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礼三十七 沿革三十七 军礼二

  天子诸侯大射乡射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射附周 汉 晋 宋 北齐 大唐)

  自黄帝有天下,建万国,爰至夏商,及於周氏,虽更相吞灭,而不改旧规。周初诸侯,尚千八百国,所以崇三射之制,立五善之目,於兹选士,由此封侯,本在戡敌,实寓大政。周衰,礼多亡失,重以秦灭典坟,天子之礼无闻,诸侯二篇而已,诚与今异。略存古制焉。

  周制,天子之大射,天官司裘供武侯、熊侯、豹侯,设其鹄。(武侯,王之自射。熊侯,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崔灵恩云:"若有二王助祭,则天子与共射之。若时无,则与诸侯共为耦也。")夏官射人以射法理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驺虞,九节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貍首,七节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蘋,五节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三侯者,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也。二侯者,三正、二正之侯也。一侯者,二正而已。此皆与宾射於朝之礼也。考工梓人职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远国谓诸侯来朝者也。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三正,去玄黄。二正,去白苍而画以朱绿。其外之广,皆居侯中三分之一,中二尺。今儒家云"四尺曰正,二尺曰鹄"。鹄乃用皮,其大如正,此说失之矣。豻,胡犬也。士与士射,以豻皮饰侯,下大夫也。大夫以上与宾射,饰侯以云气,用采各如其正。九节七节五节者,奏乐以为射节之差。言节者,容侯道之数也。乐记曰:"明乎其节之志,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豻音岸。)若王大射,则以貍步张三侯。(郑司农云:"貍步谓一举足为一步,於今为半步。"郑玄谓貍,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发必获,是以量侯道法之也。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大射礼曰"大侯九十,参七十,豻五十"是也。三侯者,司裘所供虎侯、熊侯、豹侯也。列国之君大射,亦张三侯,数与天子同。大侯,熊侯也。参读曰糁。糁,杂也。杂者,豹鹄而麋饰,下天子大夫。)冬官梓人为侯,广与崇方,三分其广而鹄居一焉。(崇,高也。方犹等也。高广等者,谓侯中也。大射以皮饰侯。天子射礼,以九为节,侯道:虎侯九十弓,熊侯七十弓,豹麋侯五十弓。侯中之大小,取数於侯道。乡射记曰"弓二寸以为侯中",则天子九十弓,侯中广丈八尺。七十弓者,侯中广丈四尺。五十弓者,侯中广丈也。尊卑异等,此数明矣。以侯中丈八尺者,鹄方六尺。侯中丈四尺者,鹄方四尺六寸大半寸。侯中一丈者,鹄方三尺三寸小半寸也。天子宾射於五采之侯,侯方外如鹄,内二尺。五采者,朱白苍黄黑,其侯之饰,又以五采画云气焉。五采之侯,即谓五正之侯也。其广皆居侯中三分之一,中二尺。然则五正之侯中,方六尺,朱方二尺者,则馀四色所画各五寸也。又画其正,外以云气为饰,广狭亦如大射皮饰之法。)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半之。(个读如齐人扌办公幹之幹。上个下个皆舌也。身,躬也。乡射礼记曰:"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然则九节之侯,身三丈六尺,上个七丈二尺,下个五丈四尺。其制,身夹中,个夹身,在上下各一幅,此侯凡用布三十六丈。言上个与其身三者,明身居一分,上个倍之耳,亦为下个半上个出也。个或谓之舌者,取其出而左右也。侯制上广下狭,盖取象於人也。张臂八尺,张足六尺。)上纲与下纲出舌寻,縜寸焉。(纲,所以系侯於植者也。上下皆出舌一寻者,亦人张手足之节也。郑众云:"纲,连侯绳也。縜,笼纲者,舌维持侯者。"縜音云。)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此所谓兽侯也,燕射则张之。白质、赤质,皆谓采其地。不采者,白布也。熊麋虎豹鹿豕,皆正面画其头象於正鹄之处耳。君画一,臣画二,阳奇阴耦之数也。燕射射熊虎豹,不忘上下相犯。射麋鹿豕,志在君臣相养。画其毛物。天子射熊,熊者,巧猛之兽,侯人之象,天子德盛,服巧猛之人。诸侯射麋,麋者,迷也,象臣有迷惑,其君当诛之。卿大夫射虎豹者,当为君御四方之难,示服猛害也。射鹿豕者,食人禾稼,士贱,为除害而已。)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仲春献弓弩,仲秋献矢箙。(弓弩成於和,矢箙成於坚。箙,盛矢器,以兽皮为之。)及其颁之,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王、弧、夹、庾、唐、大六者,弓异体之名。往体寡,来体多,曰王、弧。往体多,来体寡,曰夹、庾。往体来体若一,曰唐、大。甲革,革甲也。春秋传曰:"蹲甲而射之。"质,正也。树椹以为射正也。射甲与椹,试弓习武也。豻侯五十步,及射鸟兽,皆近射也。近射用弱弓,则射大侯者用王、弧,射三侯者用唐、大矣。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劳者,勤劳王事,若晋文侯、文公受王弓矢之赐者。)其矢箙皆从其弓。(从弓数也。每弓一箙百矢。)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攻城垒者与其自守者相迫近,弱弩发疾。车战野战进退,非强则不及。弩无王、弧,王、弧恒服弦,往体少者,使矢不疾。)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矰矢、恒矢,弓所用也。絜矢、鍭矢、茀矢、庳矢,弩所用也。枉失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或谓之兵矢。絜矢象焉。二者皆可结火以射敌、守城、车战。前於重,后微轻,行疾也。杀矢,言中矢则死。鍭矢象焉,鍭之言候也。二者皆可以司候射敌之近者及禽兽。前尤重,中深,而不可远也。结缴於矢谓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飞鸟刜罗之也。前於重,又微轻,行不低也。诗云"弋凫与雁"。恒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焉。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前后订,其行平也。凡矢之制:枉矢之属,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之属,三分,一在前,二在后。矰矢之属,七分,三在前,四在后。恒矢之属,轩輖中。订音亭。輖音轾。)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体往来之衰也。往体寡,来体多,则合多;往体多,来体寡,则合少而圜。弊犹恶也。句者恶,则直者善矣。)

