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四十四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四。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张棣金虏(改作国)图经(旧校云:此卷以金史对舛巳极无从改正。又云:但有异同似非舛舛也。)曰:一京邑金虏(改作人)有国之初都上京府曰:会甯地名金源其城邑宫室类中原之州县廨宇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或车马杂还皆自前朝门为出入之路略无禁限每春正击土牛父老士庶无长无幼皆观看於殿之侧主之出朝也。威仪体拦驾以诉之其朴野如此至亶邕有内庭之禁大率亦阔略迨亮弑亶而自立粗通经史知中国朝宁之尊密有迁都意继下求言诏应公卿大夫刍荛黎庶皆得以利害闻时上书者多陈京师僻在一隅官艰於转输民艰於赴认不。若迁燕会三年而始成真元四年亮率文武百官驾始幸焉遂以渤海辽阳府为东京山西大同府为西京中京大定府为北京东京开天下京邑始定焉都城之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一正两偏焉其正门四旁皆。又设两门正门常不开惟车驾出入馀悉由旁两门焉其。

  门十二各有标名东曰:宣耀曰:施全曰:阳春西曰:灏华曰:立泽曰:新益南曰:丰宜曰:景风曰:端礼北曰:通元曰:会城曰:崇知内在门左掖宣阳双在外焉外门榜即墨书粉地内则金书朱地皆故礼部尚书王竞书。

  一宫室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至於阔狭修短曲尽其数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以修之城之四围九里有三十步自天津桥之北曰:宣阳门(如京师朱雀门)门分三中绘一龙两偏绘一凤用金镀铜双只日开一门无贵贱皆得往焉过门有两楼曰:文曰:廊之半各有偏门向东曰:太庙向西曰:尚书省通天门今改为应天府观高八丈朱门五金钉饰之东西相去里馀。又为设一门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内城之正东曰:宣华正西曰:玉华北曰:拱宸门及殿凡九重殿三十有六闲阁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後曰:皇后正位位之东曰:东内西曰:西内各十六位乃妃嫔所居之地也。西出玉华门同乐园瑶池蓬瀛柳庄杏林尽在,於是。

  一宗庙虏(改作人)本无宗庙祭祀亦不修(删本无至此九字)自平辽之後所用执政大臣多汉人往往说(删所用至此十二字)以天子之孝在乎!尊祖尊祖之事在乎!建宗庙。若七世之庙未修四时之祭未举有天下者不可不念虏方开悟(删此四字)遂筑室於内之东南隅庙貌祀事虽具制度极简略迨亮徙燕遂建巨阙於内在之南千步廊之东曰:太庙标名曰:衍庆之宫以奉安太祖旻太宗晟德宗宗干(亮父)。又其东曰:元庙以奉安元祖克者(改作和卓)仁祖大圣皇帝杨割(改作杨格)至裒立迁亮父德宗於外室复奉安父懿宗宗尧於太庙其昭穆各有序。

  一禘祫虏人本无禘祫之礼(删虏人至此八字)至亮徙燕筑陵於城之西南九十馀里大洪山时太庙元庙告成始(改作遂)有尊祖之间时奏议者多陈郊祀配天之事亮耻效中国旧制令别讨论之礼官进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乃上古之制也。禘当取夏四月祫取冬十月亮从之诏告天下遂令太常寺备大乐具九奏仪从侍期往焉至是月吉日先一夕宿於正殿次日凌晨令导从人各服五色画衣执旌幢斧钺幡盖羽扇自内城至庙夹道骈肩而立徐布九节仪从奏乐及歌者皆乘马迨御座衣元纁服兖冕执圭乘玉辂九龙御座至庙礼毕易之金略服达游冠绛纱袍奏乐曲而回。

  一山陵虏(改作金)人都上京本无山陵(删此四字)祖宗以来止(改作始)卜葬於护国林之东仪制极草创迨亮徙燕始有置陵寝意遂令司天台卜地於燕山之四围年馀方得良乡县西五十馀里大洪山曰:大洪谷曰:龙衔峰(冈峦)秀拔林木林密(至筑)陵之处亮寻毁其寺遂迁祖宗父叔改葬於增基之上。又将正殿元位佛像处凿穴以奉安太祖旻太宗晟父德宗宗干其馀各随昭穆序焉惟亶被杀葬於山之阴谓其刑馀之人不入。

