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心功德品

  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

  法慧菩萨言:

  “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于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不?”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余一切无能量者。”

  法慧菩萨言:

  “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百劫,然后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养,经于千劫,教住四禅;经于百千劫,教住四无量心;经于亿劫,教住四无色定;经于百亿劫,教住须陀洹果;经于千亿劫,教住斯陀含果;经于百千亿劫,教住阿那含果;经于那由他亿劫,教住阿罗汉果;经于百千那由他亿劫,教住辟支佛道。佛子!于意云何,是人功德宁为多不?”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

  法慧菩萨言:

  “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诸佛初发心时,不但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亿劫故,发菩提心;不但为教尔所众生,令修五戒、十善业道,教住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教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故,发菩提心;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充遍一切世界故,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悉知一切世界中众生垢净故,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净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过东方阿僧祇世界;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世界无有能得知其边际。又第二人,于一念顷,能过前人阿僧祇劫所过世界;如是,亦尽阿僧祇劫。次第展转,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中,凡有百人,一一如是过诸世界,是诸世界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有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往尔所世界得了知故,发菩提心;为了知十方世界故,发菩提心。所谓:欲了知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广世界即是狭世界,狭世界即是广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别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体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无体性。欲以一念心尽知一切广大世界而无障碍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阿僧祇世界成坏劫数;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劫数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劫数。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阿僧祇世界成坏劫数,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成坏劫数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劫尽无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一劫与无数劫平等,无数劫与一劫平等;有佛劫与无佛劫平等,无佛劫与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说佛,不可说佛劫中有一佛;有量劫与无量劫平等,无量劫与有量劫平等;有尽劫与无尽劫平等,无尽劫与有尽劫平等;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一切劫入非劫,非劫入一切劫。欲于一念中尽知前际、后际,及现在一切世界成坏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初发心大誓庄严了知一切劫神通智。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解;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众生诸解差别;如是,亦尽阿僧祇劫。次第展转,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众生种种差别解,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欲知一切差别解无边故,一众生解、无数众生解平等故;欲得不可说差别解方便智光明故;欲悉知众生海各各差别解,尽无余故;欲悉知过、现、未来,善、不善种种无量解故;欲悉知相似解、不相似解故;欲悉知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欲得如来解力故;欲悉知有上解、无上解、有余解、无余解、等解、不等解差别故;欲悉知有依解、无依解、共解、不共解、有边解、无边解、差别解、无差别解、善解、不善解、世间解、出世间解差别故;欲于一切妙解、大解、无量解、正位解中,得如来解脱无障碍智故;欲以无量方便,悉知十方一切众生界,一一众生净解、染解、广解、略解、细解、粗解,尽无余故;欲悉知深密解、方便解、分别解、自然解、随因所起解、随缘所起解,一切解网悉无余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诸根差别;念念如是,经阿僧祇劫。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念念所知诸根差别。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诸根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根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众生根种种差别,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诸根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欲乐;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所有欲乐,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欲乐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欲乐,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欲乐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方便。如是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种种方便,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种种方便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方便,广说乃至,欲尽知一切方便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心。广说乃至,此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心,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心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悉知尽法界、虚空界无边众生种种心,乃至欲尽知一切心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差别业。广说乃至,此十方众生种种差别业,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根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业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三世一切众生业,乃至欲悉知一切业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世界所有众生种种烦恼;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烦恼种种差别,无有能得知其边际。有第二人,于一念顷,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众生烦恼差别;如是,复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此十方众生烦恼差别,可知边际;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根边际,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世界众生烦恼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烦恼差别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种种差别、种种觉观,净治一切诸杂染故;欲尽知依无明烦恼、爱相应烦恼,断一切诸有趣烦恼结故;欲尽知贪分烦恼、瞋分烦恼、痴分烦恼、等分烦恼,断一切烦恼根本故;欲悉知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觉悟一切烦恼尽无余故;欲悉知从颠倒分别生根本烦恼、随烦恼,因身见生六十二见,调伏一切烦恼故;欲悉知盖烦恼、障烦恼,发大悲救护心,断一切烦恼网,令一切智性清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以诸种种上味饮食、香华、衣服、幢幡、伞盖,及僧伽蓝、上妙宫殿、宝帐、网幔,种种庄严师子之座及众妙宝,供养东方无数诸佛,及无数世界所有众生,恭敬尊重,礼拜赞叹,曲躬瞻仰,相续不绝,经无数劫。又劝彼众生,悉令如是供养于佛。至佛灭后,各为起塔。其塔高广,无数世界众宝所成种种庄严。一一塔中,各有无数如来形像,光明遍照无数世界,经无数劫。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于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不?”

