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八

  礼七十八 开元礼纂类十三 吉礼十

  皇帝巡狩告圜丘(告社庙及归格礼并附)

  斋戒

  将告,有司卜日如别仪。(摄事同。)

  前一日,皇帝斋於太极殿,如郊祀之仪。凡应告之官,清斋於告所。(告社,斋於社所。告庙,斋於庙所。)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群官、客使等,各於本司及公馆清斋一宿。诸卫令其属晡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卫壝门,(社则社宫门,庙则庙门。)与太乐工人俱清斋一宿。

  陈设

  前告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外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社则宫西门,庙则庙东门。)尚舍奉御铺御座。卫尉(社则守宫,庙同社。)设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设告官及从驾群官次各於常所。设陈馔幔於内壝东门之外道南,北向。(社无馔幔,庙同社。)

  前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坛南,(社则於坛北,庙於庭。)设登歌及举麾位於坛上,(庙於殿上。)并如常仪。(社自此则右校清扫内外,为瘗埳二於乐悬北如常。)

  前一日,右校扫除坛之内外。郊社令积柴於燎坛,方一丈,高一丈二尺,开上,南出户,方四尺。(社无燎坛,庙同社。)奉礼设御位於坛之东南,西向。(将告,奉礼郎一人守之,在版位西南五步所,西向。社设御位於北门之内,当社坛南向。庙於东阶东南,西向。)设望燎位,当柴坛之北,南向。设告官及从驾群官版位於内外如常仪。郊社令(庙,太庙令。)帅府史一人(社,二人。)及斋郎以樽坫罍洗篚幂及玉币之篚入设於位,并如常仪,(庙,酒樽位於堂上前楹间,各於室户外之左,北向。每室,春夏鸡彝一,鸟彝一,牺樽二;秋冬斝彝一,黄彝一,著樽二。皆加勺幂,俱西上,各有坫以置瓒。)执樽罍篚幂者各位於樽罍篚幂之后。

  告日未明十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设昊天上帝神座於坛上北方,南向,席以稿秸,设神位於座首。(庙,太庙令整拂神幄,又帅府史、斋郎以樽坫罍洗篚幂入设於位。)告日未明十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烹牲於厨。(社,告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烹牲於厨,牲用黑牛二,斋郎以豆取牲血如常。未明四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设神座席位如常。庙每室各一犊。)

  銮驾出宫(社庙同。)

  皇帝服衮冕之服,乘玉辂,备大驾及严鼓时刻、奏请进发、内外器服皆如常仪。

  亲告(告社则廌玉帛及进熟,告庙则晨祼及馈食。)

  其日未明三刻,诸告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酝令各帅其属入实樽罍玉币。(太樽实以汎齐。凡樽皆二,其玄酒各实於上樽。礼神之玉以苍璧,其币以苍。社,太樽实以醴齐,配座以象樽,实亦如之。明水实於上樽。玉,两珪有邸。太祝各以币置於篚,币随牲色,各长丈八尺。晨祼,鸡彝、斝彝、牺樽、著樽之上樽实以明水;鸟彝、黄彝实以郁鬯;牺樽、著樽实以醴齐。)太官令帅进馔者实笾豆簋簠,入设於内壝东门外馔幔内。(社於神厨。)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入行扫除如常仪,讫,各引就位。(庙又未明一刻,赞引引太庙令、太祝、宫闱令入,当阶间北面西上,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太庙令以下皆再拜。升东阶,入开埳室,奉出献祖以下九室神主,各置於座讫,各就位。)驾将至,谒者、赞引各引告官以下及从告群官、客使先置者,俱就门外位。

  驾至大次门外,回辂南向,领千牛将军降立於辂右。侍中进,当銮驾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降辂。"俯伏,兴,还侍位。皇帝降辂,之大次。协律郎、太乐令帅工人各入就位。(凡升坛坐者,皆脱屦於下,降纳如常。社,降辂之大次,郊社令以祝版进署如常仪,谒者、赞引各引从驾群官俱就门外位,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及诸太祝与执樽罍篚幂者入就位,太乐令帅工人次入就位,通事舍人各引告官及从告群官、客使次入就位,升坛者脱屦如上仪。太庙令以祝版进署,通事舍人引从驾群官就门外位。)

