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锦霞大破阴风阵 绣雾同登道岸舟

  复礼子请得诸真,同至紫霞洞中。紫霞出洞,迎入诸真一一礼毕,各归座次而询曰:“紫霞真人,呼吾等偕来,有何计议?”紫霞曰:“弟约诸真无别,因灵宅子仙规不守,累阻阐道。兹有三缄游至槐市,彼统妖部布一阴风大阵,兼下金针数万。三缄弟子狐疑、金光之目,已为所刺被擒。特请诸真往破此阵,务将灵宅擒得,面禀道祖,看道祖发落,如何?”清虚曰:“灵宅老魅,实属可恶!吾等驾动祥光以破之。”一时凌虚、碧虚以及云衣诸真,各驾祥光,竟投槐市。

  但见槐市地面阴风遍布,黑雾迷漫。清虚子手持定光珠,向阵内一照,果见毒龙等擒得二人,高束槐枝。又见三缄手持隐身旌,随风飘荡。清虚暗想:“灵宅子不知在于何地?”将珠上照,见彼身坐云头,手捧葫芦,向下而倾,无数金针,飞舞如蜂,声同雷震。清虚谓凌虚曰:“此阵布得周密,须用力破之。”凌虚曰:“破法如何?”清虚曰:“擒贼不若擒王。吾想踏定五方金、木、水、火、土之气,同擒灵宅。尔向东入,吾向西入,紫霞南入,碧虚北入,云衣中入,以下固精子、子丹子镇于四角。非如此恐不能破焉。”凌虚曰:“兄言甚善。”遂各持法宝,各向方位,齐入阵中。

  灵宅子已知诸真前来破阵,取出迷仙宝镜,向四面照来。

  诸真骇然曰:“此镜乃元始天王所有,彼又如何得之?阵有是镜,则云路迷却,不定方向,乌能破耶?”于是诸真急退出阵,暗商议曰:“此镜最为厉害,谁去天王宫内借得镜匣以收之?”清虚曰:“吾愿在天王处去走一遭。”紫霞曰:“三缄凡胎也,怎敌此阵?赖有隐身旌以保其躯,否则,不过三朝,即化为乌有。至三缄弟子,幸属精怪修成,入此阵中,可当十日困苦。

  如过十日,必为阴风吹化,况有金针刺目伤人。最速破阵之计,不可稍缓!”须臾,清虚曰:“吾去借匣以收迷仙宝镜。诸真各显道法,与灵宅子接连战之。”紫霞曰:“兄可速行,毋得稍迟!”言罢,清虚辞去。紫霞手执闪风旗,碧虚执定风旗,凌虚执驱风旗,云衣执逐风旗,固精执息风旗,子丹执吸风旗,齐入阵内。看看阴风稍定,黑雾将疏。灵宅知是诸仙持宝入阵,手举宝镜,望空照之,诸真云头跌下十余丈。紫霞谅其难敌,云头按落,坠至三缄身旁,暗扶三缄,向东而去。凌虚祥光下坠,举起驱风旗,向毒龙、赤鲤、蛟、虾当头一绕,四妖躲之不及,已被阴风吹起,簸弄半空。凌虚将狐疑、金光道人以手携之,亦向东去。正行之际,遇着紫霞扶三缄而来。凌虚曰:“真人救得三缄,吾已救彼二弟子,如何安顿?”紫霞曰:“暂寻一洞隐之。”凌虚慧目遥观,瞥见长硬山有一石穴,忙将三人扶入,各饮灵丹一粒。三缄苏,狐疑、金光道人目伤已愈。

  师徒俯首,拜谢活命之恩。紫霞曰:“汝师徒暂寄此间,吾等来时,方可出洞。”言毕,绘符一道,黏于洞门,仍与凌虚同入阵中,将旗布定。灵宅子以为三缄师徒尚困在阵,又举葫芦倾起金针,又执宝镜,四照不止。紫霞等身弗能近,只得各立方位,缓缓捕之。

