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九首 灸法二首)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半夏汤
  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

  半夏 宿姜(各三两) 黄芩(一两) 生地黄(五两) 远志 茯苓(各二两) 秫米(一升) 酸枣仁(五合)

  上八味 咀,以千里长流水五斗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之千余遍,澄清,取九升煮药,取三升半分三服。(《集验方》治虚烦闷不得眠,无地黄、远志,有麦门冬、桂心各三两,甘草、人参各二两。)

  胆虚寒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趾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名曰胆虚寒也。

  温胆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两、红枣十二枚)

  千里流水汤
  治虚烦不得眠方。

  麦门冬、半夏(各三两) 茯苓(四两) 酸枣仁(二升) 甘草 桂心 黄芩 远志 萆

  上十二味 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万遍澄清,取一斗煮药取二升半,分三服。

  酸枣汤
  治虚劳烦搅,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枣仁(三升) 人参 桂心 生姜(各二两) 石膏(四两) 茯苓 知母(各三两)甘草(一两半)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枣仁取七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虚劳烦闷不得眠方∶

  大枣(二七枚) 葱白(七茎)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栀子汤
  治大下后虚劳不得眠,剧者颠倒懊恼欲死方。(
仲景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汤主之。)

  大栀子(十四枚) 豉(七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纳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

  若上气呕逆,加橘皮二两,亦可加生姜二两。

  治烦闷不得眠方∶

  枸杞白皮、生地黄(各五两) 麦门冬 甘草 前胡(各五两) 茯苓 ?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七合,分四服。

  治虚劳不得眠方∶

  酸枣仁 榆叶(等分)

  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

  又方 干姜四两为末,汤和顿服,覆取汗愈。

  灸法
  胆实热灸浊浴,随年壮,穴在挟胆俞旁相行去五寸。

  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