  皇帝停大次半刻顷,谒者、赞引引从驾群官入就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於大次门外,当门北向。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大裘而冕出次,华盖侍卫如常仪。(侍中负宝陪从如式。社,停大次,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於大次门外,当门北向,侍中版奏"外办",皇帝出次,华盖侍卫如常。告庙同。)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凡太常卿前导,皆博士先引。)至内壝门外,(社,社宫北门外。庙,庙门外。)殿中监进镇珪,华盖仗卫停於门外,近侍者从入如常。谒者引礼部尚书、太常少卿陪从如常。(社无谒者引下至如常。庙同社。)皇帝至版位,西向立。(每立定,太常卿、博士退立於左。告社仪,皇帝南面立。)通事舍人各引从告官及诸王、介公、酅公、诸方客使以次入就位。立定,(社无通事舍人各引下至此。庙同社。)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赞者承传,(凡奉礼有辞,赞者皆承传。)众官在位者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协律郎跪,俯伏,兴,举麾,(凡取物者皆跪俯伏而取以兴,奠物则奠讫俯伏而后兴。)鼓柷,奏元和之乐,乃以圜锺之均,作文舞之舞,文成,偃麾,戛敔,乐止。(凡乐皆协律郎举麾、工鼓柷而后作,偃麾、戛敔而后止。社奏顺和之乐,以函锺之均,乐八成。庙奏永和之乐,以黄锺之均,乐九成,黄锺三奏,大吕、太蔟、应锺各再奏。)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皆再拜。(庙则晨祼,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太和之乐作,皇帝至罍洗,乐止,侍中跪取匜,兴,沃水;侍中跪取盘,兴,承水;皇帝搢镇珪,盥手。黄门侍郎跪取巾於篚,兴,进,皇帝帨手讫,黄门侍郎受巾,跪奠於篚。黄门侍郎又取瓒於篚,兴,进,皇帝受瓒,侍中酌罍水,又侍中奉盘,皇帝洗瓒,黄门侍郎又授巾皆如初。皇帝拭瓒讫,侍中奠盘匜,黄门侍郎受巾奠於篚皆如常。太常卿引皇帝,乐作,升阶,乐止,侍中以下量人从升。太常卿引皇帝诣献祖樽罍所,执樽者举幂,侍中赞酌郁酒讫,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圜锺之均。自后登歌皆用圜锺。太常卿引皇帝入诣献祖神座前,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出户,北向再拜。讫,太常卿引皇帝诣懿祖樽彝所,执樽者举幂,侍中取瓒於坫,进,皇帝受瓒,侍中赞酌郁酒讫,太常卿引皇帝入诣懿祖神座前,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出户,北向再拜。讫,太常卿引皇帝次祼太祖,次祼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并如上仪。讫,登歌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阼阶,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诸太祝俱取玉币於篚,各立於樽所。(庙无太祝取玉帛立樽所。)太常卿引皇帝,太和之乐作,(皇帝每行,皆作太和之乐。)皇帝诣坛,升自南陛,(社升北陛,以下升降皆北陛。)近侍者从升如常仪,皇帝升坛北向立,(社南向立。)乐止。太祝加玉於币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币东向进。(社西向进。)皇帝受玉帛,登歌作肃和之乐,太常卿引皇帝进,北向(社南向。)跪奠於天帝神座,(社,太社座。)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北向(社南向。)再拜讫,登歌止。乐作,(社又太常卿引皇帝立於东方,西向,太祝以币授侍中,侍中奉币南面进,皇帝受币,太常卿引皇帝进,西向跪奠於后土氏座,兴,太常卿引少退,再拜讫,登歌止。皇帝降自北陛,乐作,太常卿引皇帝诣太稷坛,升,奠玉币於太稷氏,升降如太社坛。)皇帝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

