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统论

  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帏为杳冥。

  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

  分枝劈脉纵横去,气血钩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

  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大率行龙有真星,星峰磊落是音身。

  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峰以星名取其类,星辰下照山成形。

  龙神二字寻山诀,神是精神龙是质。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即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踪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

  平中仰掌似回巢,隐隐微微立邱阜。便从邱阜觅回巢,或有钩夹如旋螺。

  钩夹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气多。四旁绕护入城裹,水绕山环聚一窝。

  霜降水枯寻不见,春夏水高龙脊现。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

  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山缠水绕在平坡,远有围山近有河。

  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反去从他。水抱应如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

  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却愈多愈有力。

  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远,误得时师皆不识。

  龙到平洋莫问踨,只观水绕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藏真也是空。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