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诛邓奉惩奸肃纪 戕刘永献首邀功

  却说赤眉既降,关中无主,盗贼又乘机蜂起,各据一隅。下邽有王歆,新丰有芳丹,霸陵有蒋震,长陵有公孙守,谷口有杨周,陈仓有吕鲔,汧骆有角闳,长安被张邯占住,各称将军,互相攻击。独延岑屯据杜陵,击破赤眉将逄安,意气自豪,再移部众入蓝田,僭称武安王,分置牧守,居然想做关中霸主。闻得征西大将军冯异进兵,亟诱同张邯等众,共攻异军。一番接仗,竟被异军杀毙千余人。张邯等战败先逃,延岑亦向东南窜去。异进驻上林苑中,号令远近,先抚后剿,所有前时附近诸堡砦,附属延岑,至此都向异投诚。异又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领兵追岑。到了析县,正值岑督众围城,一遇邓晔等到来,慌忙解围对敌,偏部众惩着前败,不敢再战,裨将苏臣等投械先降。岑不敢再持,奔归南阳,又被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迎头截击,斩首三千余级,生擒将士五千余人。岑势孤力竭,但率数骑奔投秦丰,嗣复转诣西蜀,下文自有交代。惟邓奉本光武帝姊夫邓晨兄子,从征有功,官拜破虏将军。自吴汉出略南阳,兵多侵暴,连邓奉故乡新野县中,亦遭蹂躏。奉返省乡里,庐舍荡然,不由的怒气填胸,竟纠合流氓,造起反来。乡里遭殃,何妨劾奏吴汉,奈何造反?当即攻入淯阳,逐去守兵。顾应前回。尚有堵乡人董欣,杏聚人许邯,亦纠众应奉,四出骚扰。董欣攻入宛城,拘住南阳太守刘欣,幸汉扬化将军坚镡,尚未远去,一闻宛城失守,便引兵夜至城下,使壮士悄悄登城,斩关纳入兵士,一鼓而进。欣未曾防备,势难招架,只好弃城窜去,逃归堵乡。光武帝时已闻警,亟授岑彭为征南大将军,使讨邓奉董欣,且拟添将助彭。适值王常自邓来归,常即前时下江帅,与光武帝同破莽军,转事刘玄。玄曾命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进爵邓王。至是方挈眷入洛,谒见光武。光武帝与语道:“王廷尉良苦,每念前时与同艰险,无日忘怀!奈何至今始来相见哩?”常顿首谢道:“臣蒙大命,得效鞭策,始遇宜秋,继会昆阳,幸赖陛下威武,终破大敌。更始不量臣愚,委任南州。赤眉入关,伤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今闻陛下即位河北,如日重明,臣等得见阙廷,虽死亦无遗恨了!”光武帝笑说道:“我与卿戏言,不必介意,今得见卿,南顾无忧了。”遂指常语诸将道:“王将军曾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好算是忠臣呢!”于是面授常为汉忠将军,使与朱祐贾复耿弇郭守刘宏刘嘉耿植等,一同南下,由征南大将军岑彭节制。彭率众至杏聚,击破许邯,邯穷蹙始降。再顺便进攻堵乡,董欣向邓奉乞援,奉率锐卒万余,往救董欣,两人并力拒守。岑彭等连攻数月,尚不能克。到了建武三年夏间,光武帝下诏亲征,带领六军出都。行至叶县,适遇董欣别将数千人,沿途拦阻,车驾不得前进,正要麾兵开道,巧值彭亦引兵杀到,前后夹攻,一霎时扫得精光。光武帝进军堵阳,邓奉不禁胆怯,夜奔淯阳。董欣独力难支,自缚出降。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奉着帝命与岑彭等追赶邓奉,驰抵小长安,得及奉兵,当然再战。奉抵死格拒,酣斗经时,互有杀伤。蓦闻光武帝亲来接应,车骑大至,汉军越加奋勇,杀死奉兵无数,奉欲逃无路,迫急乃降。光武帝记奉前功,且由吴汉起衅,拟从赦宥。岑彭与耿弇进谏道:“邓奉背恩造反,致王师暴露经年,罪无可逭!若不诛奉,何以惩恶?”说得光武帝不便徇情,乃将奉正法示众。国法原是难容。惟许邯董欣,幸得贷免。光武帝启驾还都,但使岑彭与傅俊臧宫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去了。