  初群官拜讫,谒者引司徒,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於内壝东门之外,司徒奉天帝之俎。皇帝既至位乐止,太官令引馔入。俎初入门,雍和之乐作,馔至阶,乐止。馔升於南陛,太祝迎引於坛上,各设於神座前。(笾豆盖幂彻之如式。)设讫,谒者引司徒以下降自东陛复位,诸太祝各还樽所。(社仪,皇帝奠玉帛讫降还版位,下有进熟篇。皇帝既升奠玉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於西门外,司徒奉太社之俎。初皇帝既至位乐止,太官令引太社太稷之馔入自正门,后土、后稷之馔入自左闼。俎初入门,雍和之乐作,馔至陛,乐止。太社太稷之馔升自北陛,后土后稷之馔升自西陛,诸祝迎引於坛上,各设於神座前。庙仪於此有馈食篇。皇帝既升祼,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於东门外。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献祖之俎。初皇帝既至位乐止,太官令引馔入自正门。俎初入门,雍和之乐作,以无射之均。自后接神皆奏无射。馔至太陛,诸太祝迎引於阶上,乐止,各设於神座前。设讫,谒者引司徒以下降复位,诸祝各还樽所。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乐作,皇帝至罍洗,乐止。盥手洗爵,侍中、黄门侍郎赞洗如晨祼之仪。太常卿引皇帝,乐作,升阼阶,乐止。诣献祖樽彝所,侍中赞酌醴齐,寿和之乐作,每酌献皆作寿和之乐,太常卿引皇帝入诣献祖神座前,北面跪奠爵,俯伏,兴,出户北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於室户外之右,东面跪读祝文,祝文临时撰,读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入,跪奠版於神座,兴,出还樽所。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懿祖樽彝所,酌献皆如初仪,唯不盥洗。讫,太常卿引皇帝诣东序西向立,乐作。)

  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乐作,皇帝至罍洗,乐止。侍中跪取匜,兴,沃水;又侍中跪取盘,兴,承水;皇帝盥手。黄门侍郎跪取巾於篚,兴,进;皇帝帨手讫,受巾,跪奠於篚;遂取匏爵於篚,兴,进。皇帝受爵,侍中酌罍水,又侍中奉盘承水,皇帝洗爵,黄门侍郎又授巾皆如初。皇帝拭爵讫,侍中奠盘匜,黄门侍郎受巾奠於篚皆如常。

  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诣坛,升自南陛,(社则升太社北陛。)乐止。近侍者从升如常。谒者引司徒升自东陛,(社升西陛。)立於樽所。斋郎奉俎从升,立於司徒之后。太常卿引皇帝诣天帝(社云太社,下仿此。)酒樽所,执樽者举幂,侍中赞酌汎齐(社醴齐。)讫,寿和之乐作,(皇帝每酌献及饮福酒,皆作寿和之乐。)太常卿引皇帝进天帝神座前,北向跪(社南面。下仿此。)奠爵,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北面立,乐止。太祝持版进於神座之右,东面(社西面。)跪读祝文(祝文临时撰,社庙同。)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奠版於神座。还樽所。(社,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后土氏酒樽所,酌献、西向奠爵、读祝文如上仪。讫,太常卿引皇帝诣太稷坛,升降酌献如太社仪。)

  太常卿引皇帝进天帝神座前,北面立,乐作。太祝以爵酌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以授侍中,侍中受爵西向进,皇帝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俯伏,兴。(庙,皇帝献将毕,谒者引司徒升自东阶,立於前楹间,北面。诸祝各酌福酒合置一爵,侍中赞祭啐如常仪。)诸太祝各帅斋郎进俎,太祝跪减神前胙肉加於俎,兴,以胙肉共置一俎上,授司徒,司徒奉俎西向进,皇帝受以授左右。(庙,祝帅斋郎减胙肉,又以笾取黍稷饭共置一笾,以胙肉共置一俎上,先以饭授司徒,司徒奉进,皇帝受以授左右,次受胙。)皇帝再拜,跪取爵,遂饮卒爵。侍中进受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复於坫。皇帝俯伏,兴,再拜,乐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南陛,(社降北陛,太常卿引诣太稷行事如太社,讫,降北陛。庙降阼阶。)还版位西向立,乐止。谒者引司徒降复位。

