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

  话说越大夫文种蒙吴王夫差许其行成,回报越王,言:“吴王已班师矣,遣大夫王孙雄随臣到此,催促起程,太宰屯兵江上,专候我王过江!”越王勾践不觉双眼流泪,文种曰:“五月之期迫矣,王宜速归,料理国事,不必为无益之悲!”

  越王乃收泪,回至越都,见市井如故,丁壮萧然,甚有惭色,留王孙雄于馆驿,收拾库藏宝物,装成车辆,又括国中女子三百三十人,以三百人送吴王,三十人送太宰,时尚未有行动之日,王孙雄连连催促,勾践泣谓群臣曰:“孤承先人余绪,兢兢业业,不敢怠荒,今夫椒一败,遂至国亡家破,千里而作俘囚,此行有去日,无归日矣!”群臣莫不挥涕,文种进曰:“昔者汤囚于夏台,文王系于羑里,一举而成王;齐桓公奔莒,晋文公奔翟,一举而成伯。夫艰苦之境,天之所以开王伯也,王善承天意,自有兴期,何必过伤,以自损其志乎?”

  勾践于是即日祭祀宗庙,王孙雄先行一日,勾践与夫人随后进发,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范蠡具舟于固陵,迎接越王,临水祖道,文种举觞王前,祝曰:“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虽淹滞,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哀悲,莫不感伤,臣请荐脯,行酒二觞!”

  勾践仰天叹息,举杯垂涕,默无所言。范蠡进曰:“臣闻,‘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古之圣贤,皆遇困厄之难,蒙不赦之耻,岂独君王哉?”

  勾践曰:“昔尧任舜、禹而天下治,虽有洪水,不为人害。寡人今将去越入吴,以国属诸大夫,大夫何以慰寡人之望乎?”

  范蠡谓同列曰:“吾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主上有去国之忧,臣吴之辱,以吾浙东之士,岂无一二豪杰,与主上分忧辱者乎?”

  于是诸大夫齐声曰:“谁非臣子,惟王所命!”

  勾践曰:“诸大夫不弃寡人,愿各言尔志,谁可从难,谁可守国?”

  文种曰:“四境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臣;与君周旋,临机应变,臣不如蠡!”

  范蠡曰:“文种自处已审,主公以国事委之,可使耕战足备,百姓亲睦。至于辅危主,忍垢辱,往而必反,与君复仇者,臣不敢辞。”

  于是诸大夫以次自述,太宰苦成曰:“发君之令,明君之德,统烦理剧,使民知分,臣之事也!”

  行人曳庸曰:“通使诸侯,解纷释疑,出不辱命,入不被尤,臣之事也!”

  司直皓进曰:“君非臣谏,举过决疑,直心不挠,不阿亲戚,臣之事也!”

  司马诸稽郢曰:“望敌设阵,飞矢扬兵,贪进不退,流血滂滂,臣之事也!”

  司农皋如曰:“躬亲抚民,吊死存疾,食不二味,蓄陈储新,臣之事也!”

  太史计倪曰:“候天察地,纪历阴阳,福见知吉,妖出知凶,臣之事也!”

  勾践曰:“孤虽入于北国,为吴穷虏,诸大夫怀德抱术,各显所长,以保社稷,孤何忧焉?”乃留众大夫守国,独与范蠡偕行,君臣别于江口,无不流涕。勾践仰天叹曰:“死者,人之所畏,若孤之闻死,胸中绝无怵惕。”遂登船径去,送者皆哭拜于江岸下,越王终不返顾,有诗为证:

  斜阳山外片帆开,风卷春涛动地回。
  今日一樽沙际别,何时重见渡江来?

  越夫人乃据舷而哭,见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意甚闲适,因哭而歌之,曰:

  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翩翩;
  集洲渚兮优恣,奋健翮兮云间;

  啄素虾兮饮水,任厥性兮往还。

  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

  风飘飘兮西往,知再返兮何年?

  心辍辍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越王闻夫人怨歌,心中内恸,强笑以慰夫人之心曰:“孤之六翮备矣,高飞有日,复何忧哉!”

