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治安药石

  ○采探之法五

  ◎采探

  臣闻兵家之有采探,犹人身之有耳目也。耳目不具,则为废人;采探不设,则为废军耳。一身之聋瞽,徒能废吾之四体;而三军之聋瞽,则其所废者可胜计哉?故候吏不严,君子以为无耳目之军。杜预设绛白之旗,而见敌有辨。马成设烟火之燧,而事皆预知。赵充国之破先零,得高山远望之便。吕蒙之袭关羽,必先缚其屯候,使不闻知,而降其二将。浑镐之讨义武,知其边备不设,故能深入贼境,而大败其师。李 之入蔡州,乘其候吏不知,故能直入贼营,而生禽元济。兵家惟其先人,故能有夺人之心。关中之王在于先入,北山之胜在于先据。彼有贼至帐中,军吏未觉,兵至城内,箫鼓未绝,皆由其无采探也。 国家承平以来,庙堂恶闻边备,将帅不买间谍。无事而修边防,则谓之引惹边事;有事而论形势,则谓之泄露兵机。所谓夹山之张、合肥之魏、磨盘之王、正阳之边、涂山之石、花靥之解、安丰之倪、小王衡之张、芦塘之朱、桐木之周、九里关之胡、石门之王、桐柏之吴、界山之江,故家遗俗,世相传袭。其所谓子弟,非过淮盗马,则越汉运盐;其所谓牙爪,非私贩铜钱,则私通榷货。河南之地如其室家,商、虢之间即其堂奥。绍兴年间,如张、刘诸臣皆广行招致,以备缓急。近年以来,诸将例皆庸驽不材之士,上自宣招三司帅臣,下而江上诸军将帅,未闻有一人能搜访间谍、收拾遗逸以资听闻者。所谓采探之法,视为何物?甚至边候不严,边铺不设,无赏赉以维人心,无金帛以壮士气。得事者无功,误事者无罪。故士不出境,探不入贼。盱眙、山阳之于涟、海,安丰、花靥之于寿春,桐柏、唐城之于褒信,招信、濠梁之于汴、泗,相隔一水,相望一舍。烟火之气腾空相接,而莫知屯兵之多寡;鸡犬之声朝昏相闻,而不知敌国之虚实。所谓贼将之姓名,贼技之能否,贼势之进退,贼情之勇怯,盖殆若异世之事耳。敢望得其万一哉?此无怪其丧败也。惟能依此置铺,召募间谍,明远斥堠,则屯边之兵无事得以休息,有事不至窘束。是谓采探。

  ◎候望

  旧法日递烽烟,其弊有四不可用:一烟雾,二暴风,三雪雨,四尘埃。旧法夜用烽火,其弊有三不可用:一风雨,二烟雾,三尘埃。

  新法日递旗号,有三不可用:一阴雨,二烟雾,三尘埃。新法夜递金鼓,有五不可用:一地远,二风逆,三暴雨,四贼鼓,五溪涧。

  臣闻兵法: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听不相闻,故为之金鼓。所以传递相报,瞬息百里,而非人力所能及也。然旧法日用烽烟,谓如烧一烟则贼不至,烧二烟则贼尘起,烧三烟则贼步至之类是也。然其患有四:一则烟雾罩占,二则暴风吹鼓,三则雨雪昏暗,四则尘埃遮蔽。此烽烟之不足恃也。旧法夜用烽火,谓如举一火则贼不至,举二火则贼骑至,举三火则贼步至之类是也。然其患有三:一则烽火以双只而见贼之远近,阴雨晦冥则双只不分;二则烽火以纵横而见贼之东西,遇烟雾则纵横不辨;三则烽火以巨细而见贼之多寡,遇尘埃则巨细不测。此烽火之不足恃也。新法日用旗号,谓举青旗则贼不至,举白旗则贼尘起,举黄旗则贼骑至,举赤旗则贼步至之类是也。然其患亦有三:一则阴雨而不辨其高低,二则烟雾而不辨其青黄,三则尘埃而不辨其远近。此旗号之不足恃也。新法夜用金鼓,谓如一金一鼓则四顾平安,二金二鼓则贼兵发动,有金无鼓则贼步起,有鼓无金则贼骑至之类是也。然其患亦有五:一则相去太远,声音不闻;二则风势不顺,声音不接;三则暴雨击剥,声音不辨;四则贼振金鼓,声音混乱;五则溪涧湍急,声音交杂。此金鼓之不足恃也。四者之法既不足恃,故山林江湖之士有所谓聚探、硬探之法者,良所以济四者之不及也。然此四法,行军用师不可时刻废,废则为人掩袭。是谓候望。

  ◎聚探

  淮东:

  外沙、官庄、马逻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喻口差官部辖,所以探东海、山东海道动静。

  横沟、渡塘、磨盘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楚州差官部辖,所以探涟水、淮阳、狗山动静。

  小清口、柴阳、龟山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淮阴差官部辖,所以探撩林、利国、清河动静。

