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守孤城审配全忠 嫁二夫甄氏失节

  却说袁谭出屯黎阳,才阅数日,即闻曹军杀到。谭手下不过数千人马,如何抵得住大队曹军?只好向袁尚处告急。尚本不欲救谭,只因黎阳一失,关系非轻,乃自率兵往援,与谭共战曹军;连败数次,没奈何闭城固守。另遣河东太守郭援,会同并州刺史高干,共向平阳进兵,意图牵制曹军;且阴与关中将马腾通书,使他遥应。腾颇有允意。司隶校尉锺繇,方出督关中,见七十六回。探闻消息,也亟遣使往抚马腾,极陈利害,并约腾同御敌兵,腾乃遣子超领兵万人,与繇相会。繇即偕超出发,行抵汾河,适值郭援渡河西来。援本为繇外甥,繇专心助曹,不暇顾及私谊,便麾兵急击,掩他不备;校尉庞德,素有勇力,执刀前驱,兜头遇着郭援,当即交锋,不到十合,已将援首级取去。援众大乱,无论已渡未渡,一古脑儿逼入水中,溺死过半;高干闻败,也即退回。庞德携着郭援首级,向繇报功,繇见了援首,不禁下泪。德深为诧异,嗣知繇与援有甥舅谊,复入帐谢罪。繇怃然道:“援虽我甥,今为国贼,理应加诛,何故言谢?”繇徒知援为国贼,不知操亦一国贼。徒忠于操,殊不足道。遂驰书告操,请操免忧。操接得捷音,不必西顾,便猛攻黎阳,谭尚两人保守不住,走还邺城。操督兵追击,刈麦为粮,还想乘胜攻邺,会闻祢衡为黄祖所杀,且喜且愤,召语将佐道:“祢衡狂士,我能容受,他人怎肯相寄?我已料他必死了!明是借刀杀人。但衡是由我遣去,黄祖敢杀我使,也是藐我;我总要前去问罪。免致小视。”衡赴荆州,见七十六回。郭嘉即乘间进说道:“何不就移讨荆州?”语尚未毕,诸将谓谭尚将灭,奈何移师?嘉又说道:“谭尚本不相睦,急乃连兵,缓必生变,我正好乘此退去,南向荆州;待他兄弟阋墙,然后再进,庶一鼓可灭了。”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操拈须称善。但留部将贾信,屯守黎阳,自率大军还许,搜乘补卒,南攻刘表。表前时接见祢衡,也知衡为北方才士,优礼相待;嗣因衡傲慢不恭,乃遣往江夏,使见黄祖;祖亦慕衡名,命掌文牍。长子射音亦。尤好文辞,尝托衡作《鹦鹉赋》,文不加点,援笔立成,词旨甚是典赡,大为射所赞赏,视衡如宾师一般。后来黄祖在舰中宴客,衡亦与座,酒后抢白起来,衡骂祖为死么,祖性褊急,欲令军士挞衡;谁知衡骂詈不休,惹动祖怒,竟将衡一刀杀死,年止二十六。祖子射,徒跣来救,已是不及;祖亦酒醒知悔,厚加棺殓。但死已无知,有何益处?

  衡原自取,祖亦贻讥。八字公评。

  曹操计毙祢衡,反得借衡为名,进攻刘表,正是妙策;军至西平,忽由袁谭遣使辛毗,叩营求见。操召毗入问,毗答言谭尚相攻,谭败奔平原,事关危急,情愿向公投诚,乞公援助;操乃召将佐会议。群下多谓谭尚衰乱,已不足忧,刘表方强,应趁早平定,免为后患;独荀攸进说道:“天下多事,群雄逐鹿;刘表坐拥江汉,不能展足四方,无志可知;袁氏据有四州,带甲数十万,若使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势且永固不摇;今兄弟构衅,理难两全,我不乘隙相图,待他并合为一,力雄势厚,也难制服,机不可失,幸即移师!”见识高人一筹。操也以为然,允即援谭,遣毗先归,自督兵再至黎阳。谭尚本同走邺中,及曹操南还,谭意欲追操,请尚举兵相从,尚又觉动疑,不肯依议,谭当然怀愤;再加郭图辛评两人,在旁撺掇,就不遑后虑,引兵攻尚。尚兵较多,谭兵较少;一场冲突,谭又败走。别驾王修,自青州援谭,谭更欲还军攻尚,修谏阻道:“兄弟犹左右手,譬如与人将斗,自断右手,尚能向人争胜么?况兄弟不亲,何人可亲?彼谗人离间骨肉,为害甚大,愿将军立诛谗佞,讲信修睦,自足安内攘外,横行天下!”语亦激切。谭终执定己见,率兵回攻。哪知尚却已赶来,就南皮城外接仗,谭复失利,败奔平原,尚追至平原城下,督兵围攻。郭图等又劝谭降操,向操求救,谭更为所惑,乃使辛毗乞师;待毗既归报,操亦进兵。尚自然得知消息,忙撤围还邺;部下闻操军大至,俱有惧色,吕旷高翔两将,竟叛尚降操。偏谭谋招致旷翔,阴刻将军印信,使人赍给二人;二人既诚心归操,反取印白操。操微笑不答,欲知言外意,尽在不言中。且派吏至平原,令为子整说婚,愿聘谭女,谭不敢不从;操又借口乏粮,引军暂退。好狡诈。尚总道是操已还军,可以无虑,但留审配守邺,复督军往攻平原。审配更献书与谭道:

  配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将军缓心抑怒,终省愚辞!盖《春秋》之义,国君死社稷,忠臣死君命,苟图危宗庙,剥乱国家,亲疏一也。是以周公垂涕以毙管蔡之狱,季友欷歔而行叔牙之诛,何则?义重人轻,事不获已故也。昔先公出将军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上告祖灵,下书谱谍,海内远近,谁不备闻?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谄媚,交乱懿亲,致令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沈之迹,阏伯实沈为高辛氏子,日寻干戈,以相征讨。语见《春秋·左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我州君臣,若拱默以听执事之图,则惧违《春秋》死命之节。且诒太夫人不测之患,损先公不世之业,岂不痛哉?伏惟将军至孝蒸仁,发于岐嶷,友于之性,生于自然,章之以聪明,行之以敏达。览古今之举措,睹兴败之征符,何意奄然沈迷,堕贤哲之操;积怨肆忿,取破家之祸;翘企延颈,待望仇敌,委慈亲于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忿。言之伤心,闻者流涕。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当匍匐呼号于将军股掌之上,配等亦当敷躬布体,以听鑕斧之刑。如又不悛,祸将及之,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配再拜以闻。

  看官试想!谭与弟尚,已经势不两立,怎肯为了审配一言,幡然变计?于是再向操乞援,催令进兵攻邺,牵制尚军。操原要待谭求救,然后再进,既接谭使,便麾动人马,直指邺城。审配闻操兵复至,急忙整缮守具,为御敌计,一面使武安长尹楷,屯兵毛城,接济粮饷。配将冯札,阴蓄异志,开门待操,操兵前队千余人,踊跃趋入;才有一小半进城,城上大石如飞,没头没脑的掷击下来,操兵闪避不及,正想退去,猛听得豁喇一声,放下闸板,将门掩住,把操兵内外隔断。操兵陷入城内,约有三百多名,无路可奔,立被守兵围裹,杀得一个不留,连冯札也因此毕命。原来审配闻变,赶急登城,指挥士卒,掷石下堑,所以操兵虽入,并不慌张,反结果了三百人性命。配亦能军。至操随后赶到,奋怒攻城,但见矢石齐下,无缝可钻,乃令大小三军,绕城驻扎,且攻且围,好几日不能得手;因想出许多方法,筑土山,掘地道,仰瞰俯临,伺隙掩击。那审配却是能耐,日夕严防,一些儿没有疏虞;再加尹楷随时运粮,源源不绝,所以全城镇定,累日坚持。极写审配忍耐,反衬曹操智计。操连攻不下,特留曹洪等围邺,自引兵往击毛城;正值尹楷输粮赴邺,被操在途截夺。大破楷军。又分兵拔邯郸,降易阳涉县,剪去邺城羽翼,仍然还军邺城,索性将土山地道,一律毁撤,专命军士凿堑城外,周围四十里,广约丈许,深只数尺。审配在城上遥望,见他开濠甚浅,不以为意;谁知操计中有计,到了夜间,却使军士掘深濠堑,竟至二丈有余,沟通漳水,灌入城中。配至此悔不早争,误中操计,但已是无及,不得已悉众登陴,聊避洪流;又阅数日,粮食垂罄,饿死多人。可巧袁尚率兵回援,前锋已至阳平亭,距邺城只十七里,探马报入操营,诸将谓尚军驰归,必将死斗,不如避彼锐气,再作计较。操扬言道:“尚若从大道趋至,我当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战便可成擒了!”料敌甚明。嗣经探马续报,尚果从小路还援,操大喜道:“我料尚是无能为呢!”遂令曹洪等堵住守兵,自去对敌袁尚。尚已至阳平,就夜间举火为号,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两下里得通消息,满望内应外合可破曹军;偏偏待至天明,曹军却杀到阳平,并不闻审配影响。尚将马延张顗,望见曹操势盛,未战先降,他将统皆骇走,尚亦只好返奔;所有辎重器械,尽行抛弃,甚至印绶节钺,亦为操兵所得。操也不穷追,引还邺下。