  过了月余,得虎牙大将军捷报,说是刘永授首,睢阳报平。究竟刘永如何败死?应该详叙情形。永在睢阳僭称帝号,专据东方。见十一回。内有沛人周建等为爪牙,外有佼强董宪张步等为羽翼,除国都睢阳外,如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俱归管辖,差不多将青兖徐三州包括了去。光武帝曾拜盖延为虎牙大将军,使与降将苏茂,相偕东征。茂本刘玄部将,前与朱鲔共守洛阳,鲔既出降,茂亦归命。及随盖延东行,独不肯受延节制,分军自去,掠得数县,据住广乐,反向刘永处遣使称臣。永拜茂为大司马,封淮阳王。盖延独进攻睢阳,且奏达苏茂叛状,光武帝再遣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往助盖延,为延副将,合攻睢阳城。彼此经过好几次战仗,城中兵不能取胜,闭门死守。两下里复相持数旬,延尽收田间禾麦,作为军粮,守兵无粮可因,渐生恟惧,当被延军窥出间隙,缘梯夜登,入城击永。永不知所措,亟引兵走出东门,延等追杀一阵,横尸遍野,只剩得骑士数十人,保住刘永家属,奔往虞城。虞城人不愿纳永,反将永母及妻子,一并杀死,永仓皇走脱,得抵谯邑。永将苏茂佼强周建等,合兵三万余人,至谯救永,永复得成军,再拟拒延。延连拔薛城沛城,斩鲁郡太守梁邱寿,及沛郡太守陈修,长驱追永。永率苏茂等三将军,至沛西逆战,又吃了一大败仗。不得已再弃谯城,转奔湖陵,苏茂奔还广乐,惟佼强周建,还是与永同行,未曾舍去。

  盖延乘胜略地,收抚沛楚临淮各城。光武帝也遣大中大夫伏隆,持节使青徐二州,招谕郡国。青徐群盗,多望风请降。就是琅琊盗帅张步,亦迎谒伏隆,敛兵听命。隆许为归报,嘱步静候朝旨,步乃使掾吏孙昱,随隆诣阙,贡献鳆鱼。鳆似蛤,即石决明。光武帝迁隆为光禄大夫,仍使隆赍着诏书,拜步为东莱太守。隆即与步掾孙昱,仍向东行。哪知为刘永所闻,忙遣人立步为齐王,并封东海贼帅董宪为海西王。步贪得王爵,欲背隆约。及隆持诏前来,竟摆起国王的架子,拒诏不受。隆探悉情隐,因向步晓谕道:“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得封王;今君果去逆效顺,总不失为万户侯,何必贪受伪封,但顾目前,不顾日后哩?”步不以为然,惟留隆共守青徐二州,隆愤然道:“君不受朝命,必有后悔!我奉命到此,谕君反正,岂肯随君附逆?我就此返报便了。”说着,持节欲行,步却麾动左右,把隆拘住,锢居一室。隆缮就密书,交付从吏,嘱使乘间脱身,归报朝廷。从吏一住数日,觑得步兵防检少疏,乘夜逸出,好容易奔还洛阳,把隆书呈递进去。

  光武帝立即展阅,但见书中写着:

  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步固桀骜,属吏知其反叛,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于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愿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臣隆待死上言。

  光武帝览罢,知隆已陷入寇中,亟召隆父伏湛,示隆来书,且流涕与语道:“隆节同苏武,忠诚贯日,朕却恨他不如姑许,自求生还哩!”这是无聊慰语,莫被光武瞒过。湛泣拜而退。湛为济南伏胜九世孙,世传经学。伏胜为秦时耆儒,见《前汉演义》。高祖伏孺,徙居琅琊郡东武县;父伏理曾为高密太傅。湛承父荫,补充博士弟子员;王莽时为绣衣执法;刘玄入关,使为平原太守;光武帝即位,闻湛才名,征拜尚书,令订旧制。至是因伏隆被执,意欲加慰湛心,擢任公卿。时邓禹已早还都中,自愧无功,缴上大司徒及梁侯印绶,光武帝赐还侯印,但将大司徒一职,悬缺不补。回应前回。此次拟迁擢伏湛,正好使他代任大司徒,乃即日锡命,使行大司徒事。未几即命他实授,加封阳都侯,一面调遣大司马吴汉,率同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会攻刘永。并拟另派别将,专讨张步。忽由幽州牧朱浮,驰使告急,请速济师。顿令光武帝不遑东顾,又要筹及北防。

