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部·卷八

  ○云

  《释名》曰:云犹云云众盛也。

  《说文》曰:云,大泽之润气也。

  又曰: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形也。(霠于金反,)云覆日也。霃(音沉),淹(于检反。)云久阴也。凄,雨云起也。雨云貌也。(《诗》云:有淹凄凄,兴雨祁祁。)

  《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又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又曰:召云者龙。

  又曰:云上于天,需。

  又曰:《坎》为云。

  又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密,静也。云静止不加雨,喻纣恩泽不加于民也。不雨之灾自其君也。西郊,亦谓文王也。)

  《诗》曰:薈兮蔚兮,南山朝跻。注曰:"薈蔚,云兴貌;南山,曹南山;跻,升云也。

  又曰:上天同云,雨雪纷纷。

  又曰: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白云貌。露亦有云,言天地之气无微不着,无不覆养也。)

  《礼》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又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

  《周礼》曰:保章氏以五色云物,辨吉凶之祲祥。郑氏注曰:"占视日旁云气,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分谓春秋分,至谓冬夏至,启立春夏也,阳气用事为名,闭立秋冬也,阴气用事为闭。云,五云也,风气日月星辰也。分至启闭天地之大节,阴阳之分也。故遂登观台望气以审妖祥,变祸乱之气,先见於八节,书其云物之形,言其所致,务为之备也。)

  又曰:鲁哀公六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使问周太史。太史曰:"其当王身乎?(日为君,妖气守之,云在楚,若上祸不及他国也。)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也。"王曰:"除心腹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终不禜。孔子曰:"楚昭王知天道矣!不失国,宜哉!"

  又曰:黄帝氏以云纪官,故为云师而云名。(有景云之瑞。)

  《公羊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云尔。

  《语》曰: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易通卦验》:冬至阳,云出箕,如树木之状。小寒合冻苍阳,云出氐。大寒降雪黑阳,云出心。立春青阳,云出房,如积水。雨水黄阳,云出亢。惊蛰赤阳,云出翼。春分正阳,云出张,如积白鹄。清明白阳,云出奎。穀雨大阳,云出张,如车盖。立夏常阳,云出觜,赤如珠。小满上阳,云出七星。芒种长阳,云出维。夏至少阴,云出如水波。小暑,云五色出。大暑阴,云出南赤北苍。立秋浊阴,云出如赤缯。处暑赤云出。白露黄阴云出。秋分白阴云出。寒露正阴,云出如冠缨。霜降大阴。云出上如羊。下如磻石。立冬阴,云出而黑。大雪阴,雪出而分。冬至日谨候,见云送迎,从其乡来,岁美民和。

  《京房易飞候》曰:凡候雨,有黑云如群羊,奔如飞鸟,五日必雨。

  又曰: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其下贤人隐也。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黄云如覆车,大丰也。

  又曰:凡候雨,以晦朔弦望,有苍黑云、细云如杼轴,蔽日月,五日必雨。

  《尚书中候》曰: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回风摇落。

  又曰:周成王举尧舜礼,沉璧于河,白云起而青云浮至,乃有苍龙负图临河也。

  《尚书大传》曰:舜为宾客,禹为主人,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于时八风循通,卿云藂丛。注:言和气应也。丛,或为簇。

  又曰:五岳皆触石出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

  又曰:舜时卿云见,于时百工和歌,舜歌曰:"卿云烂兮纠漫漫。"或以为出岫回薄而难名状也。

  《礼统》曰:云者,运气布恩普博也。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水而王,其政和平,则景云见也。

  又曰:景,明也,言云气光明也。

  又曰:周成王治平,观于河,青云浮于河也。

  《春秋文耀钩》曰:楚有苍云如霓,围轸七蟠,中有荷斧之人向轸而蹲,于是楚唐史画遗灰而云灭。故曰:"唐史之策,上灭苍云。(宋均注曰:轸,楚分也。云,水气;灰,火气。画遗灰,故云灭。)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聚为云。

  《春秋说题辞》曰:云之为言运也。触石而起谓之云,含阳而起以精运也。

  《春秋合诚图》曰:帝尧之母曰庆都,生而神异,常有黄云覆上。

  《春秋孔演图》曰:舜之将兴,黄云升于堂。

  又曰:汤将兴,白云入房。(白云金精,入汤房也。)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景云见。

  又曰:天子孝则景云见。

  《史记》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

  又曰:高祖过沛,击筑自为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又曰:范增云:"高祖之上有云为龙虎之形,此天子气也。

