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冬至

  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辧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大礼预教车象

  遇大礼年.预于两日前教车象.自宣徳门至南薫门外.往来一遭.车五乘.以代五辂.轻重毎车上置旗二口.皷一面.驾以四马.挟车卫士.皆紫衫帽子.车前数人撃鞭.象七头.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皷十数面.先撃锣二下.皷急应三下.执旗人紫衫.帽子.毎一象则一人裹交脚幞头紫衫人跨其颈.手执短彬柄铜锣.尖其刃.象有不驯.撃之.象至宣徳楼楼前.团转行歩数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诸戚里.宗室.贵族之家.勾呼就私第观看.赠之银彩无虚日.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卖扑土木粉揑小象儿.并纸画.看人携归.以为献遗.

  车驾宿大庆殿

  冬至前三日.驾宿大庆殿.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尽列法驾仪仗于庭.不能周偏.有两楼对峙.谓之『钟皷楼』.上有太史局生.测験刻漏.毎时刻作鶏唱鸣皷一下.则一服緑者执牙牌而奏之.毎刻曰『某时几棒皷』.一时即曰『某时』.正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主加貂蝉笼巾九梁.从官七梁.余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諌増廌角也.所谓『梁』者.谓冠前额梁上排金铜叶也.皆绛袍皂縁.方心曲领.中单环佩.云头履鞋.随官品执笏.余执事人皆介帻绯袍.亦有等差.惟合门御史台加方心曲领尔.入殿祇应入给黄方号.余黄长号.绯方长号.各有所至去处.仪仗车辂.谓信幡龙旗相风鸟指南车.木辂.象辂.革辂.金辂.玉辂之类.自有三礼图可见.更不缕缕.排列殿门内外及御街.远近禁卫.全装铁骑.数万围绕大内.是夜内殿仪卫之外.又有裹锦縁小帽.锦络缝寛衫兵士.各执银裹头黒漆杖子.谓之『喝探』.兵士十余人作一队.聚首而立.凡十数队.各一名喝曰.『是与不是.』众曰.『是.』又曰.『是甚人.』众曰.『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更互喝叫不停.或如鶏叫.又置警场于宜徳门外.谓之『武严兵士』.画皷二百面.角称之.其角皆以彩帛如小旗脚装结其上.兵士皆小帽.黄繍抹额.黄繍寛衫.青窄衬衫.日晡时.三更时.各奏严也.毎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繋朱拂子.擂皷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皷声应其高下也.

  驾行仪卫

  次日五更.摄大宗伯执牌奏中严外辧.铁骑前导番衮.自三更时相续而行.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金莲花座安其背.金辔笼络其脑.锦衣人跨其颈.次第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繍抹额者.或黒漆圆顶幞头者.或以皮如兜鍪者.或漆皮如戽斗而笼巾者.或衣红黄罨画锦繍之服者.或衣纯青纯皂以至鞋袴皆青黒者.或裹交脚幞头者.或以锦为绳如蛇而绕繋其身者.或数十人唱引持大旗面过者.或执大斧着.胯剑者.执鋭牌者.持镫棒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或持短杵者.其矛戟皆缀五色结带铜铎.其旗扇皆画以龙.或虎.或云彩.或山河.又有旗高五丈.谓之『次黄龙』.驾诣太庙青城.并先到.立斋宫前.叉竿舎索旗坐约百余人.或有交脚幞头.胯剑.足靴如四直使者千百数.不可名状.余诸司祇应人.皆锦袄.诸班直.亲从.亲事官.皆帽子.结带.红锦.或红罗上紫团答戏狮子.短后打甲背子.执御从物.御龙道皆眞珠结络.短顶头巾.紫上杂色小花繍衫.金束带.看带.丝鞋.天武官皆顶朱漆金装笠子.红上团花背子.三衙并带御器械官皆小帽.背子或紫繍战袍.跨马前导.千乘万骑.出宣徳门.由景灵宫太庙.

  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驾乘玉辂.冠服如图昼间星官之服.头冠皆北珠装结.顶通天冠.又谓之巻云冠.服络袍.执元圭.其玉辂顶皆镂金大莲叶攅簇.四性栏槛镂玉盘花龙凤.驾以四马.后出旗常.辂上御座.惟近侍二人.一从官傍立.谓之『执绥』.以备顾问.挟辂卫士.皆裹黒漆团顶无脚幞头.着黄生名寛衫.青窄衬衫.青袴.繋以锦绳.辂后四人.擎行马前.有朝服二人.执笏面辂倒行.是夜宿太庙.喝探警严如宿殿仪.至三更.车惊行事.执事皆宗室.宫架乐作.主上在殿上东南隅西面立.有一朱漆金字牌曰『皇帝位』.然后奉神主出室.亦奏中严外辨.逐室行礼毕.甲马仪仗车辂.番衮表出南薫门.

  驾诣青城斋宫

  驾御玉辂诣青城斋宫.所谓『青城』.旧来止以青布幕为之.画砌甃之文.旋结城阙殿宇.宣.政间悉用土木盖造矣.铁骑围斋宫外.诸军有紫巾绯衣素队约千余.罗布郊野.毎队军乐一火.行官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至夜严警喝探如前.

