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庐陵王驾回怀庆 高县令行毒孟城

  却说武三思听那家人之言,大喜道:“汝能将这事办成,随后前程定与汝个出路。”许敬宗忙问何事,三思道:“此去怀庆府有一孟县,现任知县乃是我门下家生子,提拔做了这县令,名叫高荣。这家人名叫高发,是他的弟兄。此时大兵前来,得胜还朝,非得如此这般,不能令老狄结果性命。既如此这般,岂不是件妙计。”许敬宗听了,也是欢喜。

  不说高发前去行那毒计,回头再说刘豫同裘万里、方如海,带了偏将,赶至房州,次日庐陵王听说李飞雄已经擒拿,放心前往。一路乘太平车辇,直向怀庆进发。在路非止一日,这日到了怀庆府界内。探马报人营中,狄公带领前队沿路接来。离城一百余里,前面车驾已到,两下相遇,狄公赶着下马。到辇前行了军礼,君臣相见,悲喜交集,两边队伍鸣炮壮威,敬谨恭接。庐陵王见众官跪到两旁,传旨一概到营相谒,然后命狄公同行。直至下昼,方到怀庆城下。早有胡世经上前奏道:“微臣恐太子一路辛苦,营中僻野,风雨频经,不免有伤龙体。现已将臣衙门概行让出,改为行宫,请太子进城驻马。”

  狄公见胡世经如此敬奏,也就请太子入城,并将李飞雄兵临城下,幸他闭城自守,不肯告急的话,说了一遍,庐陵王道:“孤家命途多舛,家事国事如此纷纭,今日前来,正宜与士卒同甘苦,以表寸心,挽回母意。何能再图安乐,广厦高居。”狄公道:“殿下之言虽是切当,此时贼首已擒,两三日后俟指差回营,看圣旨如何发落,那时便可进京。”庐陵王见众人谆谆启奏,只得准旨,与元行冲、刘豫等人,在胡世经衙门住下。

  次日一早,受百官叩谒,然后命驾出城,到营中巡视一番,又将敌营事问了一遍。狄公便将前事尽行告知,又将京中武氏弟兄、许敬宗诬害,亏得安金藏剖腹保奏的话,说了半日。庐陵王流泪道:“母子之间,岂有别故?皆是这班奸贼欺奏,以致使我容身不得,定省久疏,言之深堪痛恨。不知卿家报捷的本章入朝,如何处置。”君臣正在营中谈论,营门外忽有报马飞来,到了营前,飞身下骑,也不用人通报,走入大帐跪下报道:“禀大人,现在安金藏大人钦奉圣旨,前来召太子回京,钦差已离营不远了。”狄公听了喜道:“果是他来么?太子可从此无虑了。”赶着命人在大帐设了香案,同庐陵王接出营来。

  未有一刻,前站州县派了差官护送前来。狄公因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不便去接钦差,但请在营前等候。自己上前,将安金藏迎接下马,邀请入了大帐,随着太子望阙行礼,恭请圣安。然后安金藏将圣旨开读,说:“狄仁杰讨贼有功,回京升赏。庐陵王无辜受屈,既已亲临怀庆,命狄仁杰护送回京,以慰慈望。钦此。”当时太子谢恩已毕。这日先命裘万里带同大队,先行起程,仅留一千兵了保护太子。众将依令前往,马荣等人同着李飞雄,随着狄公等人一起而行。道路之间,欢吉震耳,皆说太子还朝,接登大宝,不至再如从前荒乱。

  君臣在路,行了未有两日,到了孟县界内。忽见前站差官,向前禀道:“现有孟县知县高荣,闻说太子还朝,特备行宫,请大子暂驻行旌,聊伸忠悃。”此时庐陵王房州一路而来。未曾安歇便起程,连日在路甚觉疲困,只因狄公耐辛受苦,随马而行。不便自己安歇。现听高荣备了行宫,正是投其所欲,向着狄公道:“这高荣虽是个县令出身,却还有忠君报国之心。现既备下行宫,且请卿家同孤家暂住一宵,明日再行如何?”狄公也知太子的意思,只得向差官道:“且命孟县知县前来接驾。”差官领命,将高荣带至驾前,只见俯伏道旁,口称:“孟县高荣接驾来迟,叩求殿下思典。”庐陵王赐了平身,向他说道:“本藩耐寒触苦,远道而来,皆为奸臣所误。卿家服官此地,具有天良。本藩今日暂住一宵,一概供张概行节省。”

