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四

  炎兴下帙三十四。

  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尽二十三日丁卯。

  车驾幸明州。

  车驾欲往明州而神舟不能过堰上命卫士曳之俄有班直十数人陋不逊语上命宰相吕颐浩冒雨着泥靴弹压之。且曰:班直平日教阅何尝有两箭上贴今日之事谁为国家死难者众皆无言颐浩曰:今虏(改作金)人侵陵国家兵势不敌自当避之,岂可不念曾家之恩而欲沮众班直理屈往往跳水而死。

  中书舍人李正民已酉航海记(旧校云:此记见王明清挥尘三录)曰:建炎已酉秋七月车驾在金陵初一日下诏奉隆祐太后六宫外洎六曹百司之南昌命签书枢密院事滕康资正殿学士刘珏同知洪州三省枢密院事治有常程格去细务及从官郎吏皆分其半从行八月十六日隆祐登舟百司辞於内东门闰八月一日内出御笔以固地建康或左趋鄂岳右驻吴越集百官议於都堂群臣皆以鄂岳道远恐馈饷难继。又虑车驾一动则江北群盗必乘虚以窥吴越则二浙非我有乃决吴越之行十三日制以吕颐浩为左仆射杜充为右仆射继。又命杜充以江淮宣抚使留建康府沿江诸将并听节制十四日从官以下先行二十六日车驾离建康府九月八日行在平江府十一日以翰林学士张守签书枢密院二十四日以签书枢密院周望为江南荆湖宣抚使驻兵鄂州以控上流以颐浩不可离行在乃改命焉十月二日从官以下先发初五日车驾离平江府十三日行在越州入居府廨百司分寓十月二十日知杭州康允之遣人押到归朝官某人云:自寿阳来报金人数道并入已自采石济江以未得杜充周望奏报朝廷大骇集从官议欲移跸於江上亲督诸将为迎敌之计宰相侍从同对於便坐,或谓。且遣兵将,或谓宜募敢战士以行宰相吕颐浩。又自请行议未决退诣都堂午闲得周望奏状录到杜充书虏(改作敌)骑至和州已召王燮移师南渡杜充亲督师诣采石防守朝廷稍安从官乃请应援建康。又分兵守衢州信州隘路虑胡(改作敌)骑自江黄闲南渡或径趋衢信以迫行在也。二士日命傅崧卿为浙东防遏使令召募土豪以备衢信得江州报胡(改作金)人破黄州由鄂州渡江向兴国军路已关报洪州是日有中使自洪来云:隆祐一行已於十。

  一月初八日起发住虔州矣。二十二日从官。又请对虑胡(改作敌)骑不测驰突请以郭仲荀经兵三千从车杭来士卒老幼未至易作去计乃令张俊兵以次进发既对上以张俊重兵不可留遂决议皆行奶命直学士院汪藻草诏晓谕军民以迎敌之说乃以二十三日先发兵三千车驾以二十五日起行既至钱清堰宿顿是夜得杜充奏我师败绩。又康允之奏之马已至建康府取路犯临安府界遂仓卒回凿二十六日晓至越州城下从官对於河次上议趋四明吕颐浩奏欲令从官已下各从便而去上以为不可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如此则朕所至乃同盗寇耳,於是郎官以下或留越或径归者多矣。二十七日以御史中丞范宗尹参知政事是早车驾诣都堂抚谕将士移御舟过通泗堰不克二十八日晚出门雨作自是路中喧哗雨泥淖吏卒老幼暴露不胜其苦命两浙转运使陈国瑞沿路排屯用炭一千二百斤猪肉六百斤以给卫士云:十二月五日车轻至四明居於府廨朝廷召集海舟甚急监察御史林之平自春中遣使诣福建召募海船至是相继而至朝廷甚喜十一日亲从班直百馀人因宰执早朝至行宫门外邀宰相问以欲乘海舟何往颐浩谕以利害乃退上命辛永宗勒兵尽捕诸班直囚之十三日诛为首者十有馀人并降隶诸军以侍御史赵鼎为御史中丞十四日台谏请对上谕以不得已之事。又探报虏(改作金)人已入临安认张俊引兵出战不胜康允之走保赭山诏六曹百司官吏并以明越温台从便居住,於是左右司御营使司参议官皆留十五日大雨群臣欲朝至殿门有旨放免惟宰执入对既退车驾遂登舟止宰执从行十六日从官以次行吏部侍郎郑望之以疾辞不至诏给宽假给事中汪藻乞陆行以从十八日闻有使人至命范宗尹赵鼎复回明州以俟报既至乃前所遣报信使臣而已十九日车驾至昌国县二十四日权户部外郎李承造往台州刷钱帛二十五日早得越州李邺奏云:虏(改作金)人已在西兴下寨别令人马自诸暨趋嵊县径入明州乃议移舟之温台是日范宗尹赵鼎至行在二十六日启行连日南风舟行虽稳而日仅行数十里二十九日岁除庚戌正月一日大风碇海中二日北风稍劲晚泊台州港口三日早至章安镇驻舟知台州。

