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政宣上帙十

  起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癸未,尽十月二十日乙巳。

  二十七日癸未辽人萧后遣使纳款奉表称臣。

  封氏编年曰:萧后闻长胜军降甚惧召蕃汉百官议曰:大金人马已入奉圣州今。又易州高凤涿州郭药师归宋国步艰难宗社将倾今欲与卿等议其去就两国孰可倚者苟可托国吾将从之纳款臣属亦无恨也。。若使天锡有嗣断不干预只今事议去就,或谓金人方强宜附大宋百年信誓枳有后曰:二说皆可取遂遣永昌宫使萧容乾文阁待制韩昉使本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言尚书都官员外郎张仅使金国皆奉表称臣。

  萧后表曰:辽国太后臣妾萧氏言。盖闻溟海纳汙繄众流而毕会太阳舒照岂爝火以犹飞方天下之大同故圣人之有作拊心悼往饮泣陈辞伏念妾先世乘唐晋之季年割燕云:之外地暨逢圣运已受齐盟义笃一家誓传百禩孰谓天心改卜国步多艰先王遇板荡之馀励兴复之志始历推戴奄致沦沮爰属。

  恂剺俾续礻仑祀常欲引干戈而自卫与社稷以偕亡伏念生灵重罹涂炭与其蹈执迷之咎曷。若为奉上之勤伏遇皇帝陛下四海宅心兆人为命敷文德以柔远奋武怒以训练时必将拯救黎元混一区宇仰承严命敢稽归款之诚庶保馀年犹荷永绥之惠今差永昌宫使萧容乾文阁直学士韩昉等诣阙奉表陈奏以闻臣妾萧氏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德兴元年九月初十日辽国太后臣妾萧氏上表。

  二十九日乙酉取易州。

  先是二十二日刘光世得宣司檄令应易州即遣别将冯宣庆以精骑五百夜趋易州僧明赞远迓王师具言已占据易州讫高凤与宣庆等共守回申都统司二十六日童贯移檄杨可世与刘光世合军兵共抚易州下涞水扶沟赴涿州与大军会禀延庆节制。且戒体国辑睦无得以私害公延庆可世素有隙忌娟略同可世部安肃兵驻军孤山与光世合发檄书复。又互争高下气相尚不服叱咄军中诪张有异论参谋宇文虚中与监军邓珪平之命分营凡三日至易州至二十九日副都统何灌日中持使节至易州城外太师高凤少卿王悰领军民僧道万人莫不感悦锣鼓香花迎劳王师是日入城抚定官民阅诸府库。

  封氏编年曰:西路统制刘光世与契丹迎战於易州之南古燕城光世稍却易州人赵秉渊杀城中契丹疲军州人大悦,於是遣人迎王师纳款卫尉少卿王悰以城降。

  涿易两州皆下百官诣紫宸殿称贺拜郭药师等官有差。

  郭药师恩州观察使依旧知涿州军州事张令徽左武大夫洮州防御使刘舜臣武功大夫秦州防御使甄五臣武翼大夫怀州刺史赵鹤寿右武大夫恒州刺史龚诜赵拱韩璧并朝请朝散大夫直秘阁馀将校各有差令赵鹤寿敕告敕并犒物回令於十月一日与药师等来易州与大兵曾燕京所管三十馀处连乡兵五十馀万悉应王师以常胜军八千易州义兵五千并隶刘延庆前军为乡导仍自涿州屯泊於雄州。

  郭药师者渤海之铁州人也。善战虏(改作辽)以为裨将领常胜军常胜军本谓之怨军辽人始以征伐女真为女真所败多杀其父兄乃立是军使之报怨女真。

  故谓之怨军然怨军初未尝报怨每女真兵入则怨军从以为乱女真退则因而复服常以为苦天祚与群下谋杀怨军除其患故其中郭药师等反杀其首领而降都统萧干遂拜金吾大将军俾守涿州屡以胜我及九大王死萧后摄位药师知燕中势将亡遂决策首以涿州来降则常胜军实反覆之徒然虏(改作燕)中号健斗者也。其副曰:张令徽其下。又有四将号彪官每彪五百人则常胜军本二千人本朝收复之後因增至二万其後。又增号五万实燕人之先以城降者故朝廷宠异之。

