者何人?”桐花佯曰:“不知。”世子道:“父王命我元旦贺节,礼敬如嫡。故必问明,然后好去。”桐花曰:“大王嘱我勿泄,故不敢言。既命你去,我先说你知道。居西府者,乃尔朱荣之女,孝庄王后也。前日逃往秀容,被我擒回,大王纳之,宠 幸非常。但你虽知之,不可泄漏于人,致触父怒。”世子连称不敢而退。再说高王起军,虑大队行缓,命窦泰先将轻骑三千往前进发。泰一日夜行三百里,直抵秀容城下。兆是时因高王屡次起兵旋复中止,防守渐懈。况值岁首,隔夜除夕,军将皆欢呼畅饮,高家军来,全无消息。城门方启,泰兵一拥便入,把兆府前后围住。万仁正在中堂,观左右手搏为乐,忽报高兵杀进,已把府门围住,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急召诸将,诸将皆已逃窜。

  其妻李氏闻外面金鼓喧天,忙出问信。万仁一见,大哭道:“高兵已到,大事休矣。但不可留下妻女,再为人辱。”拔剑斩之。欲杀其女金婉,尚在内阁未出,不及寻觅。只得结束停当,带领亲军数骑,杀出府门。窦泰向前拦住,万仁不敢恋战,杀条血路,拍马而走。窦泰赶至城边,已被逃去。少顷,高王军到,闻兆已走,命窦泰留后,安抚城中。惟北乡府中,任其出入,不必设兵严禁。自率大军来赶万仁。忽遇高山挡住,不知万仁所向,便屯军山下,遣彭乐、斛律金二将各带百骑入山搜捉。山路崎岖,追寻半日,不见踪迹。忽见一壮士身衣豹皮,手执三股叉,高叫曰:“你们要捉尔朱兆乎?我领你去。”二将大喜,随之而往。要晓得万仁逃入深山,心慌意乱,走到一绝径所在,前无去路,随身军士止存得张亮、陈山提两人,因谓二人曰:“汝等以死相从,愧无以报,斩吾首去,可图富贵。”二人不忍,兆乃杀其所乘白马,自缢于树。那壮士在隔岭望见,故来报信。彭乐等兵至,遂斩其首,并执张、陈二人以归。高王见其首,不禁恻然,命收其尸葬之。并释张亮、陈山提罪。二将因言壮士报信之功,王问:“其人何在?”对曰:“在辕门外。”王召入。其人下拜,王细认之曰:“汝莫非太安韩伯军乎?”其人曰:“臣实韩轨也。”伏地不起。盖轨少时与王同学。轨有妹俊英,王曾求之为室,其母嫌王贫,不许,自此遂绝往来。王命之起,坐而问之白:“卿吾故人,何流落在此?”轨曰:“自王别后,即遭拔陵之乱,家业荡尽,后为葛荣掳去。荣败,陷入逆党 ,应死。臣乘间逃脱,在此打猎为生。”王语以前事,轨惶惧谢罪,因曰:“前者闻王建义,本欲相投,因负前罪,故不敢进谒。”王曰:“今汝母妹何在?”轨曰:“臣逃后,天柱将臣母妹没为官婢,现在拘于秀容织纴宫中。求王放出,使臣得骨肉相聚,则恩德无量矣。”王即发命,召他母女到营。赐轨冠裳,留住营中。盖王将晓谕边夷,故尚停军于此。次日韩轨母妹召到,入帐叩见。王见其母头白齿落,老态可怜;俊英膏沐不施,丰韵犹存。轨随后亦入。皆命之坐,问其母曰:“你女何以不嫁贵人而憔悴若此?”韩母羞惭无地,乃谢曰:“前日有眼不识,悔已无及。今女尚未嫁,愿充箕箒之役,服事大王,以赎前愆。”王曰:“向不肯与我为妻,今乃肯与我为妾乎?”轨亦跪地求允,王笑而许之。是夜,遂纳俊英于营中。

