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谐私愿六浑得妇 逼承幸元怿上蒸

  话说内干因昭君欲嫁六浑,屡次劝之,执意不改,杨氏又痛惜女儿,恐其忧郁成疾,因想女儿家最贪财宝,不若以利动之。商议已定。其时正值春光 明媚,天气融和。夫妇同在那西厅,摆列长几数只,几上多设金银珠翠、首饰异宝、绫罗锦绣、珍奇玩器等物,英英夺目,闪闪耀人。乃召昭君出厅,谓之曰:“汝肯从亲择配,当以此相赠。”昭君目不一视。又谓之曰:“汝若不从父命欲归高氏,当一物不与,孑身而往,汝心愿否?”昭君点头曰:“愿。”内干大怒道:“既如此,由你去。但日后莫怨父母无情。”昭君不语归房。内干将金宝一齐收起,便唤前日王妈到来,教他通知高家,聘物一些不要,竟来迎娶便了。王妈道:“这又奇了。前日嫌老身多说,今日却先自许。可见姻缘原是天定的。”欣然来至高家,先在高树夫妇前称喜,备说内干之言。亲事不劳而成,夫妇大喜。即择了聘娶日子,打点娶媳。六浑悉听父母主张。昭君临行,内干不与分毫,只有兰春随往,当日成亲。两人相见,分明是一对豪杰聚首,更觉情投意合。昭君入门后,亲操井臼,克遵妇道,不以富贵骄人,见者无不称其贤孝。

  一日,六浑出其前日所赠,谓昭君曰:“此卿所赠者,事若不成,决当还卿,至今分毫未动。”昭君曰:“今君身居卑贱,当以此财为结纳贤豪之用,以图进步。”六浑从之,遂货马廿匹,以结怀朔诸将,升为队主。杨氏嫁女后,怜其贫苦,日夜哭泣。内干曰:“昭君我女也,何忧贫贱。恨其不听我言,暂时受些苦楚。”娄昭亦劝其父道:“姊身已属六浑,何必嫌其贫贱。且六浑终非久居人下者,愿以财产给之。”内干乃遣人去请六浑,欢不至。复命娄昭亲往请之,欢亦不至。于是内干夫妇亲至其家,接女归宁。六浑始拜见妻之父母,遂同昭君偕来。内干见其房屋破败,出钱数千贯,为之改造门闾。又拨给田产、奴婢、牛羊、犬马等物。自此六浑亦为富室,交 游日广。欢尝至平城投文,镇将段长子段宁见之,笑曰:“此娄女所嫁者耶?奚胜区区”盖段亦曾求婚于娄氏,娄氏不就,故以为言。归而述诸父,父曰:“六浑志识深沉,器度非凡,岂汝所能及。”一日六浑来,尊之上坐,召宁出拜,曰:“儿子庸懦,君有济世之才。吾老矣,敢以此儿为托。”欢谢不敢当。宁自此敬礼六浑。六浑归,昭君语之曰:“吾前夜梦见明月入怀,主何凶吉?”欢曰:“此吉兆也。”后产一女,名端娥,即永熙帝后也。未几,镇将以欢才武,又转之为函使。今且按下不表。

  再说胡 太后临朝以来,乾纲独揽,臣工无不畏服,尊荣已极,志气渐盈。

  以天子年幼,摄行祭礼,改令为敕,令群臣称陛下。又魏自太武以来累世强盛,东夷西越贡献不绝,府库充盈。太后尝幸绢藏,命王公大臣从行者百余人尽力取之,少者不减百余匹。尚书令李崇、章武王融负绢过重,颠仆于地,李崇伤腰,章武折足。太后恶其贪,令内侍夺之。空手而出,人以为笑。侍中崔况止取二匹,太后问:“所取何少?”答曰:“臣止两手,只持两匹。”众皆愧焉。又差内侍宋云、僧惠生往西域取经,临行之日,太后自饯于永宁寺。百官皆集,赐金银百斤、名马廿匹。中尉元匡奏侍中侯纲掠杀羽林军士,请治罪。太后以其旧恩不问,纲益骄横。又奏冀州刺史于忠前在朝擅杀尚书裴植、郭祚,请就冀州戮之。太后亦以旧恩不问。未几,召忠入朝,录尚书事,封灵寿县公。及卒,追赠甚厚。太后父秦国公没,葬以殊礼,追号曰太上秦国公。谏议大夫张普惠以太上非臣下所得称,力争于朝。太后使人宣令于普惠曰:“封大上,孝子之心。卿所争,忠臣之义。已有成议,勿夺朕怀。”