  又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匹加反。)之象,因作华盖。

  《汉书·郊祀志》曰:武帝封泰山,夜有光,昼有白云,起于封中。

  又曰:封泰山后,云气成宫阙。

  《汉书》曰:相如作《大人赋》,帝览之,飘飘有凌云之气。

  又曰:武帝迎汾阴鼎至甘泉宫,黄云盖其上。

  又曰:宣帝祠甘泉,有顷,紫云从西北来,散于殿前。

  范晔《后汉书》曰:樊英隐于壶山之阳,曾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嗽之。时客有从蜀郡来者,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方起,须臾大雨,火灭。

  《魏志》曰:文帝生于沛国谯县,上有云气青色而圆盖,终日不解,望气者以为至贵人之证,非人臣之气。

  《蜀志》曰:齐备为儿,戏於桑树下,上有云覆,童童如车盖。

  《晋书》曰:乐广有风姿,卫瓘曰:"此人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又曰:阮咸性旷达不拘,颜延年《五君咏》曰:"仲容青云器。"

  又曰:咸和元年,云斗,声如暴风雨。

  《宋书》曰:大明八年,宣太后陵前后数有光及五色云,芳香四满,又五彩云在松上,如车盖。

  又曰:孝康建元二年二月乙未日上,有云如锦文,光色润泽。

  又曰:世祖在江州起义,建牙军,有紫云二段落于身上。

  《穆天子传》曰: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王母为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

  《东方朔传》曰:凡占,长吏东耕,当视天有黄云来覆车,五穀大熟。青云致兵,白云致盗,乌云多水,赤云多火。

  《长沙耆旧传》曰:祝良为洛阳令,时大旱,告诫引罪,紫云沓起。

  《汉武帝内传》曰:帝登寻真之台,斋戒到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白云起,直来趣宫,须臾,闻云中箫鼓之声,复半食顷,西王母至,乘紫云之辇。临发,云气勃郁,尽为香气。

  《汉武故事》曰:上幸梁父祠地主,其日山上有白云,又有呼万岁声,封禅之上肃然,白云为盖。

  东方朔《十洲记》曰:天汉三年,月氏(音支)国献神香。使者曰:"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意中国将有好道君,故搜奇蕴而贡神香也。

  《西京杂记》曰:瑞云曰庆云,(云五色曰庆。)曰景云,或曰卿云。云外赤内青谓之矞云(云二色曰矞,亦瑞云也。矞,以律反。)雨云曰油云,(《孟子》曰:油然作云,霈然下雨。)雪云曰同云(《诗》云: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同云谓云阴竟天,同为一色。)云师曰屏翳,(《吕氏春秋》曰:屏翳曰雨师。)云将亦云之师。(司马彪注《庄子》云:云将,云之主帅。)

  刘澄之《扬州记》曰:娄县有马鞍山,天将雨,辄有云起,来映此山。山出云应之,乃大雨。

  《抱朴子·玉策记》曰:千岁之龟,五色具焉。浮于莲叶之上,或在藂蓍之下,其上时有白云。

  《风土记》曰:乌程县〈山卞〉(音卞)山,望气云有黄气、紫云,大吴故改葬焉。

  王子年《拾遗记》曰:昆仑山有九层,从上来一层有云气五色,从下望之,皆有城阙之象。

  又曰:昆仑者,西方曰须弥山,九层。其第七层有景云出,以映朝日。

  又曰:烂石色红似肺,烧之有香烟,闻数百里,烟气升天则成香云,香云遍润,则成香雨。

  《搜神记》曰:蓟子训至洛,见公卿数十处,去后皆白云起。

  王韶之《始兴记》曰:尧山长岭,望之如云。

  张野《庐山记》曰:有白云冠带峰岩,呼为上带。

  《洞冥记》曰:吉云之国,俗常以云占吉凶,有吉事则满室,五色照人,着草木,皆成五色露。

  《庄子》曰:广成子谓黄帝曰:"汝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奚足语至道?"