  越王既入吴界,先遣范蠡见太宰伯嚭于吴山,复以金帛女子献之,嚭问曰:“文大夫何以不至?”蠡曰:“为吾主守国,不得偕来也!”嚭遂随范蠡来见越王,越王深谢其覆庇之德,嚭一力担承,许以返国,越王之心稍安。

  伯嚭引军押送越王至于吴下,引入见吴王,勾践肉袒伏于阶下,夫人亦随之,范蠡将宝物女子,开单呈献于下,越王再拜稽首曰:“东海役臣勾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大王赦其深辜,使执箕帚,诚蒙厚恩,得保须臾之命,不胜感戴,勾践谨叩首顿首。”夫差曰:“寡人若念先君之仇,子今日无生理。”勾践复叩首曰:“臣实当死,惟大王怜之。”

  时子胥在旁,目若熛火,声如雷霆,乃进曰:“夫飞鸟在青云之上,尚欲弯弓而射之,况近集于庭庑乎。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诌词令色,以求免刑诛,一旦稍得志,如放虎于山,纵鲸于海,不复可制矣。”

  夫差曰:“孤闻诛降杀服,祸及三世。孤非爱越而不诛,恐见咎于天耳。”太宰嚭曰:“子胥明于一时之计,不知安国之道,吾王诚仁者之言也。”子胥见吴王信伯嚭之佞言,不用其谏,愤愤而退。

  夫差受越贡献之物,使王孙雄于阖闾墓侧,筑一石室,将勾践夫妇贬入其中,去其衣冠,蓬首垢衣,执养马之事,伯嚭私馈食物,仅不至于饥饿,吴王每驾车出游,勾践执马楱步行车前,吴人皆指曰:“此越王也!”勾践低首而已,有诗为证:

  堪叹英雄值坎坷,平生意气尽销磨。
  魂离故苑归应少,恨满长江泪转多。

  勾践在石室二月,范蠡朝夕侍侧,寸步不离。

  忽一日,夫差召勾践入见,勾践跪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夫差谓范蠡曰:“寡人闻:‘哲妇不嫁破亡之家,名贤不官灭绝之国',今勾践无道,国已将亡,子君臣并为奴仆,羁囚一室,岂不鄙乎?寡人欲赦子之罪,子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去忧患而取富贵,子意何如?”

  时越王伏地流涕,惟恐范蠡之从吴也。

  只见范蠡稽首而对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不能辅越王为善,致得罪于大王,幸大王不即加诛,得君臣相保,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愿足矣,尚敢望富贵哉?”

  夫差曰:“子既不移其志,可仍归石室。”

  蠡曰:“谨如君命。”

  夫差起,入宫中,勾践与范蠡趋入石室,越王服犊鼻,著樵头,斫锉养马;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汲水除粪洒扫;范蠡拾薪炊爨,面目枯槁。夫差时使人窥之,见其君臣力作,绝无几微怨恨之色,终夜亦无愁叹之声,以此谓其无志思乡,置之度外。

  一日,夫差登姑苏台,望见越王及夫人端坐于马粪之旁,范蠡操楱而立于左,君臣之礼存,夫妇之仪具,夫差顾谓太宰嚭曰:“彼越王不过小国之君,范蠡不过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心甚敬之。”伯嚭对曰:“不惟可敬,亦可怜也。”夫差曰:“诚如太宰之言,寡人目不忍见,倘彼悔过自新,亦可赦乎?”嚭对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以圣王之心,哀孤穷之士,加恩于越,越岂无厚报?愿大王决意。”夫差曰:“可命太史择吉日,赦越王归国。”伯嚭密遣家人以五鼓投石室,将喜信报知勾践。

  勾践大喜,告于范蠡,蠡曰:“请为王占之,今日戊寅,以卯时闻信,戊为囚日,而卯复克戊,其繇曰,‘天网四张,万物尽伤,祥反为殃。'虽有信,不足喜也。”勾践闻言,喜变为忧。