  普惠遂不敢言。孝明帝年九岁未尝视朝,群臣罕见其面。普惠有疏,每欲面陈之而不可得。一日,帝临前殿,群臣朝参礼毕。方欲退朝,普惠出班奏曰:“臣有短章,冒渎天听。”其略曰:慎帝业之不易,饬君道之无亏。减禄削俸,近供无事之僧;崇饰元虚,远邀未然之报。皆非所以利天下而安社稷也。臣谓修朝夕之因,求祇劫之果,未若亲郊庙之典,行朔望之礼。撤僧寺不急之务,复百官已缺之秩。收万国之欢心,以事太后,则孝弟通乎神明,德教光乎四海。节用爱人,臣民俱赖。

  其言皆深中时病。帝览之而可其奏,遂怀疏入见太后。太后口虽以为然,然念此儿才一临朝,便有朝臣向他哓哓,日后必夺吾权。乃下诏曰:“天子年幼,不堪任劳,俟加元服,设朝未迟。”自是帝益罕视朝矣。

  神龟元年九月,太史奏天文有变,应在二宫。太后惧,欲以高太后当之,乃遣内寺杀之瑶光寺中,以尼礼葬之,命百官不许服丧。群臣皆言宜崇其礼,太后不听。时武号森列,羽林军横行都市。征西将军张彝上封事,求削铨格,排抑武职之人,不得预于清选。武人皆怀愤怒,立榜通衢,大书张彝父子之恶,约期某日会集羽林虎贲之众,屠灭其家。张彝父子全不为意。至期,共有三千人众聚集尚书省外,大声辱骂,声言要杀张家父子,以泄众怒。官吏大惊,不敢禁止,把省门紧闭。于是众势益张,拥入张彝府中,焚其第舍,曳彝堂下,捶辱交 加。其子民部郎中张始均初见凶势难犯,逾垣逃走,闻父被执,走还众所,拜请父命。众就殴击,投之火中,活活烧死。次子张仲瑀,重伤走免,凶徒始散。张彝仅有余息,越宿而死。远近震骇。太后以天子侍卫之卒,惧有变乱,不敢穷诛。止收为首者八人斩之,其余不复治罪。越三日,复大赦以安之,令武职依旧入选。其时高欢在京,闻之叹曰:“宿卫羽林相率焚大臣之第,朝廷惧而不问,为政如此,时事可知。天下之乱不久矣!”你道高欢何以在京?欢自熙平二年转为函使,凡有表章函封上达帝都,皆函使之职。神龟元年,欢奉使入京,进过表章,不能即时批发,在京中等候。魏制:凡各镇函使未经发回者,给与贵官大臣家为使。六浑派在尚书令史麻祥门下。祥自恃贵显,待下甚严。一日,祥坐堂上,命欢侍立在旁,问其一路风景山川形势何处最好,欢一一对答。闲谈良久,祥甚喜,因令从人取肉一盘、酒一壶,赐与高欢。祥虽命食,料欢不敢便坐。奈欢素性不肯立食,竟即坐下。祥大怒,以为慢己,叱令跪于阶下,命左右杖之。欢自杖后,郁郁不乐。一日,闷坐无聊,走出街上,观看禁城景象,见一军将坐在马上,前呼后拥,喝道而来,威仪甚肃。细观其人,好似叔父高徽。尚恐面貌相同,不敢叫应。那将军停鞭回顾,便向高欢叫道:“你莫非吾侄贺六浑么?为何在此?”欢于是上前拜于马下。要知欢到京时,徽正出使在外。欢不知其已有家室,尚未去望。今日相遇,如出意外。至家,各述别后情事,皆大喜。

