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二十四

  治卒身面肿满方

  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方。

  大鲤一头,醇酒三升,煮之令酒干尽,乃食之。勿用醋及盐豉他物杂也,不过三两服,瘥。

  又方:灸足内踝下白肉三壮,瘥。

  又方:大豆一斗熟煮,漉饮汁及食豆,不过数度必愈,小豆尤佳。

  又方:取鸡子黄白相和,涂肿处,干复涂之。

  又方:杏叶锉,煮令浓,及热渍之。亦可服之。

  又方:车下李核中仁十枚,斫令熟,粳米三合,研。以水四升,煮作粥,令得二升,服之,三作加核也。

  又方: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纳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肿瘥后渴,慎不可多饮。

  又方:黄牛溺顿服三升,即觉减。未消,更服之。

  又方:商陆根一斤,刮去皮,薄切之,煮令烂,去滓,纳羊肉一斤,下葱豉盐如食法,随意令之肿,瘥后亦宜作此。亦可常捣商陆,与米中半蒸作饼子,食之。

  又方: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尽热剥去皮食之,须尽为佳,不尔,再之。勿食盐。

  又方:切商陆二升,以酒三升,渍三宿,服五合至一升,日三服之。凡此满或者虚气,或者风冷气,或者水饮气,此方皆治之。

  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方。

  大戟、鸟翅末各二两。捣筛,蜜和丸,丸如桐子大。旦服二丸,当下渐退,更取令消,乃止之。

  又方:葶苈子七两,椒目三两,茯苓三两,吴茱萸二两。捣,蜜和丸,如桐子大。服十丸,日三服。

  又方:鲤鱼一头(重五斤者,以水二斗,煮取斗半,去鱼),泽漆五两,茯苓三两,桑根白皮(切)三升,泽泻五两。又煮取四升,分四服,服之小盒饭利,渐消也。

  又方:皂荚(剥,炙令黄,锉)三升,酒一斗,渍石器,煮令沸,服一升,日三服,尽更作。

  若肿偏有所起处者。

  以水和灰以涂之,燥复更涂。

  又方:赤豆、麻子合捣,以敷肿上。

  又方:水煮巴豆,以布沾以拭之。姚云,巴豆三十枚,合皮?咀,水五升,煮取三升。

  日五拭肿上,随手即减。勿近目及阴。疗身体暴肿如吹者。

  若但是肿者。

  锉葱,煮令烂,以渍之。日三四度。

  又方:菟丝子一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服一升,日三服,瘥。

  若肿从脚起,稍上进者,入腹则煞人,治之方。小豆一斛,煮令极烂,得四五斗汁。温以渍膝已下,日二为之,数日消尽。若已入腹者,不复渍,但煮小豆食之。莫杂吃饭及鱼、盐。又专饮小豆汁。无小豆,大豆亦可用。如此之病,十死一生,急救之。

  又方:削椭或桐木,煮取汁以渍之,并饮少许,加小豆,妙。

  又方:生猪肝一具,细切,顿食之。勿与盐乃可。用苦酒,妙。

  又方:煮豉汁饮,以滓敷脚。

  附方《备急方》疗身体暴肿满。

  榆皮捣屑,随多少,杂米作粥食,小便利。

  杨氏《产乳》疗通体遍身肿,小便不利。

  猪苓五两,捣筛。煎水三合,调服方寸匕,加至二匕。

  《食医心镜》主气喘促,浮肿,小便涩。

  杏仁一两,去尖、皮,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