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脩本

  民(原作"人",據《治要》改)心莫不有治(原作"理",據《治要》改)道,至乎(《治要》作"於")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治要》作"或用乎人,或用乎己")。用乎己者,謂之務本;用乎人者,謂之近(《治要》作"追")末。君子之治(原作"理",據《治要》改)也,先務其本,故德建而怨寡;小人之理(原作"理",據《治要》改)也,先近(《治要》作"追")其末,故功廢而讐多。孔子之制《春秋》也,詳内而略外,急己而寛人,故於魯也小惡必書,於衆國也大惡始筆。夫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聞人而不自聞者謂之聵,慮人而不自慮者謂之瞀。故明莫大乎自見,聰莫大乎自聞,睿莫大乎自慮(三"乎"字《治要》均作"於")。此三者,舉之甚輕,行之甚邇,而人("人"字原脱,據《治要》補)莫之知也。故知者舉甚輕之事,以任天下之重;行甚邇之路,以窮天下之遠。故德(《治要》作"位")彌高而基彌固,勝彌衆而愛彌廣。《易》曰:"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其斯之謂歟!君子之於己也,無事而不懼焉。我之有善,懼人之未吾好也;我之有不善,懼人之必("必"原作"末", 據《治要》改)吾惡也。見人之善,懼我之不能脩也;見人之不善,懼我之必若彼也。故其嚮道,止則隅坐,行則驂乘,上懸乎冠緌,下繫乎帶珮,晝也與之逰,夜也與之息,此《盤銘》之謂日新。《易》曰:"日新之謂盛德。"孔子曰:"弟子勉之,汝毋自舍,人猶舍汝,况自舍乎?人違汝,其遠(徐本譌作"還")矣!"

  故君子不恤年之將衰(《意林》作"暮"),而憂志之有倦。不寢道焉,不宿義矣。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時,斯宿義矣("言而"下十六字原脱,據《治要》補)。夫行異乎言,言之錯也,無周(徐湘琳曰:"俞樾云,'周'當作'害'。")於智;言異乎行,行之錯也,有傷於仁。是故君子之("之"字原脱,據《治要》補)務以行前言也。民之過,在於哀死而不愛生,悔往而不愼來(原作"人之過在於哀死而不在於愛生,在於悔往而不在於懷來",据《治要》删正),喜(《治要》作"善")語乎已然,好争乎遂事;墮於(《治要》無"於"字)今日,而懈於後旬,如斯以及於老。故野人之事,不勝其悔;君子之悔,不勝其事。孔子謂子張(此三字《治要》作"撫其心"。 徐湘琳曰:"案'孔子'上疑有脱文。")曰:"師,吾欲聞彼,將以改此也。聞彼而不以("以"原脱,據《治要》補)改此,雖聞何益?"故《書》舉穆公之誓,善變也;《春秋》書衞北宫括伐秦,善攝也。夫珠之含礫,瑾之挾瑕,斯其性與?良工爲之以純其性,若夫素然(徐湘琳曰:"俞樾云,'夫素'疑當作'太素'。案,俞說是。《列子·天瑞篇》:'太素者,質之始也。'又班固《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故觀二物之旣純,而知仁德之可粹也。優者取多焉,劣者取少焉,在人而已,孰禁我哉!乘扁舟而濟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動者,其業也美。故《詩》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先民有言,明出乎幽,著生乎微。故宋井之霜,以基昇正之寒;黄蘆之萌,以兆大中之暑(徐湘琳曰:"清吳承仕《[糹見]齋集識》云:'升正,當作昴正;大中,當作火中。'案《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此言昴正火中,正用舊義。中、正互文也。")。事亦如之。故君子修德,始乎笄丱,終乎鮐背,創乎夷原,成乎喬嶽。《易》曰:"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積小致大之謂也。小人朝爲而夕求其成,坐施而立望其反("反"字《治要》作"及",誤),行一日之善而求(《治要》作"問")終身之譽。譽不至,則曰:善無益矣!遂疑聖人之言,背先王之敎,存其舊術,順其常好,是以身辱名賤,而不免(二字《治要》作"永")爲人役也。孔子曰:"小人何以夀爲,一日之不能善矣,久惡,惡之甚也。"蓋人有大惑而不能自知者,舍有而思無也,舍易而求難也。身之與家,我之有也,治之誠易,而不肯爲也;人之與國,我所無也,治之誠難而願之也。雖曰:"吾有術,吾有術!"誰信之歟?故懷疾者人不使爲醫,行穢者人不使畫(徐本譌作"書")法,以無驗也。子思曰:"能勝其心,於勝人乎何有?不能勝其心,如勝人何?"故一尺之錦足以見其巧,一仭之身足以見其治,是以君子愼其寡也。道之於人也,甚(原作"其",據《意林》、《御覽》卷四百三改)簡且易耳,其修之也,非若(《意林》作"不若",《御覽》卷四百三作"不如")採金攻玉之渉歴(《意林》、《御覽》無 "歴"字,疑衍)艱難也,非若求盈司利之競逐囂煩也。不要而遘,不徴而盛,四時嘿而成(徐湘琳曰:"俞氏云,疑當作'不引而成'。案,嘿,用同'默'。《荀子·不苟篇》:'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韓非子·六反》:'人皆寐、則盲者不知,皆嘿、則喑者不知。'陳奇猷《集釋》:'嘿,同默。'故嘿,即不言。與下文'不言而信',詞駢而意同。俞說未允。")不言而信,德配乎天地,功侔乎四時,名參乎日月,此虞、舜、大禹之所以由匹夫登帝位,解布衣、被文采者也。故古語曰:"至德之貴,何往不遂;至德之榮,何往不成。"後之君子,雖不及行,亦將至之云耳。

  琴瑟鳴,不爲無聽而失其調;仁義行,不爲無人而减其道。故絃絶而宫商亡,身死而仁義廢。曾子曰:"士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夫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意林》作"材")。君子自強(徐湘琳曰:"錢校云:以下句推之,'自'當作'日'。"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輕以取禍。或曰:"斯道豈信哉?"曰:何爲其不信也。世之治也,行善者獲福,爲惡者得禍;及其亂也,行善者不獲福,爲惡者不得禍,變數也;知者不以變數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來,防禍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時也。夫施吉報凶謂之命,施凶報吉謂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易》曰:"君子以致命遂志。")然行善而不獲福猶多(徐湘琳曰:"俞樾云,衍'不'字。"),爲惡而不得禍猶少,緫夫二者,豈可舍多而從少也(徐湘琳曰:"'也'当读作'邪'。")?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故《詩》曰:"習習谷風,惟山崔巍,何木不死,何草不萎。"(徐湘琳曰:"《詩·小雅·穀風》作'無草不死,無木不萎'。")言盛陽布德之月,草木猶有枯落而與時謬者,况人事之應報乎!故以歲之有凶穰而荒其稼穡者,非良農也;以利之有盈縮而棄其資貨者,非良賈也;以行之有禍福而改其善道者,非良士也。《詩》云:"顒顒卬卬,如珪如璋,令聞令望,愷悌君子,四方爲綱。"舉珪璋以喻其德,貴不變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