  不一日,王返秀容,慕容绍宗叩辕求见。王召入,起而迎之曰:“我念将军久矣,何以今日才来?”绍宗曰:“北乡公主尚在,不可弃之而去。”王曰:“卿可谓忠于所事者矣。”因问:“北乡公主安否?卿为吾致语北乡,后及公子文殊皆安乐。倘肯迁到晋陽,与后同居 ,则大好。即不然,富贵如故,可无忧也。”绍宗退,来见北乡,以欢言告之。北乡大疑。俄而,报有高王使者在外,遂召之入。问使者曰:“后在并州时居于何所?”使者曰:“王建西府居之,荣华逾于前日。”北乡知后已失节,勃然变色,遂令使退,进内放声大哭曰:“后竞若是,我何面目再立人世?”遂自缢。绍宗为之殡殓。高王闻之,亲临祭奠,召绍宗谓之曰:“卿今而后可以一心事我矣,当令官爵如故。”绍宗拜谢。王出令,所有籍没万仁家产,载往晋陽,其家口赏给诸将为奴婢。当面查点,只见一女子体态娇柔,形容出众,悲不自胜,因问曰:“尔系万仁何人?”女对曰:“妾名金婉,万仁女也。”王命置之。

  其余照簿发遣。是夜,王命金婉陪饮,又纳之为妾,即后所称小尔朱夫人是也。王将班师,命韩轨为都督,镇守秀容。于是三军齐发,下令兵将不许传说北乡自缢之事,违者有罪,恐后闻之而生怨也。军到晋陽,正值元旦,王入北府,命文武各散,进与娄妃相见。诸夫人闻之,都来拜贺。众方就坐,饿有两乘香车至殿下,两边侍女十余人,众妃见之皆愕然。见秀幔中走出两位美女 ,侍女拥之,从西阶上,入殿下拜。娄妃问王:“何人?”王曰:“此年长者韩轨之妹,前日不肯与吾为妻,故令今日与我为妾。此年幼者万仁之女,本已没为官婢,吾怜其娇好,故纳之。卿勿以为怪也。”娄妃笑曰:“此皆吾王好色所致,妾何怪焉?”便令各居一院,拨给承值宫女各二十名。当夜大开筵宴,共赏元宵。王饮三爵,起谓妃曰:“我有军务未了,不能在此宴赏。”说罢便出,盖王急欲往西府也。

  且说尔朱后独居西府,正伤寥寂,半月来不知高王在于何所,转辗不乐,独自倚栏,看月长叹。宫女忽报王至,忙移莲步下阶相迎。王一见之,恍似嫦娥下降,喜逐颜生,便携手上阶,并坐而语之曰:“吾因军旅羁身,累卿寂寞。”后问:“半月何往?”王权辞以对,因问:“岁首元旦,世子曾否来贺节。”后曰:“来贺。世子聪明俊秀,谦下有礼,可称佳儿。”王曰:“此儿颇识事机,能称吾心,故命之来见耳。”宫娥排宴上来,看月对酌,王自弹琵琶,以娱后意。左右宫女争相欢笑为乐。饮至更深,撤宴归寝。次日,报有建州刺史韩贤,遣人贡献蛟龙锦三百匹。发而视之,工织奇妙,五采相间,皆是金龙玉蛟出没于五色祥云之间,盘旋屈曲,光彩夺目。每匹长五丈,阔七尺。王曰:“蛟龙锦,中国亦有,不能如此奇妙。”因问使者:“锦从何来?”答曰:“此锦番商赍来,每匹百金,吾主以为奇货,故买之来献。”王大悦,厚常使者。以锦赐与尔朱后,为幔天帐一顶,坐卧其中为乐。自是高王深居西府,虽近臣亦罕见其面矣。此且按下不表。

  再说孝武纳后以来,在高王面上,深加敬爱,后亦安之。而帝有从妹二人,一号明月公主,一号云陽公主,皆以色美为帝宠 爱,留在宫中不嫁,而明月尤宠 。高后闻之不悦,常欲谏阻,未敢出口。一日,内侍有言高王娶庄后事者,帝闻大愠,谓后曰:“近闻卿父娶庄后为妃,未识信否。若果如此,大乱君臣之义矣。”后微笑曰:“君臣之义不可紊,兄妹之间独可乱乎?陛下宠 幸明月、云陽,外庭皆知,何以示天下后世?吾父果尔,正所谓有是君有是臣也。”帝闻之甚惭,由是与后外相亲爱,而内怀不睦。君臣嫌隙,亦从此生矣。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