  太祝各进彻豆,还樽所。(彻者,笾豆各一少移於故处。庙,司徒复位,登歌作,诸祝入室彻豆,登歌止。)奉礼曰:"赐胙。"赞者唱:"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乐作,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皆再拜。乐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请就望燎位。"(社则望瘗,下仿此。)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至望燎位,(社则就望瘗位。)南向立,乐止。於群官将拜,诸太祝各以篚进神座前,取玉帛、祝版,斋郎以俎载牲体、稷黍饭、爵酒,兴,各自其陛降坛南行,当柴坛南,东行,自南陛登柴坛,以玉币馔物置於柴上。讫,奉礼曰:"可燎。"东西面各四人以炬燎火。半柴,(社则降坛南行,当瘗埳西行,诸祝以玉帛馔物置於埳,奉礼曰"可瘗",埳东西面各四人窴土。)太常卿前奏:"礼毕。"(庙无望燎仪。)

  太常卿引皇帝还大次,乐作,皇帝出内壝门,(社出宫门,庙出庙门。)殿中监前受镇珪,华盖侍卫如常仪,皇帝入次,乐止。谒者、赞引各引告官及从驾群臣、诸方客使以次出。赞引引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赞引引出。工人以下以次出。(社庙祝版燔於斋所。)

  銮驾还宫(社庙同)

  皇帝既还大次,侍中版奏:"请解严。"(将士不得辄离部伍。)皇帝改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鼓吹振作,奏请还宫如常仪。

  巡狩告圜丘有司摄事(告社庙附)

  将告,有司卜日如别仪。(社庙同。)

  前二日,守宫设告官以下次各於常所,设陈馔幔於内壝东门之外道北,南向。(社无设陈馔幔,庙同社。)右校扫除坛之内外,郊社令积柴於燎坛。(社为瘗埳二於坛北如常,庙埳於北门内道西。)

  前一日,诸告官清斋於告所。(社於社所,庙於庙所。)诸卫令其属,晡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卫壝门。(社则社宫门,庙则庙门。)奉礼设版位於内外并如常仪。(庙又设望瘗位於堂之东北,当瘗埳西向。又设奉礼位於瘗埳东北,南向,赞者二人在西少退。太庙令整拂神幄。)郊社令帅其属以樽坫罍洗篚幂入设,皆如常仪。执樽罍篚幂者各位於樽罍篚幂之后。太官令先馔酒脯醢。

  告日未明四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设神座位如常。(庙无未明四刻以下仪。)

  未明三刻,诸告官各服其服,郊社令、(庙则庙令。)良酝令之属入实樽罍及玉币。(天帝太樽二,著樽二,一实以明水为上,一实以醴齐次之。山罍各二,一实以玄酒为上,一实以清酒次之。玉以苍璧,币以苍。社正座太罍二,一实明水为上,一实醴齐次之。配座象樽二,其实亦如之。皆山罍二,一实玄酒为上,一实清酒次之。玉两珪有邸。币以黑,各一丈八尺。庙每室春夏用两牺樽,秋冬用两著樽。一实明水为上,一实醴齐次之。山罍二,一实玄酒为上,一实清酒次之。币以白,长一丈八尺。)太祝以玉帛置於篚,设於馔所。(社无馔幔,庙同。)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入,再拜行扫除如常仪。讫,各就位。(社一刻。庙又赞引引太庙令、太祝、宫闱令入当阶间,北面西上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太庙令以下皆再拜。升自东阶,入开埳室,奉出献祖以下九室神主,各置於座如仪讫,各就位。谒者引告官以下俱就门外位。谒者引告官,赞引引执事者次入就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告官以下再拜,其先拜者不拜。谒者进告官之左白"有司谨具,请行事"。)

  未明一刻,(社庙则质明。)谒者引告官(庙又赞引引执事者。)以下俱就门外位立定,又谒者引告官、赞引引执事者次入就位立定,(社无谒者以下。)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凡奉礼有辞,赞者皆承传。)告官以下皆再拜。谒者进告官之左,白:"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奉礼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初谒者白请行事退复位,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於东门之外。(社於西门。)初太官令出,太祝跪取玉(庙取币。)於篚,兴,立於樽所。