  却说子胥闻吴王将赦越王,急入见曰:“昔桀囚汤而不诛,纣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故桀为汤所放,商为周所灭。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诛,诚恐夏、殷之患至矣!”夫差因子胥之言,复有杀越王之意,使人召之,伯嚭复先报勾践,勾践大惊,又告于范蠡。蠡曰:“王勿惧也,吴王囚王已三年矣,彼不忍于三年,而能忍于一日乎?去必无恙。”勾践曰:“寡人所以隐忍不死者,全赖大夫之策耳。”乃入城来见吴王。

  候之三日,吴王并不视朝,伯嚭从宫中出,奉吴王之命,使勾践复归石室。勾践怪问其故,伯嚭曰:“王惑子胥之言,欲加诛戮,所以相召。适王感寒疾不能起,某入宫问疾,因言:‘禳灾宜作福事,今越王匍匐待诛于阙下,怨苦之气,上干于天,王宜保重,且权放还石室,待疾愈而图之!”王听某之言,故遣君出城耳。”勾践感谢不已。

  勾践居石室,忽又三月,闻吴王病尚未愈,使范蠡卜其吉凶,蠡布卦已成,对曰:“吴王不死,至己巳日当减,壬申日必全愈,愿大王请求问疾,倘得入见,因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再拜称贺,言病起之期,至期若愈,必然心感大王,而赦可望矣。”

  勾践垂泪言曰:“孤虽不肖,亦曾南面为君,奈何含污忍辱,为人尝泄便乎?”

  蠡对曰:“昔纣囚西伯于羑里,杀其子伯邑考,烹而饷之,西伯忍痛而食子肉。夫欲成大事者,不矜细行,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已欲赦越,忽又中变,不如此何以取其怜乎?”勾践即日投太宰府中,见伯嚭曰:“人臣之道,主疾则臣忧,今闻主公抱疴不瘳,勾践心孤失望,寝食不安,愿从太宰问疾,以伸臣子之情。”

  嚭曰:“君有此美意,敢不转达。”伯嚭入见吴王,曲道勾践相念之情,愿入问疾,夫差在沉困之中,怜其意而许之。

  嚭引勾践入于寝室,夫差强目视曰:“勾践亦来见孤耶?”勾践叩首奏曰,“囚臣闻龙体失调,如摧肝肺,欲一望颜色而无由也。”言未毕,夫差觉腹涨欲便,麾使出,勾践曰:“臣在东海,曾事医师,观人泄便,能知疾之瘥剧。”乃拱立于户下,侍人将余桶近床,扶夫差便讫,将出户外,勾践揭开桶盖,手取其粪,跪而尝之,左右皆掩鼻。

  勾践复入叩首曰:“囚臣敢再拜敬贺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交三月壬申全愈矣。”夫差曰:“何以知之?”勾践曰:“臣闻于医师:‘夫粪者,谷味也,顺时气则生,逆时气则死。'今囚臣窃尝大王之粪,味苦且酸,正应春夏发生之气,是以知之。”夫差大悦曰:“仁哉,勾践也!臣子之事君父,孰肯尝粪而决疾者!”

  时太宰嚭在旁,夫差问曰:“汝能乎?”嚭摇首曰:“臣虽甚爱大王,然此事亦不能。”夫差曰:“不但太宰,虽吾太子亦不能也。”即命勾践离其石室,就便栖止。待孤疾瘳,即当遣伊还国。”勾践再拜谢恩而出,自此僦居民舍,执牧养之事如故,夫差病果渐愈,如勾践所刻之期。

  心念其忠,既出朝,命置酒于文台之上,召勾践赴宴,勾践佯为不知,仍前囚服而来,夫差闻之,即令沐浴,改换衣冠,勾践再三辞谢,方才奉命,更衣入谒,再拜稽首,夫差慌忙扶起,即出令曰:“越王仁德之人,焉可久辱?寡人将释其囚役,免罪放还,今日为越王设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礼事之。”乃揖让使就客坐,诸大夫皆列坐于旁。

  子胥见吴王忘仇待敌,心中不忿,不肯入坐,拂衣而出,伯嚭进曰:“大王以仁者之心,赦仁者之过,臣闻:‘同声相和,同气相求。'今日之坐,仁者宜留,不仁者宜去。相国刚勇之夫,其不坐,殆自惭乎?”夫差笑曰:“太宰之言当矣!”

