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战丹谷阵亡伯凤 缩黄河天破洛阳

  话说孝庄帝惧尔朱余党 反乱,赦罪加爵,先遣朱元龙安抚关西。又闻世隆至建州,刺史陆希质闭城拒守。世隆攻拔之,屠杀 城中人民无遗,惟希质走免。乃召杨昱将募士八千,出东道讨之。先是高敖曹放归田里,复行抄掠,荣诱而执之,拘于晋陽。及入朝,带之来京,禁于驼牛署。荣死,帝引见,劳勉之。高乾闻帝诛荣,亦自东冀州驰赴洛陽。帝以乾为河北大使,敖曹为直阁将军,使归招集乡曲,纠合义勇,为表里形援。帝亲送之河桥,举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日后京城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也。”乾垂泪受诏,敖曹拔剑起舞,激昂慷慨,誓以死报。帝壮之,二臣辞去。

  帝还朝,入见后,时太子生十八日。后体已健,与帝并坐于御榻之上。

  帝问曰:“尔家叔侄弟兄谁强谁弱?”后曰:“世隆、天光辈皆庸才,惟万仁雄武难制,又刚暴好杀,若有变动,东师诸将皆非其敌。不惟陛下不免,恐妾亦难保,窃为陛下忧之。”帝叹曰:“人事如此,未识天意若何?朕闻卿素晓天象,今夜同往一观可乎?”后应曰:“可。”宫中自有高台一座,以备观星望气之用。于是夜宴过后,待至三更时分,帝与后同登台上。万里无云,星月皎洁。后指谓帝曰:“此文昌星也,色甚暗,主大臣有灾。此中台星也,其光乱,主朝纲不静。紫微星,帝座也,光尚明而位已失,奈何?”

  帝少时亦曾习 学天文,略识星象,细视之,果然。又见东方一星,豪光烁烁,紫气腾腾,其上有云成龙虎状。后大惊曰:“此天子气也!不知谁应之。”

  看罢,长叹一声。帝亦知之,曰:“我不久矣!”相与欷歔泣下。明日,帝召司天太史问之,言与后合,心益不乐。今且按下不表。

  且说朱元龙过了潼关,行至泾州,其时天光、侯莫陈悦皆在泾州与贺拔岳商议进退。闻元龙至,邀接入城相见。天光谓之曰:“汝事天柱不终,改事帝室,来此何干?”元龙因述朝廷赦宥之恩、招徕之意,“欲其免生疑惧,臣附王家”。天光闻之,大怒曰:“汝忘天柱大德,乃以利口诱我耶?”欲拔剑斩之。贺拔岳急起,止之曰:“将军勿性急,元龙乃君家故人,有话细商。”天光会意,遂复坐下。岳曰:“天子既加恩我等,自当拱手归顺。今夜就修文表,烦兄转达便了。”因留元龙私署住下。天光退而问计,岳曰:“吾闻汾州万仁已据晋陽,必引兵问阙。俟朝廷北御万仁,吾等暗袭京师,便可得志。若杀元龙,彼必严备西路,未可长驱入洛也。吾陽为臣服,按兵不动,以弛朝廷之备。”天光、陈悦皆称善,于是厚待元龙。其实岳之意,不欲天光起兵,假言止之也。

  再说尔朱兆闻荣死,自汾州率轻骑三千,进据晋陽,以为根本。闻北乡公主及世隆军至长子城,飞骑来见,询问天柱被害之由,切齿怒曰:“彼既酷害天柱,宁得复为之臣?不如另立新君以令天下,然后举兵复仇。但元氏子孙不知何人可立?”世隆曰:“并州行事、太原太守长广王晖,可奉以为帝。”乃回并州,共推晖即皇帝位。改元建明,立尔朱氏为后,即兆长女也。

  大赦。兆与世隆俱进爵为王。于是建立义旗,传檄属郡,整率六师,为直取洛陽之计。又欲征发晋州人马,虑欢不从,乃以新主命,封欢为平陽郡公,赐帛千段,召其同来举兵。欢不欲往,遣长史孙腾诣晋陽,致书于兆曰:

