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郑鄤本末

  郑鄤本末

  天下事,起于微渺,而情涉妇人者,其祸发也最大而烈、如郑峚阳之败名脔身是也。峚阳为进士郑振先之子,进士郑某之侄,大宗伯孙淇澳之婿,大学士吴区闻之甥。年十八而举于乡,二十八而成进士,选庶常,揭大珰,一时声誉,峻峭而鸿远。乃峚阳幼时,心非母氏之妒;及其长也,见母氏之虐于婢、尤虐于垂髫之婢,益甚非之,甚至不欲见且闻。弃家离母,蹑足深山者三年。时有巫妪者,能降神为来生祸福挽休咎,妇女翕然信之;不啻大士之敬、阎罗之畏也。峚阳欲挽母氏之残虐,而即于宽慈,谓非可口舌诤、利害陈也。惟借神道设教,因果报应之说,庶可以改革之。遂敬延其妪,以与母相见。妪则设坛升座,两炬荧煌,初凭而俯,继呻而噫,忽张眉突眼,双掌震几,作汉语而呼曰:郑门吴氏还不速跪。峚阳欲尊其说而耸母氏之听也,急先母而跪。母以峚阳读书明理,素崛强于鬼神之说,今且慑服致跪,而悔祸之心大萌矣,亦继峚阳而跪。而妪于是历数虐婢之含冤,冥诉之多词,母则不欲其繁指也,妪则汉语扬声以实之,又严禁速报以恐惧之。峚阳急下转语曰:固知罪矣,今惟求解罪,妪固不可。母则百其颡至地,沽其泪满衿矣。峚阳则下直语曰:阴司现今作何果报?妪曰:罚他十几世为苦婢,大限只在百日内。其死婢十几位,作夫人以莅之耳。由是,母颡之下直如捣蒜,声从泪出,惟命求解。峚阳则又下转语曰:果报与现报孰重?妪曰:现报十倍之矣。峚阳曰:今求现报以消实愆,可乎?妪曰:折算耳。母恳求。妪曰:恶疾耳。母恳求。妪曰:减食失目耳。母又恳求,峚阳之中解曰:现场赐杖受责,以后不蹈前非可乎?妪曰:子系贵人,说准允从。尔母过世仍为一品夫人,诸婢亦超生去。母则喜从天降,俯伏请杖,虽百奚辞。妪曰:应杖八十,心服改过,折半;子贵亲荣,饶半。痛打二十,以赎前罪。而执杖为峚阳,又出自巫语。于是杖母之说,遂成铁案。时在十八岁四月初旬事。

  至其媳也,为辛未进士韩钟勋之女,钟勋授长沙府湘阴县知县,三年中饮冰茹蘗,将行取矣。忽一日上府考察,小轿出于曲巷前,导伞夫冲入刺史节队,刺史取而笞之二十,韩亦不甚介意,复回寓所,更其从人,再诣巡方之辕门,凡州县之候见者,俱猬集鹄侯,共骇何迟。对以前故,时辛未榜有八人在中,而苏常四府又居其六,各忿然震怒曰:以老颓知府而欺吾将行取之知推,非世局也。彼决在此候见,亟取其吏书人役,各责四十板,以惩其冒妄。时受责者五人,而板则二百矣。知府不能容,传鼓哀禀,哭诉辞官,后各随队进谒,独湘阴县还其揭帖,不得面陈。诣府三日,方在调停,而知府以气厥而死。子竟出执命状,巡方不得不白简从事。韩亦归而杜门,闷躁之极,夫人忽发旧疾,数日告殂。原止一子,年已数岁,聪慧异常,亦于斯时痘殇。韩则困守内衙,悲郁数日亦死。或云:一月前斫截一株极大老树,树根流血,身便不快,此又事之有据者。其女向允峚阳之子之聘,今自湘阴归,虽无父母兄弟之可依,尚有乃祖之可恃也,自应听其祖翁鞠育。乃峚阳则以湘阴之归帑,为子舍之装奁,年尚未笄,托言童养,扫室以居之。从来随嫁之婢女,自应年卑于主,然亦必选择勤慎,如娴于礼、讷于口者,方得相宜遣侍。今则阖门从入,稂莠无分矣。远归从嫁,奸贞莫辩矣。船载捆携,多寡咸入矣。李下之嫌,固当凛如秋肃,童养之言,亦不宜亲形口角,使新台有因,然则韩女之自经,踵父母兄弟之劫运,峚阳之被谗,缘婢妾奶妇之杂处也。若必求其事以实之,则凿矣。

  至奸妹一事,峚阳不幸有此妹,又不幸而此妹复适于钱氏之子。妇人无行,何所不有?人之好谈无幸之妇人,何所不加?此欧阳永叔,因一词而訾其失行也。若为峚阳白此议也,其惟质之神明而可。