  酒三行,范蠡与越王俱起进觞,为吴王寿,口致祝辞曰:

  皇王在上,恩播阳春,

  其仁莫比,其德日新。

  於乎休哉,传德无极,

  延寿万岁,长保吴国。

  四海咸承,诸侯宾服,

  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吴王大悦,是日尽醉方休,命王孙雄送勾践于客馆,“三日之内,孤当送尔归国。”

  至次早,子胥入见吴王曰:“昨日大王以客礼待仇人,果何见也?勾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大王爱须臾之谀,不虑后日之患,弃忠直而听谗言,溺小仁而养大仇。譬如纵毛于炉炭之上,而幸其不焦;投卵于千钧之下,而望其必全,岂可得耶?”

  吴王怫然曰:“寡人卧疾三月,相国并无一好言相慰,是相国之不忠也;不进一好物相送,是相国之不仁也。为人臣不仁不忠,要他何用?越王弃其国家,千里来归寡人,献其货财,身为奴婢,是其忠也;寡人有疾,亲为尝粪,略无怨恨之心,是其仁也。寡人若徇相国私意,诛此善士,皇天必不佑寡人矣!”

  子胥曰:“王何言之相反也?夫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越王入臣于吴,怨恨在心,大王何得知之?其下尝大王之粪,实上食大王之心。王若不察,中其奸谋,吴必为擒矣!”

  吴王曰:“相国置之勿言,寡人意已决!”

  子胥知不可谏,遂郁郁而退。

  至第三日,吴王复命置酒于蛇门之外,亲送越王出城,群臣皆捧觞饯行,惟子胥不至,夫差谓勾践曰:“寡人赦君返国,君当念吴之恩,勿记吴之怨。”

  勾践稽首曰:“大王哀臣孤穷,使得生还故国,当生生世世,竭力报效,苍天在上,实鉴臣心,如若负吴,皇天不佑!”夫差曰:“君子一言为定,君其遂行,勉之,勉之!”勾践再拜跪伏,流涕满面,有依恋不舍之状,夫差亲扶勾践登车,范蠡执御,夫人亦再拜谢恩,一同升辇,望南而去。时周敬王二十九年事也。史臣有诗云:

  越王已作釜中鱼,岂料残生出会稽。
  可笑夫差无远虑,放开罗网纵鲸鲵。

  勾践回至浙江之上,望见隔江山川重秀,天地再清,乃叹曰:“孤自意永辞万民,委骨异域,岂期复得返国而奉祀乎?”言罢,与夫人相向而泣,左右皆感动流泪。文种早知越王将至,率守国群臣,城中百姓,拜迎于浙水之上,欢声动地。

  勾践命范蠡卜日到国,蠡屈指曰:“异哉,王之择日也,无如来日最吉,王宜疾趋以应之。”于是策马飞舆,星夜还都,告庙临朝,都不必叙。

  勾践心念会稽之耻,欲立城于会稽,迁都于此,以自警惕,乃专委其事于范蠡。

  蠡乃观天文,察地理,规造新城,包会稽山于内。西北立飞翼楼于卧龙山,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外郭周围,独缺西北,扬言“已臣服于吴,不敢壅塞贡献之道”,实阴图进取之便。城既成,忽然城中涌出一山,周围数里,其象如龟,天生草木盛茂。有人认得此山,乃琅琊东武山,不知何故,一夕飞至。

  范蠡奏曰:“臣之筑城,上应天象,故天降‘昆仑',以启越之伯也!”越王大喜,乃名其山曰怪山,亦曰飞来山,亦曰龟山。于山巅立灵台,建三层楼,以望灵物,制度俱备,勾践自诸暨迁而居之,谓范蠡曰:“孤实不德,以至失国亡家,身为奴隶,苟非相国及诸大夫赞助,焉有今日?”

  蠡曰:“此乃大王之福,非臣等之功也,但愿大王时时勿忘石室之苦,则越国可兴,而吴仇可报矣。”勾践曰:“敬受教!”