  谒者引告官升自午陛,北向立,(社升北陛南向立。)太祝以玉东向授,(社西向授。)告官受玉,进,北面跪(社南面。)奠於天帝神座,俯伏,兴,(社奠太社。)少退,北向再拜。(社谒者又引告官诣太稷坛,如太社之仪。)谒者引降还本位,太祝还樽所。(庙谒者引告官升自东阶,诣献祖庙室户前北向立,太祝以币东向授,告官受币,北面跪奠於献祖神座前,俯伏,兴,出户,北向再拜。讫,谒者引告官次进币於懿祖以下皆如上仪。讫,谒者引还本位,诸太祝各还樽所。)

  太官令引馔入,升自午陛,太祝迎引於坛上,设於神座前。(笾豆盖幂彻之如式。社馔入如正仪。)设讫,太官令以下降自东陛,复位。(社西陛。)诸太祝各还樽所。

  谒者引告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讫,升自南陛,诣天帝酒樽所。(社告官诣太社坛,升北陛。)执樽者举幂,告官酌醴齐,谒者引告官诣天帝神座前,北向跪奠爵,俯伏,兴,(社进太社前,南向跪奠。)少退,北向立。太祝持版进於神座之右,东向跪读祝文(祝文临时撰。社西向。)讫,兴,告官再拜讫,太祝进,跪奠版於神座,兴,还樽所。

  告官拜讫,谒者引告官进天帝神座前,北向立。(社引诣太社前南面立。庙太官令引馔入自正门,升自太阶,诸太祝迎引於阶上,各设於神座前讫,太官令以下降复位,诸太祝各还樽所。谒者引告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讫,升自东阶,诣献祖酒樽所。执樽者举幂,告官酌醴齐讫,谒者引告官入诣献祖神座前,北向跪奠爵,俯伏,兴,出户北向立。太祝持版进於室户外之右,东向跪读祝文讫,兴,告官再拜,太祝进,跪奠版於神座,俯伏,兴,还樽所。告官拜讫,谒者引告官以次奠如献祖之仪,唯不盥洗。讫,谒者引告官诣东序,西向立。)太祝以爵酌罍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进告官之右,西向立。(社东向,庙北向。)告官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饮卒爵。太祝进受爵,复於坫。告官俯伏,兴,再拜讫,谒者引告官降复位。(社告官拜讫,引降诣太稷坛,升献如太社,讫,引降复位。)

  太祝各进跪彻豆,俯伏,兴,还樽所。奉礼曰:"再拜。"在位者及告官皆再拜。

  谒者进告官之左,白:"请就望燎位。"(社望瘗位,庙同社。)谒者引告官就望燎位,南向立。(庙西向立。)初众官将拜,太祝以篚取玉币及祝版置於柴上户内。(瘗则窴於埳。社祝版焚於斋坊,庙同社。)柴东西各四人以炬燎火,半柴,(社则瘗,左右四人窴土半埳。)谒者进告官之左,白:"礼毕。"

  谒者引告官、赞引引执事者以次出。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赞引引出。(太庙仪,初白礼毕,奉礼赞者还本位。御史太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赞引引出。太庙令、太祝、宫闱令纳神主如常仪。)

  归告礼同。

  皇帝巡狩

  銮驾出宫

  将巡狩,所司承制先颁告於东方诸州曰:"皇帝二月东巡狩,各修平乃守,考乃职事,无敢不敬戒,国有大刑。"驾将发,告圜丘、宗庙、社稷,皆如别仪。皇帝出宫备大驾卤簿皆如常仪。軷於国门,祭所过山川,如亲征之礼。所经州县,刺史县令先待於境。通事舍人承制问百年。古先帝王、名臣、烈士,皆州县致祭。

  燔柴告至

  将告,将作先於泰山下修圆坛,四出陛。(若先有封禅祀天坛,即不须别筑。)

  前告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外壝东门之内。(又设文武侍臣次,陈馔位。)设宫悬乐、燎坛之制。(一如圜丘之仪。)

