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六

  炎兴下帙四十六。

  起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庚辰,尽二十日丙戌。

  十四日庚辰隆祐皇太后崩。

  隆祐皇太后遗诏曰:吾自履宫闱於今三纪常惧菲薄不足以踵先后之懿而格神灵之休乃晚年以来逢国多故二圣遐狩心常怆然皇帝仁孝自天实同忧患虽在颠沛礼无缺违幸时小康还自江介方欲飨天下之养即东朝之安而无如节宣不时偶遇微疾遽至危惙莫能自还怅此两宫遂成永诀方时艰难合行礼仪难以备举皇帝服期以日易月十三日而除仍不候除服御朝臣民三日而除作乐婚姻并无禁止殓以常服不可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欑殡候军事甯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循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於戏生者人之暂寄死者数之大终甲子一周复奚所恨尚赖臣民之众永坚数之大终甲子一周复奚所恨尚赖臣民之众永坚忠孝之心辅翼圣朝早臻康阜存殁之际怆恨何言故兹遗诏想宜知悉。

  大行隆祐皇太后议谥(旧校云:谥议汪藻撰)臣伏奉敕礼部状据太常寺今来大行皇太后崩合差议谥官差臣。

  撰议谥者臣谨上议曰:臣闻承天者地也。所以涵六气而熙岁功配阳者阴也。所以分四时而成物化债宸极者后也。所以奉宗庙而隆化极故古之母仪天下者生也。荐其尊名终而述其大行三代尚矣。靡得而详在汉则明德和熹著称於前在唐则文德懿安垂纪於後皆所以扬椒涂之范炳彤管之辉巍巍乎!而与帝德并隆不可贬已恭惟大行隆祐皇太后躬圣善之德茂柔明之资粤自先正魏王有功仁祖之世王室所赖祐常纪之其泽深庆绵用集我太母惟我太母基迹元祐嫔於泰陵逮事宣仁钦圣两宫禀二南之规兼四教之善正位宫掖三十馀年含洪光大而体坤道之常进退存亡而得圣人之正及靖康初载天割我家二帝出郊中原无统列辟相视莫知所图我太母起於危疑之中自任以天下之重手援大宝授之圣明当方隅倾侧之时序璇历纂承之次虽文母以十乱兴周不能过也。已而六飞南渡按跸武林元凶阙朝宄自内作天下之势甚於缀旒我太母投袂而寝祸机立谈而销逆祲坐使天地复正三辰复明四方元元悉免涂炭虽娲皇以炼石补天不能过也。既勋猷崇极如此而乃抑华敦俭率礼蹈和塞私谒之涂裁外家之宠清净谦冲而以道为本沈潜刚克而与神为谋拥佑圣躬殚诚尽爱煌煌乎!度越麟趾思齐之上矣。方期清我甸服驾旋旧京虔奉翟车谒款宗庙极四海之养即东朝之安而昊天不辰祸结(改作绵)慈极郊蚕告华方开盛夏之祥隙驷难留遽掩长秋之御兹天子追慕悼心失图叹厚载之中倾痛仙游之不返虽遂服不可勉从期岁之丧而兴哀无时每过举音之节由是命有司考易名之典懋饰终之仪告於神明节以四惠,庶几有以彰淑则而畅徽音谨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视民如子曰:慈聪明睿智曰:献安民有功曰:烈。。若乃两值时变当阳御帘基图既安即复明辟泽及万世与天无穷非明德有功耶寝兴焦劳言动恳恻冒风涛兵革之险济宇宙生灵之艰非视民如子耶察兴替之端知变通之利亲庶政以任浦天之责奉真人以膺历数之归非聪明睿知耶中微之绪而我振之大乱之源而我窒之从容房帷密干鸿造非安民有功耶呜呼道之大者理谢形容名之尊者言绝称谓故古者贱不诔贵幼不诔长而皇后之谥则请之於庙示虽天子必有尊也。况我太母盛德元功敻无前比岂肤学之臣。

