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余纪

  投诚安插

  广东道御史范疏曰:‘从来治理莫大于疆圉,绸缪莫切于寇孽。国家振旅以来,廓清四海;么么窃发,歼灭何难。但朝廷好生为心,凡有伪众投诚,即准归顺,且予官爵;所以开自新之路,而施覆育之仁也。今投诚之倾心报效者固多,然亦有一、二鹰眼未化、狼性犹存。大则如四川之郝承裔、山东之于七等,次则如江、浙之湖寇张守智等,已投复叛。揆厥所由,盖由来投诚之后,仍安插本地;其伙众团聚一隅,逞臂一呼,党羽立集:此叛谋之所易起也。臣以为今后投诚,如功多首事者不妨优其爵赏,或宠入亲班、或另推别地。即在外安插者,亦必分其部曲散置诸营,另拨兵丁畀之统领;官仍不失为官、兵仍不失为兵,稍分其势以防不测。是亦弭乱之先机,不可不为区画者也’。

  楚、蜀会剿

  大清康熙元年七月,兵部疏曰:‘台臣顾条陈:夔门、郧、襄,界处腹心,与边隅不同。袁宗第、贺珍等诸有名巨寇,各拥众屯于大昌王山寨中;湖广荆州之界如兴山县水筒、梁材等处,无非盗贼盘踞。长江阻塞,商贾弗通。郧、襄之贼强盛者,如郝永忠约有数万。以臣愚见,会剿诚为不易之定算;仍敕川、陕、湖广三省招抚,如负固不降,发大兵剿灭可也’。

  楚师全胜

  二年四月,湖广总督张疏曰:‘臣看得西山诸逆,逋诛有年;叠蒙皇上招抚,而始终怙恶不悛,致烦天讨。幸仗皇上威灵,楚兵自出师以来,于本年正月初五日李家店一战,即获全胜。今臣由省赴夷陵巡视,于正月十六、十七两日途次接到塘报,言巨寇李来亨、马腾霄、党守素自败回老巢之后,即以多贼把守两关。一名双龙观、一名三白亚,最为险恶;以为天堑不拔之处长坪地方屯扎。于初九、初十即迎锋交战,又大获全胜;当阵生擒及杀死伪总兵、副将、参游、都守与贼兵甚多,已将两关攻夺。惟逆贼李来亨败遁逃回七连坪老巢,现今分兵追剿;直奏凯荡平,在指顾间矣’。

  楚师堵剿

  钦命挂印提督湖广全省驻札武昌总兵官左都督董学礼,二年八月疏曰:‘李逆自被困之后,百计千谋图所以豕突者而不可得;乃乘连雨重雾之夜,率逆党千人分头扒屋,希图偷越塘汛。孰知我兵防站戒严,当贼众连上悬岩陡涧之时,已为各处堵截;号炮一响,各汛官兵齐出堵御,臣即发各镇营官兵四路策剿。惟时亲领官兵迎头堵剿者,郧阳镇臣穆生辉也;亲领官兵出奇截杀者,辰常镇臣高守贵也;发兵防汛又夹剿者,襄阳镇臣于大海也;分发官兵出汛协同援剿者,夷陵镇兵金万镒也。至于副将、参游、都守及千把等官并臣标随征各兵,无不奋勇用命,觅路追杀。除滚崖跌死逆贼不问外,总计阵擒逆贼共七十三名、阵斩七百六十五名;又斩伪总兵三名首级及阵擒逆贼将王福,俱系贼中枭雄。臣因新奉特旨,不敢令官兵深入穷追’。

  穆生辉,字荣之;天城卫人,总兵都督同知。高守贵,字健侯;陕西延安人,总兵都督同知。于大海,字昆山;江南项城人,总兵都督。金万镒,字宝山;辽东广宁人,总兵都督佥事。

  房、保荡平

  二年八月,陕西提督王一正疏曰:‘郝逆率众暗逃,臣兵追杀,得奏肤功。又思逆贼披靡之余,势必潜伏深山密箐之内,万难遍行搜戮;惟招安一着,庶可得净根株。随遣各将给免死牌入山招抚,并(?)六月内投出伪副将夏启明前去招抚。又活擒六百二十四名,又招获伪总副、参游、都守等兵六十二名、贼兵七百五十名、伪官贼丁家口妇女幼小共五百五十一名,听候发落。又招抚贼民男妇幼小家口共二千二百一十一名,俱发房县署事知县金殿臣收领安插,以为归正之良民。查郝逆盘踞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四县地方久历年所,侵占我土地、蹂躏我民人。臣恨不立枭其首,以泄十余年之公愤。据报带几百残兵,窜入刘二虎营内;不过釜中之鱼耳。然此在山游魂,俱已剿抚尽净;从贼人民,俱已报安信妥。而房陵□□之妖氛,尽扫无遗矣。前追官兵越古坪而南时,值霪雨连绵,经月不止。且各兵粮已断,脚腿被雨浸淖,竟无完肤;而染患时疫、痢泻者,十之四、五。困苦乞哀之声,接踵而至。臣思我兵追渡古坪,即为刘逆塘拨地方。元凶报已至刘逆营盘,追固无及;而缺粮病卒,又未便驱之深入。遂檄令各该官兵将贼内三座庵、邓川峪、白玉坪、红花垛、紫竹、上项、东河、不挡沟等处贼巢及各山隘口闸路挡木栅栏一齐焚毁,以杜日后啸聚之源。臣又另拨官兵五千,遣参将周元、游击李登相、张四直、守备韩国祚、韩宏胤等统领前去上项、白玉坪、邓川峪及阎王寺一带,不特侦探贼情,暂将前遣官兵撤回大营休养’。