  栅头、河口、明王山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盱眙差官部辖,所以探泗州、灵壁、虹县动静。

  淮陵、浮山、朱庄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招信差官部辖,所以探五河口、故郡、凤凰山动静。

  淮西:

  黄溪、义馆、石阜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濠染差官部辖,所以探氵崇河、蕲县、鼓楼岗动静。

  延陵、马蚌、沙涧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涡口差官部辖,所以探宿州、清河、涡河水陆动静。──孝义、新城、 厥涧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合肥差官部辖,所以探颜庄、故镇河、下蔡动静。──茅涧、石涧、鲁村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花靥差官部辖,所以探慈鸦、榷场、寿州动静。

  紫金山、淝口、淠口三处,地高可以置铺,属安丰差官部辖,所以探颜湾、颍河西、正阳动静。

  已上各系蹋逐到,上件地形高险,可以登陟望远。置铺去处,边郡将帅未尝讨论者(自淠口以西,至梁安滩、蛤蚌及汉江,八十一烽,山皆有望坡。此难概具)。

  臣闻独力所胜,不如兼力之为轻;假目于人,不如亲见之为审。事之出于独力之所成就者,有不若兼听集视之为易得其真。至于事不切于其身,利害不系于其心者,往往失于不知缓急之变。采探之法尤患于此。况夫采探之迟速,系乎三军之劳逸;采探之得失,系乎三军之胜负。采探之吏乃万人之司命,一将之权舆也。故古人于先锋立将,白旗立队,札探立铺,皆所以重采探、专候望也。然旧法:惟令安丰有警,则特令安丰之兵传报花靥、霍丘等处;盱眙有警,则特令盱眙之兵传报招信、淮阴等处。不知安丰之人,视霍丘、花靥外戍为不足恤;兼安丰受敌,方自顾不及,奚暇恤其所谓花靥、霍丘之事?盱眙之人,视招信、淮阴别军为不切之务;兼盱眙受敌,方自顾不暇,奚问其所谓招信、淮阴之事?此断递之患每见于边铺,死铺之患每闻于边探也。况入探不远,方见尘埃,贼已邻境,急报本戍已为稽缓,复何责其能报他所之营壁?是皆立治不良,为谋不审,临敌之际多至误事。今日聚探,尽革前弊。谓如沿边十五铺,每铺三十人,每屯各有三人。或遇有故,则甲探报甲,乙探报乙。彼此互见而不至于隔越,远近交通而不至于断绝。是谓聚探。

  ◎关递

  硬探,谓遴募胆勇材士,逼入贼境,必更探知虚实。

  游奕小探,谓拣募轻捷骁勇马军,往来于边铺候望不到之地,探伺虚实。

  臣闻立法之不详,故临事而多阙。人力之所不及,事皆可以言天,而兵家独不敢以言天。故烽候之相远,利害不得而周知;探访之不密,动静不容于遍觉。而后有硬探、游奕小探之制,皆所以济数者之不及也。硬探,谓遴募胆勇材士,远出贼境,必要探知贼人虚实。谓如安丰硬探,直至龙湾、颍口等处;盱眙硬探,直至临壁、青阳等处。游奕小探,谓拣募轻捷骁勇马军,往来于边铺空阙去处,必要探知贼人消息。谓如安丰游奕小探,常出没于花靥、淠口、夹淮等处;盱眙游奕小探,常往来于龟山、栅口、夹淮等处。硬探则差出之日,重借资赏,日帮五券,合千、头目人又加倍支。候其探伺得实,即令正补,仍令添支钱银,买觅间谍,招募奸细。其有贼将至而不知姓名,贼军至而不知多寡,并依军令。游奕小探则差出之日,亦借资赏,日帮三券,头目、合千人又加倍支。候其采探得实,即令正补,亦令添支钱银,以助其用。其有误事,并依军令。如此,召土豪则有其资,买间谍则有其具,被邀劫则可以赎躯,遇关河则可以逃命。是谓关递。

  ◎密辨

  掠候。

  误候。

  臣闻有间可乘,不可谓良谋;有弊可指,不可谓良法。候望之法,固足以测敌人之远近。而其弊患所在,世将皆未之晓也。故候望之弊有二。其一曰掠候,谓烟火则蹂践,而不令然炙;烽火则漂洒,而不令点举;旗号则拔去,而不令展布;金鼓则掠去,而不令鸣击。此掠候也。吾则有聚探、关递之法。

  二曰误候,谓烟燧则易一烟为二烟、三烟,而使吾军之不知其情,易一火为二火、三火,而使吾军之不谕其事;旗号则易青为白,而使吾军之不辨其色;金鼓则易金为鼓,而使吾军之不得其实。此误候也。吾则有暗辨之法:烟火则三隐三见、三聚三散,敌不知其数;旗号则三高三低、三展三卷,敌不知其节奏;金鼓则三击三止、三急三缓,敌不得以效学。是谓密辨。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