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

  (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目旬 ,不得眠。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粟而振。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右七昧,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