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中品二十七


  山药粥(《经验方》:“治久泄,糯米水浸一宿,山药炒熟,加沙糖胡椒煮。”按兼补肾精,固肠胃。其子生叶间,大如铃,入粥更佳。《杜兰香传》云:“食之辟雾露。”)

  白茯苓粥(《直指方》:“治心虚、梦泄、白浊。”又《纲目方》:“主清上实下。”又《采珍集》:“治欲睡不得睡。”按《史记·龟策传》:“名'伏灵’,”谓松之神灵所伏也。兼安神渗湿益脾。)

  赤小豆粥(《日用举要》:“消水肿。”又《纲目》方:“利小便,治脚气,辟邪厉。”按兼治消渴,止泄痢、腹胀、吐逆。《服食经》云:“冬至日食赤小豆粥,可厌疫鬼。”即辟邪厉之意。)

  蚕豆粥(《山居清供》:“快胃和脾。”按兼利藏府,本经不载。《万表积善堂方》:“有误吞针,蚕豆同韭菜食,针自大便出。”利藏府可验。煮粥宜带露采嫩者,去皮用,皮味涩。)

  天花粉粥(《千金月令》:“治消渴。”按即“栝楼根”。《炮炙论》曰:“圆者为'栝’,长者为'楼’,根则一也。”水磨澄粉入粥,除烦热,补虚安中,疗热狂时疾,润肺、降火、止嗽,宜虚热人。)

  面粥(《外台秘要》:“治寒痢、白泻,麦面炒黄,同米煮。”按兼强气力,补不足,助五藏。《纲目》曰:“北面性平,食之不渴;南面性热,食之发渴。”随地气而异也,梵书名“迦师错”。)

  腐浆粥(《慈山参入》:腐浆即未点成腐者,诸豆可制,用白豆居多。润肺、消胀满,下大肠浊气,利小便,暑月入人汗有毒。北方呼为“甜浆粥”,解煤毒,清晨有肩挑鬻于市。)

  龙眼肉粥(慈山参入。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藏,其效甚大。《本草衍义》曰:“此专为果,未见入药。”非矣。《名医别录》云:“治邪气,除蛊毒,久服强魂轻身不老。”)

  大枣粥(《慈山参入》:按《道家方药》:“枣为佳饵,皮利肉补。”去皮用,养脾气,平胃气,润肺止嗽,补五藏,和百药。枣类不一,青州黑大枣良,南枣味薄微酸,勿用。)

  蔗浆粥(《采珍集》:“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按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有青、紫二种,青者胜。榨为浆,加入粥,如经火沸,失其本性,与糖霜何异。)

  柿饼粥(《食疗本草》:“治秋痢。”又《圣济方》:“治鼻窒不通。”按兼健脾涩肠,止血止嗽,疗痔。日干为白柿,火干为乌柿,宜用白者。干柿去皮纳瓮中,待生白霜,以霜入粥尤佳。)

  枳椇粥(《慈山参入》:按俗名“鸡距子”,形卷曲如珊瑚,味甘如枣。《古今注》:“名'树蜜’”,除烦清热,尤解酒毒,醉后次早空腹食此粥颇宜。老枝嫩叶,煎汁倍甜,亦解烦渴。)

  枸杞子粥(《纲目》方:“补精血,益肾气。”按兼解渴除风,明目安神。谚云“去家千里,勿食枸杞。”谓能强盛阳气也。《本草衍义》曰:“子微寒,今人多用为补肾药。”未考经意。)

  木耳粥(《鬼遗方》:“治痔,按桑、槐、楮、榆、柳,为五木耳。”《神农本草经》云:“益气不饥,轻身强志。”但诸木皆生耳,良毒亦随木性。煮粥食,兼治肠红,煮必极烂,味淡而清。)

  小麦粥(《食医心镜》:“治消渴。”按兼利小便,养肝气,养心气,止汗。《本草拾遗》曰:“麦凉面温,麸冷面热,备四时之气,用以治热。”勿令皮拆,拆则性热,须先煮汁,去麦加米。)

  菱粥(《纲目》方:“益肠胃,解内热。”按《食疗本草》曰:“菱不治病,小有补益。”种不一类,有野菱生陂塘中,壳硬而小,曝干煮粥,香气较胜。《左传》“屈到嗜芰”,即此物。)

  淡竹叶粥(慈山参入。按春生苗,细茎绿叶似竹,花碧色,瓣如蝶翅。除烦热,利小便,清心。《纲目》曰:“淡竹叶煎汤煮饭,食之能辟暑。”煮饭曷若煮粥?尤妥。)

  贝母粥(《资生录》:“化痰、止嗽、止血,研入粥。”按兼治喉痹目眩,及开郁,独颗者有毒。《诗》云:“言采其虻。”虻本作“莔”。《尔雅》:“莔[méng一种中药草,即“贝母”。],贝母也。”《诗》本不得志而作,故曰“采虻”,为治郁也。)

  竹叶粥(《奉亲养老书》:“治内热、目赤、头痛,加石膏同煮,再加沙糖。”此即仲景“竹叶石膏汤”之意。按兼疗时邪发热,或单用竹叶煮粥,亦能解渴除烦。)

  竹沥粥(《食疗本草》:“治热风。”又《寿世青编》:“治痰火。”按兼治口疮、目痛、消渴。及痰在经络四肢,非此不达,粥熟后加入。《本草补遗》曰:“竹沥清痰,非助姜汁不能行。”)

  牛乳粥(《千金翼》:“白石英、黑豆饲牛,取乳作粥,令人肥健。”按兼健脾、除疸黄。《本草拾遗》云:“水牛胜黄牛。”又芝麻磨酱,炒面煎茶加盐和入乳,北方谓之“面茶”,益老人。)

  鹿肉粥(慈山参入。关东有风干鹿肉条,酒微煮,研讨会切作粥,极香美。补中、益气力,强五藏。《寿世青编》曰:“鹿肉不补,反痿人阳。”按《别录》指茸能痿阳,盖因阳气上升之故。)

  淡菜粥(《行厨记要》:“止泄泻,补肾。”按兼治劳伤,精血衰少,吐血、肠鸣、腰痛,又治瘿,与海藻同功。《刊石药验》曰:“与萝卜或紫苏冬瓜,入米同煮,最益老人。”酌宜用之。)

  鸡汁粥(《食医心镜》:“治狂疾,用白雄鸡。”又《奉亲养老书》:“治脚气,用乌骨友鸡。”按兼补虚养血。巽为风为鸡,风病忌食。陶弘景《真诰》曰:“养白雄鸡可辟邪,野鸡不益人。”)

  鸭汁粥(《食医心镜》:“治水病垂死,青头鸭和五味煮粥。”按兼补虚除热,利水道,止热痢。《禽经》曰:“白者良,黑者毒;老者良,嫩者毒。”野鸭尤益病人,忌同胡桃木耳豆豉食。)

  海参粥(《行厨记要》:“治痿,温下元。”按滋肾补阴。《南闽记闻》言捕取法:令女人裸体入水,即争逐而来。其性淫也。色黑入肾,亦从其类。先煮料细切入米,加五味。)

  白鲞粥(《遵生八笺》:“开胃悦脾。”按兼消食、止暴痢、腹胀。《尔雅翼》曰:“诸鱼干者皆为鲞,不及石首鱼,故独得白名。”《吴地志》曰:“鲞字从美下鱼,从鲞者非。”煮粥加姜豉。)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