  一仪卫金虏(改作人)建国之初其仪制卫从止类中州之守令在内庭闲或遇雨雪虽后妃亦去衤蔑履赤足践之(删止类至此二十六字)其(改作极)淳朴如此(删此二字)亶立始设护卫将军寝宫小底(改作实达尔)怒气手伞子迨赴燕始乘车辂兖冕仪从颇整肃特令翰林待制邢具瞻作引导词曰:五年一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瓜玉斧沈烟和舞蹈六龙闲歌谣道咏皆相似天子寿南山至亮徙燕知中国(删此三字)威仪这尊护从悉具。若寻常行猎观田多无定制,或以数百骑或数千骑前後皆执旌旗上绘一日至一大绣日旗曰:御坐马伞或黄或红时或排驾而出大率制度与中国等(删制度至此六字)导前者皆拏手伞子其人各长六尺八尺衣奇锦团花袍金镀银带簇金蛾拳脚幞头双引而前皆散手及半方有执旗者约干馀队旗之後曰:驾头(驾头後曰:)护卫将军皆衣紫窄袖衫金带幞头腰弓矢并马而行弓矢一绣袋覆之得数百至曲盖其形六角细曲柄饰以文彩以护军执之以为仪式曲盖後曰:御坐马左右二副点检领之御马後曰:寝殿小底(改作实达尔)衣大红乘骑与护卫将军一等止无弓矢而腰以红包袱。又约数百及驾或乘逍遥或乘步辇或乘马临时取旨焉其上张盖表里皆黄罗柄微曲驾之後护卫小底(改作实达尔不计其数。又其後曰:马军栲栳随焉。

  一旗帜虏(改作金)人以水德凡用师行征伐旗帜尚黑虽五方皆具必以黑为主寻常车驾出入止用一色日旗与后同乘加月焉三旗相闲而陈或数百队或千馀队日旗即以红帛为日刺於黄旗之上月旗即以素帛为月刺於红旗之上。又有大绣日月旗二如。

  祫享大礼册封一一循古制旗无大小皆备焉然五方五星五岳青龙白虎朱誉玄武神凤外。又有五星连珠一日月合壁一隼二太白二近御。又张一大旗其制极广绣绘神物以猛士执之。又有数十人护之各施大绳以备风势名曰:盖天。

  一冠服虏君臣之服大率与中国相似止左衽异焉虽虏主服亦左衽(删虏君至此二十四字)其(改作金)臣皆横金文臣则加鱼不待赐而许自服焉。

  一官品虏(改作金)之官品本遵唐制。又以本朝之法并辽法参而用之文则郎与大夫武则校尉与将军其勋爵食邑皆同焉至二品文武混而为一亮立渐加损益如中亮改中宪奉德改朝列。又增崇进荣禄二官至裒再益中大人行大定官制焉。

  一取士金虏虽夷狄中至贱者(删虏虽至此八字)初无文物自侵辽後所在处以科举取士遂有渖州榜平州榜真定榜才是也。至天会十年海内小安下诏如契丹开劈制限以二岁有乡府省三试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士有未愿起者州县(必根)刷遣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各一场殿试则诗赋加论经义加试策榜首与魁各分焉是年赵洞为诗赋第一人孙九鼎为经义第一人并补承议郎第二人承德郎第三人承奉郎馀不限甲次尽补承事郎科举由是而定亶立。又增专经神童法律三科为杂科亦设乡府省三试中选(之人)并补将仕郎迨亮杀亶自立甚有尊经术崇儒雅之意始设殿试。又乡试聚於州限三人取一府试分立五处河北东西两路中都於大兴府临潢会甯东京产等路於大定府西京路河南北路於大同府大名路山东东西两路於东平府(南京路於)一封府京兆熙秦等路於河中府并限四化取一省试以五百人为定格殿试日黜落中第之人多寡不等临期取旨。又将(第一)人特赠一官授正仕郎馀并授从仕郎次举。又罢经义专经神童止以赋词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裒立於府省试各添策论一场将殿试第一人依旧承议郎第二第三人儒林郎并赐绯馀皆从仕郎至今不易。

  一屯田屯田之制本出上古虏人非能遵而行之偶尔符合比上古之制犹简废伪齐豫後(虑中)州怀二三之意始治均田屯田军非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族徙居中土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食春秋量给衣马殊不多馀并无支给。若遇出军之际始月给钱米不过(数千)老幼在家依旧耨亦无不足之叹今日屯田之处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关西路四路皆有之约一百三十馀千户每千户止三四百人多不过五百所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寨处村落闲千户百户虽设官府亦在其内。

  一用师虏(改作金)人用兵专尚骑闲有步者乃签差汉儿悉非正军虏(改作金)人取胜全不责於签军惟运薪水掘壕堑张虚势般粮草而已不以多寡约五十骑为一队相去百步而行居长以两骑自随战骑则闲牵之待敌而後用。又有一贴军曰:阿里喜(改作伊勒希)如遇正军病即以贴军代行至兵都官曰:天下兵马大元帅次曰:左副元帅右副元帅左帅左翊都统。又其次曰:随军万户每一万户所辖十千户一千户辖十谋客(谋客本百户地。正文注均改作穆昆)一谋客(改作穆昆)辖两蒲辇(蒲辇五十户也。。正文注均改作佛甯)自万户至蒲辇(改作佛甯)阶级虽设寻常饮酒食略不闲别与兄弟父子等所以上下情通无阂塞之患每有事未决者会集而议之自下而上各陈其策如有可采者不择人而用之其临大敌也。必以步军当先精骑两翼之或进或退见可而前弓矢亦不妄发虏流(改作金军)有言曰:不能打一碣冲突而已遇败亦不散去则逐队徐徐而退弓力止七斗箭极长刀剑。

