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瀹茗挑灯穷嫠诉苦 飞符召将酒店传书

  且说那妇人听得李公问他儿子定亲没有,不禁感动他的心事,两行眼泪就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李公道:“老人家为什么这般伤感?”那妇人拭着泪,哽咽的说道:“一言难尽,就是说给客人听也是没有,不如不说罢。”李公道:“这又何妨?你但细细说给我听,我或者能替你为力,想个方法也未可知。就不然,我能给你破解破解也是好的。”那妇人听说,又叹了口气,说道:“提起来话长。我公公在的时候,日子很宽,在这近处几个村庄,也算得个数一数二的财主。后来到我们当家的手里,因他人长得忠厚,凡事没个算计,又遇见连年庄稼不收,把个日子渐渐的完了。我那鹿儿五岁的时候,就定下新庄徐二混的第三个闺女,与鹿儿同岁,今年也该十六岁了。”李公道:“年岁相当,不论好歹,娶过了门,你老人家也完了心事了。”妇人叹道:“唉!哪里还提到娶的这话。那徐二混与我当家的素常相好,因把他闺女聘给鹿儿,成了亲家,更近和了。不想他就没安着好心,不是陪着他抹牌,就勾着他押宝,连输带借,就这三四年工夫,连房带地一多半写给姓徐的家里去了。因此,徐二混倒成了个暴发户的富翁,我们娘儿俩没一天能够吃饱。这也不怪人家,还怨我当家的不认识人。最可恨的,我当家的死的第二年,徐二混来向我说,说鹿儿爹在的时候,曾托他替借头谷钱二百五十吊,这几年连本带利够五百多吊了,问我怎么个归还。老客人你想,我娘儿俩连饭还吃不上,哪有钱还这没凭据的账?哪知道,这徐二混真会想法,他说:‘你们既没钱还,我又没钱垫,只好将鹿儿定亲的金银首饰退回,折变了价,归还他罢。’当初还只道他是个好意,不想他后来就将他闺女另聘。咱求原媒问他,他说聘礼已经退回,还能叫他闺女不嫁人吗?客人,您想这事可恨不可恨?”说罢,又呜呜咽咽的哭个不祝李公道:“他既赖婚,你有媒有证,告到官,怕他不输么?”那妇人道:“客人讲的是理,现在衙门中哪里讲得理?不要说咱孤儿寡妇,就是原媒,眼见得姓徐的有钱有势,谁不望热锅上爬,还肯为顾念咱去给财主作对头吗?”李公道:“本县父母官为一县之主,难道也专论穷富,不讲理么?”妇人道:“却听说本县新来的李大老爷是个清官,无奈鹿儿年轻胆小,不敢见官。我又是个女流之辈,怎能进得城去呼冤?”李公道:“你可听说他女儿另聘给谁?”妇人道;“听说聘本村杜大隆的儿子做填房。杜家也是个财主,听说不多日子就要娶的。”李公道:“你知道那闺女的人品性情可好不好?”妇人道:“阿弥陀佛,若论那孩子的性格儿、人品儿,在我们庄稼人家真算个头子,可惜我们鹿儿没福。听说因为他爹要把他改聘,他寻死没有死了,把个头发都铰掉了,提起来真叫人怪可怜儿的。”李公道:“据这么说,倒是个贤慧的女子。凡事不可预定,天佛保佑,能叫你儿夫妇团圆也不可知。你老人家倒不要气苦。”妇人道:“蒙客人的美意,气苦也是无用。论理我今儿不该留客人在这里住,看早晚已过二更,估量客人也没投宿的地方。我已是过五望六的人,又有鹿儿在此,就留客人在东房委屈一宵,当也无妨。就是穷家子,没好铺垫,望客人不要见怪。”李公听他这话,心想道:“难得乡下妇人能这样吐属大方,真是难得,实属可敬。”便起身拱手道:“老人家的说话太客气了。本不当打搅,实因出城太晚,赶不及回去,只好叨扰。你老请便,烦令郎相伴一宵,明日大早便要进城,临时不再惊动了。”那妇人道了安置,就叫鹿儿移了灯,请李公到东屋安歇,他便进西屋去了。

  李公到东屋一看,见靠窗一张大炕,后半间缸、甏、筐、担,并破桌子、烂板凳,推了个历乱。炕上靠东壁却挂着一幅画,因油灯暗淡,看不甚清楚,仿佛是个工笔的人物。因移灯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合家欢的行乐。一老者白须正坐,身后立着个矮胖的身材,正是午后梦中的人,不禁毛发悚然,十分诧异。细想方才所说,也正与梦中之语相符。因指着画问鹿儿道:“这中坐的是谁?”鹿儿道:“是我爷爷。”又问:“这背站着的呢?”鹿儿道:“那就是我爹。”李公听说点头,心下明白,便将灯放下,说道:“天已不早,且歇息罢。”鹿儿又去找了个枕头。李公便和衣而睡,鹿儿躺在脚后。