  峚阳讳鄤,常州横林人,壬戌科文震孟榜进士。文甫就职,上圣学疏;会留中,郑又论之,谓留中不发,必有伏戎援奥之奸。时魏孽初萌,遂降级调外,各闲居就里。后先帝登极,俱还职。文已大拜,郑犹里居,计后登枢,在廷、在野,岁月均也。棱角不无太露,而两院之重其关说以千百计者,必归之方面有司,黜涉凭其一言,覆命计典时,必先为请正,而后送阅其本稿。又诸生科岁、儒童泮取,督学之所严重其关节者,片纸灵于敕语矣。名高厚实,两踞其巅。天且忌之矣。又以伊舅孙淇老屡征不起,需之偕行;七年七月,淇老以大宗伯召拟出山,由水程进,峚阳则从陆而赴阙,忌孙者因而忌郑以孤孙之党,竟系狱。时大金吾吴孟明引二子庚臣、世臣,即于禁狱授教,先课一艺,击节赞赏,决其登第。孟明极其奉之,供膳服御,精腆逾至尊。在峚阳一人,入口之费,日必罄六金,参之者发其杖母也,竟无讯狱之期。淹至三年,京师夏旱,谕各衙门陈弊政,宣冤抑,吴孟明奏曰:臣衙门冤抑,自有法司平允,非所敢与闻。但有幽禁三年,无人为之雪理如郑鄤者,或当释放,以召天和者也。疏入,则蒙极严之旨,谓杖母逆伦,干宪非轻,如果无辜,何无人为之申理,着常州府人在京者从公回话。时台中三人,刘光斗、刘呈瑞、王章正在忧虞,而光斗内艰之信至,适有武进落魄生员许曦,与管绍宁同入泮,无聊至京,会际考武英殿中书,管因取许,每月支俸米一石,一无事事,犹未题授实职,非官而似官之流也。主计者代为草疏,实其杖母,再指奸媳、奸妹以佐之。其疏先一日奏进,于刘则曰:臣本世家子,父母课读,寸晷为惜,自六岁从师,至二十岁联捷,从未敢一刻擅出书馆,郑鄤之事,窗外无闻也。王则曰:臣本农家子,离城百里,郑鄤之事,系宦室闺门,草野耳目,实未闻见。两疏后一日封上,预属政府,于许疏法司严讯,刘、王则曰已有了旨也。初审覆疏,以事属影响,言出谤忌,革职太轻、遣戍太重,惟候圣裁。旨以刑杖未加,不得实情指驳。继则严苛索详,因破情面,衡律例逆伦罪款,法无轻贳矣。旨意尚以亲属未经面质,议拟犹然疏纵,狱案未定,湔夺降罚,且次第于西曹。至十一年八月初六日,凡案中之男妇老幼听勘于公庭。韩媳之祖,以望八之年,匍匐严刑之侧,询其奸媳,但云一凭法堂明断,余皆不敢出诬枉二字,大辟竟成矣。韩翁甫出,殒绝舆尸矣。至二十六日黎明,脔割之旨乃下,外拟原不至是。许曦是早来,促同往西市,俗所云甘石桥下四牌楼是也。时尚无一人,止有地方夫据地搭厂,与竖一有丫之木在东牌坊下,旧规杀在西而剐在东也,厂则坐总宪司寇秋卿之类。少停,行刑之役俱提一小筐,筐内俱藏贮铁钩与利刃,时出其刀与钩颖,以砂石磨砺之。辰巳二刻,人集如山,屋皆人覆,声亦嘈杂殊甚。峚阳停于南牌楼下,坐筐篮中,科头跣足,对一童子,嘱付家事,絮絮不已。傍人云:西城察院未到,尚缓片刻。少顷,从人丛中舁之而入,遥望木丫,尚闻其这是何说者?连词于极鼎沸中,忽闻宣读圣旨,结句声高,照律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尽股栗也。炮声响后,人皆跂足引领,顿高尺许,拥挤之极,亦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之绳勒其中,一人高踞其后,伸手垂下,取肝腑二事,置之丫巅,众不胜駴惧。忽又将绳引下,而峚阳之头,突然而兴,时已斩矣,则转其面而亲于木背尚全体,聚而割者如猬。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飞电走,云以刀数报入大内也。午余事完,天亦闇惨之极。归途所见,买生肉以为疮疖药科者,遍长安市。二十年前之文章气节、功名显宦,竟与参术甘皮同奏肤功,亦大奇矣。

  鄤在狱,以万金乞周奎,通皇后关说。一日上入宫,后曰:闻得常州郑鄤,语未毕,上即目视之曰:汝在宫中,那里晓得郑鄤。后惧而止,鄤闻将磔,执笔画一大圈于纸上,如干形,已而涂黑。无些子白。其意谓有天无日。盖怨上也。鄤幼时遇一瞽者,善揣骨,初云翰林也,递及胫。讶曰:翰林而骨碎何也?后必有刑。鄤体最肥,颇似豕形,故喜财色,鄤以母故,怂父披剃,避居浙之某寺。鄤以青年从之,饮食起居,无不同也。里中小年,疑僧之徒为尼欲执之,令闻至寺,见振先,即下拜,众大骇,盖令乃振先之门生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