  天帝言:“是人功德,唯佛乃知,余无能测。”

  “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复有第二人,于一念中,能作前人及无数世界所有众生无数劫中供养之事;念念如是,以无量种供养之具,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及无量世界所有众生,经无量劫。其第三人,乃至第十人,皆亦如是,于一念中能作前人所有供养;念念如是,以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供养之具,供养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及尔许世界所有众生,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至佛灭后,各为起塔,其塔高广。乃至住劫,亦复如是。佛子!此前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不齐限,但为供养尔所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供养尽法界、虚空界,不可说不可说十方无量去、来、现在所有诸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能知前际一切诸佛始成正觉及般涅槃,能信后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彼诸佛所有功德,此菩萨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证、能成就,能与诸佛平等一性。何以故?此菩萨为不断一切如来种性故,发心;为充遍一切世界故,发心;为度脱一切世界众生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垢净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世界三有清净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诸根方便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故,发心;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发心。以发心故,常为三世一切诸佛之所忆念,当得三世一切诸佛无上菩提;即为三世一切诸佛与其妙法,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已修三世一切诸佛助道之法,成就三世一切诸佛力、无所畏;庄严三世一切诸佛不共佛法,悉得法界一切诸佛说法智慧。何以故?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即能震动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灭一切世界诸恶道苦,即能严净一切国土,即能于一切世界中示现成佛,即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欢喜,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种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此初发心菩萨,不于三世少有所得。所谓:若诸佛,若诸佛法;若菩萨,若菩萨法;若独觉,若独觉法;若声闻,若声闻法;若世间,若世间法;若出世间,若出世间法;若众生,若众生法。唯求一切智;于诸法界,心无所著。”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雨众天华、天香、天末香、天华鬘、天衣、天宝、天庄严具,作天妓乐,放天光明及天音声。

  是时,十方各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刹微尘数佛,同名:法慧,各现其身,在法慧菩萨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法慧!汝于今者,能说此法;我等十方各万佛刹微尘数佛,亦说是法;一切诸佛,悉如是说。汝说此法时,有万佛刹微尘数菩萨发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其记,于当来世过千不可说无边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出兴于世,皆号:清净心如来,所住世界各各差别。我等悉当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如此娑婆世界四天下须弥顶上说如是法,令诸众生闻已受化;如是十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诸世界中亦说此法教化众生。其说法者,同名: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为欲显示佛法故,为以智光普照故,为欲开阐实义故,为令证得法性故,为令众会悉欢喜故,为欲开示佛法因故,为得一切佛平等故,为了法界无有二故,说如是法。”

  尔时,法慧菩萨普观尽虚空界十方国土一切众会,欲悉成就诸众生故,欲悉净治诸业果报故,欲悉开显清净法界故,欲悉拔除杂染根本故,欲悉增长广大信解故,欲悉令知无量众生根故,欲悉令知三世法平等故,欲悉令观察涅槃界故,欲增长自清净善根故;承佛威力,即说颂言:

