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定王仿书

  定王仿书

  崇祯十五年八月,定王出阁读书,训讲为方以智,仿书为刘明翰,演仪之日,方貌过庄,王不启齿,仿书则竟其纸而后已。已逾数也。后定三六九之期,为两师进教之日,书堂坐次,方东刘西,王位正中,教则移坐王侧,方声壮厉,训两三句,王止依声一二,王急向刘呼曰:刘先生来训,内侍启曰:礼也,不可更父皇爷所定,乃止。王曰:书仿可也,顾刘来视,则仍书完而出。后期方再移坐。王谓书已读过。方以即日应诵之书进上。王则掩卷而背之。其旧规在内读熟而后出者,曰方先生可先出,吾与刘先生仿书。方则坐扉外以待。王因问刘父翁。刘云:皇祖朝直臣,王叹赏。又曰:先生如此温恭,自有好儿孙做状元。刘叩谢。手扶起曰:你父亲做好官,生你好先生,儿孙自然好也。至日昃,几上两实金狮书镇,每重三十两,又两玉尺,呼内寺纳刘袖中。刘固辞而出,方已候之不耐矣。王入内,启更两日期,三六九为仿书,四七十为训讲,奉旨允之。方之日不过习故套,又免日居多。刘之日期以辰刻进,必赐饭点,至第五期,不用仿而自书选中楷式者八字,王自减其一。呈父皇赏纸教习官优叙,省中哄然,以为中字逾格,为夺嫡之渐。有竟欲露简者。又一日,挈游西园,见上马无镫,即已镫赐。内寺云,龙纹不便,内命另制,方镫给之,省中又哄然以为妄僭。此词翰内省体,后有知为定王所与乃已。又一日,留宴,王言日后出封,同先生潜西山,我皇祖六岁登基,八岁上陵,为香山寺写青未了匾,至今尚在。昨日学书大字体,势甚难改,人出鳞凤龟龙四大字,刘赞端楷,王谦之,谓不足污先生目。至起更彻晏,前烛送归。又一日,王以八宝金暖手置刘怀,顷之,刘还王座。王曰:先生携归,留与儿孙,见我两人相与情意。刘曰:铭感之恩,入之肺腑,不在物件。王叹赏曰:刘先生是一钱不要的,天下做官人,都像先生,那有流贼。

  山东李青山

  壬午正月,山东盗平,擒李青山入京。青山本屠人,乘机啸聚数万人,屡寇兖州,山左骚动,兵部侍郎张国维单骑诣营抚之,青山出不意,大惊,叩头乞降。国维察其非常,还部选将士疾驰,给事范叔泰、鲁府左相俞起蛟拒战,擒青山,尽降其众。国维荫一子指挥使。而沂州王朋,犹拥众劫掠,国维知监军邱祖德能办贼,密授方略擒之,东方遂平。

  王佐圣遵义遇害

  王佐圣,字克仲,南直长洲人,弱冠登进士。崇祯立,选青溪广文。辛巳,以张国维荐,擢令蜀遵义,即杨应龙故地,四面皆夷,抵水西安酋、蔺酋巢仅二十里。惟地名新站者,山势险隘,前临渭水,为群夷人犯所必经,遂创立新城,以扼夷吭。八月,西首郭士奇、吴尚才,拥众入寇,边将赵国政战死,贼遂大肆焚掠。佐圣伏奇兵隘口,擒士奇、尚才等,贼宵遁。壬午四月,酋帅吴尚贤、龙正国,率叛夷数万攻城,佐圣昼夜拒敌,贼铁骑四集,围合数重,飞梯越城,嚣然震地。佐圣以印付子恪,命服拜阙,危坐公堂。须臾贼至,佐圣裂眦骂贼,遂遇害,犹僵立不仆。未几,所部义民誓死力战,勒兵新站,邀贼归路,尽歼尚贤、正国数万贼于境内,吴抚黄希宪令春秋祠祭佐圣。

  孙传廷杀贺人龙

  先是十一年戊寅冬,大兵入,改陕抚孙传廷保定总督,传廷以失聪辞,不许,寻逮之。至是壬午正月,起传廷兵部侍郎,督陕兵剿寇。四月,传廷檄召诸将于西安,缚贺人龙斩之。诸将莫不动色。因以人龙兵分隶诸将。人龙,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初以诸生效用,屡杀贼有功,叛将剧贼多归之。襄城之役,朝廷疑人龙暗与贼通,密敕传廷斩之。贼闻,酌酒相庆曰:贺风子死,取关中,如拾芥耳。

  人龙虽有骄蹇之罪,然其功不可掩也。昔楚杀子玉,而晋文喜。刘宋杀道济,而魏人庆。赵宋杀武穆,而金人贺。国有良将,敌之所畏也。即有他过,亦当宥之。奈何轻杀之耶?曲端屡立大功,而张浚杀之。载之青史,至今以为恨。傅廷之于人龙,将毋同?不二载,而潼关不守,拾芥之言,洵非诬也。

  呜呼!人臣非有功之难,而居功为难也。以人龙起诸生,屡破贼,可谓一时之杰,及会师击献,三檄不至,兵噪西归,此岂人臣之道,西安之缚,虽朝廷之过疑,亦人龙自取之也。

  李自成屠陈州

  壬午正月,李自成陷西华,三月朔庚午,自成等攻陈州,副使关永杰战死城上,乡绅崔必之、举人王受爵等手刃数贼,被执骂贼死。贼怒屠陈州。二十二日辛卯,陷睢州、太康。二十六日乙未,陷归德府,复乘胜陷宁陵、考城。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