  晁公为与李承造皆来上幸祥符寺从官迎拜於道左是日得馀姚把隘官陈彦报人马至县迎击乃退。又得韩世忠奏见在青龙镇就粮欲俟笔人之归为邀击计初命世忠驻兵镇江控挖後闻胡(改作金)人自采石济师上命追(删此字)世忠赴行在。又欲令移军於常州吕赜浩请以御笔召之上曰:朕於世忠约必降合同乃来,於是遣中使斋诏召世忠而世忠闻采石失守已离镇江登海舟矣。至是得奏上优诏答之四日象山县报人马至明州张俊出兵击之五日从官请对於舟中户部侍郎李迨自明州来言张俊为战守备明州西城外居民爇之矣。然其意亦欲来赴行在也。晚得康允之奏缴到杜充书知在真州与刘位聚兵为邀击事徐州赵立以师三千来援建康守陈邦光及户部尚书李榈皆降於虏(改作金)六日张俊奏云:二十九日正月初三日遇敌杀伤相当。又得二十八日奏及差人斋到二级上命辛企宗以兵一千赴明州策应。又出手诏付杜充赵立刘位激励使战以为後图皆亲笔示宰执乃遣之而辛企宗不行七日周望奏常州有绯抹额贼众犯外城知州事周札守城以拒贼赤心队刘晏出战败之。又言知秀州程俱率官吏弃城保华亭县。又探建康人马皆焚粮草收金银稍稍渡江北去自称李成人马云:八日张思政奏云:张俊出兵击逐虏(改作敌)骑思政与刘洪道李质分兵已自台州陆行趋行在意恐金人小衄济师而来力不能拒耳前此屡奏求海舟朝廷报以方聚集遣行欲其。且留明州既得此奏甚以为忧。又虑李邺已迎降虏(改作金)人以越为巢穴其经营未已也。十日郭仲荀责授汝州团练使广州安置以擅离越州及妄支散钱帛。又夜过行在不乞朝见等罪也。十二日滕康遣使牙奏隆祐一行已至虔州前此得信州报探云:十七日已到吉州。又云:二十一日有人马至吉州东岸知州杨渊弃城走朝廷深虑胡(改作敌)骑追蹑然本谋南昌之行意谓虏(改作金)人未必侵犯虽离建康日得密诏令缓急取太后圣旨便宜以行後至平江议者乃云:自斩黄渡江陆行二百馀里可抵南昌朝廷始以为忧遂命刘光世自淮南移军於江州以为南昌屏蔽既至而军中月费十三万缗知州事权邦彦以用度不足告於朝廷命洪州三省枢密院应副至十一月中权邦彦乃奏言得东平府故吏卒报其父已身亡遂解官持服朝廷。

