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伤人命严正交涉 关天培添建炮台

  且说义律与林钦差开始交涉之时,即有禀报到英国。不久即接英王训令,嘱他不可轻举妄动,应该服从中国法令。原来英吉利以商立国,海外贸易,订有商律。凡商船来华贸易,必先在该国请领牌照,经过各埠,皆须验明无夹带违禁品。开船时必须颁给禁约条款,谆谕不许在中国滋事,酌限往返程期。

  如未领牌照擅自行船,查出充公治罪。因此货船到粤,必皆报关纳税,正当商人不敢夹带鸦片,贩卖的只有英国所属港脚一处的商船。港脚,就是孟买、孟加拉,原属鸦片出产的地方,到中国来的路程,要比英国近得多,来往便利,距离他们本国又远,故有一班奸夷利欲熏心,瞒着英政府由外洋直驶到广东。初时只有一二艘,近因获利优厚,贩运愈多,在英国政府,也茫然不知。林公对于鸦片一物,在他们本国严禁一事,早已知道,故钦派到粤时,便即移文英王会禁鸦片,无如被义律搁起,不曾寄发,林公又无从查问。可是那义律自行禀报英王,谓中国苛待英商,严禁夹带等语,禀中虽未言明鸦片,无如那位英王,倒也精明详细,虽远在二万里以外,竟能一目了然,料必是贩卖鸦片,否则中国必不会严禁的,故特下训令,寄达广东主务监督甲必丹义律。义律连忙剖封抽阅,只见上面写着:英国政府,不能援助英国不义之商人,破坏国际通商法律。倘清国政府实行其国法,而英商人因夹带而蒙其损失,则是罪有应得,英政府不能代负责任。

  义律看罢,好似当头浇了一勺冷水,就此对于林公的命令不敢不遵,马上转知伶仃洋面各趸船,驶出老万山回国的,先后共有七艘,以外尚有几艘,有因船身已坏,须待修理完竣,方可启碇;有的破坏过甚,经不起海洋风浪,廉价售去,人搭他船回国。义律照实禀复。林公又派员复查,所报尚属实情,只好稍宽时日,仍分饬水师认真逡巡洋面,严加防范。

  惟夷商对于具结一事,久不遵办,一再严催,始接到义律复禀称:本国与天朝贸易,恭蒙大皇帝怀柔,历有二百余年,仰望先教以禁令,而后实行。因本国地方较远,必须宽以期限;凡属印度港脚船,给予五月期限,英吉利船,给予十月期限。然后厉行新例,则各商皆知有此例,来粤时自必遵行。现在要各商出具永不贩卖切结,各商都不愿意,倘不能不取结,该商人等惟有启碇回国。

  林公阅禀,正在筹思处置良策,忽然接到军机大臣字寄,内开:奉上谕饬查港脚夷商查顿下落。该夷来粤贸易多年,所有趸船鸦片,多数是其经营,实为奸夷巨魁。据邓廷桢奏称,该夷因稽查严密,于去年冬请牌下澳,现在谅已开行,但该夷盘踞既久,党羽必多,现在各趸船尚未回帆,所存烟泥,岂肯即行抛弃,难保不别肆诡谋。着林则徐严密访查,该夷查顿是否实已下澳开行?确于何日启碇?如尚逗留,着即严行驱逐,据实复奏。林公接奉此旨,一面咨行粤海关监督豫坤转谕洋商伍绍荣等,密查禀复;一面札澳门同知转谕在澳西洋夷目委利多查明查顿附搭何船于何日由澳开行回国,据实禀复。一面又密派史林恩改装前往澳门密访。旋据澳门同知蒋立昂禀复,查顿确于上年十二月十六日,由澳港附搭脚船回国;又据豫坤后报相同,查顿回国,已无疑义。惟据史林恩回辕面禀,查顿虽去,党羽留省的甚多,如义和行的央顿,即系查顿的胞弟。又有英子地臣,三子地臣,皆系查顿的外甥。还有替他管账的子地信,也在该行居住;并查悉此次趸船缴出的烟土,十之六七是查顿存贮的。林公固知查顿为贩烟祸首,趁此机会,必须将他根枝掘尽,使他永远不敢再来。于是会同邓廷桢、豫坤严谕义和行主,驱逐央顿、英子地臣、三子地臣、子地信等四人,押交粤海关,搭船归国。更有著名贩土夷商颠地,一并驱逐出境。然后把办理情形,具折奏复。