  高荣当时领命起身,让车驾过去,方才随驾而来。狄公在旁将他一望,只见此人鹰鼻鼠眼,相貌奸刁,心下便疑惑道:“日前本院也由此经过,他果赤心为国,听见大兵前来,也该出城来接,为何寂静无声,不闻不问。现在虽太子到此,却竟如此周到,莫非是武氏一党,又用什么毒计?所幸胡世经随驾护送,现在后面,此地又是他属下,这高荣为人他总可知道。”此时也不言语。等太子进了行宫,果见一带搭盖彩篷,供张美备,也说不尽那种华丽。狄公见了这样,越觉疑惑不止。无论他是武氏一党与否,单就这行宫供应而论,平日也就不是好官,不是苛刻百姓得来赃银,那里有这许多银钱置办。当时与太子入内,所有的兵将概在城外驻扎,只留马荣、乔太、元行冲、胡世经等人在内。

  传命已毕,狄公将胡世经喊至一旁,向他问道:“孟县乃贵府属下,这高荣是何出身,及平日居官声名,心术邪正,谅该知道,且请与本院说明,好禀明太子。”胡世经见问,忙道:“此人出身甚是微贱,乃武三思家生的奴婢。平日在此无恶不作,卑府屡次严参,皆为奸臣匿报不奏。现在如此接待,想必惧卑府奏明太子,故来献这殷勤。”狄公道:“既是如此,恐为这事起见。惟恐另有别故。”随命马荣、乔太加意防护,匆离太子左右。

  且说高荣见庐陵王驻歇行旌,心下大喜,赶即回转衙门向高发说道:“此事可算办妥。但我不能在此担搁,须到行族伺候,乃不令人生疑。其余你照办便了。”高发更是喜出望外。当下高荣又到行旌,布置一切。到了上灯时分,县衙里送来一席上等酒肴。高荣向庐陵王奏道:“太子沿路而来,饮食起居自必不能妥善。微臣谨备粗肴一席,叩请太子赏收。”

  庐陵王也不知他心怀叵测,见他殷勤奉献,当时准奏收下。顷刻间设了位,山珍海馐摆满厅前。庐陵王因自己尚在藩位,也就命狄公、元行冲两人陪食。此时狄仁杰早已看出破绽,只见高荣手执锡壶,满斟一盏,跪送在庐陵王面前。然后又斟了两杯,送狄、元两人。狄公见怀中酒色鲜明,香芬扑鼻,当时向庐陵王道:“微臣自提兵出京,历有数月,不知酒食为何物。今日高知县如此周到,敬饮酒肴,足征乃心君国。此酒色香味俱佳,可谓三绝,但太子此时虽是藩位,转瞬即为大君,外来酒食必当谨慎。古有君食臣尝之礼,殿下面前之酒,且请赐高荣先饮,以免他虞。”庐陵王见狄公如此言语,心下暗道:“此事你也多疑,这不过县令报效的意思,那有为祸之处,要如此郑重。”一人虽这样说项,总因狄公是忠正的老臣,不能不准他所奏。当时向高荣道:“此酒权赐卿家代饮。”

  这句话一说,顷刻把个高荣吓得面如土色,恐惧情形见诸面上。当时又不敢不接,欲想饮下,明知这酒内有毒,何能送自己性命?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赶紧跪下谢恩。故作匆忙的情状,两手未曾接住,当啷一声,把个酒杯跌在地下,瓦片纷纷,酒已泼去,复又在下面叩头请罪。狄公知他的诡计,随时脸色一沉,怒容满面,向高荣喝道:“汝这狗头诡计多端,疑惑本院不能知道。汝故意失手将酒泼去,便可掩饰此事么?武三思如何命汝设计,为我从实说来,本院或可求殿下开恩,免汝一死。不然,这锡壶美酒既汝所献,便在此当面饮毕,以解前疑。”庐陵王听狄公如此言词,方知他的用意,也就命高荣饮酒。

  高荣此时见狄公说出心病,早是汗流不止,在下面叩头说:“微臣死罪,何敢异心。陛下既不赏收,便命人随时撤去。微臣素不善饮,设若熏醉失仪,领罪不起。”狄公听了,冷笑道:“你倒掩饰得爽快。本院不将此事辨白清楚,汝也不知利害。”随命到县署狱中,提出一个死罪的犯人,将酒命他饮下。顷刻之间,那人大叫不止,满地乱滚,喊哭连天,未有半个时辰,已是七孔流血而死。庐陵王见了这样,不禁怒道:“狗贼如此丧心害理,毒害本藩,究是谁人指使?若不说明,将汝立刻枭首。”高荣到了此时,也无可置辨,只得将武三思的话说了一遍。庐陵王自是大发雷霆,命马荣到县署将高发捉来,一同枭首。随命刘豫做了这孟县知县,以赏房州救驾之功。

  次早仍然拔队起程,向京都面进。行未数日,已到都城。裘万里先将前营各兵扎于城外,听候施行。此时各京官衙门得报,听说太子还朝,虽是奸贼居多,也只得出城迎接。不知武三思等人接着此信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