  诸侯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群臣射,以观其礼,射中得与祭,不中者不与祭。)前射三日,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凡九十,糁侯七十,豻侯五十。(量人,司马之属,掌量涂数者。量侯道,谓去堂远近也。貍之伺物,每举足止,视远近,发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也。)巾车张三侯:大侯之崇见鹄於糁,糁见鹄於豻,豻不及地武,不系左下纲。设乏西十北十。凡乏用革。(巾车,於天子宗伯之属,掌装衣车者,亦使张侯。崇,高也。高必见鹄。鹄,所射之主。)乡射,地官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正月之吉,受教法於司徒。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以,用也。行乡射之礼,而以五物询於众民也。和载六德,容包六行也。庶民无射礼,因田猎分禽,则有主皮。主皮者,张皮射之,无侯也。主皮、和容、兴舞,则六艺之射与礼乐与?兴舞谓发矢手如舞。当射之时,民必观焉,因询之。孔子射於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於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誓射者。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询众庶之仪若是乎?)君国中射,则皮树中,以翿旌获,白羽与朱羽糅。(国中,城中,谓燕射也。皮树,兽名。以翿旌获,尚文德也。)於郊则闾中,以旌获。(於郊谓大射於大学。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闾,兽名,大於驴,一角,或曰如驴,岐蹄。析羽为旌。)於境则武中,以龙旃。(於境谓与邻国君射。画龙於旃,尚文章也。通帛为旃。)大夫兕中,各以其物获。(兕,兽名,似牛一角。)士鹿中,翿旌以获。(谓小国之州长也。用翿为旌,以获无物。)唯君子有射於国中,其馀否。(臣不习武於君侧。)箭筹八十,(箭,筱也。筹,算也。八十者,略以十偶为正,贵全数也。其时众寡从宾。)长尺有握,握素。(握,本所持处也。素,刊之也。刊本一云肤。)楚朴长如笴,刊本尺。(刊其所持处也。笴,古我反。)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蛇交,韦当。(博,广也。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交。蛇龙,君子之类也。交者,象君子取矢於楅上也,直心背之衣曰当,以丹韦为之。)