  且说清虚真人驾动祥光,顷到天王宫前,拜托守宫神祗,通报天王。传入内面,天王曰:“清虚子不在仙府,来此胡为?”清虚曰:“因大道不明于天下,异端曲学惑及世人,所以野道争鸣,愈积愈多,坏却正道不少,致使琼楼仙子,寥寥无几;地狱饿鬼,盈千累万。道祖不忍坐视,传得诸仙计议,始遣紫霞门徒虚无子临凡阐道,脱胎三缄,无非为大道计也。殊灵宅真人累生事端,以阻其阐道之路。前此之陷害三缄者,姑不具论;今三缄云游槐市,彼又布下阴风大阵,迷困三缄,师徒难出重围。弟子等齐赴阵中,思救三缄。不料灵宅盗得天王宫内迷仙宝镜,弟子等道法浅陋,不能近之。望天王赏给镜匣,收镜回宫。倘得大道阐明,亦天王所赐也。”天王曰:“灵宅子胆敢命傲道祖,可将镜匣持去,收吾宝镜,以复本位焉。”清虚得匣辞别,祥光驾动,疾向槐市而行。忽见当头赤云冉冉,不高不下,清虚异,立而视之。待不一时,赤云已到,乃锦霞真人也。清虚拱手询曰:“真人何来?”锦霞曰:“在洞无事,半空闲游。敢问真人行动仓皇,所为何事?今向何往?”清虚一一诉之。锦霞曰:“灵宅子仙居上界,何得作梗如斯?

  然闻真人言,彼布阴风大阵,将三缄困着,欲解此围,非吾洞中所炼阴阳宝扇不可。”清虚曰:“既有是宝,祈借用之。将道阐明,真人功亦不校”锦霞曰:“真人可随吾归,取此宝扇,然后同去破阵,亦未为迟。”清虚然其言,遂展祥光,随锦霞归洞。锦霞持了法宝,二真云车并驾,望槐市疾趋。顷刻间,其地已在目前矣。

  诸真人见锦霞同至,不胜欣喜。清虚当将镜匣交与紫霞,并将锦霞助阵之情备陈颠末。紫霞大喜曰:“如阵攻破,以俾大道阐明,必得上天加功赏禄!”锦霞曰:“灵宅子所恃者,迷仙宝镜也。可先收此镜,后挥以阴阳宝扇,其阵自破焉。”紫霞曰:“如是,吾持匣前去。真人在于阵内,引以待之。”言已,驾动彩云,向阵而入。

  灵宅子见祥光冲入阵内,急照以迷仙宝镜。紫霞持定镜匣,直向前行。镜内神光,概被宝匣吞食。紫霞于此竟到灵宅子云头之上,指彼言曰:“灵宅真人,何得累阻阐道?独不畏上天法律与道祖旨意乎?”灵宅子曰:“上天道祖吾非不畏,可恨汝延道弗阐,动辄命恃道祖,以欺压群真。吾小小设一阵儿,汝敢破否?”紫霞曰:“老仙不敢破阵,也不来矣!”说毕,震以雷诀。灵宅子忙驾祥光,整整精神,与紫霞战于空际。阴风愈大,地覆天翻。紫霞踏着巽门,吹动阳风以拂之。阵内阴风虽托在一边,无如阳风刚歇,而阴风又复密布,如此者累累。

  紫霞于是暗举打仙鞭,向灵宅抛来。灵宅闪过身躯,已打入祥光之左。复用手一指,此鞭又于灵宅子云头打下。奈彼有宝镜护着,总不能一近其身。灵宅得意洋洋,不防紫霞将鞭收回,以镜匣抛之。一时万道霞光,遍布阵内。灵宅子不知何宝,急以迷仙镜抛在半空。元始天王早命童儿云端候着,见得宝镜已为镜匣所含,双手捧来,携回宫去。灵宅子失了宝镜,复将金针吹起,以伤紫霞。紫霞抛起打仙鞭,在空中飞扬不定,霞光灿灿,照彻阵之内外,即刺目金针也不敢近。锦霞乘势取出阴阳宝扇,按定阴面,以阳面扇之。只见阴风被阳风舞弄,顷化乌有。灵宅子见阵已破,乘云急逃。清虚、锦霞追至数百里之遥。灵宅势竭力穷,不敢与战而隐。