  所能拟议意者必受成於宗庙为足以对在天之灵大行隆祐皇太后谥议宜以宗庙之命锡之曰:昭慈献烈皇后臣谨议。

  大行隆祐皇太后崩奏告宗庙伏以衅积宫闱祸延文母凡居覆载孰不衣摧国有大丧不敢不告。

  大殓伏以宫闱寡祐仙驭上宾将奉容依俯临神旧顾温兹之永閟衔摧割以奚言谨以十七日举大殓之仪不敢不告。

  挂服伏以昊天不吊祸及东朝念色养之永违攀仙游而何及爰举衰粗之制用酬坤育之恩谨以今成服不敢不告。

  祭奠比举卹章裒饰既正阼阶之席当陈馀閤之羞仰冀神游俯歆诚荐。

  欑祭伏以慈壶中虚仙游浸邈爰举菆涂之礼以须祖载之期孝养莫追衣诚何极。

  启欑伏以邦祸之延坤仪永閟方中告毕即远有期乃涓季夏之辰恭撒西阶之殡靡及摧割奚胜祖奠伏以复土有期遗佃在道犹想庭闱之觐忍瞻警卫之行攀旧哀号奠觞祖诀。

  启猷伏以宫闱寡祐陵寝告成爰启菆涂将临於厚夜恭陈奠斗永诀於终天。

  迁猷伏以蓍黾来谂日月有期既停六綍之仪将举九原之奉三灵不吊五内俱摧。

  发引伏以蓍黾告日披綍在庭载言卫之仪将举殡防之事攀依永绝摧割奚胜。

  掩欑伏以黾筮协从衣冠永閟神升帝所参三后在天之游地占山灵岂千人成聚之比追游莫返衔卹奚言。

  上谥册宝伏以柔仪懿范懋著宫闱盛德元勋实施社稷乃群臣谥请於宗庙曰:昭慈献烈皇后永为千载之称不敢不告。

  祔庙伏以慈闱厌世甫冈山既终复士之恩爰讲祔姑之礼进陪庙祀永作邦休。

  配庙伏以(阙)作合先朝援正尊名有欠圣御帘之诏唱为异议由崇甯当轴之奸兹蠲刚辰恭举徽册用严升庙之礼就对在天之灵。

  卒哭伏以飚驭遐升日期浸远甫隔晨昏之养奄然哭踊之仪追慕无田衔哀何极。

  欑宫节八月朔伏以宫壶兴哀屡改阶萤之旦寝园在望俄惊陵柏之秋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位正累。

  朝得齐先后仙虽邈慈矩具存地隔三山莫献蟠桃之实神归九庙长游大练之衣适〈辶周〉辰何胜永慕。

  秋社伏以宫衣掩御已虚夏清之仪农扈报功忽届秋成之候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债天德大救物功深既炼石以告成遽乘云:而不返攀无及感怆柰何。

  中秋伏以长乐终天人结母慈之变蓐收告节月圆秋令之中观玉琯之屡移望柏城而增怆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体姜妊之德希黄老之踪伏赴帝乡之期永违天下之养每怀遣训徒极哀悰。

  九月旦伏以轩星既掩揜鬼驾莫追方兴长夜之哀忽届杪秋之序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功参十乱道冠六宫问寝承颜一朝违长乐之养祔姑合食千载奉泰陵之游摇落有怀追攀无所。

  重阳伏以种稑告成尝帅九嫔之献菊萸在御莫伸万寿之祈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厚德亻见天徽音垂世自哀缠於厚夜忽时及於凋年爰致孝思式陈时荐。

  九月望伏以椒掖戒寒柏城无晓永隔乘云:之驭倏更濡露之辰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化首宫闱泽流寰宇念纂承於丕绪蒙保祐之隆恩缅想徽音何胜孺慕。

  十月望伏以衅结终天时丁良月虽閟宫之在望瞻大练以无期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梦月锺灵补天债德奄隔晨昏之养屡惊弦晦之迁兹睹流光何胜永慕。

  下元节伏以难忘灰缇室将观一气之回较籍清都莫重三元之毕缅思慈范永隔仙游恭惟昭慈献烈皇太后一所忧在贤以俭为宝方候含饴之庆遽兴复土之哀爰即佳辰载陈诚荐。

  秀水闲居录曰:元祐末哲宗方择后京师里巷作打球献戏以一击入窠者为胜谓之孟入,於是孟在女应入宫之选掖造缬有匠者姓孟献样两大蝴蝶相对〈纟奄〉以缬带曰:孟家蝉民闲竞服之未几后废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议者皆以为识蝉者禅也。出家之兆也。元符三年徽宗皇帝嗣位钦圣向后同听政诏后还宫号元祐皇后次年向后崩复出居瑶华如故政和七年加号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靖康初京师失守徽宗渊圣皇族。

