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章 鲁问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 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 桀、纣、幽、厉,雠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 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遍礼四邻诸候,驱国而以事齐,患可救也。非此, 顾无可为者。”

  齐将伐鲁,子墨子谓项子牛曰:“伐鲁,齐之大过也。昔者,吴王东伐越, 栖诸会稽;西伐楚,葆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候报其雠,百 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 兼三晋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 用是也。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 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猝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 “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 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 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 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 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 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 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 曰:“先生何止我攻邻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 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 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 有人于此,其子强粱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 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 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傅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 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 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 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 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 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 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 “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 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鲁君之嬖人死,鲁君为之诔,鲁人因说而用之。子墨子闻之曰:“诔者, 道死人之志也。今因说而用之,是犹以来首从服也。”

  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 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 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 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 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美善在上,而怨雠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 此翟之谓忠臣者也。”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 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 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子墨子曰:“ 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 哉?”

  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 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 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 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 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 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 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 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 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 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 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致也。”吴虑谓 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 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 子墨子曰:“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 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 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 吾义岂不益进哉!”

  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曰:“先生苟 能使子墨子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公尚过 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曰:“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 越王大说,谓过曰:‘苟能使子墨子至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 百里,以封子。’”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 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抑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粜也。钧之粜,亦于中国耳, 何必于越哉!”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 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 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子墨子出曹公子而于宋。三年而反,睹子墨子曰:“始吾游于子之门,短 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祭祀鬼神。今而以夫子之教,家厚于始 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人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吾未知夫子 之道之可用也。”子墨子曰:“不然。夫鬼神之所欲于人者多: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夫鬼神,岂唯擢季钳肺之为欲哉?今子处 高爵禄而不以让贤,一不祥也;多财而不以分贫,二不祥也。今子事鬼神,唯 祭而已矣,而曰:‘病何自至哉’,是犹百门而闭一门焉,曰:‘盗何从入’。 若是而求福于有怪之鬼,岂可哉?”

  鲁祝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子墨子闻之曰:“是不可。今施人薄而 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唯恐其以牛 羊祀也。古者圣王事鬼神,祭而已矣。今以豚祭而求百福,则其富不如其贫也。”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 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 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 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

  孟山誉王子闾曰:“昔白公之祸,执王子闾,斧钺钩要,直兵当心,谓之 曰:‘为王则生,不为王则死!’王子闾曰:‘何其侮我也!杀我亲,而喜我 以楚国。我得天下而不义,不为也,又况于楚国乎?’遂而不为。王子闾岂不 仁哉?”子墨子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 治也?若以白公为不义,何故不受王,诛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难则难矣,然 而未仁也。”

  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绰三从。子墨子闻之,使 高孙子请而退之,曰:“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 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 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 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 若势,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 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 因此若势,亟败越人。公输子善其巧,以语子墨子曰:“我舟战钩强,不知子 之义亦有钩强乎?”子墨子曰:“我义之钩强,贤于子舟战之钩强。我钩强我, 钩之以爱,揣之以恭。弗钩以爱则不亲,弗揣以恭则速狎,狎而不亲则速离。 故交相爱,交相恭,犹若相利也。今子钩而止人,人亦钩而止子,子强而距人, 人亦强而距子,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故我义之钩强,贤子舟战之钩 强。”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 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 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 而不义,我不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 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