  汉石渠议曰:"'乡请射告主人,乐不告者,何也?'戴圣曰:'请射告主人者,宾主俱当射也。夫乐,主所以乐宾也,故不告於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黄门侍郎临(失其姓)奏:'经曰乡射合乐,大射不,何也?'戴圣曰:'乡射至而合乐者,质也。大射,人君之礼,仪多,故不合乐也。'闻人通汉曰:'乡射合乐者,人礼也,所以合和百姓也。大射不合乐者,诸侯之礼也。'韦玄成曰:'乡射礼所以合乐者,乡人本无乐,故合乐岁时,所以合和百姓以同其意也。至诸侯,当有乐,传曰"诸侯不释悬",明用无时也。君臣朝廷固当有之矣,必须合乐而后合,故不云合乐也。'时公卿以玄成议是。"

  晋咸康五年春,征西庾亮行乡射之礼,依古周制,亲执其事,洋洋然有洙泗之风。

  宋武帝为宋公,在彭城,九月九日,出项羽戏马台射,其后相承,以为旧准。(或说云:"秋金之节,讲武习射,象汉立秋之礼。")

  北齐三月三日,皇帝常服,乘舆诣射所,升堂即座,皇太子及群官坐定,登歌,进酒行爵。皇帝入便殿,更衣以出,骅骝令进御马,有司进弓矢。帝射讫,还御坐,射悬侯,又毕,群官乃射五埒。一品三十二发,(一发调马,十发射下,十五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兽头。)二品三十发,(一发调马,十发射下,十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三品二十五发,(一发调马,五发射下,十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四品二十发,(一发调马,五发射下,八发射上,二发射獐,二发射帖,二发射兽头。)五品十五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五发射上,二发射獐,二发射帖,一发射兽头。)侍官御仗以上十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五发射上。)又季秋大射,皇帝备大驾,常服,御七宝辇,射七埒。正三品以上第一埒,一品五十发,(一发调马,十五发射下,二十五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二品四十六发,(一发调马,十五发射下,二十二发射上,二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从三品四品第二埒,三品四十二发,(一发调马,十二发射下,二十二发射上,二发射獐,二发射帖,三发射兽头。)四品三十八发(一发调马,十二发射下,十九发射上,一发射獐,二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五品第三埒,三十二发。(一发调马,九发射下,十七发射上,一发射獐,二发射帖,二发射兽头。)六品第四埒,二十七发。(一发调马,八发射下,十六发射上,一发射獐,一发射帖。)七品第五埒,二十一发。(一发调马,六发射下,十二发射上,馀与六品同也。)八品第六埒,十六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九发射上,馀同七品。)九品第七埒,十发。(一发调马,三发射下,四发射上,馀与八品同。)大将、(大尉公为之。)射司马各一人,录事二人。七埒各置埒将、射正参军各一人,埒士四人,威仪一人,乘白马以导,的别参军一人,悬侯下府参军一人。又各置令史埒士等员,以司其事。