  前一日,皇帝清斋於行宫。应告之官皆於告所清斋一日。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从告群官、诸方客使,皆於其所俱清斋一宿。诸卫令其属晡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卫壝门,与太乐工人俱清齐一宿。奉礼设御位於坛之东南,西向。设告官司徒、执事者、御史、奉礼、赞者、协律郎、太乐令、望燎位、东方诸州刺史县令、介公、酅公、文武九品以上官、西方北方蕃客等位,并如上辛圜丘仪。(其褒圣侯等亦如之。)设告官以下门外位於东西壝门之外道南,皆如设次之式。郊社令帅府史一人及斋郎以樽坫罍洗篚幂入设於位,并如常仪,执樽罍篚幂者各位於樽罍篚幂之后。

  告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烹牲於厨。(苍牲一,骍牲一。)

  未明四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升设昊天上帝神座於坛上北方,南向,席以稿秸;设高祖神尧皇帝神座於东方,西向,席以莞。设神位各於座首。

  未明三刻,诸告官以下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酝令各帅其属入实樽罍及玉币,(天帝太樽二,配帝著樽二,俱实以汎齐。其明水各实於上樽。玉以苍璧。币长一丈八尺。)太祝以玉帛置於篚。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簋簠等,皆设於馔幔内。

  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入行扫除如常仪讫,各就位。皇帝服衮冕,乘辂发行宫,奏请进发、内外器服如常仪。驾将至,谒者赞引各引告官,通事舍人引从告群官、东方刺史县令、诸方客使,俱就门外位。

  驾至大次门外,回辂南向。(其降辂之大次、谒者引告官及从告群官入就位、皇帝奠玉帛等仪,并如圜丘。)初皇帝既升奠玉币,太官令帅进馔者,(其奉馔奏乐之仪,并如圜丘。天帝之馔升自南陛,配帝之馔升自东陛。)诸太祝迎引於坛上,各设於神座前。设讫,谒者引司徒以下降自东陛,复位,诸太祝各还樽所。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乐作。(其盥洗、酌献、奏乐、读祝之仪,并如圜丘。其祝文临时撰。)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奠版於神座,还樽所,(其酌献配帝、奏乐、读祝之仪,并如圜丘。)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进天帝神座前,北向立,乐作,太祝各以爵酌福酒。(其饮福、受胙、奏乐、皇帝还版位之仪,并如圜丘。)谒者引司徒降复位。太祝各进彻豆,还樽所。奉礼曰"赐胙"。(其众官受胙、皇帝望燎及太祝燎牲体玉币、皇帝还大次、礼官工人次出等仪,并如圜丘。)

  銮驾还行宫

  皇帝既还大次,侍中版奏:"请解严。"(将士不得辄离部伍。)皇帝改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辂、奏请、还宫如常仪。

  望秩於山川

  柴之明日,望秩祀於岳、镇、海、渎、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将祭,所司先为坛於祭所,其神皆以尊卑为叙,重行南向。

  前三日,守宫设祭官以下次於东壝之外道南,北向,以西为上。设陈馔幔於内壝东门之外道北,南向。

  前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坛南,设登歌於坛上,皆如常仪。右校扫除坛内外,又为瘗埳於坛北之壬地外壝之内,方深取足容物。

  前一日,诸祭官各清斋於祭所。诸卫令其属晡后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卫壝门,与太乐工人俱清斋一宿。奉礼设祭官位於内壝东门之内道北,执事位於道南,俱西向北上。设御史位於坛下,一位於东南,西向,一位於西南,东向,令史各陪其后。设奉礼位於乐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协律郎位於坛上,在南陛之西,东向。设太乐令位於北悬之间。设望瘗位於瘗埳之东,西向。设祭官以下门外位於外壝东门之外道南,每等异位,北向西上。设酒樽之位:岳镇海渎各山樽二,山林川泽俱蜃樽二,丘陵坟衍原隰俱散樽二,各於坛上南陛之东,北向西上。(其岳坛上加山罍二,置於山樽东,北向。皆加勺幂。)设玉篚於樽坫之所,设洗於坛南陛东南如常,执樽罍篚幂者各位於樽罍篚幂之后,郊社令帅斋郎以樽坫罍洗篚幂入设於位。

  祭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斋郎以豆取毛血置於馔所,遂烹牲。

  未明二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入设神座,各於坛上北方,南向,席皆以莞,设神位各於座首。