  且说查顿从鸦片贸易里面获利达一百多万,此次损失,约有三十多万,自己虽然回转伦敦,仍留胞弟司账居粤,还想设法贩运。及见央顿等一体被逐回国,才知道事情闹大了,无可设法。但是平白地将大好利源丢去,心中终觉不甘。他本和颠地是至友,素知他和外相巴马斯统有些亲戚关系,且二人甚为要好,便和颠地秘密商量,托他去运动外相,怂恿英王,与中国办交涉,强硬对付,须用兵力作后盾,要求中国政府将被毁烟土二万数千箱,如数照价赔偿,约计可得二千四百万元之谱。各商人只要收回六百万元血本,其余一千八百余万元,悉数报效外相及军饷。又允许颠地,如其事成之后,另提一百万元,作为酬劳。二人几经商议,颠地因有此一笔绝大酬劳,自然不肯放弃,便向外相一再恳求。外相巴马斯统起初以为鸦片一物,究系毒品,中国严禁没收,也出于情理之中,况英王早已声明英政府不能袒护不法商人,故不敢在英王跟前建议,便向颠地婉言谢绝。颠地也无可奈何,废然而返。

  不料事有凑巧,隔不多时,香港地方发生一件英人残杀中国乡民林维喜案件,当由主务监督义律办理,判决主犯罚金一千两,以作抚恤,并处监禁二年之罪。群情不服。中国官吏也以为处罪太轻,由粤督邓廷桢专折奏明皇上。旋奉谕旨,着他合同钦差大臣,严正交涉。邓督即和林公商定办法,会衔布告,表示反对,并断绝香港、澳门、广东等处的英人食物。凡英人雇用之司账、通事、大司务、西崽等,限三日内一律自动辞歇,否则拘案法办。并传谕中西餐馆及茶食店、点心店、水果店,概不准与英人交易。

  义律本则与林公夙仇未解,他就一面飞禀英政府,请派军船来华,保护商人;一面提出抗议书,亲往九龙官署抗议。等侯六七小时,不曾见着中国官吏,义律大怒,回去发出布告,竟欲以武力对付。幸经他国商人劝阻。林公得悉义律态度强硬,谅必恃有武力作后盾,即与邓督商议,一面向义律提出要求,速将杀死林维喜的凶首交出,并限在黄埔的夷船,于三日内一律退出;一面扩充武备,于虎门外排下炮位,预料战机迫在眉睫,修筑炮台,不容稍缓。当即会同提督关天培乘坐兵船,至虎门察看形势。

  原来邓督早知英国早晚用武力对付,虎门设立炮台早经奏准,派委妥员雇工安设,此时刚正竣工。那虎门口为粤海口路咽喉,为夷船来粤必经之地,当下林公船抵虎门,同关提督并立船头,手提望远镜,四面了望,只见重重门户,险要天成,自伶仃大洋过龙穴而北,有两山斜耸,东边叫沙角,西边叫大角,欲入内洋,必从两山中间经过,此为第一重门户;进口约七里,又有一山,屹立中央,名叫横档,前面有一巨石,名叫饭萝排,再前进有一小山,名叫下横档。海道至此,分为两支,右面一支多暗沙,左面一支以武山为岸,武山俗称南山,山前水势极深,为夷船出入必由之路,此为第二重门户;由横档前进五里,便是大虎山,靠西为小虎山,再西则为狮子洋,便是由黄埔到省的要路,此为第三重门户;以外山岛杂出,港口纷歧,皆夷船出入的要津。当由关天培指明:“横档、南山两处,本有炮台,建自康熙五十六年,形势稍狭;嘉庆五年,于沙角添筑炮台一座,至二十年又于南山炮台的西北,添筑镇远炮台一座,各安炮位四十座;嗣后大虎山、大角山各添设炮台一座。兄弟自十四年冬到粤,驱逐夷人律劳卑出口之后,与前任卢制军商议,因大角、沙角两炮台,中间隔开海面一千数百丈,两边炮火均难得力,只可作为了望之用。惟南山、镇远、横档等三处炮台,形如品字,中隔水面,只有三百多丈,炮大可期得力。所惜南山炮台地势过高,炮子容易冒过船顶,墙垛亦嫌单薄,当时即同卢前督会折奏准,将各炮台重行修建合用,添置七八千斤大炮,分别安配,并于横档背面山麓,及对面芦湾山脚,续添永安、筑固两炮台,安炮三四十门不等,这是此间炮台的沿革。”林公问道:“现在新添设的,又在哪里?可曾竣工否?”

  要知关提督如何回答,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