  审配曾出兵城北,想去接应袁尚,适被曹洪截回,退守城中;及操又还攻,将阳平所获物件,取示守兵,兵心大沮。审配尚誓众固守道:“操军已疲,料难久持;且幽州必来相援,何患无主?汝等但坚守死战便了!”操再拟猛攻,正值袁谭遣使辛毗,复来操营,操令毗招降审配。毗至城下,呼配与语,配大怒道:“袁氏兄弟,全由汝兄辛评,与郭图党同挑拨,以致失和,甘召外侮,今汝兄家属已系狱中,他日拿住汝曹,当一并枭首,上谢先君!尚敢向我招降么?”说着弯弓欲射,慌得辛毗连忙退回。原来袁谭去邺时,郭图辛毗等家眷,俱得随行,独辛评妻子迟走一步,为尚所收,所以系住狱中,无从逃脱;及辛毗返报曹操,操知配决计不降,冒矢督攻,箭彻车盖,指挥如故,入夜不休。审配自守东南隅,令兄子审荣抵御西北;荣不愿坐毙,竟献门迎操,操军当然拥入。配在东南角楼上,遥见西北失守,亟遣人驰诣狱中。杀毙辛评全家,自率残兵下城巷战,战到兵尽力穷,倒地受擒。时辛毗入救兄家,已嫌太晚,回到操营,巧巧碰着审配,被兵士押解过来,冤家相见,格外眼红,即举起手中马鞭,乱挞配首道:“死奴也有今日么?”配亦反詈道:“狗辈破我冀州,恨不诛汝!”及入见曹操,操颇怜配忠壮,有意劝降。乃故意问配道:“汝知献门为谁?”配答言未知。操说是审荣所献,配愤愤道:“儿辈无行,乃竟至此!”操又说道:“孤至城下督兵,何箭多乃尔?”配厉声道:“恨少恨少!”操尚慰语道:“卿为袁氏尽忠,不得不然;今已成擒,还有何说?”配直答道:“城亡与亡,何必多言?”语可屈铁。操犹豫未忍,辛毗在旁号哭道:“兄家一门遭戮,乞速杀此贼,借慰冤魂!”配瞋目视毗道:“汝为降虏,配作忠臣;生不如死,可速杀我!”操方令左右牵出,置诸死刑。配叱刑士道:“我主在北,不应南面受诛!”乃听令北向引颈受戮。虽死犹生。操命将遗尸棺殓,茔葬城北,然后出营入城。