  又曰:华封人谓尧曰:"夫圣人鹑居而鷇饮,鸟行而无章。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抱朴子》曰:俗有见游云西驰,而谓月之东行。

  《孟子》曰:油然作云,霈然下雨。

  又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从之,人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

  《淮南子》曰:周云之巃,(力孔反。)嵸,(七孔反。)尞,(力交反。)摷,(士交反。)彭,(步光反)薄而为雨。(周云,密也。尞摷彭薄,蕴积之貌。)

  又曰: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龙在黄泉下,恐害及,故云。)

  又曰:山云蒸,柱础润。

  又曰:八极之云,是雨天下。

  《吕氏春秋》曰: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气,无不比类其所生以示人。

  又曰:至乱之化,君相贼,其云状有若犬马。若白鹄车者。

  《遁甲开山图》曰:辽东有襄平山,多饶鬼目之菜,生而有神,虎、龙、蛇、大鱼守之,云气覆之,食之令人不饥。(荣氏注曰:鬼目菜,形似鱼,守之草,常有气,如龙虎蛇鱼之状。)

  《河图帝通纪》曰:云者,天地之本也。

  《河图始开》曰: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青泉之埃,上为青云;赤泉之埃,上为赤云;白泉之埃,上为白云;玄泉之埃,上为玄云。

  《河图括地象》曰:昆仑山出五色云气。

  《兵书》曰:有云如丹蛇,随车后,大战杀将。

  又曰: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车,鲁云如马,卫云如犬,周云如轮,秦云如美人,魏云如鼠,齐云如绛衣,越云如龙头,蜀云如囷。(言当处云似之。)

  又曰:云如雄雉,或如雄鸡,临城,其城必降。

  《魏武兵书节要》曰:孙子称司云气,非云,非烟,非雾,形似禽兽,客吉,主人忌。

  车频《秦书》曰:符坚时有黄云五色,时以为瑞,赐民酺五日。

  黄子发《相雨书》曰:四方有濯鱼云疾者,立雨;濯雨云迟者,雨少难至江汉。云疾者,即日雨。

  《洛书》曰: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云扶日;白帝起,白云扶日。

  《军国占候》曰:若王子曰:"有黑云似一匹布者,其国兵起。"

  《天文要集》曰:河有黑云,状似船,若一匹布维河,不出十日大雨。

  又曰:北斗者,不欲云覆之,有黑云覆之,天大雨。

  《地图》曰:望石气如浮云,其珠玉之精也。

  京房《风角要诀》曰:候雨法:有黑云如一匹帛,日中即一日大雨,二匹为二日雨,三匹为三日雨。

  《黄帝岐伯经》曰:岐伯乘绛云之车,驾十二白鹿游于蓬莱之上。

  徐幹《中论》曰:文王遇姜公于渭阳,灼然如披云见白日。

  孙氏《瑞应图》曰: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非气非烟,五色氤氲,谓之庆云。

  《瑞应图》曰:矞云,瑞云也。有状外赤内黄。

  《归藏》曰:有白云自苍梧入大梁。

  《论衡》曰:龙无云雨,不能参天。

  吴范《占候风气秘诀》曰:有青云,如雉兔临城,营军散走。

  《山海经》曰:符阳之山,怪云所出。

  陆贾《新语》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宋玉《高唐赋·叙》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上有云气,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曰:"此何气也。"玉曰:"朝云也。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朝为行云,莫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孙卿《云赋》曰: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又曰:讬地而游宇,反风而下雨。

  《楚词》曰:青云衣兮白霓裳。

  又曰:冠青云之崔巍。

  汉武帝《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

  司马相如《封禅颂》曰:自我天覆,云之油油。云行貌。

  魏文帝诗曰:西北有浮云,亭亭似车盖。

  应玚诗曰:清朝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张孟阳诗曰: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傅玄诗曰:浮云合愁气,悲风坐自叹。

  又《玄歌》诗曰:青云徘徊为我愁。

  又曰:云为车兮风为马,玉为山兮兰在野。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心多端谁能理?

  陆机《云赋》曰:望九畿以远肆,明皇极而永舒。蔽阳光于旸谷,暗天文于帝居。齐濛荒于无极,等浑昧于太初。

  又《浮云赋》曰:若层台高观,重楼叠阁;或如钟首之郁律,乍似塞门之寥廓。若灵园之列树,攒宝耀之炳粲。金柯分,玉叶散,龙逸蛟起,熊厉虎战,鸾翔凤翥,鸿惊鹤奋。

  成公绥《云赋》曰:舒则弥纶覆四海,卷则消液入无形。狎猎鳞次,参差交错。状崔巍其不安,吁可畏而欲落。龙伸蠖屈,蜿蜒逶迤。连翩凤飞,虎转相随。或绣文锦章,衣微要妙,绵邈凌虚,轻翔缥缈。