  周元,字孟祥;江西广信人,为灵州参将。韩宏胤,北直人。张四直,字次峰,顺天昌平人。

  擒获伪王

  三年正月,平西亲王吴三桂疏曰:‘据三路总兵王会、张鹏程、赵良栋塘报前事到臣。据此,该臣看得妖逆阿仲鼓惑粤蛮僭称年号,聚□□为害封疆;土目贺云等党附阿仲藉妖谋反,煽动土司:虽衅生于粤西,而毒切于黔、滇;普坪之杀戮最惨,安龙之城郭尤危。臣遵上命,发兵分道进征。中路总统总兵王会奋骑长关、破额老塞而入,左路总统总兵张鹏程等取花韦塞、破阿积而入,屡战屡胜。既而会师直捣陇纳,探知遮别为阿仲巢穴;王会、张鹏程不及等待右路,遂即一面分布围攻,于十二月初四日申时攻破,将伪丞相等官以及蛮兵尽行剿杀。右路总统赵良栋三日之内,斩夺三关。至初四日,到遮别会合。查初四日破巢之后,本日抵晚广西思南副将赵直植、广东提标后营游击朱尚文,其领兵六百名亦抵遮别;泗城土官岑维禄,亦带土兵千余续后方至。先是,阿仲原在遮别北门;滇、黔兵马将到,岑维禄初三日三更时分差人暗接阿仲而去,不解何故?见遮别已破,维禄始将阿仲交广西副将赵真植、游击朱尚文于初五日解交总统总兵王会等。虽幸渠魁未脱,就中关节可疑;但既行献出,姑免深究。再查此举,作孽虽由阿仲,而佐妖为祟及号召土蛮侵掠地方、行军指授者,则土目贺良臣、贺云、贺富、贺坤新等辈也。诸贺非阿仲不足动众,阿仲非诸贺不足成谋。今阿仲虽已成擒,贺逆尚稽授首。察贺云等各据一寨,料彼匿山寨之中。臣再檄总兵王会、张鹏程、赵良栋等攻剿各逆所居山寨,另报’。

  赵真植,辽东人;副总兵。

  擒获郝逆

  三年正月,四川总督李疏曰:‘渠魁刘二虎、郝摇旗、袁宗第自巫山奔窜以后,犹抗抚负固。蒙敕发西安将军传夸蟾、副都统杜敏领大兵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从水路进抵巫山,因栈道崎岖,马足困惫,尚未到汛。臣恐有误进剿机宜,会同将军副都统并提诸臣将绿旗马疋那偕满兵骑征,鼓励汉兵荷戈步走;自十二月十八日,臣同将军傅、副都统杜、提督臣郑率满、汉官兵,至二十二日直逼刘逆营巢陈家坡。我兵奋勇争先,夺其要隘、捣其巢穴;贼力不支,奔入后巢天地寨。臣等率兵追剿计老爬空隘口,逼临逆穴;声威震天,一时逆营各伪镇将砍寨投诚。刘逆势穷命蹙,自伏冥诛;妻妾生女,登时缢死。郝、袁二渠犹思走脱,冀延旦夕之生。赖副都督两臣分发总兵等率满、汉兵夤夜力追,于二十六日赶至黄家坪;二渠领贼拒敌,我兵奋勇,阵擒逆渠郝、袁并伪部院洪育勋,而伪朱安王随于寨中捉获,党太监尔(即异□)自缢。是役也,元凶俱无漏网。计进兵未及旬日,而数万巨寇扫荡殆尽’。