  虽遽命起复而邦彦已离郡去及胡(改作敌)骑渡江光世乃言初谓斩黄闲贼寇遣兵迎击既知其为金人遂回军隆祐以初八日行胡(改作敌)骑以十四日到城下,於是知州王子献以下皆走胡(改作敌)骑。又犯(改作攻)抚州执知州事王仲山以其子权知州事令根括境内金银走洪州送纳虏怒其少云:抚州四县不及洪州一县(删令根至此二十七字)乃知信州陈机探报也。十三日刘洪道奏金人再犯境上遣兵拒之及陈彦在馀姚屡获首级称李邺并无关报文字然台州探报越州并放散把隘人兵及管待虏(改作金)人与之燕饮及命父老僧道赴杭州知其必迎降矣。十四日张俊自台州来执胡人(改作敌骑)一名(改作人)至行在戮之知邵武军张澂奏有光泽县弓手同胡(改作金)人一骑至军称有大军千馀人继至已行斩首,於是福建诸州皆震恐知福州林遹奏乞遣兵防守。又自言老病不任事乃命集英殿修撰程迈代之十五日胡(改作金)人再犯馀姚朝廷欲遣张公裕以海舟数千载兵直抵钱塘江下烧爇胡(改作金)人所集舟船众以公裕素不知兵虑海舟反为胡(改作金)人所得皆以为不可十六日雨雷发声十七日刘洪道奏虏(改作金)人以十三日一更水陆并进直至城下洪道与张思政皆引兵出天童山先是李质已擅趋台州朝廷方降三官今还四明已无及矣。。又闻南昌胡(改作敌)骑入潭州而洪抚建昌之闲稍稍引去建昌通判晁公迈申先因出城集民兵以军事付训练官承信郎蔡延世拒而不纳十八日移舟离章安镇始张俊既移军朝廷议分遣其将领率兵援明州上不欲遣乃止时驻骅之地资俊弹压盖行在诸军惟此皆精甲全装稍齐整尔。又批令刘洪道等皆退避其锋然议者皆谓明州既失守则海道可虞而行在必不安也。十九日晚雷雨。又作二十日泊青閤门二十一日泊温州港口二十二日余被旨奉使江湖问安隆祐宫自後不复记录闻行在已渡温州矣。。

  金人寇(改作攻)庐州淮西安抚使李会叛附於金人。

  降贼王善以其众降於金人。

  王善自围陈州与张用曹成等分军遂转掠宿亳濠州竟无屯驻之地遂入庐州闻金人侵合肥乃屯於巢县将起发向南而去善之母渡浮桥坠水溺死善悔悟欲散其众而去不可,於是请投拜於金人金人拘善於军中遂给公据俾其众归乡而前军祝变後。

  军钟统制左军李防御右军张渊各以其众散去自此淮东淮西皆被王善馀党之扰矣。善粗悍匹夫本无双众之才亦无治军之术徒以纵其徒党任之侵扰故能乘天下之乱蚁聚乌合不啻一二十万众刦掠资财淫污妇女为中原士庶之患其军中行伍部队略无纪律屡攻城邑皆(不克)捷闻金人至遂投拜。

  三日丁未德音(旧校云:是诏汪藻撰)。

  御敌者莫如自治动民者当以至诚朕自缵丕图即罹多故昧绥怀之远略贻播越之深忧虽眷我中原汉祚必期於再复而迫於强敌商人几至於五迁兹缘仪卫之行尤历江山之阻老弱扶携於道路饥疲蒙犯於风霜徒从或苦於驿骚程顿不无於烦费所幸天人协相川陆无虞仿治古之时巡即奥区而安处言念连年之粉扰坐令率土之流离乡闾遭焚刦之灾财力困供输之役肆宿宵而轸虑如冰炭之交怀嗟汝何辜由吾不德故每畏天之警戒专克已以焦劳欲睦邻休战则卑辞厚礼以请和欲省费卹民则贬食损衣而从俭苟可自销於氛祲殆将无爱於发肤然边陲岁骇而师徒不免於屡兴餽饷日滋而征敛未遑於全复惟入世祖宗之泽岂汝能忘顾一时社稷之居非予获已止俟寇攘(改作风尘)之息首图蠲省这这宜况昨来蒙蔽之俗成致今日陵夷之祸亟虽朕意日求於民瘼而人情终壅於上闻主威非特於万钧堂陛自遥於千里既真伪有难凭之患则迩遐衔无告之冤已敕辅臣相与虚怀而听纳变令在位各须忘势以咨询直言者勿遗危疑忠告者靡拘微隐所期尔众咸体朕怀尚虑四民兴失职之嗟百姓有夺时之怨科需苛急人心难俟於小康犴狱烦滋邦法有稽於末减乃用迎长之节特颁在宥之恩於戏王者宅中夫岂甘心於远狩皇天助顺其将悔祸於交侵惟我二三之臣与夫亿兆之众亟攘外侮协济中兴。