  十月一日丙戌郭药师来易州。

  是日郭药师等以数骑来易州参副都统何灌犒劳讫俾赴宣抚司公参。

  赵良嗣与乌歇(改作乌页)等赴金人军前。

  燕云:奉使录曰:奉御笔处分由济南德博渡黄河过邢洺取井陉路至代州朝谷寨先是大金国主阿骨打(改作阿固达)已亲领兵甲数万初欲趋中京戏道中闻契丹主聚兵於五国崖亟领兵袭之八月十二日战於狗泊之地生擒契丹都统伪(删此字)驸马萧规天祚引数骑脱身遁去及夏国引兵数万袭天德军女真都元帅遣其偏将甯木割(改作尼楚赫)娄宿孛堇(改作罗索贝勒)统兵七千与夏人逆战於阿磨水夏人败走是时秋霖积潦山水适至河暴涨人马溺死者少右其数金人已再杀败契丹。又战败夏国兵骄气(改作气甚)锐所至杀掠无辜其下大厌之(删所至至此十一字)因秋成遂来傍边阿骨打(改作阿固达)屯奉圣州之东粘罕(改作尼堪)兀室(改作乌舍)屯应州之南甯木割(改作楚赫)娄宿(改作罗索)屯洪州之西牧马休兵请议事於朝廷。

  茆斋自叙曰:是年八月宣司回军至河间府上委刘延庆都统陕西大集兵力谋复燕仆时随宣司在河间窃闻延庆与幕府议持重不可进兵使女真军马先入居庸关收下燕京然後多以岁币赎之此为万全仆以为。若使女真入关後必轻侮(删此字)中国为患甚大用兵务在神速遂条论利害上宣司言不使女真入关其利有五使之入关其害有六九月尚书省经抚房劄子(王黼当笔将枢密院应於边路务军事尽隶所置经抚房施行枢密院不得预)差马扩充奉使大金国使副前去济南府已来等候国信使赵良嗣同取登州海路前去奉使仍充送伴大金国通议使副(金人缘曷鲁大迪乌之回疑我有谋。又自以已不报师期一面进兵取大辽中京据山後地土闻南朝委童贯举三路大兵趍燕地遂遣徒姑旦乌歇高庆裔等来使以修好。

  为名。且以窥觇我也。

  注曷鲁改作赫噜徒姑旦改作图克坦乌歇改作乌页)至青州奉御笔据代州奏按报阿骨打(改作阿固达)巳到奉圣州(在云:中府之东乃唐新州契丹改作奉圣州)仰赵良嗣马扩送伴使人取代州路过界前去奉使(阿骨打。盖闻我军入燕境已数交锋虑我自取燕而已不得岁入故亲来以决机会注阿骨打改作阿固达)仆因询良嗣今次朝廷所遣奉使欲议何事良嗣出国书副本及御笔事目云:若本朝军马乘胜巳入燕京更不请大金人马过关如或未曾即请大金军马进於燕城之北本朝军马进於燕城之南依元约夹攻之仆抵掌大惊谓良嗣曰:金人方自以不报师期恐王师定燕之後守把关口彼不得岁入金币故遣使通议一则接续和议以邀岁币二则使来窥我动作趋向幸而彼未知吾种师道杨可世白沟小衄童宣抚气沮而退在我则当领彼来和之意固执前约姑与之言曰:南朝自闻贵朝举兵便发大兵相应夹攻盖昨来送曷鲁(改作赫噜)等还乃所以待回船来报师期不敢疑贵朝爽约但只猜度恐舟船海中阻风或别失误故不待报来遂急举兵於元约夹攻之说彼此别无违处既以此意答之仍亦步亦趋以此作国书须一面催督宣司进兵克期下燕以振中国之威平燕而和女真用绝日後轻侮之患可也。何得自示懦弱尽露腹心倾身倚以为助全藉彼兵直许之入关如此则大事去矣。日後窥伺侵凌之患其祸岂易量耶良嗣愕然曰:今宣司已退遁兵力不支自非藉彼兵力助取之後以金帛诱之何以得燕某曰:经图既知我军力不能取何不明白奏上画与女真使自取之急修我边备守白沟旧界保吾故疆,岂可含糊苟目前小利不防久远之患爱指失掌此某不敢预也。是时某父亦同行遂以与良嗣辩论事白父谓某曰:与夷狄(二字改敌)共事当先立威以振服之於後可保无患今宣司已退沮。又,岂可以我之腹心尽露与外夷兼女真,岂可以亲结之乎!(删外夷至此十二字添一彼字)既如此论议後必误国汝宜速奏论之。若不从即乞罢无阿随误大计仆,於是密画利害论女睦不可使入关要当进兵先取燕京则金人自服边境可定乞罢使臣事自将步骑万人趋不虞之地入燕平定五关以杜女真窥觇之患。