  “为利世间发大心,其心普遍于十方,众生国土三世法,佛及菩萨最胜海。究竟虚空等法界,所有一切诸世间,如诸佛法皆往诣,如是发心无退转。慈念众生无暂舍,离诸恼害普饶益,光明照世为所归,十力护念难思议。十方国土悉趣入,一切色形皆示现,如佛福智广无边,随顺修因无所著。有刹仰住或傍覆,粗妙广大无量种,菩萨一发最上心,悉能往诣皆无碍。菩萨胜行不可说,皆勤修习无所住,见一切佛常欣乐,普入于其深法海。哀愍五趣诸群生,令除垢秽普清净,绍隆佛种不断绝,摧灭魔宫无有余。已住如来平等性,善修微妙方便道,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著。两足尊所念报恩,心如金刚不可沮,于佛所行能照了,自然修习菩提行。诸趣差别想无量,业果及心亦非一,乃至根性种种殊,一发大心悉明见。其心广大等法界,无依无变如虚空,趣向佛智无所取,谛了实际离分别。知众生心无生想,了达诸法无法想,虽普分别无分别,亿那由刹皆往诣。无量诸佛妙法藏,随顺观察悉能入,众生根行靡不知,到如是处如世尊。清净大愿恒相应,乐供如来不退转,人天见者无厌足,常为诸佛所护念。其心清净无所依,虽观深法而不取,如是思惟无量劫,于三世中无所著。其心坚固难制沮,趣佛菩提无障碍,志求妙道除蒙惑,周行法界不告劳。知语言法皆寂灭,但入真如绝异解,诸佛境界悉顺观,达于三世心无碍。菩萨始发广大心,即能遍往十方刹,法门无量不可说,智光普照皆明了。大悲广度最无比,慈心普遍等虚空,而于众生不分别,如是清净游于世。十方众生悉慰安,一切所作皆真实,恒以净心不异语,常为诸佛共加护。过去所有皆忆念,未来一切悉分别,十方世界普入中,为度众生令出离。菩萨具足妙智光,善了因缘无有疑,一切迷惑皆除断,如是而游于法界。魔王宫殿悉摧破,众生翳膜咸除灭,离诸分别心不动,善了如来之境界。三世疑网悉已除,于如来所起净信,以信得成不动智,智清净故解真实。为令众生得出离,尽于后际普饶益,长时勤苦心无厌,乃至地狱亦安受。福智无量皆具足,众生根欲悉了知,及诸业行无不见,如其所乐为说法。了知一切空无我,慈念众生恒不舍,以一大悲微妙音,普入世间而演说。放大光明种种色,普照众生除黑闇,光中菩萨坐莲华,为众阐扬清净法。于一毛端现众刹,诸大菩萨皆充满,众会智慧各不同,悉能明了众生心。十方世界不可说,一念周行无不尽,利益众生供养佛,于诸佛所问深义。于诸如来作父想,为利众生修觉行,智慧善巧通法藏,入深智处无所著。随顺思惟说法界,经无量劫不可尽,智虽善入无处所,无有疲厌无所著。三世诸佛家中生,证得如来妙法身,普为群生现众色,譬如幻师无不作。或现始修殊胜行,或现初生及出家,或现树下成菩提,或为众生示涅槃。菩萨所住希有法,唯佛境界非二乘,身语意想皆已除,种种随宜悉能现。菩萨所得诸佛法,众生思惟发狂乱,智入实际心无碍,普现如来自在力。此于世间无与等,何况复增殊胜行,虽未具足一切智,已获如来自在力。已住究竟一乘道,深入微妙最上法,善知众生时非时,为利益故现神通。分身遍满一切刹,放净光明除世闇,譬如龙王起大云,普雨妙雨悉充洽。观察众生如幻梦,以业力故常流转,大悲哀愍咸救拔,为说无为净法性。佛力无量此亦然,譬如虚空无有边,为令众生得解脱,亿劫勤修而不倦。种种思惟妙功德,善修无上第一业,于诸胜行恒不舍,专念生成一切智。一身示现无量身,一切世界悉周遍,其心清净无分别,一念难思力如是。于诸世间不分别,于一切法无妄想,虽观诸法而不取,恒救众生无所度。一切世间唯是想,于中种种各差别,知想境界险且深,为现神通而救脱。譬如幻师自在力,菩萨神变亦如是,身遍法界及虚空,随众生心靡不见。能所分别二俱离,杂染清净无所取,若缚若解智悉忘,但愿普与众生乐。一切世间唯想力,以智而入心无畏,思惟诸法亦复然,三世推求不可得。能入过去毕前际,能入未来毕后际,能入现在一切处,常勤观察无所有。随顺涅槃寂灭法,住于无诤无所依,心如实际无与等,专向菩萨永不退。修诸胜行无退怯,安住菩萨不动摇,佛及菩萨与世间,尽于法界皆明了。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趣向菩提心清净,功德广大不可说,为利众生故称述,汝等诸贤应善听。无量世界尽为尘,一一尘中无量刹,其中诸佛皆无量,悉能明见无所取。善知众生无生想,善知言语无语想,于诸世界心无碍,悉善了知无所著。其心广大如虚空,于三世事悉明达,一切疑惑皆除灭,正观佛法无所取。十方无量诸国土,一念往诣心无著,了达世间众苦法,悉住无生真实际。无量难思诸佛所,悉往彼会而觐谒,常为上首问如来,菩萨所修诸愿行。心常忆念十方佛,而无所依无所取,恒劝众生种善根,庄严国土令清净。一切趣生三有处,以无碍眼咸观察,所有习性诸根解,无量无边悉明见。众生心乐悉了知,如是随宜为说法,于诸染净皆通达,令彼修治入于道。