  金人寇(改作攻)和州知军州事李俦叛附於金人(旧校云:时通判唐璟死之)。

  李俦以和州投拜金人执俦於军中计置渡采石江六日庚戌知太平州郭伟败金人於采石再战。又败之辛亥壬子日。又战。又败之。

  金人攻采石渡知太平郭伟亲率官军将佐极力捍御三日五战皆捷金人退攻慈湖福山伟。又与战败之金人用趋马家渡後上自温州来到越州思采石。

  指江官兵推赏有差有官人各与转两官。

  隆祐皇太后及六宫出洪州耿信反扈卫军溃。

  太后出洪州舟人耿信反杨惟忠全军自溃其将司全胡文马友杨皋赵万王琏柴卞傅选张拟九军尽反刦夺宗庙六宫府库一夕而尽。

  韩世清败刘忠於斩州得伪柔福帝姬。

  刘忠初聚兵於京东号花面兽其众皆戴白毡笠。又号白毡伴刘忠勇锐善战金人既退京东忠乃侵淮西犯斩州韩世清屯斩州出兵与忠战大破之其众死亡者甚多乃渐入湖南世清夺得一妇人自称是柔福帝姬小名环环行第二十一小王娘子之女也。或报世清世清疑之乃请知州甄采同通判钤辖具官裳立於庭坐柔福帝姬於堂上隔帘问之遂具说被虏及得脱之因具言被刘忠虏在军中初遭刘忠无礼。又被刘忠嫁与一押火及言昔时阁中官员姓名稍详世清等信之遂改馆焉斩州具其事奏闻之。

  知楚州赵立败金人於淮阴领兵入楚州。

  朝廷闻金人将谋入寇(改作深入)乃召诸路以兵勤王保卫王室赵立方欲知徐州以徐州城孤。且乏粮不可守乃率将兵禁兵及民兵约三万趋行在是时知楚州刘诲被召命赴行在杜充以楚州缺知州。且闻立率兵自徐来即劄付立俾知楚州使人迎立授之立至临淮县被充之命兼程至黾山金人闻立弃徐州而新知楚州以甲拴於淮阴邀截之立麾下皆皆谓金人方挖於淮阴而楚州不可往不如退还徐州立忿怒嚼其齿曰:正要与金人相杀保谓金人挖路而楚州不可往乃令诸军曰:回顾者斩,於是率将先登至淮阴与金人遇大战四十里至楚州城下遂得以数千人入城而後军孟成张广皆以其所部渡河北去方其尘战也。士卒有失仗者拔砌街瓦相击岳庙前庙街三里许皆为所拔立口中箭贯其两颊带简明入城口不能言以手指挥诸军憩歇方定拔其箭议者谓自燕山之役南北战争未有如此之尘战者。

  十三日丁巳杜充焚真州长庐崇福禅院。

  金人已犯和州杜充命清野淮南添差建康府通判刘汉之献议长庐崇福院有屋二千闲金人得之可以系筏而渡当焚之充命统制伏之彦往焚烧长庐崇福院院有重廊层阁金碧相辉映凡二千馀闲禅刹之盛为江淮闲第一是时之彦屯於东阳被檄即以数舟载三百人自东职口溯流而上至杨家洲有。

  沿江巡检王真下寨。又有长芦崇福禅院僧行数腓人居民亦数百人杂居诸渚闲真使人邀舟盘问春更之彦对以准留守司檄备奉圣旨差诸统制伏之彦往焚烧长芦崇福院僧行闻之已仰天号哭百姓亦哭之彦遂率真并土军同行至长芦镇住持僧道林与知事迎接入院之彦具说烧焚之意道林曰:物之兴废皆有其时成也。毁也。吾何容心哉!乃对佛烧香之彦取檄就佛前宣扬僧行军民皆哭之彦变哭道林与之彦少坐之彦遣其众取芦柴於紧要下积堆凡二十四处道林亦遣僧行取库钱三千馀缗投入井中。又取金银匣去之彦取责沿江巡检司焚烧之委文状具令申刻取火。又徐徐至酉刻促放火二十四处火绵齐发昏黑时火焰亘三夜漏方半屋无大小已平榻矣。是时惊移老小乘火而行翌旦寺基惟灰埃中有钉头而已。