  五日庚寅郭药师等至宣抚司。

  郭药师是日至宣司公参待罪云:药师僻远燕人猥守一郡久服尧化归向莫缘近聆王师已届疆场谨率同属请命於宣司童贯令僚佐抚劳有差。

  御笔改燕京为燕山府。

  燕京古之幽州武王克商封召公奭於燕以燕然山得名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燕州天宝元年改幽州旧号广阳郡有永清节度使燕京改为燕山府。

  八日癸巳都统刘延庆与郭药师等出雄州入新城趋涿易路。

  九日甲午辽人萧容韩昉至雄州。

  萧容韩昉至雄州童贯蔡攸以军礼见之贯攸以其所上表不纳土止纳款称臣麾而去之斥容昉曰:非纳土不受昉笑曰:纳款即纳土地也。虏种类杂(四字改作族类多)未易图朝廷当思两全无贻後日之悔。又曰:好邻舍朝廷蹙踏了不知彼恶邻舍也。必悔之贯以萧后表即日飞奏留萧容韩昉於雄州令管待别听朝廷指挥。

  御笔涿易八州并赐名。

  山前九属县下项燕山府一十三县析津宛平都市昌平良乡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氵郭阴涿州四县范阳归义固安新城檀州二县密云:行唐平州三县卢龙古城马城易州三县易县涞水容城营州一县柳城顺州一县怀柔蓟州三县渔阳三河玉田景州城县赐名威塞卢龙县赐名卢城石城县赐名临州除燕山府已赐史外涿州赐名涿水郡威行军节度使檀州赐名横山郡镇海军节度使平州赐名海阳郡抚甯军节度使易州赐名遂武郡防御营州赐名平卢郡防御顺州赐名顺兴郡团练蓟州赐名广川郡团练景州赐名滦州郡军事。

  十三日戊戌萧后表至上御紫宸殿受贺太宰王黼等率百官上表称贺。

  表曰:制军命将用申中夏之威取乱侮亡遂复全燕之地盛超振古喜溢绵区臣闻舜肇十二州始别冀都之壤周建八百国首疏召奭之封当天津析木之交实上谷广阳之胜形势有金汤之险膏腴号陆海之饶石晋不纳羯胡匪茹盗藩垣以为蛇豕之窟汙衣冠而陷犬羊之群(删羯胡至此二十二字改作契丹始大割土地而失金河之险藉声援而定父子之称)民胥怨咨天乃震怒艺祖立极思与物而更新文考御邦益留神而经始於昭熙旦丕显燕谋帝命式于九围无远弗届王者大乎!一统有开必先天方授我以故疆虏(改作敌)自窜身於穷漠允资圣算爰举师干俾收涂炭之馀肆协云:霓之望虎臣矫矫王旅嘽嘽长驱出塞者百万有奇分道并进者束。

  西相属敌军效顺拔戎垒以来归伪后祈哀即辕门而纳款岂特昆夷维其喙矣。是谓燕民悦则取之雨露涵濡尽率土普天之广山川表里无此疆尔界之殊恭惟皇帝陛下性备尧仁智兼汤勇诞敷文德同四海之车书肃将天威辟三王之境土凡此濯征之策仰系独断之神料纤悉於九重契几微於万里神祗效职天地合符亟臻复古之勋仰快在天之愤受端闱之献方陈希阔之仪增舆地之图更阐文明之化臣等叨联辅弼初乏赞襄宅朔方曰:幽都护预观於伟迹至岱宗觐群后愿遂告於成功臣无任云云诏答之。