  未明一刻,祭官以下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酝令入实樽罍及玉,(山樽实以醍齐,蜃樽实以沈齐,散樽及山罍皆实以清酒。齐加明水,酒加玄酒,各实於上樽。祭神之玉以两珪有邸。)太祝以币置於篚,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簋簠等。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与执樽罍篚幂者入自东门,当坛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讫,执樽罍篚幂者各就位。赞引引御史诣坛东陛升,行扫除於上,令史祝史行扫除於下,讫,引就位。

  质明,谒者引献官,赞引引执事者,俱就东门外位。太乐令帅工人次入就位。谒者、赞引各引献官以下入就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谒者进献官之左,白:"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协律郎跪,俯伏,举麾,鼓柷,奏顺和之乐,以蕤宾之均,(自后坛下之乐皆奏姑洗。)乐三成,偃麾,戛敔,乐止。奉礼曰:"再拜。"献官以下皆再拜。

  太祝取玉於篚,立於樽所。谒者引献官诣岳坛,升自南陛,北向。太祝以玉币东向授,献官受。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函锺之均。谒者引献官进,北面跪奠於岳神之座,俯伏,兴。谒者引退,北面再拜讫,登歌止。谒者引献官降自南陛,还本位。

  初献官升奠玉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於东门外;於登歌止,太官令引馔入。俎初入门,雍和之乐作,馔至陛,乐止。馔升南陛,太祝迎引於坛上,设於岳神座前。(笾豆盖幂彻之如式。)设讫,太官令以下降自东陛以出,太祝还樽所。其镇海以下之馔,皆祝史迎於坛上,设於神座前,相次而毕。

  讫,谒者引献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讫,谒者引升自南陛,诣酒樽所,执樽者举幂,献官酌醍齐讫,乐作,谒者引诣岳神座前,北向跪奠爵,兴,谒者引献官少退,北向立,乐止。初献官进奠爵,祝史各以爵酌酒助奠镇海以下,还樽所。太祝持版於神座之右,东面跪读祝文。(祝文临时撰。)讫,兴。献官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奠版於神座,还樽所,献官拜讫,乐止。

  太祝酌罍福酒进献官之右,西向立。献官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兴。太祝帅斋郎进俎,太祝减神前三牲胙肉(皆取前脚第二骨。)加於俎,西向授,献官受以授斋郎。献官跪取爵,遂饮卒爵,太祝受爵复於坫。献官兴,再拜。谒者引献官降,复位。诸祝各彻豆如常,讫,还樽所。奉礼曰:"赐胙。"赞者唱:"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献官不拜。)顺和之乐作,奉礼又曰:"再拜。"献官以下皆再拜。乐一成止。

  谒者进献官之左,白:"请就望瘗位。"赞者引献官就望瘗位,西向立。於众官将拜,诸太祝各执篚进神座前,跪取玉币,斋郎以俎载毛血等,各由其陛降坛诣瘗埳,以物置於埳。讫,奉礼曰:"可瘗。"埳东西各四人窴土。半埳,谒者进献官之左,白:"礼毕。"遂引出。赞引引执事者以次出。又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俱复执事位。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讫,出。赞引引工人以次出。其祝版燔於斋所。

  肆觐东后

  望秩之明日,肆觐东后。於告至之前,刺史县令皆先奉见如常。将作先於行宫之南为壝宫,方三百步,面一门,为坛於壝内,三分壝,二在南,坛方九丈六尺,高四尺,四出陛。(南面两陛,馀三面各一陛。)

  前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坛南,如殿庭之仪。

  前一日,尚舍铺御座於坛上近北,南向。又设解剑席於南陛之西南。守宫於门外量设百官次,文东武西,以北为上。东方刺史县令次於文官之南,蕃客次於武官之南。所司陈辇辂於坛南如常。 典仪设群官版位:文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坛东南,每等异位,重行西面,以北为上;武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坛西南,当文官,每等异位,重行东面,以北为上;东方刺史县令於坛南三分庭一在南,每等异位,重行北面,以西为上;若有蕃客则位於刺史之西,每国异位,重行北面,以东为上。设典仪位於南陛之东,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北上。 奉礼设门外位:文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门东,每等异位,重行西面;武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门西,每等异位,重行东面:俱以北为上。设东方刺史县令位於文官之南,每等异位,重行西面,以北为上。蕃客位於武官之南,每国异位,重行东面,以北为上。