  陶潜《归去来》曰: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霄

  《关令尹喜内传》曰:当喜在胎之始,其母梦绛霄流绕其身,有长人谓曰:"汝咽之。"既觉,口盈味,屋生双光,若日,飞流满堂。良久不知所在。

  《抱朴子》曰:凌厉九霄。

  《淮南子》曰:阴阳为驺,乘凌霄,与造化俱。

  《广雅》曰:赤霄,常霄,气与造化俱。(许慎注曰:霄其雾。)

  《杂字诂训》曰:霄,摩天赤气也。

  《楚辞》曰:若王乔之乘云,载赤云而凌青霄

  扬雄《甘泉赋》曰:腾青霄而轶浮景。

  孙楚《鹤赋》曰:假使此鸟生自昆仑,长于丹穴,遨游玄圃、缥霄之际。

  左思《蜀都赋》曰: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郭璞《游仙诗》曰: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振发载翠霞,解褐披绛霄。

  ○汉

  《诗》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倬,明也。)

  又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传》曰:昭公四年,星孛及汉,水祥也。(贾逵解曰:天汉,水也。或曰天河。)

  《尔雅》曰: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郭璞注曰:津,汉津也。箕,龙尾,斗,南斗,天汉之津梁。)

  《大戴礼》曰:夏小正,秋七月,汉案户。(汉,天河也。案户,言直南北也。)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史记·天官书》曰:汉者,金之散气,其本曰水。汉,星多则多水,少则旱。(孟康曰:汉,河汉也。水生於金也。)

  《汉书》曰:项羽封高帝为汉王。帝不悦。萧何谋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抚其民,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搜神记》曰:谢端少丧父母,为邻人所养,年十七未婚。后感天汉中白水素女,潜为其炊,以备饮食。端后怪而潜候之,得见。言曰:"天哀忍汝孤贫恭顺,使我相为守舍,今既见,便去。"留,不可。

  《博物志》曰: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居海者,年年八月有人浮查来,甚大,往反不失期。此人乃多赍粮,乘查去,忽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居舍。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惊问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问为何处,答曰:"君可诣蜀访严君平,则知之。"此人还问严君平,君平曰:"此织女支机石也,某年某日有客星犯斗牛,即此人到天河也。"

  《抱朴子》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经于南极,其一经南井中过,其一经东井中过。河者,天之水也,随天而转入地下过。

  张衡《灵宪》曰:水精为天汉。

  《河图括地象》曰:河精,上为天汉。

  《三辅黄图》曰:始皇都咸阳,端门四达,以则紫宫;渭水贯都,以象天河;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物理论》曰:星者,元气之英,水之精也。气发而升,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汉,众星出焉。

  《集林》曰: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

  古诗曰:河汉清且浅,相去讵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时会天河。

  唐宋之问《明河篇》曰: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霞

  《释名》曰:霞,白云映日光而成赤色,假日之赤光而成也。故字从雨,遐声。

  《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谓西王母曰"阿琼",有六甲之术,用之可以游景云之宫,登流霞之堂。

  《十洲记》曰:昆仑山之上有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

  王子年《拾遗》曰: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献龙膏。

  又曰:昆山第八层有五色霞。

  《抱朴子》曰:咀六气于丹霞。

  《楚辞》曰:潄正阳而含朝霞。

  《河图》曰: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气上蒸为霞而赫然。

  《论衡》曰:河东蒲坂项曼都好道学仙,去三年而反。家问其状,都曰:"欲饮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

  扬雄《甘泉赋》曰:吸青云之流霞兮,饮若木之露英。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霞驳云蔚,若阴若阳。

  魏文帝辞曰:丹霞蔽日,彩虹垂天。

  曹子建《洛神赋》曰:远而望之,皎若太阳昇朝霞。

  阮籍《清思赋》曰:厌白玉以为面,霏丹霞以为裳。

  左思《蜀都赋》曰:舒丹气而为霞。

  陆机《列仙赋》曰:即绛阙于朝霞。

  陆机《云赋》曰:外聚紫霞。

  郭璞《江赋》曰: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

  孙绰《天台山赋》曰:赤城霞起以建标。

  张孟阳诗曰: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

  郭璞《游仙诗》曰:朝霞升东山,朝日何晃朗。

  嵇含《悦晴诗》曰:朝霞炙琼林,夕影映灵芝。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