  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随父从军,当即跃马先驱,径诣府舍;府中已由操兵监守,见了曹丕进来,当然让入。丕提剑下马,径入后堂,但见一中年妇人,兀坐垂泪,膝下有一少妇跪着,用首枕膝,乱发蓬头,作颤动状;丕瞧入眼中,见少妇发光可鉴,已是动情,遂按剑问道:“汝等为谁?”中年妇人答说道:“我为袁将军妻刘氏。”又用左手遮少妇玉颈,右手指着道:“这是次男熙妻甄氏,年轻胆怯,幸乞垂怜!”妒妇也不能不丢脸了。丕和颜道:“既系刘夫人,我当代为保全;可令新妇举头,不必惊慌。”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怜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烈妇被人牵臂,且断腕全贞,熙妻任令曹丕拭面,其不贞可知。丕即自述姓名,叫她放心,刘氏闻是曹操世子,忙令甄氏下拜裣衽,且与语道:“此后可不至忧死了!”总教人尽可夫,何致遽死?甄氏含羞拜毕,偷觑丕容,正是一位翩翩少年,英姿潇洒,仪表风流,不由的勾动芳心,含情脉脉。丕痴立多时,忽听外面人声嘈杂,乃掉头趋出,往迎乃父;适曹操已入府厅,升帐上坐,问及袁氏家属,丕抢步上前道:“袁家只有姑媳两人,尚存内室,狼狈相依,幸乞怜恕!”操点首道:“我与本初起兵讨逆,誓同患难,不幸为好不终,致兴兵革;如果全家投顺,应该一视同仁,何况妇女呢?”奸雄狡词。这数语正中曹丕心坎,便入内引出袁氏姑媳,使见曹操。操见甄氏花貌雪肤,也为叹赏,便问刘氏道:“汝家如何止留二人?”刘氏答道:“子妇等并皆远出,惟次媳愿侍妾身,所以尚留在此;现蒙世子曲意保全,实为万幸。”操已闻言知意,旁顾曹丕,见他两目钉住甄氏,几不转瞬,益知丕暗里寓情,遂嘱丕引还二妇,安心居住;一面下令安民,豁免租赋一年,百姓自然喜悦,相率安堵。操遂置酒高会,宴集将佐,就是袁氏姑媳,也并馈酒肉,一例看待。将佐饮毕,均向操申谢,独许攸醉意醺醺,顾操大言道:“阿瞒若非我相助,恐未能坐得此州!”操不禁动怒,强颜为笑道:“汝言亦是,当录汝首功!”攸狂笑自去。死期将至,还在梦中。操复上表奏捷,有诏授操为冀州牧,操拜受诏命,愿将兖州让还。将佐俱入帐道贺,惟曹丕却尚怏怏。俗语说得好:“知子莫若父。”当由操使人作伐,愿娶熙妻甄氏为子妇,刘氏不敢不从,商诸甄氏,也无异言,当下就府舍为礼庐,择吉成婚。待至洞房合卺,并蒂谐欢,柳絮随风,轻狂乏力,桃花逐浪,含笑无言;两口儿枕席绸缪,不消絮述。只委屈了幽州刺史袁熙,叫他去做死乌龟,未免不甘。还有将作大匠孔融,已调任大中大夫,闻得操为子娶妇,就是袁熙妻室,因戏致操书道:“昔武王伐纣,尝以妲己赐周公,想明公有心希古,敢不拜贺?”操得书后,还道融博学多闻,定有所见。后来与融晤谈,问及前书来历,融笑答道:“这是由愚衷揣度得来,当时武王明圣,谅不致戮及美人,赐与周公,岂不是两美相谐么?”语足解颐,可惜招尤。操方知融语带讥嘲,蓄恨谋害,事见下文。

  且说曹操既得冀州,复想并吞幽并诸州;幽州刺史高干,闻风纳款,自请归降,操仍令干守原职。会闻袁尚窜入中山,为谭所攻,复走幽州,谭收得尚众,还屯龙凑,有自主意;乃遣使贻书责谭背约,与他绝婚,当即出兵进击。谭不能敌操,退保南皮;操追至城下,围攻了一两月,尚未能拔。时已为建安十年正月,腊尽春来,残雪初霁,操为议郎曹纯所激,亲执桴鼓,促兵登城,兵士并力直上,搴旗斩将,齐集城楼。谭下城出走,甫离北门,突被曹洪截住,心慌力怯,由洪大喝一声,劈落马下;郭图辛评尚在城内,俱为操军所擒,操命把郭图斩首,但将辛评贷死。青州别驾王修,正从乐安运粮回来,得知谭已被杀,便下马号哭道:“无主何归?”乃径诣操营,乞收葬谭尸;操嘉修忠义,准如所请,仍使修至乐安运粮。乐安太守管统,不肯降操,操嘱修取统首级,修不忍杀统,执统诣操,代请赦罪,操也即依从,且留修为司空掾。郭嘉劝操延揽名士,借孚众望。操因随处招致,但有才艺可称,即辟为掾属,独不赦袁绍记室陈琳,悬赏购缉,竟得擒来。小子有诗叹道:

  下笔千言气亦雄,冀州一破术皆穷;

  若非曹氏怜才切,颈上难逃剑血红。

  欲知陈琳性命如何,容至下回表明。

  审配为袁氏旧臣,始不闻以立长之经劝袁绍,继不闻以友于之义谏袁尚,亡袁之咎,配亦难辞;但观其誓守孤城,死不降曹,亦有足多者。本回于配之守邺,叙述独详,盖即善善从长之意,不忍没其忠也。独于甄氏之再适曹丕,却未肯下一曲笔,可褒则褒,可贬则贬;古称妇人从一而终,夫死尚当守节,胡为袁熙未亡,甄氏即背夫改适耶?至若曹丕之霸占人妻,与曹操之妄纳子妇,皆为名教罪人,贬甄氏,正所以贬操丕也。人情孰不贪生而恶死,况属妇人?而迫命改醮者,实由操丕,操丕之不道可知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