  大唐之制,皇帝射於射宫则张熊侯,射观於射宫则张麋侯,皆去殿九十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鼓吹令设十二案於殿之庭。若游宴射则不陈乐悬。(贞观元年,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天下四方,用弓多矣。而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乎弓。弓犹失之,何况於理。"自是遂延耆老,问以政术。)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赐百僚射。(自贞观至麟德元年,行三月之射,行九月之射,其礼遂。至景云二年,谏议大夫源乾曜上表请行射礼,直至先天元年、二年。)开元八年九月,赐百官九日射。给事中许景先駮奏曰:"近三九之辰,频赐宴射,已著格令,犹降纶言。但古制虽在,礼章多阙,官员累倍,帑藏未充,水旱相仍,继之师旅,既不以观德,又未足威边,耗国损人,且为不急。夫古天子,以射选诸侯,以射饰礼乐,以射观容志,故有驺虞、貍首之奏,采蘋、采蘩之乐。天子则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皆审志固行,德美事成,阴阳克和,暴乱不作。故诸侯贡士,亦试於射宫,容体有亏,则黜其地,是以诸侯君臣,皆尽志於射,射之礼也其大矣哉!今则不然,众官既多,鸣镝乱下,以苟获为利,以偶中为能,素无五善之容,颇失三侯之礼。凡今一箭偶中,是费一丁庸调,用之既无恻隐,获之固无惭色。"疏奏,罢之。至二十一年八月,敕下:"大射展礼,先王创仪,虽沿革或殊,而遵习无旷。往有陈奏,遂从废寝。永鉴大典,无忘旧章,将射侯以观德,岂爱羊而去礼。缅惟古训,罔不率由,自我而阙,何以示后。其三九射礼,即宜依旧遵行,以今年九月九日,赐於安福楼下"。(自此以后,其礼又息。)其射侯仪,具开元礼。

  说曰:按易庖牺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射义曰:"男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男子生,设弧於门左。三日,负之,人为之射,乃卜食子者。)是故周制,诸侯岁献贡士於天子,天子试之射宫。其容体比於礼,其节比於乐而中多者,得与於祭;数与於祭而君有庆,益以地。其容体不比於礼,其节不比於乐而中少者,不得与於祭;数不与祭而君有让,削以地。是以诸侯君臣尽志於射以习礼乐。天子将祭,必先习射於泽。(泽谓泽宫。)泽者,所以择士也。"又曰:"射之为言者绎也。绎者,各绎己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射有三焉。一曰大射。(以其有事,大体重固,谓之大射。)天子将有郊庙之事,与其来朝诸侯及畿内诸侯王之子弟、卿大夫士及诸侯所贡之士行之。三公将有宗庙之事,与其卿大夫士及公之子弟、卿大夫所选乡中之俊者行之。孤卿大夫将有己宗庙之事,亦率其家臣而行之。二曰宾射。为列国诸侯来朝於王,或诸侯自相朝聘,或孤卿以下礼宾而射,谓之宾礼。皆行之於朝,或行於庙。三曰燕射。天子诸侯无事之日,燕息纵適,或燕劳来朝聘使之宾,或复自与己臣共相劳息。若天子诸侯之射,则先行燕礼,以明君臣之义。卿大夫则先行乡饮之礼,以明长幼之序。夫三射者,贵其容体比於礼,其节合於乐,故谓之礼射。"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貍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貍首者,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度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无暴乱之祸而国家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乐官备者,驺虞诗云"一发五豝",喻贤众多也。乐会时者,貍首诗云"小大莫处,御於君所"。乐循法度者,采蘋诗云"于以采蘋,南涧之滨",循涧以采蘋,循法度以成君事也。乐不失职者,采蘩诗云"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白虎通云:"天子射百二十步,诸侯九十步,大夫七十步,士五十步,所以明尊者所服远,卑者所制近也。"按郑玄说,射礼入嘉礼。今按:五帝三王之时,天下万国,迭相征伐,士之志艺,以射为首。是以我国家开元中修五礼,以射礼入军礼焉。古者天子之大射曰射侯者,射中则能服诸侯,以下中之则为诸侯。是以诸侯君臣尽志於射以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流,放也。书曰"流共工於幽州",是。)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斯之谓欤!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