无量无数诸三昧,菩萨一念皆能入,于中想智及所缘,悉善了知得自在。菩萨获此广大智,疾向菩提无所碍,为欲利益诸群生,处处宣扬大人法。善知世间长短劫,一月半月及昼夜,国土各别性平等,常勤观察不放逸。普诣十方诸世界,而于方处无所取,严净国土悉无余,亦不曾生净分别。众生是处若非处,及以诸业感报别,随顺思惟入佛力,于此一切悉了知。一切世间种种性,种种所行住三有,利根及与中下根,如是一切咸观察。净与不净种种解,胜劣及中悉明见,一切众生至处行,三有相续皆能说。禅定解脱诸三昧,染净因起各不同,及以先世苦乐殊,净修佛力咸能见。众生业惑续诸趣,断此诸趣得寂灭,种种漏法永不生,并其习种悉了知。如来烦恼皆除尽,大智光明照于世,菩萨于佛十力中,虽未证得亦无疑。菩萨于一毛孔中,普现十方无量刹,或有杂染或清净,种种业作皆能了。一微尘中无量刹,无量诸佛及佛子,诸刹各别无杂乱,如一一切悉明见。于一毛孔见十方,尽虚空界诸世间,无有一处空无佛,如是佛刹悉清净。于毛孔中见佛刹,复见一切诸众生,三世六趣各不同,昼夜月时有缚解。如是大智诸菩萨,专心趣向法王位,于佛所住顺思惟,而获无边大欢喜。菩萨分身无量亿,供养一切诸如来,神通变现胜无比,佛所行处皆能住。无量佛所皆钻仰,所有法藏悉耽味,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喜。已获如来胜三昧,善入诸法智增长,信心不动如须弥,普作群生功德藏。慈心广大遍众生,悉愿疾成一切智,而恒无著无依处,离诸烦恼得自在。哀愍众生广大智,普摄一切同于己,知空无相无真实,而行其心不懈退。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乐故。十方国土诸众生,皆悉施安无量劫,劝持五戒及十善,四禅四等诸定处,复于多劫施安乐,令断诸惑成罗汉;彼诸福聚虽无量,不与发心功德比。又教亿众成缘觉,获无诤行微妙道,以彼而校菩提心,算数譬喻无能及。一念能过尘数刹,如是经于无量劫,此诸刹数尚可量,发心功德不可知。过去未来及现在,所有劫数无边量,此诸劫数犹可知,发心功德无能测。以菩提心遍十方,所有分别靡不知,一念三世悉明达,利益无量众生故。十方世界诸众生,欲解方便意所行,及以虚空际可测,发心功德难知量。菩萨志愿等十方,慈心普洽诸群生,悉使修成佛功德,是故其力无边际。众生欲解心所乐,诸根方便行各别,于一念中悉了知,一切智智心同等。一切众生诸惑业,三有相续无暂断,此诸边际尚可知,发心功德难思议。发心能离业烦恼,供养一切诸如来,业惑既离相续断,普于三世得解脱。一念供养无边佛,亦供无数诸众生,悉以香华及妙鬘,宝幢幡盖上衣服,美食珍座经行处,种种宫殿悉严好,毗卢遮那妙宝珠,如意摩尼发光耀。念念如是持供养,经无量劫不可说;其人福聚虽复多,不及发心功德大。所说种种众譬喻,无有能及菩提心,以诸三世人中尊,皆从发心而得生。发心无碍无齐限,欲求其量不可得,一切智智誓必成,所有众生皆永度。发心广大等虚空,生诸功德同法界,所行普遍如无异,永离众著佛平等。一切法门无不入,一切国土悉能往,一切智境咸通达,一切功德皆成就。一切能舍恒相续,净诸戒品无所著,具足无上大功德,常勤一精一进不退转。入深禅定恒思惟,广大智慧共相应,此是菩萨最胜地,出生一切普贤道。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悉以三昧陀罗尼,神通变化共庄严。十方众生无有量,世界虚空亦如是,发心无量过于彼,是故能生一切佛。菩提心是十力本,亦为四辩无畏本,十八不共亦复然,莫不皆从发心得。诸佛色相庄严身,及以平等妙法身,智慧无著所应供,悉以发心而得有。一切独觉声闻乘,色界诸禅三昧乐,及无色界诸三昧,悉以发心作其本。一切人天自在乐,及以诸趣种种乐,进定根力等众乐,靡不皆由初发心。以因发起广大心,则能修行六种度,劝诸众生行正行,于三界中受安乐。住佛无碍实义智,所有妙业咸开阐,能令无量诸众生,悉断惑业向涅槃。智慧光明如净日,众行具足犹满月,功德常盈譬巨海,无垢无碍同虚空。普发无边功德愿,悉与一切众生乐,尽未来际依愿行,常勤修习度众生。无量大愿难思议,愿令众生悉清净,空无相愿无依处,以愿力故皆明显。了法自性如虚空,一切寂灭悉平等,法门无数不可说,为众生说无所著。十方世界诸如来,悉共赞叹初发心,此身无量德所严,能到彼岸同于佛。如众生数尔许劫,说其功德不可尽,以住如来广大家,三界诸法无能喻。欲知一切诸佛法,宜应速发菩提心,此心功德中最胜,必得如来无碍智。众生心行可数知,国土微尘亦复然,虚空边际乍可量,发心功德无能测。出生三世一切佛,成就世间一切乐,增长一切胜功德,永断一切诸疑惑。开示一切妙境界,尽除一切诸障碍,成就一切清净刹,出生一切如来智。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