  徽曰:“尔娶娄家女,足慰兄嫂之心。吾娶康氏妇,已生一子,取名归彦。以路远尚未通知兄嫂也。”领入后堂相见,设酒共饮。至晚,欢辞去。徽曰:“你欲何往?”欢曰:“身在麻祥家给使,此人性恶,不去恐被责。”徽道:“无妨,我以书去回他便了。”欢自此担搁徽家,不觉月余。一日,忽闻军士擅杀大臣,不禁浩叹。又欢在京尝梦身登天上,脚踏众星而行,醒来私心自喜。见时事如此,隐有澄清天下之志。

  再说胡 太后年齿已长,容颜如少,颇事妆饰,数出游幸。一日,驾幸永清寺,侍中元顺当车而谏曰:“《礼》,妇人未没,自称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陛下母临天下,年已长矣,修饰过甚,何以仪刑后世?”太后惭,左右皆战栗。及还宫。召顺责之曰:“前年卿贬外郡,吾千里相征,乃众中见辱耶?”顺曰:“陛下不畏天下之笑,而耻臣之一言乎?”太后默然而受,游幸稍衰。清河王元怿官太傅、侍中,贤而多才,美丰姿,风流 俊雅,冠绝一时。太后每顾而爱之,苦于宫禁深严,内外悬绝,无由与之接体,而私幸之意未尝一日去怀。时值中秋,召集诸王赐宴宫中。清河王坐近太后之侧,容貌秀丽。太后顾之愈觉可爱。宴罢,乃诈称官家之意,召王入宫闲话。于是诸王皆退,清河独留,只得随了太后入宫。走至宣光殿前,王失惊曰:“至尊在南宫,何故至此?”太后曰:“天子随处皆住,不独在南宫也。”王信之。随至崇训后殿,太后下车,召王上殿曰:“天子不在此,是朕欲与王聚谈清夜,消遣情怀,故召王至此。且有一言,朕倚卿如左右手,欲与王结为兄妹,以期终始无负。”王闻言大惊,伏地顿首曰:“臣与陛下有臣主之分,兼叔嫂之嫌,岂宜结为兄妹。臣死不敢奉诏。”太后道:“卿且起,兄妹不结亦可。今有玉带一条、御袍一领、温 凉盏一只,皆先帝服用之物。吾爱卿才器不凡,取以相酬,卿勿再负吾意。”清河见说,益添疑惧,苦辞不受。

  只见宫娥设宴上来,太后命王对坐。王谢不敢。太后南面,清河西面,坐下共饮。言谈语笑,太后全以眉目送情。饮至更深,犹复流连不歇。王苦辞欲出,太后不许。赐宿翠华宫中,命美女 二人侍王共寝。王复顿首辞。太后曰:“是朕赐与王者。王明日出宫即带家去,何必坚却。”王不得已受命,遂入翠华宫来。宫中铺设华丽,珍奇玩器无不备列。宫人曰:“此太后将以赐王者。”王大不乐,和衣独寝,令二美人秉烛达旦。太后闻之曰:“此人果是铁石心肠。”然口虽叹服,心中割舍不下,留住清河不放出宫。是夜更余,王方就枕,只见太后随了四个宫女悄悄走入,对王道:“卿知朕相爱之意否?良缘宜就,无拂朕怀。”清河心慌意迫,伏地叩头曰:“臣该万死,愿陛下自爱。”太后亲手相扶道:“我与卿略君臣之分,叙夫妇之情何如?”那知太后越扶,清河越不肯起,竟如死的一般伏着不动。太后见了这般模样,又好气又好笑,默然走出。宫娥报王道:“太后回宫了,王起来安寝罢。闻太后明日放王出宫了。”清河闻言大喜。但未知太后此去果能忘情于王否,且听下回细说。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