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方·气极第四

  (论一首 方六首 灸法二首)

  论曰∶凡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又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若肺有病则先发气,气上冲胸,常欲自恚。以秋庚辛日伤风邪之气为肺风,肺风之状多汗。若阴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气逆咳,咳则短气,暮则甚。阴气至,湿气生,故甚阴畏阳气,昼日则瘥。若阳伤则热,热则实,实则气喘息上胸噫,甚则唾血也。然阳病治阴,阴是其里。阴病治阳,阳是其表。是以阴阳表里衰旺之源。

  故知以阳调阴,以阴调阳。阳气实则决,阴气虚则引。善治病者,初入皮毛,肌肤筋脉则治之。若至六腑五脏,半死矣。

  扁鹊曰∶气绝不治,喘(一作奔)而冷汗出,二日死。气应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气先死矣。

  钟乳散
  治气极虚寒,阴畏阳气,昼瘥暮甚,气短息寒,亦治百病,令人力强能饮食?

  钟乳(别研) 干姜 桔梗 茯苓 细辛 桂心 附子 人参(各一两六铢) 白术(一两)、防风 栝蒌根 牡蛎(各二两半)

  上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渐加至二匕。五十以上可数服,得力乃止(《翼方》云∶有冷加椒,有热加芩各三两。)

  黄汤
  治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虚损力乏方。

  黄 (四两) 人参 白术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十枚) 附子(三十铢,一方不用)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四服。

  大露宿丸
  治气极虚寒皮痹不已,内舍于肺,寒气入客于六腑,腹胀虚满,寒冷积聚百病方。

  石(《肘后》作矾石) 干姜 桂心 皂荚 桔梗 附子(各三两)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渐加之。慎热及火等。

  硫黄丸
  治气极虚寒 饮,胸中痰满,心腹痛,气急,不下饮食方。

  硫黄 石 干姜 附子 乌头 桂心 细辛 白术 桔梗 茯苓(各二两)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三。渐加之,以知为度。(《肘后》无白术、桔梗、茯苓,用吴茱萸、川椒、人参、皂荚、当归十二味为丸,用治人大冷,夏日温饮食不解衣者

  大前胡汤
  治气极伤热,喘息冲胸,常欲自恚,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方。

  前胡(八两) 半夏 麻黄 芍药(各四两) 生姜(五两) 黄芩(三两) 枳实(四枚) 大枣( ?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竹叶汤
  治气极伤热气喘,甚则唾血,气短乏不欲食,口燥咽干方。

  竹叶(二升) 麦冬 小麦 生地(各一升) 生姜 石膏(各六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灸法
  呕吐上气,灸尺泽,不三壮则七壮,尺泽在腕后肘中横纹。

  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逆气,灸上脘下一寸,名太仓,七壮。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