  欢承太原王厚恩,待我以国士,与我以富贵,虽粉身碎骨,不足以报。辄闻大变,痛心疾首,欲兴师问罪,自惭力弱。足下风驰电掣,举兵犯难,雪不共之仇,伸家门之怨,欲以欢为前驱,肝脑涂地亦何敢辞?特山寇未平,今方攻讨,不可委去,致有后忧。寇平之后,定当亲率三军,隔河为犄角之势。

  万仁见书不悦,谓孙腾曰:“远语高晋州,吾得吉梦。梦与吾先人登高丘,丘旁之地耕之已熟,独余马兰草。先人命吾拔之,随手而尽。以此观之,往无不克。今晋州不能自来,当遣一将来助,庶见同盟之义。”腾还报。欢曰:“兆狂愚如是,敢为悖逆,吾势不得久事尔朱矣。如不遣将相从,彼必觉吾有异。”谓尉士真曰:“必得君去,方免兆疑。”士真领命,即日起行,来到晋陽,见兆曰:“晋州不暇随征,特命仆居麾下,稍效奔走。”兆大悦曰:“士真来,吾无忧矣。”

  于是万仁自领精骑五千为先锋,北乡公主同了世隆权主中军,度律彦伯为后队,催起人马,即日进发。行至丹谷,有都督崔伯凤领兵守把,兆攻之,关上矢石交 下,不能前进。兆令军士辱骂以激之,伯凤怒,亲自出战。方排开阵势,兆大喊一声,单骑冲入,将伯凤一槍刺死,兵众乱窜。遂乘势杀进谷口,守兵尽逃。源子恭闻谷口已失,亦率众退走。兆于是倍道兼行,一日夜行七百里,直至黄河渡口。先是半月前,渡口有一居民梦人谓之曰:“尔朱兵马将到,命汝为灅波津令,缩黄河之水,以利其济。”梦觉,逢人言之,人皆以为妄。不三日,其人遂死。兆至河口,正因洪流阻住,无计可施。忽有一白衣人来至军前,高叫道:“大兵欲渡,须随我去。”兆召而问之,其人曰:“灅波津河流极浅,徒步可涉。我为引路,以济大军。”兆奇其言,便引众随至津边。其人一跃入水,俄而云雾四塞,狂风大起,良久风息,水势大退。令人试之,水不及马腹。兆大喜曰:“此天助我也。”策马竟渡,大众尽济。忽焉狂风又起,黄沙蔽地,大雾遮天,日黑如夜。兵至洛陽,城中全不及觉,遂入城,兵围大内,擂鼓呐喊。天忽开朗,宿卫人始知敌至,仓猝之际,槍不及持,箭不得发。见杀伤数人,遂皆散走。

  时帝在宣政殿,正忧丹谷失守,与群臣商议拒敌之策,欲自帅军讨之。华陽王鸷曰:“黄河阻隔,兆安得渡?帝不必轻出。”忽闻外面喊声如沸,遣侍者出视,无一回报。帝知有变,自带内侍数人,步出云龙门观望,见城陽策马从御街过,连呼数声不应,回头一看而去。急欲退步,贼骑已至,执帝送至永宁寺,锁于楼上。帝失头巾寒甚,就人求之,人莫之与。兆入宫纵兵大掠,搜获临淮王彧、范陽王诲、青州刺史李延宾等数人,皆斩之。进至后宫,后闭门拒之。兆出坐殿上,用天子金鼓,设刻漏于庭。命尔朱智虎入见皇后,假言欲立太子为帝。智虎进内,扣宫求见,述兆之言。后信之,命乳保抱出太子,至显陽殿见兆。时太子生二月矣。兆怒目视之,即将太子扑杀阶下,并乳保杀之。是夜宿于宫中,污辱嫔御、妃主。

