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类·卷十五

  ◎孙洪之气节

  阳湖孙渊如先生星衍、洪稚存先生亮吉,丱角订交,并负才望,世称“孙洪”。乾隆丁未、庚戌两科,皆以一甲进士授编修(孙丁未科第二,洪庚戌科第二)。孙散馆,厉志赋用《史记》“匔匔如畏”语。和珅指为别字,抑置二等。盖和方当国,朝官多趋走其门,先生独不往来,和衔之,故有是举。顾旧例鼎甲散部,可奏请留馆,即改官亦可得员外郎。时和掌院事,欲先生面谒,先生卒不往,毅然曰:“天子命,何定不可为?某男子不受人惠也。”

  卒以主事分刑部,出为兖沂曹济道,权臬事,告归。洪留馆,后一视黔学,以言事谪戍伊犁,逾年特诏放还。夫际乾、嘉全盛之时,卓卓如两先生者,幸捷巍科,犹不能久于馆职,岂天上玉堂果不许文人厕足与?然而两先生文章经术,衣被士林,其出而服官,一则力避权门,一则昌言主德,清操亮节,体用兼赅。彼拾许、郑唾余,窃班、杨貌似,通儒自命,气节靡然者,岂能望其肩背哉!

  ◎吴薗次之节义

  吴薗次慷慨义烈,敦尚友谊。长沙赵洞门总宪当柄用时,车马辐辏,及罢归,出国门,送者三数人,薗次与焉。其召还也,宾客复集,薗次独落落然,踪迹疏阔。合肥龚芝麓尚书,提倡风雅,门生故吏遍九州,殁于客邸,两孙茕茕孤露,无过存者,薗次则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而字以爱女,至于成立,使名家子孙无西华葛帔之叹。风义如是,文章余技已。章检讨行谊亦纯粹,见省府志本传。

  ◎吴书呆

  吴江吴茝堂先生名燮,乾隆丙辰,尝举博学鸿词科,不遇,浮沉诸生中。年七十余,无家室,宿食紫阳书院,后辈轻薄,肠肥脑满,视茝堂如怪物,无与言者。一日书院课期,苏州太守孔公名传可,点名及茝堂,茝堂趋而前,与太守执手问好,太守怒曰:“汝一老诸生,太无礼节,敢与我抗礼耶!”茝堂遂挺立谩骂曰:“汝父与我同举鸿博科,汝尚在子侄行,岂有孔门子孙而轻视长者乎?”太守大骇,询之他人,知其实,跼蹐谢罪。人称为“吴书呆”。

  ◎何义门请削门生籍

  常熟翁铁庵司寇,受要人旨,劾汤文正而据其位,何义门请削门生籍,屡见前人纪载,唯《履园丛话》称:“即墨郭公琇令吴江时,前抚余国柱方掌纶扉,征贿巨万,不与,嗾人劾奏,虞山司寇从而和之。长洲贡生何焯在京考选,为司寇门生,遂登翁之门嚷骂不已,索还门生帖,否则改称,不认为师。义门由是知名。”与他说稍异,未知孰是。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