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移节虎门收缴烟土 激恼领事遣回夷船

  且说林公听了邓督一席话,说道:“与外夷办交涉,当然要恩威并用,一味用权利压迫,虽能屈服于一时,必贻后患于将来,老哥所虑,正和愚意相同。英商损失此二千数百万血本,归国后岂肯不向英王泣诉。欲杜后患,惟有援自首之例,贴补损失。凡此次缴出烟土一箱的,赏给茶叶一箱,或大黄一箱,任凭他们要那一样。照中国市价,鸦片昂贵,一箱茶叶或大黄的代价,固然远逊于烟土,而外洋各路岛夷,视茶叶、大黄为养命的至宝,小孩无大黄不得活命,成人大抵嗜茶成癖,犹如吾国人民嗜食烟酒,因是价值十倍于中国,现以茶叶、大黄掉换鸦片,夷商载往各岛售卖,足够捞回鸦片损失,后患自可无形消激了。不知诸位老哥以为如何?”邓督宪首先答道:“大人老成胜算,能够不折一矢,慑服奸夷,铲除烟害,消弭后患。不仅兄弟等倾心佩服,即使诸葛复生,也要自愧弗如。”

  当下如其依照林公原定办法,确然可以消弭后患。那么后来又如何激起战争呢?就说清官难逃猾吏,林公饬差采办二万多箱茶叶,被经手的人做了手脚,每箱十分之六七都是泡过的叶渣,重又晒干了的,只在箱面上铺一层茶叶,以致夷商不能沿途销售,带回英国,进呈英王与外相查验,因此激起战争, 后文自有交代。

  当下林公便向邓督说道:“收缴的烟土,悉数烧毁。购买茶叶、大黄,需费甚巨,擅动公款,只恐朝廷不允,还是大家捐廉购置吧!”邓廷桢本是个庸懦之人,想从前曾受过葛东明三万运动费,如今又听得林公捐廉一语,生怕事前知道得贿,特地隐指,故即应声道:“如此甚好,兄弟首捐三万两。”怡良见总督踊跃输捐,也只好说,愿捐二万两。关军门也认了一万两。在上者既然首创捐廉,那司道以下的官员,也就各力量所及,认捐不等,一共认十余万金。林公甚为欣喜,便说:“有了此数,相差也不多,短少之数,悉由兄弟补足便了。”

  那时关军门本来驻在虎门,林公即命他先回驻所,调集兵船,弹压缴土。天培先行退出,回防布置。林公议定与邓督同赴虎门收缴,留怡良在省弹压防范。

  次日林公同邓督,带着随员,乘坐大号官舫,驶抵虎门。

  广东提督关天培、碣石镇总兵黄贵、阳江镇总兵杨发俊,各带该标兵船,鸣炮迎接。林公传令兵船分排虎门江口,以壮声威!一面命海关监督豫坤,传谕义律,知照各夷商点缴烟土,须照实数完全缴出,不得稍有缺少,如有藏匿漏缴等情,一经查明,加等处罪。此令一下,义律早巳乘船到来,奉谕走上官舱,向林公禀道:“原籍烟土,都在趸船上,请大人派员上船点收,并须多用驳船,随点随行,运到岸上。只因为数甚伙,一总点清,恐怕非数日不办呢!”林公点头称是,吩咐他知照各夷商点缴时,须要会同海关监督,将各商姓名与点缴箱数登册记清,一俟点收完结,凡缴出一箱烟土,可换茶叶五斤。这是本大臣同本省督抚体恤夷商缴出巨额烟土,血本攸关,才会同捐廉,购买茶叶,贴补各夷商损失。义律见林公如此顾恤外商,心中也十分感激,当下道谢回船。林公传令水手将官舫移到趸船前停泊,所有几十只驳船,环绕趸船带缆停下。林公即派海关监督豫坤记箱数,知府南雄、知州余保纯,同知佛冈、刘开域,通判李登业,知县关恩树,总兵史林恩,副将李贤,守备卢大钺等,分登趸船,随收随验,随搬随运。无如为数过多,一趸船存贮一千多箱鸦片,即需用数十只驳船,才够搬运。况且驳船与趸船高下相去甚远,不能直接搬运,必须用绳缒,或用木梯升降,盘运非常费力。等到搬去半数,趸船载重轻,高浮水面,还需预防风浪,至陆地载运石块来压仓。又兼潮汛时有涨落,风势时有转变,一遇落潮,驳船不能拢近趸船,遇到逆风,驳船不能在洋面上行驶。时当三月上旬,风暴正多,竟有终日坐守不能盘运,点验三日,三只趸船尚未扫数搬运清楚。邓督因为守土有责,不能久居外面,故先行回转省城。林公同提督关天培常驻虎门口外,监督验收,得起即起。为防舞弊起见,林公时上趸船监察,每见正舱所贮的烟土,皆系番木板箱,并用生牛皮封裹,极为坚固;边舱所贮的,间有口袋装盛,包扎也甚紧密。当即询问夷商,是否板箱装的是好土,口袋里装的是劣土?夷商答称,不是的,因为全用板箱多占地位,堆置不甚稳固,遇着大风暴,往往倾侧倒坍,故尔改装口袋,既省地位,堆叠也觉稳固。林公即命林恩将口袋置天平上称见,每袋也各有一百十几斤,点见只数,也与板箱所装的数量相同,于是一体收缴。