  次日,下令百官不许一名不到,如违立斩。于是文武皆集,俯首惟命。兆素恶城陽王,知已逃去,着各处严捉。城陽走至南山,茫无所投,想起洛陽令寇祖仁,一门三刺史皆己所引拔,定念旧恩,必能庇我于难。遂往投之。

  尚有黄金百斤、马五十匹,祖仁利其财,外虽容纳,私谓子弟曰:“闻尔朱兆购募城陽王,得之者封千户侯,今日富贵至矣。”乃假言怖之云:“风声已露,官捕将至,王不如逃于他所,以待事平。”城陽惧,单骑而走。祖仁使人邀于路杀之,送首于兆。兆亦不加功赏。一夜 梦徽谓己曰:“我有黄金二百斤、马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既觉,以所梦为实,即掩捕祖仁,征其金、马。祖仁只道被人首告,望风款服,实供得金百斤、马五十匹。兆疑其故意匿半,依梦征之,严刑拷问。祖仁惧死,将家中旧有金三十斤,尽以输兆。兆犹不信,发怒,执祖仁悬首高树,以大石坠足,捶之至死。又抄掠其家资,并其子弟杀之,方罢。

  未几,世隆及北乡公主至,意兆必远接,而兆自恃功高,竟不出迎。世隆不悦,入城安营于教场地面,乃与度律彦伯、司马子如、刘贵等一齐入朝。

  兆见世隆,全不加礼,责之曰:“叔父在朝耳目应广,如何今天柱受祸?”

  按剑瞋目,声色俱厉。世隆逊辞拜谢,然后得已,由是深恨之。尔朱后亦怨万仁行凶,闻其母已到京中,乘辇出宫私自来见,对了北乡大哭,诉兆无礼扑杀皇子,乞恩于母,欲保全帝命。北乡曰:“今日万仁必来见我,看他言意若何。”俄而兆至。北乡先称其功克光前人之业,兆大悦,知后在此,请见。后出,兆再拜。见后忧愁满面,因曰:“后何戚戚?帝杀天柱,我本欲杀帝,特看后面,只杀其子,幽之永宁寺中。”北乡曰:“太子已死,不必言矣。但汝妹年少,况你叔父所钟爱者。今天子生死权在侄儿,切莫加害,使完夫妇之好。”兆曰:“彼既负恩于前,我岂可留祸于后?后方年少,及时另招佳婿,不失终身富贵,于帝复何恋焉?”后变色曰:“忝为帝后而再图他适,此玷辱家门之事,宁死不为!”后又请于兆,欲见帝一面。兆命副将二人同随行。宫女送后入永宁寺中,帝见后,失惊曰:“此何时而卿来见我耶?”泪随言下。后抱帝大哭,曰:“妾今日忍死以待陛下耳。”帝曰:“我不得生矣。卿才勇过人,非寻常之女,异日或能一洗吾冤耳。”后且拜且泣曰:“妾终不负陛下。”言未久,兆已使人催迫。后不得已,辞帝下楼,泣下沾襟,左右无不洒泪。

  北乡公主知后已回宫,欲要进宫看望,又恐万仁夺去军马,更何倚赖,只得住守营中。忽报仲远、天光来见,忙即请入。你道二人何以至京?盖前此天柱死,仲远反于徐州。敬宗命郑先护为主将,贺拔胜为副将以讨之。先护疑胜党 与尔朱,屏之营外,故屡战不利。及洛陽已失,先护奔梁,胜遂降于仲远,于是仲远入洛。天光从岳之计,按兵不出。后闻兆已入京,故轻骑来见,同到营中参谒北乡。北乡见后,亦令劝兆勿杀天子。二人曰:“事势如此,恐言之无益。”二人辞退。未几,各还旧任。兆屡欲杀帝。一日,得高欢书,为陈祸福,不宜害天子受恶名。兆不悦,谓司马子如曰:“贺六浑何反作此言语?”子如曰:“六浑征天柱之难,欲大王行宽仁以结人心耳。”

  因亦劝兆宜从六浑之言。兆曰:“汝勿言,吾思之。”但未识兆果不害帝否,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