  傅夸蟾,满洲人;提督陕西,统满兵驻西安。郑蛟麟,字西云;辽东人,提督四川全省总兵都督同知。

  洪承畴行状摘略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县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于乡,丙辰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升两浙提学道;历甬东兵备道、三秦参储、巡抚榆林,旋制三边。崇祯十五年(壬午),降大清;太宗文皇帝不令服官,凡大祭祀、宴会,必令亲随。赐房屋、庄田、男女有差,赐上御服、膳无虚日。甲申,□军入北京,入内院办事;赐第、庄田、人口。十月,以〔登〕极,荫一子入监。顺治二年,世祖章皇帝命往江宁绥辑,赐朝帽、玉带、貂蟒、披领、大蟒貂裘外褂及鞋袜、王{马酉}、骆驼并蒙古人口、帐房、凉棚、银碗等物;随行员役,令部各给缎袍、靴帽并马六十余匹。承畴驻南京三年,心计日数,手答口授。自办事至夜分不辍,心血为耗。目睛渐花。顺治五年,还朝报命,特召赐宴,赐袍靴等物,又太皇太后赐宴;仍入内院办事。是年,遇加四祖尊号覃恩,封赠三代。己丑,典春闱。顺治八年,世祖亲政,命掌御史大夫事。赐貂皮披领,又赐团蟒、日月肩貂裘;旨云:‘你系有功之臣,此袍应赐服用’。八月,以上“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尊号,荫一子入监。九年,命掌大学士印,与修“太宗文皇帝实录”,赐蟒服等。又荐人才十四人。

  顺治十年五月,时湖南煽动,滇、黔犹阻;进承畴太保,经略五省。赐内厩马、玲珑鞍辔、袍帽及嵌宝石带、撤袋弓矢、顺刀等物。于陛辞前五日,赐宴,随行官一百二十员,俱引见赐蟒。御五凤楼,目送久之。敕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节制;文官五品以至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从事。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文武各官在京、在外,随时择用。所属各省升转补调,一面奏闻;应用钱粮即与解给,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功成之日,优加爵赏;事定之后,即命还朝。承畴既受命,未出都门,先疏选将召兵,而西北之名将劲旅群集。六月,出都。十一月,抵武昌受事;有“多得贤良,安民劝农,以守为战;简拔将领,练兵制胜,以战为守;联络土司,使不为贼用,以树我之藩篱;计离贼党,使自为解散,以溃彼之腹心”一疏:‘念三湖荒残,兵多粮少,发金买牛数十头,分布屯粮,为持久之计。以昆、沙为湖南北总汇之区,身自弹压。初至长沙,城中、城外皆瓦砾荆榛;乃抚降众、招流移,修城浚池、建仓筑坝,而城郭改观、兵民辏聚矣。思削平湖南,必先安湖北。遴举郧抚,设郧镇以堵西山刘、郝诸逆;立武昌城守,设洞庭水师,以壮全楚腹心之备;分一提、三镇驻扎武陵,以固辰、沅之门户;立一抚、两镇驻扎宝庆,以遏武、靖之狡窥。他如永州、祁阳、衡州、湘潭、益阳、常德、彝陵、荆州以迨郧、襄,节节设镇,五千里之长边首动尾顾、此呼彼应,而楚中之气脉贯若连星矣’。又初奉命之始,粤西各入版图,实存一府、三县、一州,余尽贼踞。承畴谓‘欲取滇、黔,必先复广西,开入滇之路;乃设抚、提两大镇驻扎桂林、再设一大镇驻扎苍梧,粤西之险要{山厄}如长城矣’。十二年五月,常德告警;偕长沙大兵同至衡州堵防宝庆,以分贼势;而荆、澧大兵直趋常德,乘夜出奇,大破贼众。捷闻,赐盔甲、弓矢、刀带、裘帽等物。子士铭,登进士。十四年三月,以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并配覃恩,封赠三代;赐羊酒,荫一子入监。

  承畴在楚五年,休养兵马,欲待敌敝。适有疾,予告;未行,而孙可望降,封义王。承畴上方略,言滇、黔可取状。十二月,命调度五省事,三道会师。道里险隘,糗粮为艰;承畴廉知积谷处,辄因粮焉。其无积谷处,则发价土司,倍其直;携负鳞次而至,悉偿之:不惟省转输之苦,而招徕之计亦寓焉。十五年,三路兵进滇;上增发广西兵,从间道出。其后李定国逆战大败,三路之师齐克云南。上发帑金三十万赡兵赈民;复命三大臣到滇时,察民间夫妇不相保者,俾复完聚,凡数万人。承畴初偕大将军入黔,舍骑徒步;每身居前锋,而先士卒。及至滇,调和兵民,尤殚苦心。

  大事既竣,精力渐惫,双睛俱损;遂乞休,命还京调理。舟次淮安,闻世祖章皇帝宾天,号恸欲绝;疾趋抵京,不入私舍,哭于景山。既而陈疏请老,特予武功世职。承畴以覃恩封赠三代者三、荫子入监者五、予三等阿达哈哈番准世袭者四;有请必允、有奏必行:可谓异遇矣。又爱惜三军,食在兵后、苦在兵前;故人乐为之用。自天启丁卯与父宦别,癸未卒。至顺治丁亥,迎母至江宁,养四载;母以老思故乡,乃归,数载卒。教子士铭,几屏之间每录先圣贤格言示诫。每遇令节,家庭设香案,朝服望阙叩祝。乃于康熙四年(乙巳)二月十七日卒。卒之次日,遣多里机昂邦问丧,赐茶;谕士铭曰:‘朝廷闻你父病故,不胜痛惜’!遍赐合家及有服亲友并仆人等,尤称异数云。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