  自二月二十九日开始收起,截至三月二十日,林公检查登册,点收箱数,共计一万五千八百八十九箱,又一千五百四十七口袋,核诸义律原报数,尚少八分之二。查看各趸船,都已完全出清,并无存留。林公起初倒不疑洋商弄刁,只当是办事人员作弊。及到调查,在公人员确是无弊可作,即传义律咨询,哪知他早已回转省城。林公到此,才知他们使刁,有心藏匿,不觉大怒!马上派员特谕,赶往省夷馆,向领事义律严加究诘。义律无可推诿,只好据实禀称:“日前远职所报存土总数,系在省馆核算账据具报;而各船所贮烟土,间有驶往沿海地方,如潮州、南澳等处售卖。远职当时未曾得悉,现当派人催回广不论现泊何方,在此半月内,定可一律追回,如数呈缴,断不敢短少。”林公披阅复禀,恍然大悟!原来中东两路的运土夷船,是一个来源的。

  当林公自正月钦派来省,即令关提督派水师兵船检巡海面,旋据报称,东路南澳地方时有夷船驶至,严行驱逐后,长山尾等洋面,又有夷船倏来倏去。林公得报后,即向洋行商人伍怡和等访问:“东路夷船,是不是中路分销?还是南路另股?”

  伍怡和答称:“不知其详,只怕是外洋另股?”林公正想一俟中路收缴结束,再行查办东路南澳夷船,方可断绝毒根。今据义律无意中自行吐露南澳夷船,是系伶仃洋面趸船所派出,分明中东两路,实属一气相生,趸船丛泊伶仃洋;杉板等船分载烟土,驶往南澳等处求售,本属意中之事。现在义律既要吐实,即责成义律一律招回,悉数呈缴。

  正这个当儿,忽然接到闽抚咨文,内开近来福建洋面,忽贩土夷船,旋来旋去,不知是否粤省严禁贩土,以致避迹闽洋,还不知是外洋另股等语。林公披阅一过,暗想:不问闽洋、粤洋,义律既然吐露中东路是一起的,责成他一律追回。

  于是就在舟次亲书谕单,知照义律,多拨舟船,分赴东路各洋,无分粤界、闽界,见有夷船寄泊,一律催令驶回虎门,与各趸船同缴烟土。一面严檄南澳镇总兵沈镇邦,率领本部师船,在洋面堵逐;内港各口,通饬潮州镇道府县严禁趸艇出洋,断绝夷船接济与售卖;一面飞咨闽省督抚饬属认真堵逐, 使两省联络堵逐,使夷船无处驻泊,不得不驶回虎门。那闽浙总督钟祥,接到钦差大臣咨文,马上派委漳州知府胡兴仁赶往闽、粤交界的水关,会同潮州知府易中孚,与该地驻防水师,合力防堵,水陆交严,逼得夷船无处寄碇,非但不能将鸦片发售,连带食物接济也告断绝,势难久行洋面,正在进退维谷之际,忽遇义律派船来催归,只好一律驶回虎门。

  此时林公还在虎门舟次,即据由南澳驶来船八艘,缴出鸦片一千六十七箱,又五百十一袋。次日复有从福建驶来船九艘,共缴出鸦片二千二百四箱,又五十七袋;这九艘夷船本不属中路趸船范围,每由外洋潜行来华,忽闽忽粤,驶行无定,今被各海口堵逐得走投无路,实在没了主意,只得来到虎门,呈缴烟土,也是实逼处此。

  如此又经过了数日的点验,直到四月初六日,方将呈缴鸦片收清,计共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核诸义律原禀数目,反溢收一千袋有零。皆由林公亲督收缴。每起尽一船,即将该船舱底逐一查验,不任稍有遗留。不过收缴结束,已在四月底,正值夷船陆续到粤时期;这班夷商在英国启碇时,不曾晓得广西收缴鸦片依旧夹带烟土来华。伶仃洋面为夷船必由之路,林公瞧见又有夷船驶进虎门口,林公一面传令关提督拦阻夷船且慢进口,一面谕知义律,转谕新来载货夷船,停泊虎门口外,派员上船查舱,如未夹带鸦片,准予具结进口。倘有夹带,自首缴出免罪。如有蒙混隐蔽等情,一经查出,鸦片没收,立即驱逐回国。嗣后再有趸船夹带鸦片来华,船货一并充公,带土人依照中国颁行新例,处以死罪,贵领事亦不能辞咎等语。

  义律接阅以后,勃然大怒!以为新来夷船不知禁令,误带鸦片,理当从宽发落,何得一律没收?嗣后夷船再有夹带鸦片,竟欲置人于死地,太觉轻视我们商民,也就是欺侮我们国王,这还了得!还是密嘱新来夷船退回去,恳求外相援助。打定主意,马上坐船赶出虎门口,向新来夷船说明一切。夷商自然唯命是听,一律启碇回国。义律有禀帖交夷商带回去,转呈外相巴马斯统,这就是鸦片战争的动机。

  要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