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类·卷一

  ◎刘子壮熊伯龙

  刘子壮,字克猷,湖北黄冈人。少颖慧,读书一目数行,属文奇肆,中崇祯庚午举人。领荐后,梦神告之曰:“尔须朱之弼作房官,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见数童子携书包,经其门,一童子特秀出,执手与谈,见其书上,写学名朱之弼,大惊。随至其家,其父乃开柴厂者。赠笔砚数事,珍重而别。后遭流寇之乱,不赴春官,及清朝顺治己丑会试,朱之弼已为分榜,得首卷,即刘也。

  读此知穷达有命,迟早亦有定数,为之慨然。先时廷对策,俱用四六。顺治己丑科,世祖居轩策士,命勿用四六旧套,刘子壮对策称旨,钦定一甲第一名,与榜眼熊伯龙齐名。熊典试浙江,一榜得三状元,乙未史大成、甲辰严我斯、庚戌蔡启亻尊,士林荣之。

  ◎康熙博学鸿才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才,最为盛典,内外荐举到京者五十九人,户部给与食用,除老病不能入试外,应试者五十人。赐宴后方给卷,取中一等二十名、二等三十名。其有官已仕者,授翰林讲读编修有差;未仕之布衣,亦授检讨;其年迈回籍者,俱授内阁中书舍人。其中人材德业、理学政治、文章词翰、品行事功,无不悉备,洵无惭鸿博。最恬退者,李检讨因笃甫授官日,旋请终养即归。当时嫉妒者未免肆蜚谗,呼为野翰林。

  又有诗曰:“自古文章推李杜,而今李杜亦稀奇。叶公懵懂遭龙吓,冯妇痴呆被虎欺(谓读卷官高阳相国李蔚、宝坻相国杜立德、掌院学士叶方蔼、益都相国冯溥)。宿构零衡玉赋,失黏落韵省耕诗(命题《玑玉衡赋》、《省耕诗》二十韵)。若教修史真羞死,胜国君臣亦皱眉(授职者俱令修《明史》)。”

  ◎丙辰会状

  吴门彭修撰定求,为云客先生之子。幼奉乩仙甚谨,云客严禁之,终莫能夺。练既久,遂能通神,废乩运腕,不假思索。始为诗文,继为制艺,随笔疾书,悉成佳构。棘闱获隽,用此技也。康熙丙辰岁,计偕入都,吴大冯与彭有旧,得其经义秘本,内有朱书“元君许我必中丙辰会状”十字,窃异之。

  及礼闱榜发,与殿试传胪,果皆第一。盖功名之事,原有定数,而元君独能预告之。所谓元君者,岂即所奉之乩仙耶?或云乩仙是前朝进士松江杜麟徵。

  ◎五门

  长洲韩慕庐宗伯菼未第时,尝祈签于灵岩山寺,有“功名须到五门知”之句,不解所谓。后入乡闱第三场,与一友同号舍,宗伯戏将策题五“问”字,俱书作“门”,以试其友。友夸其条对之详明、议论之剀切,赞叹不绝,而题中误字曾不加察,宗伯亦遂忘之。缴卷而出,是科领乡荐,癸丑会状联元。历官至礼部尚书,颇存纶阁之想。会直省解乡试卷至部,见各举子策论,多抄袭陈腐,不知己作何状。召书吏检阅,见策题五“门”字,不觉汗流浃背,回忆签语,知官阶已止于此,不复望宰辅矣。

  ◎朱竹垞典江南试

  朱竹垞检讨,于康熙辛酉主试江南,拔胡任舆领解。初,胡梦有人授以诗,有“手弄双丸小天下”之句,而久困公车。至甲戌会试,题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章。试后谒其房师赵恒夫于寄园,恒夫曰:“子必大魁也。”廷对果第一。

  ◎董文恭以官生应试

  清各省乡试官生卷,什九呈荐,其事始于富阳董文恭公以官生应试时。乾隆庚辰秋,刘文定公与介野园少宰典京兆试。有同考官某,素识文恭名,得一卷呈介公,介公不取,某曰:“观其词采丽富,必董公子也(时文恪公邦达在朝)。”介公大怒曰:“科场法至严肃。果尔,即奏闻。”

  赖文定力为宽解,乃悉取官卷付介公去取,自此沿为成例。顺天乡试官生卷,遂尽呈主考,而外省亦然矣。是科揭晓后,文恪公闻文定闱中排解事,退朝即率文恭踵门谢,命称弟子。见文定《孙礼部集》记董文恭公遗事。

  ◎冯潜斋典闽试

  冯潜斋先生成修,广东人。幼牧牛,梦有持扇为障日者,扇上有“贵州学政”四字,因发奋读书,年三十四始游庠,逾年登贤书,联捷点庶常、改部曹、典蜀试,又典闽试,得蓝生彩元,作解首。先是为王安国尚书典试,所赏必欲中元,因与正试主不合,争之不得,尚书曰:“姑置之。此人不中元,吾不信也。”

  阅二十年,果发解。尚书喜极,而蓝老矣。先生嗣出贵州学差,果符梦兆,旋罢归。好论文,有八股之目,年九十余始卒。乾隆壬寅八帙,与夫人同庚,俱康健无恙,届结缡周甲之期,亲友门生,骈集称庆,重行化烛交拜之礼,自署其门云:“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为老年娱晚景;夫岂能刚,妇岂能顺,重烧花烛,幸邀天眷锡遐龄。”至乾隆壬子,重赴鹿鸣,洵美谈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