  其日未明三刻,诸卫各以其方器服量设牙旗於壝外四面。

  未明一刻,诸卫各勒所部,列黄麾大仗屯门及鈒戟陈於壝内,如殿庭之仪。群官及刺史以下各集就次,服其朝服。蕃客集次,各服其国服。

  侍中版奏:"请中严。"近仗陈於行宫门外,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符宝郎奉宝,俱诣行宫门外奉迎。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吏部、兵部、主客、户部赞群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门外位。刺史县令俱执贽,通事舍人引就门外位。(贽各以其土所有。锦绮、缯布、葛越之属,俱五两为一束而执之,仍饰以黄帊。)其馀当土常贡之物并盛以篚,其属执之,列於县令位后。通事舍人引文武官一品以下九品以上先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举麾,工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服衮冕,乘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入自北壝门,由北陛升坛即御座,乐止。腰舆退,其羽仪华盖仍侍於御侧。

  通事舍人引东方刺史以下入就位,鸿胪引蕃客次入就位。初刺史入壝门,悬下举麾,舒和之乐作,至位立定,乐止。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执贽者俱跪奠贽,兴,在位者皆再拜讫,跪取贽,兴。(凡拜奠贽皆如之。)侍中前承制,降诣刺史东北,西面立,称有制。(蕃客则舍人承旨宣饬。)刺史以下皆再拜。宣制讫,又再拜。户部引诸州贡物两行各入於刺史位前,东西陈之。龟为前列,金次之,丹漆丝纊,四海九州美物,重行量陈於后讫,执物者各退立於东西厢文武前侧立。

  通事舍人引刺史为首者一人执贽诣解剑席,跪,解剑脱舄,执贽兴。舍人接引升坛诣御座前,北面跪奏称:"具官臣姓名等,敢献壤奠。"遂奠贽,俯伏,兴。又舍人跪举以东授所司。舍人引刺史降诣解剑席,跪,佩剑纳舄,兴。通事舍人引复北面位。初为首者奠贽,通事舍人引在庭者以次奠贽於位前讫,各俯伏,兴。引退复位讫,刺史以下俱再拜。

  户部尚书进诣阶间,北面跪奏称:"户部尚书臣某言,诸州贡物,请付所司。"俯伏,兴。侍中前承诏,退称:"制曰可。"尚书退复位。所司受贽,其执贡物人各进执物,所司引退,俱出东门。

  初刺史将朝,中书侍郎以诸州镇表方别为一案,俟於西门外,给事中以祥瑞案俟於东门外,俱令史绛公服对举案,侍郎、给事中俱就侍臣班。初刺史将入门,中书侍郎降,引表案入,诣西阶下,东面立;给事中降,引祥瑞案诣东阶下,西面立。刺史将升奠,中书令、黄门侍郎俱降立於阶下。刺史执贽升阶,中书令、黄门侍郎各执所奏之文以次升。初户部尚书奏退复位讫,中书令前跪奏诸方表讫,黄门侍郎又进跪奏祥瑞,各还侍位,侍郎与给事中引案退。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文武群官、刺史以下及诸国蕃客俱再拜。讫,通事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就门外位。

  侍中前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俯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太和之乐作,皇帝乘舆降自北陛,警跸侍卫如来仪,入行宫,乐止。通事舍人引东西面位者以次出。设会如正会之仪。

  考制度

  朝觐之明日,左右丞相以考制度事奏闻。命太常卿采诗陈之,以观百姓之风俗。命市纳贾,以观百姓之所好恶。命典礼者考时月、定日、同律,观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不敬者则长官黜以爵。革制度、衣服者为叛,叛者长官有讨。有功德於百姓者加爵赏。

  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岳,如东巡狩之礼。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岳,如南巡狩之礼。十有一月北巡狩至於北岳,如西巡狩之礼。归格於宗祢,用特,如别礼。若告封禅,如别仪。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