  诏曰:朕嗣纂丕图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协万邦每敦邻国之欢用遵带砺之约岂意酋虏(改作蕃族)自叛宗盟命帅出师巡边备寇天戈压境之未久土守来附者无馀伪后知几遣使露封而纳款燕民效顺束身请命以来归将尽复燕云:之故疆聊共成祖考之昔志君臣有庆中外交欢成此肤功赖予良弼丕扬伟绩实系嘉谋据览贺章举开欣快圣旨送秘书省。

  赐新复州县曲赦。

  诏曰:朕膺天骏命作民之师夜寐夙兴惟祖宗之是绍赖帝敷佑中外敉甯远暨海隅罔不率俾乃眷燕云:之境实我封五季不纲陷於北狄(改作蕃落)属者虏酋(改作辽主)失道自绝於天怨结兵兴势似瓦解惟予克相上帝宠绥兆民爰命六师大申吊伐系尔有众怀德惟素霈然率吁群心奔走来归莫之能遏王师无战而先志是承四海永清惟朕心以怿兴念兹土久困暴昏上下相陵人用无告典型屏弃罪及无辜崇奸贼贤毒痡犹在以宽代虐帝命惟新收复及巳归附州县见禁罪人除抗抿王命及谋为不顺外馀罪无大小并放见停废文武官将校公吏人并许所在自陈当议尽行甄收随材任使流配人并放还逃仁及为盗贼者并释罪令归业惟尔有官体北德意奉承罔怠以称朕恻隐之诚庶一方亟蒙休泽故兹亲札诏示咸使闻知。

  又手诏蠲除科率。

  诏曰:应日前无名科率抑配及积奸獘政一切烦苛之令敕诸州一一具闻当悉行蠲罢不必待报者宣抚司除之积久税赋。若公私子钱皆免人户委州县长吏招诱以归加意存抚贫乏饿民并以官粟赈给无令失所掠获人口者各寻付其家违者重擢典刑。

  又手诏甄擢贤才。

  诏见在官耆俊。若有公卿士大夫已议褒擢外有怀才抱艺湮沉下僚或素为乡里所推未被试用者敕宣抚及州县长吏询采以闻当不次擢用其以忠直得罪虏酋(改作辽)或为权幸排斥,或以诖误抵罪者并以名闻咸当甄擢永用为劝。

  十九日甲辰都统制刘延庆何灌郭药师等统大军出雄州入新城县刘光世杨可世出安肃军入易州会於涿州。

  先是刘延庆等至涿州抚定军民次涞水县县令负弩前驱作乐致礼令可世守涿州延庆以可世所部兵少更付中军及熙河环庆兵二万营左军俾杨惟中副可世延庆统诸道兵与常胜军暨赵诩兵无虑五十万鼓鼙振天地自古出师之盛未有甚於此自卯至酉至良乡县泸沟河前部报曰:临河与四军萧干大石(改作达实)林牙贼锋相接矣。时贼(改作敌)兵不满二万凭河排布未究虚实延庆令五军下营开濠挖堑以备贼(删此字)出兵抗敌曛晚各憩胜负相偿。

  二十日乙巳刘光世等复与萧干对垒。

  是日日将晏贼(改革者作敌)鼓噪攻我战於料石冈三挝鼓还(旧校云:归本作三挝方还)。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十校勘记。

  张言(一作张炎)奄致沦殂(殂误作沮)爰属恂嫠(嫠误作嫠)与夏人逆战於阿磨下水(阿磨一作昂阿脱下字)宣抚司回军至河间府(脱抚字)都统陕西大集兵(集字衍)小注(而已不得岁币误作岁入)苟图目前小利(脱图字)当先立威以振服之(振应作震)易水涞水容城(易水误作易县)景州一县遵化(一误作城脱遵化二字)都市赐名广甯香河赐名清化新城赐名威城行唐赐名威塞(原脱都市二十字)石城赐名临关马城赐名安城都城赐名镇山渔阳赐名平卢(临关误作临州脱马城十八字)获预观於伟绩(绩误作迹)举闻忻快(闻误作开)应日前无名科率押配(押误作抑)及熙河环庆兵二万人佐军(人误作营佐误作左)卢沟河(卢误作泸)。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