  近属皆诣虏(改作北)营虏(改作营)中议亦取后渊圣意张邦昌必不能久僭俗留孟后以为兴复基本因遣人入城取物纸尾批纸辞兴府尹徐秉哲云:赵氏讠主孟子相度分付会虏(改作金)人以后废岁久无预时事不复取(邦昌请后入宫诏云:遵少帝之玉音湖州士人石茂良在围城居将官姚友仲家尝亲见批字)虏(改作敌)既退邦昌请后入居延福宫号宋太后既请垂帘号元祐皇后今上践祚迎后至睢阳上尊号曰:隆祐太后建炎三年车驾渡江至馀杭有苗刘二贼之变后复垂帘以平内难二十五日复辟。又上尊号曰:隆祐皇太后绍兴元年崩於会稽初上谥号曰:昭慈献烈後更谥曰:昭慈圣献至是前识乃揜念焉孟入者两复入也。蝉者禅(去声)也。两御帘帷之应也。大统中绝而复贯天位暂倾而复正者后之力可谓异人矣。。

  王德执郭仲威於扬州。

  郭仲威为真扬州镇抚使建炎四年八月金人犯(改作入)扬州薛庆战死仲威奔於兴化及金人退仲威乃来真州薛庆战死仲威奔於兴化及金人退仲威闻李成在江州。且尝有旧潜回扬州驻军欲往上江合军到建康遇招信刘纲军於两花台仲威不备为纲所败遂回扬州作镇抚使朝廷以其反复终不为用诏刘光世生致之光世遣王德往德宣言游徼淮上至维扬仲成迎德於摘星台德手擒之遂并其众变有散而之淮西者有归还淮阳军者。

  寇宏与宿迁县士毫赵革合军於黾山。

  寇宏寿春人素以刺船为事凶悍无行良民苦之建炎末与百姓张先聚众时人谓之张二伯者邀掠舟船沿淮而行洎於濠泗之闲楚州赵立为金人所围先等以众至城下立喜用便宜皆以次借官与之时先为首遂以权知泗州军州事先既到泗州乃令其次刘全权通判军州事时人谓之刘马子者而宏。又其次也。遂令宏水陆巡检宏以众数百人泊舟於凤凰洲未几全自横山涧寨迎取其家属回宏以纤芥之疑遂杀全是时先在泗州为土豪吴钤辖所杀宏遂以其众径至泗州会先馀众杀吴钤辖退泊於黾山时楚州已陷郭仲威为真扬镇抚使宏愿听仲威节制仲威借补宏敦武郎閤门祇侯为镇抚司统制,於是国奉卿在宿迁赵琼水寨未有所向琼复以其父革为首领奉卿说革率众下黾山与宏合军革然之遂率其寨俱行至黾山宏大喜乃合军众议以徐宗城知泗州臧珪知盱眙军宏复上凤凰洲刈民麦。

  以图濠州会傅报仲威为玉德所执俄而溃兵有由黾山往淮西者宏遂以舟船行後刘光世以宗城权知泗州是时泗州居民无一家满地荆棘荒草而已宏在凤凰洲屡以舟船犯濠州攻城李玠御退之。

  十七日癸未桑仲陷邓州知军州事谭兖走西川桑仲。

  以其党李横知邓州军州事。

  桑仲率兵围邓州谭兖遣人招微盖山王俊解围俊率其众至邓州入城兖与饮宴罢俊醉兖率众突围出奔入川中仲攻城陷执俊归襄阳钉於木驴上呵喝相公游街遂凌迟杀之。

  二十日丙戌王亨为庐州寿春府镇抚使史康民兼知真扬州镇抚使。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四十六校勘记。

  密干鸿造(斡误作干)衔摧割以奚言(衔一作即)乃群臣请谥於宗庙(请谥误作谥请)人结母慈之恋(恋误作变)揜鬼驾莫追(一作〈魚兒〉驾)作打球献戏(献字衍)以一人击入窠者(脱人字)两大蝴蝶相对〈纟奄〉以缬带(〈纟奄〉应作缭)。且尝有旧潜回扬州驻军(二句一作。且尝有淄州同驻军之旧)遂率其寨俱行(李其二字应作同)宏复上凤凰洲(上应作至)。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