  于是以文种治国政,以范蠡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

  越王自尝粪之后,常患口臭,范蠡知城北有山,出蔬菜一种,其名曰蕺,可食,而微有气息,乃使人采蕺,举朝食之,以乱其气,后人因名其山曰蕺山。

  勾践迫欲复仇,乃苦身劳心,夜以继日。目倦欲合,则攻之以蓼;足寒欲缩,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累薪而卧,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中夜潜泣,泣而复啸。会稽二字,不绝于口。

  以丧败之余,生齿亏减,乃著令使壮者勿娶老妻,老者勿娶少妇,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俱有罪。孕妇将产,告于官,使医守之,生男赐以壶酒一犬,生女赐以壶酒一豚。生子三人,官养其二,生子二人,官养其一。有死者,亲为哭吊,每出游,必载饭与羹于后车。遇童子,必餔而啜之,问其姓名;遇耕时,躬身秉耒。夫人自织,与民间同其劳苦,七年不收民税,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惟问候之使,无一月不至于吴。复使男女入山采葛,作黄丝细布,欲献吴王,尚未及进,吴王嘉勾践之顺,使人增其封,于是东至句甬,西至槜李,南至姑蔑,北至平原,纵横八百余里,尽为越壤。勾践乃治葛布十万匹,甘蜜百坛,狐皮五双,晋竹十艘,以答封地之礼。,夫差大悦,赐越王羽毛之饰。

  子胥闻之,称疾不朝。

  夫差见越已臣服不贰,遂深信伯嚭之言。一日,问伯嚭曰:“今日四境无事,寡人欲广宫室以自娱,何地相宜。”嚭奏曰:“吴都之下,崇台胜境,莫若姑苏,然前王所筑,不足以当巨览,王不若重将此台改建,令其高可望百里,宽可容六千人,聚歌童舞女于上,可以极人间之乐矣。”夫差然之,乃悬赏购求大木。文种闻之,进于越王曰:“臣闻,‘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今王志在报吴,必先投其所好,然后得制其命。”

  勾践曰:“虽得其所好,岂遂能制其命乎?”

  文种对曰:“臣所以破吴者有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槁,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强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勾践曰:“善哉。今日先行何术?”

  文种对曰:“今吴王方改筑姑苏台,宜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越王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经年无所得。

  工人思归,皆有怨望之心,乃歌《木客之吟》曰:“朝采木,暮采木,朝朝暮暮入山曲,穷岩绝壑徒往复,天不生兮地不育,木客何辜兮,受此劳酷?”每深夜长歌,闻者凄绝。

  忽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在山之阳者曰梓,在山之阴者曰楠,木工惊睹,以为目未经见,奔告越王。群臣皆贺曰:“此大王精诚格天,故天生神木,以慰王衷也。”

  勾践大喜,亲往设祭而后伐之,加以琢削磨砻,用丹青错画为五采龙蛇之文,使文种浮江而至,献于吴王曰:“东海贱臣勾践,赖大王之力,窃为小殿,偶得巨材,不敢自用,敢因下吏献于左右。”夫差见木材异常,不胜惊喜。

  子胥谏曰:“昔桀起灵台,纣起鹿台,穷竭民力,遂致灭亡。勾践欲害吴,故献此木,王勿受之。”夫差曰:“勾践得此良材,不自用而献于寡人,乃其好意,奈何逆之?”遂不听。乃将此木建姑苏之台。

  三年聚材,五年方成,高三百丈,广八十四丈,登台望彻二百里,旧有九曲径以登山,至是更广之。百姓昼夜并作,死于疲劳者,不可胜数。有梁伯龙诗为证:

  千仞高台面太湖,朝钟暮鼓宴姑苏。
  威行海外三千里,霸占江南第一都。

  越王闻之,谓文种曰:“子所云‘遗之巧匠良材,使作宫室,以尽其财。'此计已行,今崇台之上,必妙选歌舞以充之,非有绝色,不足侈其心志,子其为寡人谋之!”文种对曰:“兴亡之数,定于上天,既生神木,何患无美女,但搜求民间,恐惊动人心,臣有一计,可阅国中之女子,惟王所择。”不知文种说出甚计?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