  刘位知濠州。

  知濠州孙逸赴建康禀议也。杜充以濠州不可阙知州遂檄节制军马刘位俾知濠州位泗州招信人居於碑镇素豪强为邻里所推。且宗族稍盛扰扰之际聚乡民保守横山分乡民为军使诸弟至各统之是时西北衣冠与百姓奔赴东南者络绎道路至有数十里或百馀里无烟舍者州县无官司比比皆是盗贼艰辛之状万绪千般及入泗州境则闻招信刘家聚兵甚众故流移之人渡江入招信投横山为乐国而士大夫往往具刺敬谒於位宾客既多位见客亦有时每颐指其馆谷之所,於是狼狈而来者得以暂安而位亦渐渐尊崇矣。所以招信刘家之名播於远迩者盖自流移士民唱之也。杜充在建康以位为节制军马至是令位知濠州军州事。

  陈邦光知建康府。

  知建康府胡舜陟以金人势逼乃求为浙西宣抚司参议官朝廷从之遂命陈邦光知建康府舜陟发建康之六月金人犯建康境是时韩世忠在镇江府或执舜陟解送世忠者世忠责舜陟不合弃建康而走缚於海船之桅樯既而闻知改差浙江宣抚司参议乃放行。

  金人陷临江军。

  二十一日乙丑金人自马家渡渡江统制陈淬破杀。

  先是金人计置采石欲渡江为郭伟所拒遂趋马家渡统制陈淬及金人战於江上败绩淬被杀金人遂。

  济渡南岸无兵金人舟不多但无人迎敌致使渡长江如蹈平地唯水军统制邵青以一舟载十八人当金人於江中稍工张青者中十七矢遂退於竹蓧渡遣史曰:杜充聚诸军在建康而沿江皆无备金人已渡乃命诸军迎敌都统制王燮素骄奢不恤军士惟卫队以旌旗簇拥夸其荣贵身为大将无亡矢遗镞之用率本军先遁先是辅逵在东阳被檄策应燮与逵相遇於途中曰:已失渡口遂以兵皆南奔自徽州入福建刘晏走燮陵韩世忠在镇江以胡(改作敌)骑骁勇其锋不可当乃率步卒航海以伺其隙。

  二十三日丁犯杜充弃建康府渡江北走军溃。

  杜充在建康治兵专以残杀为政斩人无虚日充闻金人已渡江诸军溃散欲乘船出奔方开水门士庶舟船争门拥隘不能出充使人谕之曰:相公欲迎敌金人耳众皆呼曰:我变去迎敌弃不能行而止自是市井闲喧腾言杜充相公枉斩了多少人及其惊急却欲先弃城走充闻之莫敢谁何乃命诸军各人犒赏银十两绢十匹令诸军皆往蒋山下寨是夜军中不整人多夜呼质明皆溃散到东阳诸军争入互相杀移时方定充渡江遁走宿州王进王冠犹以本部兵随行至真州驻於天庆观进冠不相协遂分为二充以军不协回惶未有所向知真州向子劝充由通泰入浙欲与之偕行充意在归北故不从子知其意遂乘舟弃真州而去充檄冠知真州自为出陆计声言往招信县山寨合刘位人马来杀金人乃出西门行至天长军而去。

  金人寇(改作攻)六安军知军事边某叛降於金人。

  金人周太师已据寿春府乃命兵侵六安军丁犯寇(改作攻)城下知军边某迎降金人以赵团练者率北军三百人屯城下不杀掠。

  金人寇(改作攻)吉州知军州事杨渊弃城走。

  杨渊闻金人犯境即弃城去金人驻於城下不入城不甚虏掠(删此四字)。

  金人寇(改作攻)袁州知军州事王仲嶷叛附於金人。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二十四校勘记。

  洎上曹百司皆之南昌(脱皆字)治有常程格去细务及从官郎吏(一作治常程有格法细务及从官郎吏)留守建康府(脱守字)已於十一月初八日起发往虔州矣。(往误作住)上谕以不得已之意(意误作事)并於明越温台从便居住(於误作以台课作台)李迨自明越州来(越字衍)凡八日回延世拒而不纳(脱凡八六字)劝民者当以至诚(劝误作动)乃用迎长之节(迎长应作弛张)思采石反隘官兵(隘误作江)斩州具其事奏闻之(之字衍)憩歇稍定方拔其箭(误作憩歇方定拔其箭)遂退於竹蓧港(港误作渡)燮正在与逵相遇於涂中(脱正字)。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