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方·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候于鼻下,回肺中荣华于发。外主气,内主胸,与乳相当。左乳庚,右乳辛。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有十四童子七女子守之,神名鸟鸿。主藏魄,号为魄脏,随节应会。故云∶肺藏气,气舍魄。在气为咳,在液为涕。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肺气虚而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及奇物。

  凡肺脏象金,与大肠合为腑,其经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其脉浮,相于季夏,旺于秋,秋时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KT 然独在,其脉为微浮,卫气迟,营气数,数则在上,迟则在下,故名曰毛。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二气感激,故为风寒所中。)阳中邪则卷,阴中邪则紧。卷则恶寒,紧则为 。寒 相搏,故名曰疟。

  弱则发热浮乃来出旦中旦发,暮中暮发。脏有远近,脉有迟疾,周有度数,行有漏刻。迟在上伤毛采,数在下伤下焦。中焦有恶则见,有善则匿。阳气下陷,阴气则温,阳反在下,阴反在巅,故名秋脉如浮,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而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气逆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巢源》无不字。)

  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肺藏气,气舍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也。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秋金肺旺,其脉微涩而短曰平。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乘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为微邪,虽病即瘥,肝乘肺必作虚。

  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膨膨与肩相引,刺手太阴,治阴。

  肺脉来,泛泛轻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手太阴脉也。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漏风(一作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腰内,小甚为飧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肢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能喜酸。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濡而散者当病漏(一作灌),汗至今不复散发。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之脉,独动不休何也(手太阴本在寸口中。)

  岐伯对曰∶足阳明,胃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胃脉在足趺上大趾间上行三寸,骨解中是也,)其精气上清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之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脉动不止。

  黄帝问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对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胃居其大,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者太阴是也。脏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属腑脏主,即呼寸口者也。

  扁鹊曰∶肺有病则鼻口张,实热则喘逆胸凭仰息,其阳气壮则梦恐惧等。虚寒则咳息下利少气,其阴气壮则梦涉水等。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精气并于肺则悲也。

  味主秋结满而血者病在胸,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

  病先发于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五日之胃腹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宜赤药。

  凡肺病之状,必喘咳逆气,肩息背痛,汗出,尻阴股膝挛,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取其经手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少阴血者。

  肺脉,沉之而数,浮之而喘。苦淅淅寒热,腹满肠中热,小便赤,肩背痛,从腰以上汗出,得之房内汗出当风。

  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咳,其脉微迟为可治,宜服五味子大补肺汤、泻肺散。春当刺少商,夏刺鱼际,皆泻之。季夏刺太渊,秋刺经渠,冬刺尺泽,皆补之。又当灸膻中百壮,背第三椎二十五壮。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第三椎之旁,以手重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肺气伤,其人劳倦则咳唾血,其脉细紧浮数皆吐血,此为躁扰嗔怒得之,肺伤气壅所致也。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者,其人吐浊涕。

  肺水者,其人身体肿而小便难,时时大便如鸭溏。

  肺胀者,虚而满喘咳,目如脱状,其脉浮大。

  趺阳脉浮缓,少阳脉微紧。微为血虚,紧为微寒,此为鼠乳。

  诊得肺积脉浮,而手按之辟易,胁下时时痛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结痈皮肤寒,秋愈夏剧。主皮中时痛,如虱缘之状,甚者如针刺之状,时痒,色白也。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热气逆喘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也?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适以春旺,旺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因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得之。

  肺病,身当有热咳嗽短气,唾出脓血,其脉当短涩。今反浮大,其色当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克金,为大逆,十死不治。

  商音,人者,主肺声也。肺声哭,其音磬,其志乐,其经手太阴。厥逆阳明,则营卫不通,阴阳反祚。阳气内击,阴气外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厉风。所中,嘘吸战掉,语声嘶塞而散。下气息短惫四肢僻弱,面色青葩遗矢便利甚则不可治。根据源麻黄续命汤主之(方在第八卷贼风篇中)。

  又言音喘急短气好唾,此为火克金。阳击阴,阴气沉,阳气升。升则实,实则热,热则狂,狂则闭眼悸言,非常所说。口赤而张饮无时度,此热伤肺,肺化为血,不治。若面赤而鼻不欹,可治也。

  肺病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则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恒山汤主之(方见第十卷温疟篇中)。若其人本来语声雄烈,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出言,而反于常人,呼与语直视不应虽曰未病,势当不久,此则肺病声之候也。察观疾病,表里相应,根据源审治,乃不失也。

  白为肺,肺合皮,白如豕膏者吉。肺主鼻,鼻是肺之余。其人金形相比于上商,白色小头方面,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发动身轻。精瘦急,心静悍,性喜为吏治。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壬太阴廉廉然。肩膺浓薄正竦则肺应之正,白色小理者则肺小,小则少饮,不病喘喝。粗理者则肺大,大则虚,虚则寒喘鸣,多饮善病,胸喉痹逆气巨。肩反膺陷喉者则肺高,高则实,实则热上气肩急咳逆。合腋张胁者则肺下,下则逼贲迫肝,善胁下痛鼻塞或壅而涕生息肉。好肩背浓者则肺坚,坚则不病咳上气。肩背薄者则肺脆,脆则易伤于热,喘息鼻衄。肩膺好者则肺端正,端正则和利难伤。膺偏欹者则肺偏倾,偏倾则病胸偏痛,鼻亦偏疾。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大肠阳明为肺之部,而脏气通于内,外部亦随而应之。

  沉浊为内,浮清为外。若外病内入则所部起内病,里出则所部陷。外入前治阳,后治阴,内出前治阴,后治阳。实泻虚补,阳主外,阴主内。凡人死生休否,则脏神前变形于外,人肺前,病鼻则为之孔开焦枯。若肺前死,鼻则为之梁折孔闭青黑色。若天中等分墓色应之必死不治。看色深浅,斟酌赊促,远不出一年,促不延时月。肺疾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

  赤黑如拇指靥点见颜颊上,此必卒死。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曰∶口张但气出而不还,面白目青,是谓乱经。饮酒当风,风入肺经,胆气妄泄,目则为青,虽有天救,不可复生,面黄目白如枯骨死。吉凶之色,在于分部顺,顺面见赤白入鼻,必病不出其年。若年上不应,三年之中,祸必应也。

  秋金肺,脉色白,主手太阴脉也。秋取经输,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输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其脉本在寸口之中,掌后两筋间二寸中,应在腋下动脉。其脉根于太仓,太仓在脐上三寸一夫是也。

  其筋起于手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 内廉,入腋下,上出缺盆,结肩 前,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下抵季胁。

  其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后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次指内廉出其端。合手阳明为表里,阳明之本在肘骨中,同会于手太阴。

  太阴之别名列缺,起于腋下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别走手阳明,主肺生病。病实则大肠热,热则手兑掌起,起则阳病,阳脉反逆大于寸口脉三倍,病则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虚则大肠寒,寒则欠咳,小便遗数,数则阴病,阴脉反小于寸口一倍,病则肩背寒痛,少气不足以息,季秋三月者,主肺大肠白气狸病也,其源从太阳击手太阴,太阴受淫邪之气,则经络壅滞,毛皮紧竖,发泄邪生,则脏伤腑温,随秋受疠。其病相反,若腑虚,则为阴邪所伤,乍寒乍热,损肺伤气,暴嗽呕逆。若脏实则为阳毒所损,体热生斑,气喘引饮,故曰白气狸病也。

  扁鹊云∶灸心肺二俞,主治丹毒白狸病。当根据源为疗,调其阳,理其阴,则脏腑之病不生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