  驾诣郊坛行礼

  三更驾诣郊坛行礼.有三重壝墙.驾出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约一里许乃坛也.入外壝东门.至第二壝里面.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鸟.纯玉佩.二中贵扶侍行至坛前.坛下又有一小幕殿.谓之『小次』.内有御座.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惟两矮案上设礼料.有登歌道士十余人.列钟磬二架.余歌色及琴瑟之类.三五执事人而已.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其架有如常乐.方响増其高大.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挂之架.两角缀以流苏.玉磬状如曲尺.繋其曲尖处.亦架之.上下两层挂之.次列数架大皷.或三或五.用不穿贯.立于架座上.又有大钟.曰景钟.曰节皷.有琴而长者.如筝而大者.截竹如箫管两头存节而横吹者.有土烧成如圆弹而开窍者.如笙而大者.如箫而増其管者.有歌者.其声清亮.非郑.卫之比.宫架前立两竿.乐工皆裹介帻如笼巾.绯寛杉.勒帛.二舞者.顶紫色冠.上有一横板.皂服朱裙履.乐作.初则文舞.皆手执一紫嚢.盛一笛管结带.武舞.一手轨短矟.一手执小牌.比文舞加数人.撃铜铙响环.又撃如铜灶突者.又两人共携一铜瓮就地撃者.舞者如撃刺.如乘云.如分手.皆舞容矣.乐作.先撃柷.以木为之.如方壷.画山水之状.毎奏乐撃之.内外共九下.乐止则撃敔.如伏虎.脊上如锯齿.一曲终.以彼竹刮之.礼直官奏请驾登坛.前导官皆躬身.侧引至坛止.惟大礼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殿中监东向一拜.进爵盏.再拜.兴.复诣正东一位.纔登坛而宫架声止.则坛上乐作.降坛则宫架乐复作.武舞上.复归小次.亚献终献上亦如前仪.当时燕越王为亚终献也.第二次登坛.乐作如初.跪酒毕.中书舎人读册.左右两人举册而跪读.降坛复归小次.亚终献如前.再登坛.进玉爵盏.皇帝饮福矣.亚终献毕.降坛.驾小次前立.明坛上礼料币帛玉册.由酉阶而下.南壝门外去坛百余歩.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坛三层.回踏道之间.有十二龛.祭十二宫神.内壝外祭百星.执事与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宫架乐罢.皷吹未作.外内数十万众肃然.惟闻轻风环佩之声.一赞者喝曰.『赞一拜!』皆拜.礼毕.

  郊毕驾回

  驾自小次祭服还大次.惟近侍椽烛二百余条.列成围子.至大次更服衮冕.登大安辇.辇如玉辂而大.无轮.四垂大带.辇官服色.亦如侠路者.纔升辇.教坊在外壝东西排列.钧容直先奏乐.一甲士舞一曲破讫.教坊进口号.乐作.诸军队伍皷吹皆动.声震天地.回青城.天色未晓.百官常服入贺.赐茶酒毕.而法驾仪仗铁骑.皷吹入南薫门.御路数十里之间.起居幕次.贵家看棚.华彩鳞砌.略无空闲去处.

  下赦

  车驾登宣徳楼.楼前立大旗数口.内一口大者.与宣徳楼齐.谓之『盖天旗』.旗立御路中心不动.次一口稍小.随驾立.谓之『次黄龙』.青城.太庙.随逐立之.俗亦呼为盖天旗.亦设宫架.乐作.须臾.撃柝之声.旋立鶏竿.约高十数丈.竿尖有一大木盘.上有金鶏.口衔红幡子.书『皇帝万歳』字.盘底有彩索四条垂下.有四红巾者争先縁索而上.捷得金鶏红幡.则山呼谢恩讫.楼上以红绵索通门下一彩楼上.有金风衔赦而下.至彩楼上.而通事舎人得赦宣读.开封府大理寺排列罪人在楼前.罪人皆绯缝黄布衫.狱吏皆簪花鲜洁.闻皷声.疎枷放去.各山呼谢恩讫.楼下钧容直乐作.杂剧舞旋.御龙直装神鬼.斫眞刀倬刀.楼上百官赐茶酒.诸班直呈拽马队.六军归营.至日晡时礼毕.

  驾还择日诣诸宫行谢

  驾还内.择日诣景灵东西宫行恭谢之礼三日.第三日毕.即游幸别宫观或大臣私第.是月卖糍餻鹑兔方盛.

  十二月

  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闾巷家家互相遗送.是月景龙门预赏元夕于宝箓宫.一方灯火繁盛.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雪□.以会亲旧.近歳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自入此日.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撃皷.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

  除夕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繍画色衣.执金鎗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鎭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薫门外转龙弯.谓之『理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歳』.

  凡大礼与禁中节次.但尝见习按.又不知果为如何.不无脱略.或改而正之.则幸甚.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