  紫霞至长硬山内,将三缄师徒引出,仍回金姓庄上。诸弟子一一拜问,三缄悉道所以。即于此日收束行李,转向西行。

  紫霞云头望之,见三缄已向西去,乃与诸真同至道祖殿前,面奏灵宅阻道之事。道祖曰:“灵宅子所行无定,此次不咎,如再阻滞,罚为野仙。”紫霞归,命复礼子、正心子、诚意子追逐赤鲤四妖。三子得命,乘云四处搜寻,渺无踪迹。云车播转,回复紫霞。是时紫霞见三缄沿途阐道,从游日众,知其道果将成,爱命仙真常常护着行止。

  三缄自得紫霞解救,由北而西,行了数日程途,来到走马镇前。宿于旅舍,日见旅主将算盘、戥秤、升斗拂拭不停。三缄异而询曰:“吾见主人于斗斗之属,日日拂拭者何也?”主人曰:“凡贸易江湖,全在心肠奸诈,非大入小出,如何赚得蝇头,养活妻儿?即如吾也,以经营起家,今有千余金,借贷生息,皆赖此斗秤数行耳。所以不忘恩典,朝日拂拭而默祝之。”三缄曰:“汝计左矣。”主人曰:“吾计甚妙,有何左乎?”三缄曰:“如主人计,欲顾一时乎,抑欲流传子孙乎?”主人曰:“千奸百诈,无非欲遗之子孙也,岂但为一时计哉!”三缄曰:“既非计于一时,必须使汝子孙长享其福。”主人曰:“吾子孙安得不长享耶?”三缄曰:“以主人用心,恐难必其长享也。”主人曰:“如何?”三缄曰:“贸易人原冀赚得财帛,遗留孙子。但须存心厚道,公入公出。盖财帛有神所司,来之公方能存之永。几见有刻薄所得,而能久远者乎?”主人曰:“汝言大入小出,不能传之久远,吾邻岳某,赖此奸谋赚金数千,至今传及乃孙,尚享其富者,又何说也?”三缄曰:“能以刻薄之金传至孙辈者,缘彼前世积德甚深。即不使奸心,其富应发如是。今既为彼奸心得之,孙子必多不贤,再未有孙能发孙者也。主人试思,岳某之孙,究竟何苦?”主人曰:“岳公果有七孙,近年各尚奢侈,兼奸淫赌,每岁滥费,不下数百,而今家业渐渐窘促,是即为刻薄奸谋之报耶?”

  三缄曰:“然。”主人曰:“前此刻薄得千金于奸诈者,可以保守乎?”三缄曰:“如能回心,亦可保守。”主人曰:“吾一生在奸诈之中,从无有人道其不能久享。今得道长一言说破,若于午夜时突闻暮鼓晨钟,甚悔从前之失。愿将刻薄所得者,概以济人,何如?”三缄曰:“汝心一播即转,且转而愿补前过,是非善根深厚者,不能有此焉。”主人曰:“动问道长,道门有甚好处?不耕不读,不贸易经营,终日闲游,到头若何结局?”三缄曰:“道门以炼道为事,炼成大道,不生不灭,免却轮回地狱之苦。而其闲游四方者,又非徒好自劳瘁,实欲借人以传道耳。”主人曰:“吾闻习道者流,无妻无子,五常尽废。倘人人如此,则天下不几无人伦哉?”三缄曰:“嘻,道门中谁无夫妻子母?盖道以人伦为大,人伦若失,与道背矣。汝曾闻大罗天上,有不忠不孝、不尽伦尽性之神仙乎?”主人曰:“然则修道亦要从五伦作去耶?”