  一田猎虏(改作金)人无他(二字改作之)技所喜者(删此三字)莫过(此字改作精於)田猎昔都会甯之际四时皆猎焉至亮徙燕以都城之外皆民田三时无地可猎候冬月则出一出必踰月后妃亲王近臣皆随焉每猎则以随驾之军密布四围名曰:围场待狐兔猪鹿散走於围中虏(改作金)主必(下添亲字)射之,或以鵰鹰击之次及亲王近臣出围者刻舟求剑捕之饮食阴处而进,或以亲王近臣共食遇夜则或宿於州县或宿於郊外无定亮以子光英年十二获獐取而告太庙裒立尤甚有三事令臣下谏曰:饭僧曰:作乐曰:围场其重田猎也。如此。

  一刑法金虏(删此字)有国之初立法设刑悉遵辽制常。

  刑之外双有一物曰:沙袋以革为囊实之沙石击於杖头有罪者持而决其背大率似脊杖之属惟数多焉亶立执政大臣多中州汉儿人始加损益首去此沙袋之制至皇统闲命下学士院令计论条例颁行天下目之曰:皇统新制近千馀条亮弑亶自立。又去脊杖以其近人心故也。斩刑者以上古之制一也。处死者免决重杖止令绞也。流者所犯之人无流罪止流犯人之家属也。徒者非谓春秋代徒实拘执就役也。徒止五年以上死罪也。徒五年则决杖二百四年决杖一百八十三年一百六十二年一百四十一年一百二十杖无大杖止以荆杖决臀实数也。拘役之处逐州有之曰:都作院所徒之人或使之磨甲或使之土工使之杂作无用不可脚腕以铁为科钅兼钅兼之罪轻者用一罪重者用二朝纵暮收年限满则逐便不妨依旧为百姓刑法大率与旧制不相远惟僧尼犯奸者死强盗不论得财不得财并处斩强奸者死则古法矣。。

  一京府节镇防御州军京都五处上中都(大兴府)南京(开封府)中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总管府十五处平阳府(建雄军)真定府(成德军)益都府(镇海军)东平府(天平军)京兆府(永兴军)太原府(武勇军)大名府(天雄军)河闲府(瀛海军)庆阳府(安国军)临洮府(镇洮军)凤翔府(凤翔军)延安府(彰武军)咸平府(安东军)临潢府(地名西楼)会甯府(地名金源。旧校去文懋昭大金国志作总管府十四处会甯不在其内)散府八处河中府(护国军)济南府(德兴军)归德府(宣武军)河南府(德昌军)平凉府(平凉军)广甯府兴中府彰德府节镇三十八处绛州(绛阳军)定州(定武军)邢州(安国军)怀州(沁南军)莱州(定海军)密州(安化军)沧州(横海军)潞州(昭义军)汾州(汾阳军)冀州(安武军)代州(振武军)同州(定国军)雄州(永定军)保州(顺天军)平州(兴平军)兖州(泰定军)邠州(静南军)泾州(彰化军)朔州(顺义军)奉圣州(武定军)卫州(河平军)蔚州(忠顺军)义州(崇义军)许州(昌平军)徐州(武甯军)丰州(天德军)云:内州)开远军)岚州(镇西军)邓州(武胜军)鄜州(保大军)巩州(通远军)隆州(利涉军)锦州(临海军)应州(彰为军)渖州(昭德军)宗州(归靠边国)懿州(甯昌军)泰州(德昌军)防御二十一处(旧校云:防御阙一处另本蔡州下有华州二字)博州德州洺州棣州孟州亳州沂州清州蔡州郑州濬州宿州泗州陕州陈州陇州秦州肇州颍州河州刺史七十四处解州景州沃州泽州石州耀州兰州会州环州原州汝州隰州德润州涿州蓟州滦州辰州曹州淄州登州滨州潍州嵩州单州唐州祁州辽州沁州海州恩州济州邳州开州乾州磁州丹州坊州甯州易州通州顺州羁州遂州立州安肃州信州韩州安州庆州澄州复州贵德州弘州宣德州武州滑州睢州寿州建州莫州蠡州威州献州吉州忻州营州濮州商州虢州洮州甯边州东胜州静州军十六并改作州泰安州(泰安军改)滕州(滕阳军改)甯海州(甯海军改)平定州(平定军属主)钧州(颍州军改)莒州(城阳军改)岢岚州(岢岚军改)甯化(保安军改)葭州(晋甯军改)镇戎州(镇戎军改)积石州(积石军改)来远州(来远军改)。