  一觉初醒,听更鼓已是五下,便起坐不复再睡。稍合眼,养一养神,已听乌声呀呀的打屋顶飞过。即唤醒鹿儿说:“天已亮了,我忙着进城。你起来关了门再睡,也不必惊动你娘。”

  鹿儿道:“是时候了,我也要上街掇烧饼果子,客人也吃个点心再走。”李公说:“不用了,我进城还有要事。你好好儿做买卖养你母亲,不要偷懒。我下次出城定来看你。”一面说,一面将衣服一整,就开了门出来。鹿儿要叫他娘,李公再四止住,便一径出了外门。

  天已大亮,到村口一看,见铺户尚未开门,独街心十字路口有个酒饭店,已挑上幌子。李公便走近前去,那酒保正在那里生火,一个小二在那里揩抹桌凳。李公进门,小二道:“客人怎早,敢是吃喜酒来的?”李公道:“我来吃酒,什么喜酒?”那小二一笑,也不再言。酒保道:“客人吃酒,先请坐,稍等一等。”李公道:“不忙,不忙。”便在靠窗的一个座上坐下。方见街上各铺一家家陆续的下排门,挂幌子,又看见许多人一个个的肩着旗锣伞扇,像是个办喜事的执事。少顷,又见两乘彩轿,又有十几对灯彩,相随望北去了。心想:“此乡下地方,倒有这阔绰的排场,必是个有余之家,怪不得方才小二说我是吃喜酒来的。”正在思想,酒保已将杯箸放在桌上,就问要多少酒。李公道:“给我来四两酒,一斤饼,再给我做一碗汤。”酒保答应着,回身要走。李公道:“且慢,我打听你件事。”酒保道:“什么事””李公道:“今天这街上是谁家的喜事?”酒保道:“想您老是客边人,不怪你不知道。那是我街上的财主杜二掌柜的儿子续弦,今儿是正日子。你不见那执事灯彩都打天津卫赁来的,除了他家,谁有这么大财力?”李公道:“女家是谁?”酒保道:“新庄子徐二混家,也是个有钱儿的。”李公道:“我听说徐二混的闺女聘给黄家了,怎的又姓杜呢?”酒保把舌头一伸,笑道:“怎么这个事连你客边人都知道?真了不得。”说完,拿着带手转身安排酒食去了。

  李公听了这话,又惊又喜。惊的是,想不到他这样个快,几乎木已成舟,岂不辜负这一趟辛苦。喜的是,想不到他这样不巧,恰好碰见,省得再来回头费事。但是这事如何个发作?既不及回衙门签传究办,又不便闯喜宴捉差拿错。俯首寻思,免不得扒耳搔腮,遑急无计。踌躇了半晌,忽然想出了个主意,说:“有了,有了。”将手望桌一拍。刚刚酒保送过一壶酒,满斟一杯,这一拍,把个西瓜蒂酒杯拍得仰面翻身,泼了一桌的酒。那酒保倒吓了一跳,说道:“客人没喝酒,已经醉了,大早起的生什么气?”李公听说,方觉自己猛撞,倒觉得好笑,便道:“不是,不是。我要与你商量件事。”酒保道:“又是什么事?”李公道:“这街上的地保,我烦你找他来,有句话说。”酒保道:“这客人还不是醉了?好端端,又不打架,又不拌嘴,找地保干吗?”李公道:“我有一封信烦地保送到县里。”酒保道:“地保呀,他打前几天就在杜家帮忙,今儿是个正日,他哪有工夫替你跑腿?您老送信,找他的伙计可使得?”李公道:“也好。他伙计在哪里?烦你替我找来,我多给酒钱。”酒保用手一指道:“那靠墙站的不是他伙计吗?”便喊道:“老吴,有人找你说话。”那人掩着棉袄,便走进店来,说道:“谁找说话?”李公便起身相让,又叫添副杯筷。一面向酒保要一张纸,借副笔砚,随便写了几,画了花押,叠成方胜,向老吴说道:“我有个盟弟在县里当师爷,你赶快把这封信送去,务必赶快,限你巳刻送到。倘不耽误,就给你酒钱三吊。”老吴见有三吊钱的事,欢喜得了不得,说道:“现下老阳儿刚出来,到城里也就十几里地,巳刻包你到了。您老酒钱可批明白了。”李公道:“决不冤你。”重又提笔在方胜上写了八个字道:“巳刻送到,赏钱三吊。”写罢,递与老吴。老吴看了一看,掏出块手巾将信包了,塞在怀里,拔起脚飞跑的去了。这就叫:有钱使得鬼推磨,作事难叫人不知。

  不知李公到底是个怎么作用,这个信写的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