  这朱浮告急的原因,便是为了彭宠造反,逼迫幽州。彭宠本为渔阳太守,尝发突骑助光武军,得平王郎。至光武正位,封赏功臣,如宠所遣的吴汉王梁,皆位跻三公,宠仍守原官,不获超迁,因此不平。光武帝也未免负宠。幽州牧朱浮,年少好客,尝向渔阳征取银米,充作廪饩。宠不肯照发,且有怨言。浮致书责宠,讥他为辽东白豕,只好夸示辽阳,不足比衡河右。宠得书越加恨浮,浮更密表谮宠,光武帝乃征宠入都。宠请与浮一同就征,奉诏不许,宠遂怀疑惧。宠妻素好干政,劝宠不必应征,尽可自主;此外属吏亦无人劝行,于是迁延不发。宠有从弟子后兰卿,随光武帝居洛阳,光武帝因遣令谕宠,宠留住子后兰卿,竟出兵二万余人,往攻朱浮。又因上谷太守耿况,也是功高赏薄,与己相同,不妨诱与同反。于是一再遣使,驰诣上谷。哪知有去无来,所遣使人,俱被耿况斩首了。彭宠造反,前回已曾提及,此外所叙各事,参观前文便知。光武帝闻朱浮被攻,曾遣游击将军邓隆,引兵援浮。隆与浮立营太远,呼应不灵,被宠兵突破隆营,隆仓猝走脱,部下多死。浮不能相救,只好还守蓟城,与宠相拒。既而涿郡太守张丰,也与宠连兵,自称无上大将军。宠得一帮手,气焰越张,索性大举围蓟。朱浮不敢出战,惟飞章入洛,乞请援师。

  光武帝得报,想了数日,一时腾不出兵马粮饷,乃令来使还报,教他静守毋战,俟筹足军实,方可来援等语。浮又固守了好几月,城中粮尽,人自相食,那外面却攻扑甚急,险些儿陷没全城,就使弃城不顾,也是无路可出,眼见得危急万分,朝不保暮。亏得上谷太守耿况,遣到两三千骑兵,冲破围城一角,浮得趁此机会,开城杀出,由上谷兵在外接应,才得走脱。只蓟城吏民,不及随行,上谷兵又复退去,无人相救,没奈何出降宠军。宠既得蓟城,复陷右北平上谷数县,遂自称燕王,北通匈奴,南结张步,又收集朔方遗贼,称雄一隅。光武帝时思北讨,但恐刘永未平,一或远征,免不得顾此失彼,患生眉睫,所以耐心待着,只望盖延吴汉两军,早日平永,便好移师北行。偏偏事多周折,波浪层生,前次睢阳城已经攻下,只逃脱了刘永一人。及盖延往略沛楚,永又从间道还至睢阳,睢阳人又反城迎永。盖延再去围攻,急切又不能得手。惟吴汉一军,行至广乐,与永将苏茂连战数次,茂奔广乐见上文。茂败入城中。吴汉督兵猛攻,四面架起云梯,将要登城,不防来了一个周建,带着大队十多万人,救茂击汉。汉自率轻骑,前去截击,虽是敌众我寡,倒也未尝胆怯。一场混战,毕竟杀不过茂众,看看将败退下去,汉不禁性起,怒马向前,挺戟突阵,刺死敌兵数人。蓦然来了一箭,射中马首,马负痛一蹶,把汉掀翻地下,幸亏左右将士,抢前力救,才得将汉扶归。汉膝上受伤,不能起立,困卧榻上,诸将只得闭垒自固,一听周建入城。到了日晚,吴汉尚病不能兴,未免呻S吟Y。杜茂等入语道:“大敌在前,公乃因伤久卧,恐致摇动众心,还请详察。”汉听言未毕,便跃然起坐,裹创出帐,椎牛飨士,下令军中道:“贼众虽多,统皆乌合,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并没有什么忠义。今日为诸君立功时候,杀贼封侯,在此一举,望诸君勉力。”麾下不禁鼓舞,齐称得令,将士同心,不忧不胜。于是士气复振,待旦厮杀。到了昧爽,城中已有鼓角声,传入汉营。汉知周建等又来挑战,遂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黄头系首戴黄巾,为敢死士。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作为先驱,自督诸将随出,号令全军,闻鼓齐进,退后立斩。当下大开营门,严阵以待。望见周建领兵出来,即由汉亲自擂鼓,蓬蓬勃勃,激动士气,前驱奋勇杀出,后军继进,一古脑儿冲入建军。建军抵挡不住,立即返奔,被汉军快马追上,守卒不及闭门,顿至门前挤住,彼此争入,结果是全城捣毁,周建苏茂,夺路遁去。汉入城安民,留杜茂陈俊居守,自率兵追蹑建茂,直抵睢阳。建与茂入城见永,相偕守御。汉会同盖延,昼夜急攻。城中被困,已将百日,兵吏皆有菜色,再加建茂败兵,从外窜至,人数虽是较多,粮食越加不济,没奈何保住刘永,溃围出走。延军截住辎重,从后追击。永等拚命乱跑,将抵酂城,众已四散,连建茂亦自去逃生。只有永将庆吾,还是跟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竟悄悄的拔出佩刀,向永脑后劈去,永未曾预防,当然被杀,庆吾遂枭了永首,迎献延军。延令庆吾携首入都,伏阙呈报,庆吾得受封为列侯。好侥幸。