  一地里驿程泗州至临淮县六十里临淮至青阳驿八十里青阳驿至虹县八十里虹县至灵璧县六十里灵璧县至静安镇六十里静安镇至宿州六十里宿州至斩泽镇六十里斩泽至柳子镇五十里柳子至永城县六十里就城至赞阳三十七里赞阳至会甯镇三十七时会甯至谷熟县八十里谷熟至南京四十里南京至甯陵县七十里甯陵至拱州六十里拱州至雍邱县七十里雍邱至封邱县六十里封邱至胙封存县四十进而胙城至沙店河南铺四十五里沙店至滑州四十里滑州至濬州二十五里濬州至裴家庄三十五里裴家庄至汤阴县四十里汤阴至相州三十里相州至丰乐县三十里丰乐县至磁州碱十里磁州至台城铺三十里台城至邯郓县三十里邯郸至临洺铺四十里临洺至沙河县三十五里沙河至和州四十里和州至都城店二十五里都城至内邱县三十里内邱至范县店十五里范县至柏乡县二十五里柏乡至江店十五里江店至赵州碱赵州至栾城县三十里栾城至灵店铺三十五里灵店至真定府二十五里真定至古县南铺三十里古县至新县三十里新县至中山府四十五里中山至望都南七里店四十里七里店至经阳店四十里经阳店至保州三十五里(今人改为徐州)保州至梁门四十五里梁门至故城店三十里故城至黄村铺三十里黄村至泽伴铺三十里泽伴至涿州三十里涿州至店三十里良乡至芦沟河铺三十里芦沟至燕京三十里燕京至交亭至潞州三十里潞州至三河县三十里三河至下店四十里下店至邦国店三十五里邦军至蓟州三十里蓟州至罗山铺三十里罗山至玉田县三十里玉田至沙流河四十里沙充河至永济务四十里永济至榛子店四十里榛子店至七个岭四十。

  里七个岭至赤峰口四十里赤峰口至平川四十里平川至双望店四十里双望店至新安四十里新安至旧榆关三十里旧榆关至润州二十里润州至干州四十里干州至南新寨四十里南新至来州四十里来州至石家店四十里石家店至隰州四十里隰州至杨家馆五十里杨家馆至姚花岛四十里姚花岛至童家庄四十里童家庄至胡家务四十里胡家务至麻吉步洛四十里步洛至新城四十里新城至茂州四十里茂州至惕稳(改作详兖)寨四十里惕稳(改作详兖)至军官上寨四十里军官至显州五十里显州至沙河五十里沙河至兔儿窝五十里兔儿窝至梁鱼务三十三里梁鱼务至大河六十里大河至广州七十里广州至渖州六十里渖州至蒲河四十里蒲河至兴州四十里兴州至银州南铺五十里南铺至铜州南铺四十里铜州至咸州南铺四十里咸州至宿州南铺四十里宿州至安州南铺四十里安州南铺至夹道店五十里夹道柏店四十里杨柏至奚营四十里奚营至没瓦铺五十里没瓦至木阿铺五十里木阿至信州五十里信州至威州四十里威州至小寺铺五十里小寺至胜州铺五十里胜州至济州四十里亦至东铺二十里东铺至北易州五十里北易州至滨州七十里渡混同江宾州至报打孛堇(改作布达贝勒)铺七十里孛堇(改作贝勒)铺至来流河三十里来流河至阿萨(改作阿噜)铺四十里阿萨(改作阿噜)至会甯二铺三十五里二铺至会头铺四十五里会头铺至上京三十里上京至燕二千七百五十里燕至东京一靠一百一十七里自东京至泗州一千三十四里。

  赐进士出租央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二百四十四校勘记。

  不。若迁燕以应天地中会与亮意合率从之即日遣左相张浩右相张通古左丞蔡松年役天下军民夫匠筑宫室於燕会(脱弱以至筑宫室於四十二字)曰:丽泽(丽误作立)曰:新义(义误作益楼观高八尺(楼误作府)及殿凡九重(及一作内)殿三十有六楼阁倍之(楼误作闲)具九节仪从(节误作奏)金瓜玉斧沈烟和(此下应有阙文)如五品服官(服字衍)始治均田屯田寰作始置田军)左翊都统右翊都统(脱右翊都统四字)令讨论条例(讨误作计)与上古之制一也。(与误作以)以铁为科钅兼钅巢之(钅兼钅巢误作钅兼钅兼)徒者非谓脊杖代徒(脊杖误作春秋)则古法矣。(应作则与古法异矣。)德润州(一作德顺州)沙河至和州(和州一作刑州下同)。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