  三缄曰:“是矣。”主人曰:“果尔,吾为道长数语,破却来生去死之情,愿拜门墙,以求大道!”三缄曰:“学道贵有恒心,恐汝中途变更,弗能长久不担”主人曰:“既欲习道,安敢背道?”三缄曰:“汝有子乎?”主人曰:“吾有子二,俱已授室焉。”三缄曰:“汝妻尚在乎?”主人曰:“没之久矣。”三缄曰:“汝有此缘,于道可习。”主人见其许可,遂拜三缄为师,又求三缄赠以道号。三缄因彼知悔,取为“知足道人”。知足道人欲从三缄云游,将二子传来,以所剩余资,尽行分给。二子询明所以,苦苦留之。知足道人曰:“各人生死各人了,儿子何能代父冤?”二子知不能强,即在旅舍备办酒宴,请三缄师徒。席间,二子同声曰:“吾父随师云游,望其道门诸位道长携带。倘吾父大道稍有所得,皆诸道长之功!”言毕,离席又向师徒拜舞。三缄谓知足道人曰:“汝有此令予,可无虑矣。”饮罢酒宴,次日起程,逢剥则暂住消闲,逢镇则讲论劝世。

  一日来到破顶山,是山常起绣雾,村人每遇旱潦,祈祷于斯者,多有应验。三缄爱其高而宽广,层峦秀丽,异鸟争鸣,率诸门人登山游玩。山半一剎,名“祖师庵”。三缄师徒游至傍晚,即入是庵,各炼其道。住了一日,同上山巅,极目望之,可观百里。

  山后走马洞中有一老猿,名曰“绣雾”,忽见清气盘结是山,暗自思曰:“此山荒凉已极,浊气常生,吾恐有伤人民,时布绣雾,以敌浊气。是清气也,胡自来哉?”遂将妖风驾动,升于半天,俯见三缄师徒在山游玩。绣雾曰:“清气出自顶中,非仙子临凡,不能乃尔。但不识有何道法,吾且试之。”按下风车,口吐绣雾,霎时将山遮掩,不辨西南。狐疑禀曰:“雾迷山野,是地必有妖魔。”三缄曰:“不可造次。如彼果欲作厉,始收以宝焉。”狐疑得命,坐于山中。转瞬间雾气愈甚,复禀三缄。三缄曰:“再待一刻,看彼如何?”绣雾见三缄师徒小语不休,以为法宝毫无,即于雾中喷起细雨。三缄暗取肠绋子抛在半空,化为两道光芒,妖娆如龙,直逼绣雾。绣雾不知何宝,坐以待之。岂知二光合坠,竟将身躯束去,落于祖师庵中。三缄归庵,见而询曰:“汝何妖物,敢侮予乎?”

  绣雾曰:“吾在此山修真炼性,与汝辈无涉。汝何许人也,来至此地,辄以法宝束吾?”狐疑在旁言曰:“吾师乃旨奉上天,命领道祖,阐道人世,号曰三缄。无论水怪山精,肆虐害民者诛之,护国佑民者赏之。”绣雾曰:“如是,吾乃千载老猿,并未害及民间,而且时布绣雾,以敌此山恶气。旱干水溢,有求吾者,常救及之,数百年来如一日也。”三缄曰:“既未为民害,如何吐雾,以迷吾师徒之径耶?”老猿曰:“吾出洞闲游,忽睹清气盘旋,知有仙子降世。及上云头高望,乃汝师徒往来此山。心内疑猜,不知有何道法,故将绣雾布以试之。今见法宝凌空,将吾束着,吾心服矣!但吾修炼多年,未克飞升,欲求上仙指点而不获。兹遇仙子,吾之幸也。窃愿拜于门下,望仙子仁慈大展,舞以异类见嫌。”三缄曰:“汝既愿拜门下,吾念汝修道辛苦,暂且收入。俟道心坚固,然后传以道法。”遂命狐疑将束解之。老猿行了参师礼,并拜诸道兄毕,三缄为之取道号,曰“绣雾道人”云。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