  永弟防尚守住睢阳,闻得永已毙命,也开城出降。独永子纡随着建茂,同至垂惠。建茂因立纡为梁王,收合余烬,再图起复。永将佼强走保西防,仍与建茂等,遥为声援,共保刘纡。纡且使人至剧城,传报嗣立情状,剧城为张步所居,正在拥兵拓土,夺得齐地十二郡,侈然自大。既接刘纡使命,意欲尊纡为帝,自称定汉公。也想摹仿王莽么?独琅琊太守谏阻道:“梁王尝归附刘宗,所以山东听命,今若尊立彼子,恐众情未必翕从。且齐人多诈,不可不防!”步乃罢议,但将来使遣归。王闳即王莽从弟,王谭子。颇有胆略,为莽所忌,遣为东郡太守。至刘玄为帝,闳率东郡三十余万户,拜表降玄,玄因令闳移守琅琊。张步起事,受永封爵,闳与战不胜,单骑见步,步陈兵相见,怒目视闳道:“步有何过,乃为君所不容,屡次见攻?”闳按剑道:“闳为大汉太守,奉命守土,今文公张步字。拥兵相拒,不服朝命,闳只知讨贼,管什么有过无过呢?”步为闳所折,不禁心服,遂离席跪谢,陈乐献酒,待遇如上宾礼,仍使闳守郡如故。闳此次进谏,是知刘纡不能成事,意欲张步仍归顺洛阳。步但不愿帝纡,未肯从洛,且杀死洛阳使臣伏隆,据境自雄。正是:

  狐鼠徒知争窟穴,蟪蛄原不识春秋。

  张步尚是专横,彭宠却已速死。究竟宠何故毙命,请看官续阅下回。

  邓奉为邓晨兄子,与光武帝戚谊相关,乃以新野被掠之嫌,遽敢造反,实属罪无可贷。光武帝之欲加赦宥,未免循私。岑彭耿弇,共请正法,所言甚当。卒之叛臣伏罪,国法得伸,光武帝之曲从众请,诚哉其以公灭私也。刘永亦高祖后裔,名位与光武相类,光武可帝,永亦未尝不可帝;但永之才智,不逮光武,必欲据有青齐,抗衡河洛,不败何待?不死胡为?惟庆吾既为永臣,乃乘永穷蹙之时,遂加手刃,携首求功,光武帝竟封为列侯,毋乃过甚。帝尝语盆子诸臣,谓其奉主来降,不失为善,是明知弑臣之非义,奈何犹加封赏也?耿弇诸将,能谏阻光武之赦奉,不知谏阻光武之封吾,其亦一得一失也欤!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