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经外奇穴(杨氏)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

  鼻准:二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

  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

  聚泉:一穴。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穴。哮喘咳嗽,及久嗽不愈,若灸,则不过七壮。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如热嗽,用雄黄末少许,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灸毕,以茶清连生姜细嚼咽下。又治舌苔,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

  左金津、右玉液:二穴。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海泉:一穴。在舌下中央脉上是穴。治消渴,用三棱针出血。

  鱼腰:二穴。在眉中间是穴。治眼生垂廉翳膜,针入一分,沿皮向两旁是也。

  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用三棱针出血。其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颈,紫脉即见,刺出血立愈。又法:『以手紧纽其领,令紫脉见,却于紫脉上刺出血,极效。』

  大骨空:二穴。在手大指中节上,屈指当骨尖陷中是穴。治目久痛,及生翳膜内障,可灸七壮。

  中魁:二穴。在中指第二节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可灸七壮,宜泻之。又阳溪二穴,亦名中魁。

  八邪:八穴。在手五指歧骨间,左右手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一分。治头风牙痛。其二:上都二穴,在手食指中指本节歧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三:中都二穴,在手中指无名指本节歧骨,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四: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歧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一分,灸五壮。两手共八穴,故名八邪。

  八风:八穴,在足五趾歧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治脚背红肿,针一分,灸五壮。

  十宣:十穴,在手十指头上,去爪甲一分,每一指各一穴,两手指共十穴,故名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或用软丝缚定本节前次节后,内侧中间,如眼状,加灸一火,两边都着艾,灸五壮,针尤妙。

  五虎:四穴,在手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骨尖,握拳得之。治五指拘挛,灸五壮,两手共四穴。

  肘尖:二穴,在手肘骨尖上,屈肘得之。治瘰疬,可灸七七壮。

  肩柱骨:二穴,在肩端起骨尖上是穴。治瘰疬,亦治手不能举动,灸七壮。

  二白:四穴,即郄门也。在掌后横纹中,直上四寸,一手有二穴,一穴在筋内两筋间,即间使后一寸。一穴在筋外,与筋内之穴相并。治痔,脱肛。

  独阴:二穴,在足第二趾下,横纹中是穴。治小肠疝气,又治死胎,胎衣不下,灸五壮。又治女人干哕,呕吐红,经血不调。

  内踝尖:二穴,在足内踝骨尖是穴。灸七壮。治下片牙疼及脚内廉转筋。

  外踝尖:二穴,在足外踝骨尖上是穴。可灸七壮。治脚外廉转筋,及治寒热脚气,宜三棱针出血。

  囊底:一穴,在阴囊十字纹中。治肾脏风疮,及治小肠疝气,肾家一切症候,悉皆治之。灸七壮,艾炷如鼠粪。

  鬼眼:四穴,在手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叶,两指并起,用帛缚之,当两指歧缝中是穴。又二穴在足大趾,取穴亦如在手者同。治五痫等症,正发疾时,灸之效甚。

  髋骨:四穴,在梁丘两旁,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痛,灸七壮。

  中泉:二穴,在手背腕中,在阳溪、阳池中间陷中是穴。灸二七壮。治心痛及腹中诸气,疼不可忍。

  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

  小骨空:二穴,在手小拇指第二节尖是穴。灸七壮。治手节疼,目痛。

  印堂:一穴,在两眉中陷中是穴。针一分,灸五壮。治小儿惊风。

  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针二寸,灸二七壮。治妇人久无子嗣。

  龙玄:二穴,在两手侧腕叉紫脉上。灸七壮,禁针。治手疼。

  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症。

  高骨:二穴,在掌后寸部前五分。针一寸半,灸七壮。治手病。

  阑门:二穴,在曲泉两旁各三寸脉中。治膀胱七疝,贲豚。

  百虫窠:二穴,即血海也。在膝内廉上三寸,灸二七壮,针五分。治下部生疮。

  睛中:二穴,在眼黑珠正中。取穴之法:先用布搭目外,以冷水淋一刻,方将三棱针于目外角,离黑珠一分许,刺入半分之微,然后入金针,约数分深,旁入自上层转拨向瞳人轻轻而下,斜插定目角,即能见物,一饭顿出针,轻扶偃卧,仍用青布搭目外,再以冷水淋三日夜止。初针盘膝正坐,将筋一把,两手握于胸前,宁心正视,其穴易得。治一切内障,年久不能视物,顷刻光明,神秘穴也。

  凡学针人眼者,先试针内障羊眼,能针羊眼复明,方针人眼,不可造次。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